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整山河到三國

第644章立法論政(2)

第644章立法論政(2)

啊?聽李晟這麽一說眾人都不禁有些目瞪口呆的感覺:八部還太少?以後還要再分?這也太

漢初的立國思想是道家的無為而治,後來到了武帝變成儒家的那一套有為而治,但無論是漢初的無為,還是漢武之後有為,或是漢以後千百年來的治國綱領,都講究的是一個粗字。也就是說政府對國家的管理是很粗狂的,大多隻負責一些大概的東西,卻沒有真正做到具體的事情上。難怪後來會有人說:如果一個人連官也不會當的話,那這個人可謂是連廢物也不如的了。因為當官根本就沒多少事情可做嘛!

見眾人如此驚訝的模樣,李晟輕輕的搖了搖頭,開口說道:治理國家並不是一箭粗糙的隻需要略略的做一些征稅、勸農、斷案之類的活便可以的。百姓生活於世間,可謂世上最苦之人,我們這些上位者,既然呆在這個上位之上,我們就必須利用自己所賦予的權利去為百姓去苦。

簡單的說,這是一個相互承擔權利和義務的問題:國家有接受百姓上繳之稅收的權利,有必須為百姓提高生活,讓百姓過得更好的並保護百姓生命財產不受威脅破壞的義務;而百姓在擁有接受國家所提供的一係列服務的權利的同時,而擁有繳納稅貢,承擔兵民之役,保衛國家。維護國家統一的義務。

這義務和權利是相對的,你享受什麽,就必須付出什麽。在這麽一個大前提之下,你們這些官員所做的事情就必須十分細致了,你們必須替百姓著想,以收攏百姓的民心。從古至今,我沒有聽說過不得民心而得到天下的事情。

這我持保留意見。被李晟的這一通話語說得有些頭昏腦脹不已的蒯越在肖想了好半天之後,最終才迫出了這麽一句。盡管他也清楚李晟所說的那些是很有道理的,但他還是覺得這和自己以前所接受的道理很是不同。

國家、官員就是要接受百姓的稅收,從百姓身上獲得自己的利益,這是古來就如此的,雖有所謂民重君輕的話,但誰都知道這話也就是表麵上所說而已的事情,在實際上沒有人會真把這件事當真。是以,主公眼下竟然把民和君擺在了相等的位置上,並打算徹底的貫徹這個理論,自然將他們嚇得有些不清了。

主公莫忘了君臣綱常啊。蒯越最後也隻好小聲的這樣提醒李晟。

君臣綱常?我可沒有忘記。隻是我覺得這國家的利益、官員的利益、世家的利益和百姓的利益未必就不能有一定的統一。就像是大家一起分餅一般,若你的餅做得小了,哪怕你一個人獨吞也沒什麽意思,但若是你把餅做得極大,那麽你即使和他人一通分享,所得的隻怕也比自己拿小餅要來得多。

節儉固然重要,但比節儉更重要的是開源。什麽民之利有定,餘者不得與民爭奪的話全給我放到一邊去,現在你們的任務便是給我增加民利,讓民利變得足夠大了,這樣我們才可以在民利之上給你們分得更多。

李晟繼續解釋了一陣,微微一笑,覺得話說到這裏似乎有些足夠了,便將話題撇開轉到另外一點上頭:暫且不要議論這君民孰貴孰輕之事了,我隻想問你們由此而看這其中的君臣之事,究竟如何?

不論君民隻論君臣?聽李晟突然轉移了話題,蒯越微微的一愣,隨即明白李晟的意思,因笑答道:若自己君臣而論,此策乃是大善爾。軍權獨立,軍政與軍令分屬,以文官統領軍政,以武將把持軍令,則武將可專心作戰,而文臣也可在牽製某些武將野心的同時,不幹涉武將征戰之事,可防止異日之後,在發生如此諸侯征戰之事。

而政事堂下三省,分管頂策,審查,執行三則則可令政事以規矩而定,減少因主而誤事。至於禁中司法之獨立,則可避免官員官官相護之害;禦史台下三部分管,除白衣以外沒有執行的權利,則可以上可以監察百官,下可以風聞民生。但就其君臣之論而言,此真乃千古未有之絕策爾。

那此策可行?李晟眼睛一亮,連忙問道。

可行!眾人回答的得都很堅決。

真的可行?就沒有什麽還需要補充的嗎?李晟又問。

這個主公,臣對此倒有些疑問。聽李晟再此發問崔浩卻是小聲的提點道:為何八部之中獨獨沒有掌管禮儀的客部呢?

