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改造者

vip_第六十八章 截殺欽差

幾乎是與此同時。

臨安的皇宮中,偌大的崇政殿之內,隻有趙擴與丁勇君臣二人。

趙擴的目光凝視著丁勇,聲音溫和的問:“卿家可知崇政殿在太祖皇帝時,叫什麽名字麽?”

丁勇不知趙擴的用意,但還是恭聲答道:“臣幼時,便曾聽父親說過,這崇政殿本名簡賢講武殿。”

“不錯。”趙擴讚賞的點了點頭,然後便靜默著抬起頭,遠眺著殿外的天空,目光中流露出無限的熱切與憧憬,“此殿本名簡賢講武殿。隻為若要混一四海,就不能不簡賢講武!”

丁勇靜靜地站在殿中,低垂著的目光卻不經意地落在趙擴的腰間——皇帝今天罕見的佩了一柄佩劍!

“卿可知道,朕為何讓卿去鎮江?”不知過了多久,丁勇覺得趙擴的目光忽緊緊的盯住了自己,他不敢動彈,也不抬頭,隻是依舊保持靜立傾聽的姿勢。

聽到趙擴忽然慢條斯理的問自己這麽一句話,丁勇略想了一想,答道:“陛下是讓臣去保護袁惠新的安全。”

“卿是朕的侍衛首領,朕為何要讓卿去保護一個臣子的安全?”趙擴的聲音似乎突然間嚴厲起來。

“臣——愚昧!”丁勇一邊說著,一邊已經單膝跪了下來。

“卿常常讀史書,朕也一直很欣賞卿這一點。讀史可以鑒今。”皇帝的聲音頓了一頓,忽又變得凝重起來:“朕今日正要告訴卿一個大秘密!”

丁勇忍不住抬了一下頭,迎麵見到趙擴熱切而信賴的目光,“臣……臣何德何能……”

趙擴笑笑:“丁愛卿,這不過是為了掩人耳目罷了。朕是要愛卿隨時監視他們的動向,然後秘密報告給朕。”

“遵旨。”丁勇慌忙答應著退了出去。

趙擴目送內侍匆匆離去,雙眉緊蹙,背著雙手,思慮著這件完全出乎意料的事情。

嘉定四年六月,早進入盛夏時分,江淮以南地區早稻已然初熟(兩宋時期,長江中下遊地區已經可以實現水稻兩熟,在蘇杭一帶有些地方甚至可以實現一年三熟)。淮南路治下臨南的合肥、塗唐、塗中幾縣的百姓在地方官吏的統一安排下,開始分批收割一部分水稻,以緩解軍糧短缺的困境。在去年一連數州遭受了大麵積旱災之後,今年的天公卻出奇的作美,出現了難得的風調雨順的年景,馬鈺、袁弘他們幾位苦心*辦的興農措施也顯現出了較好的成效,糧食的收成明顯要好於往年。眼見豐收在望,百姓們也盡皆興高采烈不已。亂世荒年,或許正是那些英雄豪傑期盼已久的施展抱負的“好機會”。但對於百姓而言——“亂世”則意味著流離失所、忍饑受凍,一不留神失卻性命都是很常見之事。因而,能有個安居樂業之所,遇上能善待他們的“青天父母”,遭逢個好年景,一日三餐能吃飽,便是最大的幸事了!

經過三個多月的*練,袁弘的水軍“鎮遠艦隊”已經基本成軍,按照他的說法——隻要不是跟江南水軍和荊州水軍的大型樓船、鬥艦正麵遭遇交鋒,“鎮遠艦隊”縱橫大江湖河絕對不成問題!袁弘並不是一個剛愎自大之人,他敢如此“誇下海口”,必然是有極大的自信。或許在他這位“水上霸王”眼中,時世最強的兩支水軍——江南水軍、荊州水軍,也根本算不得什麽吧!除卻“鎮遠艦隊”,同樣駐守紹興的“虎槍”、“熊槍”、“狼牙”等幾營軍卒等經過辛苦的*練,也有了較大的轉變進步,至少——已不像以前那般“畏船如虎”了,能夠掌握基本的*船要領。而讓人比較擔心的南北水土不服問題,在過了三個多月後,也漸漸被克服。

