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出征西北
謝丞相跪在地上,泣涕橫流。
太後心疼地攙扶謝丞相起來,歎息道:“皇帝,你怎麽能辜負皇後對你的一片情義呢?”
皇帝微眯著雙目,眼底掠過寒芒。
“朕沒有辜負皇後。”他沉聲道。
太後聞言,臉色陡然陰沉下來:“難道皇後是自殺不成?”
“皇帝,你不要執迷不悟!哀家已經打聽清楚了,皇後她根本沒死!”
此話一出,眾臣嘩然。
“胡言亂語!”皇帝怒道,
“嗬。”太後嘲諷地笑了一聲,“你還真是癡情啊!既然這麽舍不得,那你幹脆陪著皇後去吧!隻要你去了,哀家絕對不攔著你!”
皇帝臉色鐵青:“母後!”
“哀家累了,送皇帝出去吧。”
皇帝拂袖而走,謝丞相緊隨其後。
剛走出大殿,皇帝猛然停下腳步,轉身質問謝丞相:“你告訴朕,皇後究竟是生是死!”
“老臣真的不知啊。皇上,你也知道,老臣雖為丞相,但並非後宮中人,對後宮中事,了解甚少。”謝丞相滿腹委屈。
“罷了。”
“陛下,老臣也希望皇後活著啊,但是太醫院那邊查證過,皇後確實是服毒自盡!”
皇帝無奈一笑。
他從未想過要拋棄皇後,更不願看到她香消玉殞,可皇後偏偏選擇這條路。
她是恨透了自己吧!
“皇上,您要節哀順變呀!”謝丞相低聲道,語調悲涼至極。
皇帝閉上眼,長長吐出一口濁氣,揮揮手,示意謝丞相退下。
“朕累了,退朝吧。”皇帝淡漠地說了一句。
群臣叩首:“恭送陛下。”
皇帝走向禦輦,忽然聽見身側傳來一個熟悉的聲音。
“父皇”
皇帝抬頭看去,就見小煜景站在禦輦旁,神色肅穆。
皇帝愣了一瞬,繼而麵容緩和下來。
皇帝看著小煜景,心中湧起一股暖流。他想起了皇後,想起了他們共同的過往,內心湧動著無盡的思念和悲傷。
“小煜景,”皇帝聲音中帶著幾分顫抖,“你怎麽在這裏?”
小煜景微微低頭,目光中透露出一絲堅定,“父皇,您今日憂心忡忡,兒臣擔心您。”
皇帝默默地看著兒子,感受到了他那份堅定和溫暖。他突然意識到,身邊還有這麽一個親情至上的存在,一直默默關注著他。
“謝謝你,小煜景。”皇帝溫柔地說道,“父皇有些累了,你陪我一起回宮吧。”
小煜景微微點頭,眼神中透露著對父親的理解和支持。他靜靜地走在皇帝身旁,沒有多言,卻給予了皇帝最真摯的陪伴和安慰。
回到宮中,皇帝獨自走進寢宮,他看著那張空****的床鋪,心中湧起一陣難言的苦澀。
隨即回到禦書房,麵沉似水,一言不發地批閱奏折,半晌後,他拿起筆,將最後兩頁寫好。
“小德子。”
“奴才在。”
“你去將這封密函交到鎮國公府。”
“是。”
小德子捧著奏折離開後,皇帝疲倦地揉了揉額角,眼前浮現謝苒的模樣,眼眶漸漸紅了。喃喃自語道“謝苒,你為什麽寧肯自盡,也不回來找朕?你是怪朕嗎?怪朕對你不夠專一,所以你要離開?謝苒,朕很痛,比你還要痛百倍千倍,每日醒來時,腦海中全是你的影子。你可明白?”
皇後沒死,卻又讓他如何相信?
他寧肯自盡也不肯回來見他,可見心中有多痛恨他。他以前總覺得自己做錯了,如今才明白,他所作所為全都源於對她濃烈的感情。
“來人。”皇帝輕喚了一聲。
門外侍衛應了一聲,推門走進來。“去查清楚皇後究竟是生是死,是否真的遇害了。”皇帝吩咐道。
“是。”
等他們退下,皇帝靠在龍椅上,心緒煩亂。
不管皇後是真的假的,他都會再見到她。
“陛下。”
皇帝猛然睜開眼睛,看見了站在他麵前的女官。
她神色嚴肅,眉宇間隱約透露出不悅之色。
“什麽事?”皇帝冷聲問道,“朕不是說過,不準任何人打擾朕嗎?”
女官連忙跪下磕頭,稟報道:“陛下,太後娘娘身體欠佳,需要休養,請陛下允許太後暫代鳳印處理政務,協助陛下。”
皇帝皺眉:“太後身子骨弱,哪裏適合勞累?況且,後宮中諸事繁雜,朕怕耽誤太後養病。”
“陛下,”女官急切勸道,“太後娘娘心中掛念著先帝,如今先帝仙逝,太後娘娘心情抑鬱,若是不早些幫陛下處理政務,恐怕……”
“夠了!”皇帝喝止道,“朕意已決,不必再說。”
“陛下……”女官還想再勸。
“朕知曉了,朕會盡快處理好的。”
皇帝揮手,命令道:“退下吧,朕乏了。”
女官行禮退出了禦書房。
皇帝看著桌案上堆積的奏疏,心煩意亂,忍不住揉按額頭,歎息一聲:“朕該怎麽辦呢?”
……
皇帝坐在龍椅上,久久沉默。
翌日,天還蒙蒙亮,皇帝便早早起來,去給母後請安。
皇帝躬身行禮。“母後昨夜睡得可好?”
“挺好。”太後淡淡答道。
太後躺在榻上,麵色蒼白憔悴。
“皇帝,快起來,別跪了。”她虛弱地伸手扶住皇帝胳膊,“哀家身體不適,就免了這些俗禮了。”
皇帝聞言,連忙扶著太後坐起來。
太後喘息片刻,平複呼吸:“皇帝,你今日來找哀家是……”
皇帝看了眼太後,欲言又止,最終歎道:“朕近來政務繁忙,不能常來看望母後,母後保重鳳體。”
太後擺擺手:“哀家都知道,你去吧,莫要遲到了。”
“是。”
皇帝離開慈寧宮,徑直去了大殿。
文武百官已經候著了。
“參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皇帝落座龍位,淡淡道:“眾卿平身。”
“陛下聖明,萬民幸甚。”
“朕登基以來,勵精圖治,使國富民強。今日,朕特召各部尚書入宮議事,商討西北戰局。”
朝廷正值用兵之際,此時將眾位尚書聚集在一起,確實有利於軍心穩定。
朝堂之上議論紛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