哦?這個問題嘛!李晟微笑起來,向崔浩解釋道:其實很簡單的,因為我覺得禮儀著事情沒什麽大用,根本就不需要獨立設置一個部門啊。

這怎麽會?崔浩輕聲低呼。

怎麽不會?李晟揚了揚眉毛,和聲詢問崔浩:州平認為客部如果設立掌管的是什麽事情

當是教化百姓,處理親番關係之事。崔浩答道。

教化百姓,我將它直接交給教部負責。處理親番關係,我則成立的外事部。有了這兩個部門進行專職專責,我還需要設立客部嗎?李晟微笑著又問。

原來如此,是我想偏了。崔浩聽說,不好意思的撓了撓頭笑道。

眼見崔浩這個都三十好幾的人居然還會露出如此純真的模樣,李晟淡淡的笑了,他擺擺手道:無妨,無妨,隻要那疑惑說出來就好。有什麽問題,我們大家一起研究考慮嘛。你說是不是啊?孔明!你對這個有什麽看法呢?我可不敢保證,我這個是絕對正確的哦。

不是絕對正確的?諸葛亮笑著白了李晟一眼,說道:我以前還不相信有什麽天才的存在,不過今天看了主公你的這份文書,我卻發現我似乎是錯了。雖然這其中還遺漏了一個部門,但大體上對於朝廷劃分已是十分成熟了。

君主平衡製約的觀點深入其中,不但能讓臣下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更能讓君主用臣而不疑臣。因為有禦史台下巡風的存在,臣下的一舉一動是瞞不過君主,而對臣下職權的細分又讓臣下互相製約。可以說在這個製度上,君主完全可以做到拱垂而治,隻要他不是太過昏庸的話。

這麽說,孔明你也認為這個辦法好啦?李晟滿意的眯起了眼睛,臉上盡是高興的笑容,就像是一個自己功課得到了先生認可的學生一般歡喜無限。不過,他這個學生並不是隻記得高興的東西。雖然剛剛孔明在話中之稍稍的提了一點,但李晟還是一直將之惦記在了心上。孔明所言遺漏了一個部門究竟是說我遺漏了什麽部門呢?

宗人府啊。孔明微笑的說道。他臉上盡管笑著,但說話的口氣卻是十分嚴肅,以主公如今的實力和天下大勢的對比,主公割據一方登王為帝已是肯定的事情了,如果能夠更進一步的話,那重新統一天下也不是不可能的。一旦王朝建立,子孫開支散葉下去,這也確實需要一個專門的機構來負責啊。難道主公就打算隻管生不管養嗎?諸葛亮說到這最後玩味的一笑,口氣難得的輕佻起來,他打趣李晟道。

哈,這個啊!確實是我忘記了。李晟不好意思的摸了摸自己的鼻子:你也知道的,我家現在就那麽一點人口。怎麽也不會想到要專門建立一個衙門來管理它的。

那是主公你自己還沒有身為王者的自覺啊。諸葛亮如是說道:主公你太平和了。說嚴格一點,你還缺少一些不怒自威的架勢。

啊?是這樣嗎?興許我得經常把臉板起來啦。李晟笑著,摸了摸自己臉,卻又說道:不過我還是認為老板著臉很無趣耶。不是有這麽一句話嗎?笑一笑,十年少這似乎是說笑可以延緩衰老呢。我還想多活幾年,所以板著臉的事情就不需要找我啦。

屋裏沒有太多的人,大家都是他手下重臣,雖然有些是剛剛加入他手下不久的,但李晟認為他們可以信任,便允許他們加入其中,對於這些人,李晟認為自己沒有必要隱藏自己的個性,故而便當著他們的麵與諸葛亮言行無忌起來他認為自己的個性大家遲早都是需要接受適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