誘僧

第27-28節

27

尼姑無情無欲地下跪稟告:

“慧青為先人‘水陸道場’七日夜誦經設齋,禮佛拜懺,追薦亡靈,並超度水陸一切鬼魂,普及六道四生,望早登極樂。善哉善哉。”

“水陸道場”的內壇,布置了香花供養,十位聖賢,十位神靈。供桌羅列燈燭果品供物。

盛大的法會為期七日。

慧青與其他十二僧尼,搭繡衣、靼(革及)紅鞋,在她亡夫靈前默誦:

“諸修羅中,好行瞋恚,鬥戰不已,一切眾生,當願息諍,興慈,早蒙解脫。諸餓鬼中,饑渴迫切,曆劫受苦,一切眾生,當願渴惱蠲除,早蒙解脫。……”

僧尼各司其職。

隻為眾生得解脫。

內壇上一盞碩大的長明燈,映照著兩側的“水陸畫像”。

如微波顫動的喃喃音調,夾雜慈悲而神秘的招引。一起一落。

香煙在半空織成一張白網。

直至夜晚。

最後的項目是“放焰口”。

六道輪回中,餓鬼極眾。他們或枉死,或自殺,或作孽太多,或償前生果報……,在此晚,見到法會高懸寶幡,九盞蓮花燈,便都來了。他們之中,口中常吐猛焰,熾然無絕,而且腹大如山,卻咽如針孔,雖遇飲食,苦不能受。

“放焰口”是施食。希化戾氣為祥和。

天轉為灰青時,風開始大了。

陣陣寒意襲人。

佛燈如晝,亦在風中搖閃。

十渡方丈在外壇主持。

取淨器,盛淨水,準備了飯粒、水果、豆腐、豆芽、素菜……衣紙折妥,金銀疊放。慧青把先人附薦包點好,在方丈說法時,把食物撒在地,以作布施。

高大的紙船,用以盛載衣、物。就火攻衣,紅焰一下衝天,舌變青藍。

火勢照在人麵,氣氛詭羿。

夜色漸濃,風不知來自何方了。

也許各方的孤魂野鬼都知道了。

念咒聲中,有青磬紅魚呢喃相伴。

靜一閉目誦念:

“現今施放焰口,祈能免饑凍之苦,福壽增長。”

緩緩張目一看。

縹縹緲緲,影影綽綽。……

來了。

餓。

有身體枯瘦的,有頭發蓬亂的,有目光迷惘的,有爪牙長利的,有滿臉悲戚的,有步履遲鈍的,有急迫搶食的……

都是苦。

阿彌陀佛。

靜一驀地見到他娘!

是娘!

陰陽相隔。

她脖子上有刀痕。祥和地淺笑。靜一與她對望,雙方不作一言。

心念一緊,悲愴不已。

娘也饑也凍。她瘦小、無助。

咫尺已天涯。

因人鬼殊途,一切模糊。但靜一開始記得,很久很久以前,某一天。

石彥生還是個抱在懷中的嬰兒。

他童稚而奇異地牙牙學語:

“……娘……娘……”

“呀?彥生會喊‘娘’了!會說話了!”

娘狂喜。

如同天下的母親一樣,隻要孩子喊她一聲,極歡泫然。

母與子。

在母胎中,如草上珠,掌中血。五胞六精,骨節毛孔,一天一天地凝成。十月來,他吸取母胎精華來長大。著地時得破腹損骨,令她疼如千萬攪萬刃攢,血流如注,如屠宰一般地生產,死生一線間。

――如何報恩?

母與子雖近卻遠,終於,他沒能好好侍奉娘。她還為他一死。

心一酸,見娘神情忽轉木然,她是一隻鬼了。

影子冉退。再無覓處。

靜一心神不定。

一下子,出現在衣食前的餓鬼都回過頭來,是建成和元吉的後人,是石彥生的部屬,是無辜被殺的軍士、老百姓……,一身血汙。

最後一個。回過頭來。

28

緩慢而**,衣裾披搭飄揚,在舞中,如飛天,兩頰眉間貼花鈿,她放任而深情地笑了,全拋一片心。

一閃而過。

是紅萼。那一個最後的晚上。

靜一目瞪口呆,他追上去。

不是他追上去,而是那齧人心肺的感覺回來了。蜿蜿蜒蜒的一條小蛇,慢慢爬過來,爬上他的腳,爬上他的腿。

他的腿動也不敢動。心戀戀不舍。

這一大段日子的修行,被它濕軟的身體爬亂了。

靜一想:這是幻覺!

靜一告訴自己:不,明明是真的。

靜一道:那麽你自己就是幻覺。

紅萼的心中湧出血海。

她道:

“我……冷……”

一切瞬即消逝無蹤。

――靜一頭頂的長明燈一閃,無聲滅掉。

原來法事結束了。

他已經在內壇收拾。

他的身心沒動過。他一直在這兒嗎?連自己也迷糊了。從沒如此軟弱過。

靜一忙攀上去重燃長明燈。

燈亮的一霎,他見到人影。

俯視,是青綬夫人――不,慧青。已剃度的光禿的頭顱,被搖閃的火光映照明亮。

靜一下梯,著地。

還是慧青打開話題:

“我見到先人的亡靈了。”

靜一不虞有他:

“我也見到娘。:

“哦,病故的吧?“

他一時迷情入世,極其傷感:

“受過一刀之劫苦。阿彌陀佛。“

慧青沒作任何反應。她隻心中有數地望定靜一,在他一語之後。

當其他和尚和小沙彌進進出出地搬抬雜物,靜一孤寂地在大殿中,孑然一身,無親無故。

他一直是個好和尚,他的心池如琉璃平滑。

傷感和頹喪突襲而來,人從沒如此軟弱過。――原來他也經過生離死別。誰說愛恨不可怕?

慧青已不知何時悄然退去。

一個十四歲的小沙彌望著寶幡:

“寶幡在動呢。“

另一個,十五歲,道:

“是風在動。”

靜一強撐著。急欲回到禪房。

“喝!風沒有動,寶幡也沒有動,那是你倆的心在動。”

小沙彌麵露敬佩神色,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