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惡中突圍

三十八、渴望(1)

武鬥期間,幾乎所有的機構都癱瘓了。工廠的機器設備,因停工太久而鏽跡斑斑;學校的教學設施,包括課桌和凳子也損失慘重。人們的生活,陷入了一種混亂的無序狀態。

葉明所在的學校裏,駐進了一個被槍杆子從重慶附近的合川縣趕過來的文工團。搬運宿舍人多,四幢樓房中間的空壩很開闊,離學校也很近,便自然而然地成為了流Lang的文工團的舞台。隻要是晴天的晚上,他們就傾巢而出,到搬運宿舍裏來演出。

文工團的成員大多為地方曲藝團或某個劇團的專業演員,他們從屬於某個派別,為某種觀點和立場而演出。武鬥期間,這個派可能在一個地方失利,被局部地打倒了,因此從屬於這些派別的文工團以及演員們,便離鄉背井,在其它城市投靠政治觀點相同的組織,從而過著流亡的演出生活。不過這樣的文工團的演出水準相對較高,到任何一個地方都會受到歡迎。

搬運宿舍的大人小孩,都熱衷於看這樣的免費演出。晚飯後,各家陸續搬出凳子,裏三層外三層地在院壩裏圍成一個大大的圓圈。占據有利位置,是孩子們最計較最樂意的事。時間太早,等得惱火,太晚又占不到好位置。誰也不願意去得太早,但也不意願去得太晚,於是在恰到好處的時間占位置,無意間成了孩子們的一種遊戲。

隻要見到有人搬出凳子,葉亮就會跑來告訴葉明。“明明哥哥,快點,有人占位置了!”緊接著,葉明和弟弟就迅速出擊,為的是搶占第一排的位置。

孩子們會守著自己的座位,以免別人在自己前麵再安放凳子。於是,通常情況下,孩子在晚飯後便集中在院壩裏玩耍。

沒有固定的演出時間。有時候天公不作美,快到天黑時又下起了雨,孩子們隻好依依不舍地把凳子搬回家。當看見文工團的人從學校向搬運宿舍走來時,孩子們就一個勁地喚呼起來,“噢,來了,文工團的來嘍!就晚上有戲看嘍!”

院壩中央的空地,就是舞台。幾柱彩色燈光,營造出一種簡潔實用的舞台效果。鑼鼓、笛子、二胡、揚琴,是最常見的樂器;軍裝、藏族服裝,是使用最多的演出裝束。當天色暗下來,一陣鑼鼓聲在期盼中突然敲響,《心中想念》的樂曲聲也隨之響起,演出便開始了。

唱曲、舞蹈、民樂小合奏,一時間使搬運宿舍充滿了藝術氣息,使一個邪惡和暴力的地方也變得高雅起來。人們觀看著、聆聽著,心情隨著演出內容而跌宕起伏,在不知不覺中接受著革命的洗禮和藝術的熏陶。

這段時間,搬運宿舍變得安靜了,吵架打架的事也少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