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與凶

第22章 不在場證明

第22章 不在場證明

“受害人景陸,二十七歲。”周倩欣昨晚現場屍檢,對袁友衝和於辰說:“根據屍表體征判斷,應該死亡於淩晨三點到四點之間,更具體的,需要回去做個解剖,才能確定。”

“死因為機械性窒息,被扼死的,脖頸處有明顯扼痕,扼痕呈片狀表皮剝脫,局部紫紅變色,左右兩側頸部近乎對稱,推測凶手為雙手扼頸,左左頸傷創麵積較大且較明顯,推測作案人慣用手為右手,且扼頸時戴著粗麻手套。”

“此外,死者顏麵部窒息征象明顯,發紺而腫脹,呈紫青色,眼結膜和口腔黏膜內有大量散在點狀出血,舌尖微露於齒列外,伴有輕微咬傷。還有,玫瑰齒現象明顯,這些都是典型的機械性窒息死體征。”

頓了頓,她又補充說:“哦,還有一點。受害人四肢無抵抗傷,但腰骶部有一大麵積片狀壓痕,伴表皮剝脫。”

“據此推測,受害人是在熟睡中,被凶手騎跨在腰上扼死的。由於身上蓋著毛巾被,被凶手騎跨的時候,四肢受毛巾被束縛,因此無力反抗。”

“基本上就這些了。你們有啥要問的麽?”

“沒有,辛苦了。”袁友衝搖搖頭。

周倩欣輕輕一笑,說:“那我先帶屍體回去解剖了。”

“嗯,先回吧。”

見周倩欣將屍體裝入屍袋中,於袁倆便又找到成威,詢問現場痕檢是否有什麽發現。

成威搖搖頭:“現場未發現可疑足跡,指印倒是都提取了,但小周說,凶手作案的時候都戴著手套,現場指印估摸著也不是他的。”

“另外,被子上有幾片淺淡的類似足跡的灰塵痕跡,但上邊沒有花紋,估計作案人進入現場的時候,還穿了鞋套。根據鞋套留下的痕跡嘛,倒是能勉強推斷出鞋碼,進而大致確定凶手的身高。”

“但被子上的印記沒法做步態分析用,也不能計算步距什麽的,再加上如此得出的鞋碼本來就是推測值,所以誤差會非常大,極端情況下,甚至能達十五到二十厘米的誤差,幾乎不可用。”

“這樣啊……”袁友衝皺眉,說:“行吧,那你們再好好查查現場,看能不能發現點蛛絲馬跡。”

“行。”

……

現場外,兩人點著煙。

於辰問道:“你說,景陸的死,與馮康盈被害,這兩樁案子之間有沒有關聯?”

“不好說。”袁友衝搖頭:“但,戴晟應該脫不了幹係。”

“與那樁案子脫不了幹係?”

“都脫不了。”袁友衝說:“我現在已經確定,他先前那副又呆又耿直,毫無心機的模樣,根本就是裝出來的。”

“是啊。”於辰撇撇嘴:“別的不說,咱們先前敲門的時候,那家夥壓根就是在裝睡,直到我手指碰到他脖頸,他一個激靈,再也忍不住了,才不得不做出一副驚醒過來的模樣。”

“在審訊室裏,他要求咱們派人保護他,並在房門口安裝個攝像頭,根本目的,是借我們來給他做不在場證明,否則,根本無法解釋他先前異常且矛盾的行為。”

“這家夥,心思還滿縝密的。”袁友衝冷笑一聲,說道。

於辰嗯一聲,表示讚同,接著又問:“但,縱使他有著這樣那樣的布置,也隻能說明他和景陸的死脫不了幹係吧?又跟馮康盈遇害案有什麽關係?”

“關係大了。”袁友衝彈了彈煙灰,說:“若非他牽扯進了馮康盈遇害案當中,是‘被栽贓人’,受到咱們的調查和訊問的話,咱們又怎麽會派人盯梢乃至光明正大的‘保護’他呢?”

“而,要沒有這個先決條件,他又怎麽利用咱們,充當他的不在場證明?如果沒有不在場證明,以他和景陸上個月的矛盾,他自然會被咱們列入第一嫌疑人……”

“嘿,你這腦回路就有點奇怪了。”於辰打斷他,說:“就算他有不在場證明,咱們還不是一樣懷疑到他了?”

“不一樣的。”袁友衝搖頭說:“如果他沒有不在場證明,以他先前與受害人的矛盾,咱們有充足的理由傳喚、訊問他,並下搜查令,深入調查、挖掘線索與證據。”

“但現在不同了,除非咱們有明確、直接的證據指向他,否則,想要調查他與本案的關係,隻能取得他的同意,請求他配合,調查難度大了許多。可以說,他已經掌握了一定程度的主動權。”

於辰嘖一聲,又說:“理是有點理,可他總不能為了報複、殺害景陸,而去殺害個與自己沒有直接關係的嬰兒吧?”

“要我說,景陸的死,他確實脫不了幹係,甚至他搞不好就是作案人或作案人之一,但馮康盈遇害,和他應該是無關的。”

“你想啊,一個人計劃殺人之前,應該盡可能避免引起咱們的注意力才對啊,就算想要營造不在場證明,方法也多的是,何必要鋌而走險?”

“那,我們不看過程,隻看結果。”袁友衝說:“景陸的死,他有不在場證明,馮康盈與他,則沒有直接的聯係,而且,案發時,他同樣具備不在場證明,針對他的調查,可謂一無所獲。”

“從這層麵上說,可不可以理解為,他已經把自己摘的一幹二淨了呢?按我的猜測,他的法子雖然險了些,但無疑,就目前來說,他成功了。”

“有的人,就是這麽猖獗,別說作案前吸引我們的注意,反而利用我們來排除他們的嫌疑了,甚至直接挑釁咱們刑警,故意給咱們刑警線索,亦或者其他各式各樣的炫技手段,都不罕見,他這算什麽?”

“再說,我可沒提過他是馮康盈遇害案的作案人,隻說他脫不了幹係罷了,否則這兩樁看似毫不相關的案子,都在他這兒產生了交集,未免也太過巧合了一些。”

“好吧,我先不和你說這些,還是回到案子本身。”於辰見自己和袁友衝各持己見,而且誰都說服不了對方,各自都有理,便也放棄了繼續掰扯下去的想法,說:

“現在的問題是,咱們懷疑歸懷疑,可戴晟他確實有不在場證明,咱們該怎麽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