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魏武卒

第六百一十六章:揚帆出海!

第六百一十六章 揚帆出海!

“這是怎麽回事?”

老夫人當先問出了眾人的疑惑。

看著擔憂的母親、以及諸位夫人,青豚笑道:“出了點小問題,這便假裝受傷,來等待看一場表演!“

他的衣袖裏裝著一張紙條,卻是那天早上牛姬離開時,塞在他手裏的。

紙條上寫著:王欲渭水刺殺君,君當小心。

青豚出了一身冷汗,若不是當晚他心腸一軟,答應了牛姬,怕是就慘了。

好在禦攆是早就布置好了防護手段的,座椅下麵乃是精鐵打造的暗室,莫說是弩箭了,工匠們特意試過,同等規格的暗室,兩枚手榴彈也隻能讓它輕微變形。

青豚當即在暗衛裏麵找了一個與自己有幾分相似之人,穿上了三層厚甲,提前藏在了暗格中。

待青豚當著眾人的麵上了禦攆之後,便與那暗衛換了位置。

因此,當渭水歹徒暴起之後,護衛們打開禦攆,故意將中箭的“青豚”展示給秦人看的時候,實際上,他早已被掉了包。

聽聞青豚的講述,唐佳依舊是嚇得臉色蒼白。

“陛下,以後不可如此冒險了!”

青豚哈哈大笑,一手拉著母親,一手拉著唐佳,卻是對虎道:“先讓禦醫進來,然後大肆傳喚京都的醫者,之後再喚朝中國尉以上者,進宮密意,然後汝親自帶人開始戒嚴都城,汝懂嗎?”

虎嘿嘿一笑,道:“陛下放心,臣知道該做什麽!”

“嗯!去吧!”青豚點頭讓虎離去。

虎行了禮,帶著侍衛出了宮。

華王在渭水邊受了重傷,待返回王宮之後,便召集禦醫進宮,甚至軍士們在都城內大肆征集醫者,送往王宮。

這還不算,身在南陽的一眾國尉職位以上的重臣,紛紛趕往華國王宮。

而從來不曾戒嚴的華國都城南陽,也第一次進行了戒嚴。

……

華王被刺,身受重傷,幾乎垂死的消息,當即便傳遍了列國。

一時間,各國朝堂討論最多的就是華王若是重傷不治,那麽列國將要何去何從。

甚至,有些野心家已經開始躍躍欲試了。

膠州。

後世的青島膠州灣。

一艘艘大船,裝載了足夠的清水、食物,甚至按照君上的要求,還搭載了很多曬幹的蔬菜。

雖然不知道君上這是出於預防敗血病的目的,才攜帶的這些幹蔬菜的。

但是,因為青豚在華國的聲威,卻是讓負責的周義,下意識的便選擇了遵守。

這等小事,用不著周義再去驗證。

華國雖然成立不過四五年,但是而今的天下,當屬華國最為富庶。

官府有著列國沒有的諸多新物品,與諸國進行貿易,是以官府的收入,卻是一年比一年高。

而百姓,因為陛下堅持築造房屋,免費發給參與官府工程的民夫們。

所有官吏都知道,衣食住行,乃是百姓的四樣大事,其中一次性支出最大的這就是“住”了。

華國雖然因為國家已經走上了正規,是以不再像初期那樣,無差別的就給百姓分發房屋,但是隻要完成官府定製的目標,隻要在官府工程做事兩年以上的民夫,不但能夠拿到工錢,還能獲得一套三層樓的圍屋。

雖然不是所有人都能夠被分配到房子,但是那些被分配了房子的百姓,自然是因為新家太遠,需要出售舊房子的。

又因為需要出售的舊房屋太多,因此,民眾自己修建的房屋根本就不值錢。

這樣一來,縱然是一些固執己見,不肯參與官府勞動的百姓,也能以最低的價錢,得到別人售賣的住所。

百姓們解決了“住”這個頭等大事,手中的錢財自然是越積攢越多。

漸漸的,華國的百姓自發的便形成了新型以做工為生的城鎮住民,以及死守舊規的耕種農業人口。

甚至,去歲,華國研究的四輪馬車開始對百姓售賣,各地官府預售的馬車當即就被一搶而空。

馬車的售價自然比手推車高了太多,能夠買得起的馬車的家庭,需要一個成年男子在官府做兩年工的所有報酬,才能買到。

這樣一來,膽子大的或者家中本就富裕家庭,卻是又有了運輸貨物的載體。

不過是幾個手段下去,華國的百姓,就形成了三個層次。

靠運輸為生的資產所有者,靠做工為生的手工階層,靠種地為生的農民階層。

華國大地上,地少人多的困境,暫時被這樣給解決了。

周義看著正最後一次檢查船隻的工匠,以及正跪在地上嚎啕大哭的船員,卻是微微的歎息一聲。

故土難離啊!

一年半之前,陛下就開始下令,將各地官府關押的犯人,送往膠州,著周義訓練成船員。

經過一年的訓練,船員們早已摸索出了一套行船的辦法。

雖然此時的華夏並無行駛大帆船的經驗,但是,素來有一句話,叫做飯桶在“關”關,高手在民間。

更何況,陛下塞給周義的都是什麽人啊,一竿子的囚徒。

這可都是作奸犯科的祖宗!

這樣一群“精英”,放在了周義身邊,然後被投入了毫無經驗的海航之上。

不過是幾個月時間,這一群頭腦發達,肢體也不簡單的罪犯,就摸索出了一套行船的辦法。

就在他們第一次駕著船,沿著海岸趕到燕國之後,在大喜之中,帶上燕國的官府證明文書,返回膠州的途中,卻是遇上了風暴!

此時出海的人們,還沒有總結出台風的規律,那一場風暴,當即就折損了三艘船隻。

這還是領隊的船員見到不妙,立刻下令砍斷桅杆,依靠風力,將船隊推向岸邊擱淺。

若不是這樣,怕是當時的十五隻船都要完蛋。

得到消息之後,周義這才明白,為何陛下一定要他們練習一年之後,才能出發了。

周義命人四下拜訪沿海的老農,詢問往年這等風暴的來臨日期。

這番一詢問,方才得知,唯有每年的十月到次年四月之間,才是風暴最少的時候。

周義一邊感慨君上又一次未卜先知,一麵卻是安撫船員,盡量總結應對風暴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