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與凶

第17章 毒物來源

第17章 毒物來源

周倩欣立馬起身,掃了一眼手上的筆記本,說:

“首先,氰化鈉這種劇毒化學物品,學校實驗部雖然有,但管理方麵也相當嚴格,每次使用必須有至少一名副高級職稱的教師及兩名以上的管理員簽字方可,且必須仔細核對數量,注明用途,做好台賬,並定期核驗。回收工作也非常嚴格,想要竊取成品氰化鈉,並瞞過檢查,幾乎沒有可能。”

“而我仔細調查過台賬,與目前庫存沒有出入,可以排除作案人直接竊取成品氰化鈉的可能。”

“其次,近三個月,也就是本學期開學至今,共使用過無機氰化物六十二次,其中使用氰化鈉的次數攻擊二十一次,四名受害者所在班級使用過三次,皆為實驗室內使用。”

“使用原因分別為金屬提取實驗、電鍍實驗及化工合成纖維實驗,三次使用與回收數量、實驗過程損耗方麵的記錄並無問題,這意味著,理論上來說,氰化鈉也不是從實驗過程中私自留存夾帶走的。”

“理論上?”袁友衝皺眉。

“對,僅僅隻能理論排除,但實際上仍有可能,雖然可能性不高,可操作性較低。”周倩欣說。

見眾人不太理解,她又解釋道:“氰化鈉的使用與廢品回收處理的量,都是由副高級職稱以上教師及實驗室管理員共同完成檢查和記錄工作的,這裏頭沒有招架,但實驗過程損耗,則是由學生自行記錄在實驗記錄冊上。”

“舉個栗子,學生在做金屬提純試驗的時候,需要在記錄冊上記錄下被提純金屬及數量,使用氰化鈉的數量,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完全可在數據上進行造假,從而將氰化鈉差值夾帶出來。”

“但是,由於實驗過程中,學生是倆倆一組進行試驗,且實驗室內有多個監控,又有教師及實驗室管理員的監督,想要在數據上造假幾乎不可能。”

於辰問道:“大學一個大班差不多都有一百多號人,教師和監控未必能監督得過來吧?”

“是的,但實驗過程中會對他們進行大組上的分組,一個實驗室內僅有十八到二十人,也就是九到十個實驗小組,配以一名副教授或教授監督指導,外加實驗員、管理員巡邏並提供幫助,監督壓力並不算大。”

袁友衝頷首:“你繼續說。”

“好。”周倩欣點頭:“再次,開學至今,共進行過提取無機氰化物的實驗十二次,受害者所在班級進行過一次,做得恰好是氰化鈉的提取實驗,但這一次監督及記錄工作做得更加嚴格,作案人沒有竊取氰化物的可能”

於辰忍不住打斷:“聽你的意思,你重點關注的實驗都是受害人所在班級的實驗?”

“不然呢?”周倩欣反問道:“於隊,你也上過大學,應該非常清楚,大學之間,人際關係與交際活動一般集中於本宿舍之內,其次便是本班級了,甚至個別人連本班同學都認不全,與外班產生交集的情況極少。”

“就算參加了某個社團,但除非在該社團內占據比較重要的職位,亦或是學生會、廣播站、足球隊、籃球隊等組織結構比較緊密的學生團體,否則即使同社團的人,相互之間的交集也不算多。”

“而且,四名受害者中,陳立肖沉迷賺錢無法自拔,根本無暇參加任何社團活動,另外三人則是本班班幹,而他們院係及校學生會、廣播站等活動較多的團體,都有不招收班級幹部這一潛規則,避免他們身兼數職而導致壓力過大,因此另三人並沒機會加入這類團體。”

“至於足球隊籃球隊這類的,他們仨沒有運動細胞,也都沒參加。普通的學生社團,他們大一剛入學的時候倒是都加入過,陳立肖還出過幾次風頭,但很快便發覺沒什麽意思而先後退出。”

“因此,近期,除了本班同學之外,他們壓根也沒機會得罪過其餘人,所以,調查的重點自然便是他們所在班級,有問題嗎?”

“沒問題。”於辰趕忙搖頭,說:“沒想到,這方麵的調查,你竟然比我還要清楚。”

“沒辦法,要查毒物來源,必須得有個方向和確定的調查範圍。”周倩欣聳聳肩,說:“所以,我在工作之前,便和同事詳細的了解了一遍這方麵的信息。”

袁友衝讚許的點點頭,說:“行,你繼續講述吧。”

“嗯剛剛說道哪了?”周倩欣捏捏眉心,很快想起來,說:“哦,受害者所在班級進行過製造氰化鈉的實驗,但並沒有從中竊取氰化鈉的可能。”

“最後,試驗部本學期共進行過七十二次比較特殊的實驗,其中受害者所在班級進行過四次,最近一次為受害者遇害當天。”

“比較特殊的實驗?”於辰問道:“特殊在哪兒?”

“特殊在,理論知識掌握較為紮實,動手能力與實驗成績突出的學生,可能能利用實驗課上提供的材料,行一二次或更多次實驗,最終提取到氰化鈉這一劇毒化學物品。”

“而且,由於實驗材料方麵的危險性低了許多,管控力度上較為寬鬆,想在該實驗室中提取到氰化鈉並將之暗中夾帶走是有可能的。我想,毒物應該便是從這其中一堂課中流出的。”

“這四次實驗,都是教授親自分析過該班級所進行過所有實驗的材料之後,指明告訴我們的。這一工作的工作量極大,幸虧有專家教授配合咱們,否則真不一定找得出來,找的全麵。縱使如此,也花費了一整天時間。”

“而四次實驗當中,有兩次實驗提取氰化鈉的難度極大,耗時極長,即使是學霸級的學生,恐怕也不一定能想得到、完的成,就算有這個能力,也不可能在短短的實驗課中,並瞞過教授的眼睛提取出氰化鈉,因此可以排除。”

“另外兩堂實驗課,都有可能流出氰化鈉,我也調了實驗課監控回來,但暫時未發現端倪。其中一堂,恰好進行於四名受害者遇害當天,可能性最大,我建議重點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