………………………………………………..鎮江軍營,中軍主帳

“大人,聽說秦大人已經新造出好幾

艘戰船,什麽時候能夠配給咱們‘鎮遠艦隊’啊?”袁弘顯得有些心焦地搓了搓手,嘿嘿地笑著說道。

“快了!大概明天此時就能到鎮江了!”袁惠新瀏覽著新從紹興傳遞過來的情報,隨口答道:“第一批送過來的,隻有3艘蒙衝(古代的一種具有良好防護的進攻性中型快船,形狹而長,航速快,專用以突擊敵方船隻。通常以生牛皮蒙背,並開弩窗矛穴,以槳為動力),另外還有幾艘蒙衝仍在建造之中,不過至少得再過半月才能送過來!”

“三哥,怎麽淨造蒙衝,不造幾艘樓船鬥艦,江南和荊州水軍不都是有這些的嗎?”袁淵有些不解地問道。

“嗬嗬……並非不想造,而是造不出來!”袁惠新放下手中的絹書,笑著答道:“建造鬥艦、樓船難度太大,九韶招募的船工都沒這個手藝,而且造這些個大船費時太多,暫時也派不上用場!定國(袁淵字定國),這個你可以向子步請教請教!”

“大人說的不錯!”袁弘見袁淵將目光轉向他,笑著說道:“樓船鬥艦*使起來,需要人手太多,實在麻煩,而且必須花更多時間來*練。”

“哦~!原來如此!”袁淵恍然點了點頭,隨即拱手向袁弘說道:“多謝大哥指點!”

“嗬嗬……定國,就這點小事跟老袁客氣什麽?”彭惟誠咧嘴一笑說道。這些天來,彭惟誠始終跟隨在袁惠新身旁,親身參與軍卒的*練,早跟袁弘、袁淵他們幾個混的爛熟。袁淵為人謙遜,並不因為是袁惠新的宗族而在軍中擺什麽架子,彭惟誠、袁弘等人又都性情豪爽,不拘小節。一、兩月下來後,他們之間竟然變成以兄弟相稱,這麽一來,無形之中連彭惟誠也成了袁惠新的同輩!

“陳校尉,營中還有糧草,可支大軍多少日之用?”袁惠新轉頭對靜靜站立在一旁的陳力問道。

“大人放心,營中糧草可支大軍兩月之用有餘,昨日鄧知府剛剛調撥了一批新糧過來!”陳力麵色沉穩地和聲說道。

“大人,咱們兵練得差不離了,糧草軍械什麽的也不缺,該跟金軍的那幫孫子幹一仗了吧!”彭惟誠麵現期盼之色,急急地向我說道。自從嘉定議和之後,把彭惟誠這小子憋的不輕。

“嗬嗬……現在還不行,時機尚未成熟!”袁惠新望了一眼桌案上絹書,笑著搖了搖頭。

女真不滿萬,滿萬定無敵!並非浪得虛名!

“報!紹興急件!”就在袁惠新感慨之時,帳外忽然有人大聲稟報道。

紹興急件??!!!!難道紹興出了什麽大事?在袁惠新的指示之下,袁淵出帳從稟報的軍卒手中取過急件,呈遞給袁惠新。

袁惠新拆開封袋,取出墨跡尚新的絹書,迅速地瀏覽起來。

“大人,紹興發生什麽緊要事情了嗎?”彭惟誠見袁惠新的臉色漸漸沉肅了起來,急切地詢問道。

聽得彭惟誠的詢問,袁惠新並沒有立即回答,反而閉目低頭沉思起來。

帳中的一眾將校見袁惠新如此神情表現,知道定然是發生了什麽極為重要的事情,但卻不敢打擾他的思索,隻得凝神定氣地靜靜注視著他,一時間帳中靜若無籟!

“啪!”袁惠新猛地將桌案一拍,一絲笑意隱隱地展現嘴角處。

“三哥……到底怎麽了?”帳中眾將校盡皆被這聲巨響嚇了一跳,驚疑地盯著袁惠新。在彭惟誠的眼神示意下,袁淵輕聲問道。

“彭將軍、陳校尉,請您先回避一下!”袁惠新平靜的說道。彭惟誠和陳力雖然不明就裏,但還是領命而退。

“朝廷派禦前侍衛丁勇作為欽差,前來軍前幫辦,現今已到紹興,九韶正在招待。那麽,我們討論一下又怎樣打發朝廷派來的欽差呢?”

