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魏武卒

第五百六十八章:揮軍猗氏縣

第五百六十八章 揮軍猗氏縣

青豚點點頭,他明白了,張磊實際上是不讚成的。

牛霖一樣站起來,道:“君上怎麽做,俺沒意見,隻有有仗可以打就好了!”

青豚失笑,這就是個憨貨。

劉勤沉思一下,方才道:“君上的思量,從來都是沒有出過錯的,臣下雖然猜不到君上的打算,但是想來君上之所以有這個舉動,怕是還有這更深層的計算吧!”

諸將一一站起,各自表了態,青豚明白了,這些人都是不了解自己的打算的,但是建立在自己素來常勝的前提上,其等卻是認可了自己的做法。

青豚擺擺手,示意眾人坐下,他解釋道:“這方天下很大,大到就算是傾盡華夏之力,也難以占據十一,故此,孤將地圖切割之後,送與了諸國,為的就是讓他們放棄對於華夏土地的爭奪,將目光看向海外……”

青豚道:“自從在大梁起兵的那一天起,孤的意誌都不曾改變過——那就是為華族、為炎黃子孫爭取更多的生存空間。”

他自嘲的笑笑,道:“那時候孤人微言輕,說出來的話莫說是列國了,就連自己的伍,也是沒人相信的。”

“而今,孤用了三年時光,讓天下人見到了孤的意誌,明白了孤的能量,而今的孤,說出去的話,不敢說十人中十人都會相信,起碼相信者還是有那麽三兩人的。”

青豚右拳攥起,道:“這便夠了啊!”

“寡人謀劃齊地,以齊國為代價,讓諸國明白了寡人的言而有信,此番更是為救援燕國、不及損失的攻入秦地,讓諸國明白了寡人的信譽!”

“沒錯!”

青豚嚴肅道:“寡人拿出去的東西,那是廣袤無比的土地!那是無窮無盡的財富!那是足以讓諸位封建立國的權勢!”

他看著眾將,笑道:“諸位莫非以為寡人就不曾留手嗎?”

“錯了!”

青豚朗聲道:“寡人留下了一個百倍、千倍與華夏大小的土地,不曾公布出去,那就是為汝等留著的啊!”

他的右拳舉起,吼道:“兒郎們,跟著孤,隨著孤的意誌而動,孤保證,在吾等的有生之年,都給予有功者一個廣袤的封國!

一個隻要有能力,能夠打下整個華夏十倍、百倍的巨幅土地!“

諸將眼熱起來。

青豚一貫言而有信,這已經是列國都詳細的事情了,更何況是他們這等華國臣子呢!

“跟著君上戰天下,積攢軍功,等待裂土分封啊!”

韓方適時的大吼一聲。

諸將沸騰了!

“跟著君上戰天下,積攢軍功,等待裂土分封!”

“跟著君上戰天下,積攢軍功,等待裂土分封!”

“跟著君上戰天下,積攢軍功,等待裂土分封!”

……

青豚等待眾人吼聲漸漸的平息,這才道:“寡人給秦王準備了一份大禮,隻要其同意罷兵,以此時的疆域為界,並且在十年之內逐漸撤出關中西進。

寡人就將這不下於華夏十倍大小的地理位置,告知秦王。

隻要秦王簽訂協議之後,寡人當即就將地圖奉上。”

青豚看著諸人,道:“孤需要一個信使,有誰敢去鹹陽走一遭的?”

“吾去!”楂第一個站了出來。

“某去,某身為鄖陽人,曾是秦國人,對於秦國的法律,最為熟悉,因此,某當仁不讓!”劉勤大聲道。

“還是吾去吧!”韓方站了起來,道:“君上,臣乃是將軍,在吾國的地位較高,又曾是韓國公族,在諸國之間也是有著一些民聲的,就算是秦國想要對臣不利,也會思量一番造成的影響的!”

“不妥!”張磊道:“韓將軍身為一軍主將,韓奴將軍的地理位置又太為重要,若是秦王以韓將軍為籌碼,要挾韓奴將軍退軍,吾國就被動了!”

張磊道:“君上,臣下雖然家道中落,但是祖上卻是黃帝四子揮的直係血脈,君上還請準許微臣前去秦國。”

張磊看了一圈眾人道:“諸位沒有比某還要適合的了,還請不要再爭了。”

他對著青豚彎腰,道:“君上,臣怕死,臣請求君上,待臣離開之後,君上當宣揚與諸國,就言君上已經派遣臣與秦國和談,隻要秦王不傻,應當會顧忌真的惹惱了東方諸國的後果的!”

“可!”

青豚點頭同意,道:“公盡管前去,整個華國大軍,就是公的後盾!”

見到青豚首肯,諸人不在相爭,韓方拍著張磊的肩膀道:“張兄,此去不可墜了吾國的威風!”

“將軍放心!”張磊笑道:“某乃是跟著君上,從兵卒起身,直直到了今日裨將的地位上,鐵血氣概某還是有的!”

“棚!”青豚呼喚一聲。

站在青豚身後的棚,當即走出,他從懷裏掏出一方早就書寫完畢的告秦書,雙手捧起,遞給青豚。

青豚打開告書,在空白的地方填上張磊的名字,然後遞給張磊,道:“公且前去休息,明日一早就帶著使者團隊出發吧!”

韓方眨眨眼,原來君上在到來之前,就已經準備好了一切啊。

張磊告辭離去。

青豚笑道:“雖然孤意與秦國和解,但是,當麵的秦軍,卻是不需要留下的。免得秦王以為孤這是無望取勝了,才采取的緩兵之策。”

諸將大喜,這是又有功勞可以拿啊!

……

第二日一大早,待張磊帶著使團離開之後,青豚就親自領軍,順著大河,朝西方行進。

猗氏縣在函穀關以西幾十裏的地方,與桃林、函穀關正好構成了一個三角形。

猗氏縣這個地方,就是後來的潼關所在地。

漢朝的時候,黃河決堤過幾次,因此水位有所下降。

在現在的函穀關北側的那方高地,與黃河之間,露出了大片的灘塗地。

這就讓函穀關徹底失去了作用。

東漢末年的曹操,便在猗氏縣這個地方修建了潼關。

其實從地理位置上來講,桃林寨、函穀關、潼關,相距的位置並不遠,也就在方圓百十裏之內的樣子。

若不然,潼關也不會替代了函穀關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