我能點化萬物

第二百四十九章:一百年計劃

第二百四十九章 一百年計劃

現在這種情況,人家發展的更好肯定是既成事實。

那就要學。

雖然不是全學,但好歹能夠大致的看清前路的方向。

魏耳明白沈雲的意思,想了一會兒,透露道,“其實,我們演算的未來發展方向中,也有這樣一條方向,在突破了地域和資源限製之後,肯定是要大量發展人口,畢竟基數決定質量,民族的天賦是我們的一大優勢,那所謂仙界的做法......倒也就是單純追逐利益的結果。”

姑且將恒古大宇宙文明命名為仙界文明。

他們做法非常簡單。

就是人為的打造宜居星球,然後用以養殖人類,再從中汲取優異者“飛升”,不斷擴充仙界文明的修行者人口,再在這種人口的加持下,進一步擴充實力。

如果華夏也要走這個方向......

“現在,不要想太長遠的事情。”沈雲打斷了魏耳的沉思,“我說了,你們隻需要有個準備就行。”

“也是。”魏耳也釋然了,又恢複成過去的樣子,朝著沈雲擠眉弄眼,“反正第一步,肯定是增加人口,你作為修行界最強者,是不是也要先做個表率啊。”

“我倒是想。”沈雲麵不改色,“可惜,實力越強,繁衍越難,要不然,仙界何至於從普通人中增添強者。”

第一個異世界的時候就知道了,強者與強者的後代,基本上都能有不錯的天賦。

但即便這樣,金丹期的夫妻一生能夠有四五個孩子,就已經算得上是很厲害了。

以沈雲和薇爾莉婭這種虛神來說......

那得是百年計劃。

修行者人口永遠都不能自給自足,隻能依靠普通人。

“我也就說說。”魏耳反而被沈雲這一本正經弄的有些不好意思,想了想自己,忽然悲從心來,“我倒是想在虛神之前生個孩子,可惜蘭茜她沉迷科研,根本就是分多聚少,而且以她的天賦,能不能進入虛神都是難事......”

這也是修行者的一個顯著的生活問題。

門當戶對之念愈發的明顯。

這裏的門當戶對,不是指家室,而是指修為,天資。

一個必然入虛神的,找了個止步於金丹的,五百年後,就是陰陽兩隔。

“以後總會有辦法。”沈雲也隻能簡單說一句。

因為這對於他而言不是問題,多說反而沒作用。

“算了。”魏耳也意識到沈雲根本不是好的訴苦對象,晃了晃頭,“我這和在富豪麵前哭窮沒啥兩樣,所以,關於恒古大宇宙的事,我們現在能做的就是慢慢發展自身,然後等著?”

“我這裏倒是有坐標,但是給你們也沒有用處,還容易打草驚蛇。”沈雲神秘一笑,“我自有辦法做些調查,如果有什麽消息,會告訴你們的。”

“也行。”魏耳點點頭,想了想,索性說道,“我回去後將我們製定的百年發展計劃傳一份給你,你們要是有什麽建議就提出來。”

“好。”沈雲簡單的點點頭,隨口說道,“留下來吃完飯再走吧。”

相識將近十年,魏耳這原本的胖**絲,現在愈發的沉穩。

沈雲自己也是。

仙路漫漫,歲月悠悠,唯有同道人才能常伴著一路前行。

第二天,魏耳果然發來了他們的詳細計劃。

第一個一百年,主要的目標是人口翻五倍,建立太空城、月球城、火星城、以優渥的條件吸引外星殖民,同時建立完善且良性的修行界發展製度。

當然,這其中還有許多的細節,需要在發展過程中不斷的改進。

但總的來說,也已經有一個明確的目標。

很顯然,這項計劃的主要目的,就是將人類的步伐擴充至太陽係,一來增添人口和發展環境,二來,也是增加地球文明的容錯率。

像現在這樣。

萬一真有個元神高手從空間裂縫中來到地球,然後再和沈雲大打一場,即便打贏了,地球文明也完蛋了。

沈雲花了個幾天時間,將這個計劃詳細的看了一遍,覺得還是挺合理。

在藍星和數個異世界的基礎上,用七十年的時間,達到藍星的水準後,再用三十年的時間,穩固和超越。

“還是慢了。”

沈雲放下文件,歎了口氣。

“這隻是常規計劃,沒有考慮到進一步的發現新世界。”薇爾莉婭微笑道,“稍微慢一點,也很正常。”

“我要求也不高,最多兩百年,他們要能達到一個聖地的水準,這樣才有資格麵對恒古大宇宙。”沈雲沉思了一會兒,轉頭道,“伯尼,你將聖地的標準總結一份報告出來,然後給我看看,要是可以的話,就發過去,表達我的態度。”

“是。”伯尼點頭。

“聖地標準,那會不會太難?”薇爾莉婭問道。

說是太難已經夠委婉了,實際上是根本不可能。

何為聖地。

最少要有一位仙帝,然後數百元神仙尊,數萬虛神,數千萬金丹大軍,名下數千星球,凡人數目以十萬億記。

這隻是修行者數量,還有科技水準方麵的要求。

法寶、戰艦、超規格武器......

難嗎?

真的難,現在全球修行者數量不過兩千萬,華夏獨占一千四百萬,天資普遍超過國外,即便這樣,壽終就寢之前能踏入金丹的,估計也最多隻有兩三成之數,國外更是少的可憐,想要在兩百年的時間內積累數千萬金丹......

正常發展,絕無可能。

“不這樣的話,他們就隻能拖我們的後腿。”沈雲耐心的解釋道,“我也隻是表明我的態度,更何況,最難的元神,和元神之上,都可以交給我完成,我也會去異世界多收集技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