“大人,欽差的事好辦。咱們等他來了,一不慢待,二不得罪,和他們虛與周旋。他若是說起裁軍的問題,給他慢慢地拖著。暗地裏,加緊調兵,調糧,布置防務。再派人去聯絡紹興和新州二地,還有邵州的秦鬆,和西夏、金國。要鬧,就一齊鬧起來,到那時,小小的欽差,就是我們祭旗起事的刀下鬼了。”

“好,子步,有你的。此事萬分機密,不能走漏一點消息,就由你去主持吧。丁勇這小子,也要做好準備收拾他們。先派些兵去看守好了,不要讓他們跑掉!”

“是,大人放心,跑不了他們!”

大家都不說話,袁惠新咬著牙齒,似乎要起身發話。他身邊袁弘忽然跪下,朗聲放言:“調兵!中途截住丁勇!反正不讓他踏足鎮江半步,或死或活,由大人回來一言而決!”

袁弘還跪在那裏候著,袁惠新按下心中的不痛快,對袁弘說:“起來吧,本官給你三萬五千精銳騎兵,由小路前進,要日夜兼程,繞到丁勇前麵去,截住他的退路。本官率中軍的一萬四千人,從正麵直追過去,與你配合。”

“遵命!”

袁弘抱拳告退,袁惠新閉上眼長歎了口氣,隨即揮了揮手,堂內侍候的其他人也一同撤下。

袁惠新漫不經心的點點頭,待到袁弘從自己中的視線中完全消失,他臉上才露出不自覺的微笑,仰首望天,用幾乎細不可聞的聲音自言自語道:“天助我也!”

任何人都不會想到,袁惠新這個人,卻要調兵去截殺丁勇!現在能調的,無非就是新州的禁軍而已!以朝廷禁軍去明目張膽截殺朝廷傳旨天使,袁惠新膽子包著身子了?這時候丁勇出事,他們能朝哪裏推?

驍勝軍第一營被視精銳中的精銳,從軍中選拔基層武官由第一營先挑,軍器監與兵器研究院為其量身訂造武器,有著最優良的裝備,每人的標準裝備都是輕型裝甲一套——袁惠新見過袁弘的這套盔甲,羨慕不已,那套盔甲與普通的鱗甲全然不同,隻在要害部位提供了精鋼防護,其他部位則用野豬皮或者牛皮製甲,對於在講武學堂每日進行負重行軍的他們來,穿上去簡直等於沒有穿,非常輕巧靈活。但是防護能力卻也同樣非常出色,足以應付金人與西夏人常用的六鬥、七鬥弓的射擊——除非被人家在近處一箭射穿,那就另當別論。這種盔甲的一個特色是對頭部防護很嚴密,戴上頭盔後,隻露出了眼睛與嘴巴。袁惠新聽說這種盔甲,是從金人那裏學來後,由兵器研究院特別為騎兵設計的,其設計的思想就是要輕巧與防護能力兼顧,其主要防備的,是敵人在遠處的弓箭攻擊,而並非刀槍。除此之外,第一營裝備的是從金國買回來的最好的戰馬,達到了每人一馬一騾或者一馬一驢,須知其他幾營現在往往是兩人一馬甚至三人一馬,這一點就不知道讓人多麽羨慕。至於馬刀、手弩、弓箭等物,雖然驍勝軍諸營都有,但是大家心裏都非常懷疑第一營的裝備就是要特別一點,說不定自己手中的武器,也是第一營挑剩的。總之,驍勝軍第一營在禁軍將士們的眼中,幾乎可以和諸班直相提並論,甚至還傳說有不少班直武官也在第一營受訓——當然,袁惠新倒是非常肯定的知道這是謠言,因為班直武官絕對是在講武學堂受訓的。

從鎮江通向紹興府的官道上,一隊隊的兵士,排成方陣,匆匆地向紹興開拔。騎兵縱馬奔馳,揚起了遮天蔽日的塵土。

“報,丁勇的車隊已經離開紹興,直奔鎮江而來!取的是官道,計算裏程,不過七八日內就會到鎮江!”

壓抑下心頭的憤怒,袁弘果決地下令道:“留一隊人駐守紹興府去協助秦大人,其餘人隨我追擊丁勇的車隊!”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