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繩槍與燧發槍資料
看來不少朋友對火器的發展史還是頗有心得。這裏我將個人搜集到的相關資料貼出,請諸位指正。
火繩槍
火繩槍的結構是,槍上有一金屬彎鉤,彎鉤的一端固定在槍上,並可繞軸旋轉,另一端夾持一燃燒的火繩,士兵發射時,用手將金屬彎鉤往火門裏推壓,使火繩點燃黑火藥,進而將槍膛內裝的彈丸發射出去。由於火繩是一根麻繩或撚緊的布條,放在**或其他鹽類溶液中浸泡後晾於的,能緩慢燃燒,燃速大約每小時80毫米~120毫米,這樣,士兵將火繩槍槍機金屬彎鉤壓進火門後,便可單手或雙手持槍,眼睛始終盯準目標。據史料記載,訓練有素的射手每3分鍾可發射2發子彈,長管槍射程大約100米~200米。
操作過程
1、火繩槍手身上一般裝備一個裝引藥用的梯形鐵邊的小壺、裝彈丸的皮盒,裝發射藥用的小瓶,每瓶裝一發的藥量,這樣可以避免士兵在戰場上因緊張,而裝多或裝少發射藥。
2、第一步:清理引火孔和引藥鍋。火藥殘渣阻塞引火孔,這是火槍常出現的毛病。
3、將引藥倒入引藥鍋,並合上引藥鍋蓋。
4、擰開裝發射藥的小瓶,將發射藥從槍口倒入。
5、將預先含在嘴中的彈丸(當時火槍兵普遍習慣)從槍口裝入。
6、從槍管下抽出通條,搗實彈丸和發射藥。
7、點燃火繩:火繩燃燒速度較快,加上點燃後容易暴露,所以,不到射擊前一般不點燃火繩。
8、把火繩固定在火繩夾(也就是後來槍的擊錘)上。由於此時引藥鍋蓋是關上的,所以不用擔心火繩的火星引燃引藥造成走火。
9、扣動扳機,火繩落下的同時,引藥鍋蓋打開。引藥點燃發射藥,彈丸發射~為了避免火藥灼傷眼睛以及火光耀眼,在射擊最後關頭,槍手是閉眼的。
【火繩槍的曆史】
火藥武器的西傳
眾所周知,火藥的發明是中國人為世界所作出的一項傑出貢獻。自火藥從唐朝的煉丹爐中誕生時起就和戰神結下了不解之緣。
公元10世紀末期,我國北宋的軍事技術家和統兵將領根據以往煉丹家們在煉製丹藥的過程中曾經使用過的火藥配方,經過調整和修正後,配製成最初的火藥並製成初級的火藥武器用於作戰,開創了人類戰爭史上使用火器的新時代。到1259年(南宋開慶元年),壽春府(今安徽壽縣)火器研製者發明突火槍,這是人類曆史上第一支單兵手持式竹製火槍。突火槍的創製,受到後世各國火器研製者的重視,被公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管形火器,堪稱世界槍炮的鼻祖。
公元1206年,蒙古乞顏部首領鐵木真在斡難河被擁立為蒙古大汗,尊稱為成吉思汗。蒙古人崛起後不但在短時間內滅西夏、破西遼、亡金,還南下覆宋。在這一過程中,他們得到了火藥武器的製造和使用方法。而且成吉思汗及其子孫極力擴大對外用兵,東征西討,南下南洋西攻歐陸,把初級管形火器輻射到歐亞兩洲諸多國家和地區。尤其是1252年旭列兀所率之蒙古軍攻入伊拉克和敘利亞境內,使當時初級火器的製造和使用方法傳入了阿拉伯人的手中。直到100多年後,中國的火器製造技術才經由阿拉伯人傳入歐洲並在歐洲得到長足的發展。手持火門槍的士兵
火繩槍的誕生
14世紀30年代,歐洲出現了第一種管形金屬製火器,稱之為火門槍。
歐洲最早的關於手持槍炮的記載是1364年,意大利佩魯賈軍火庫的一份清單上記有“500門炮,一紮長,可持於手中;非常漂亮,能射穿任何甲胄”。而坦奈堡手持槍的出土,說明德國大約在14世紀70~80年代也已經製成了具有相當水平的金屬管形火器。坦奈堡位於德國礦藏比較豐富的黑森州境內,規模不大,1399年被毀。1849年,有人在廢墟中發掘出一支銅製手持槍。槍身長330mm,口徑17mm,質量1.24kg,現存於紐綸堡的日耳曼博物館中。它同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中收藏的一件元至正11年(公元1351年)火槍,在形製結構上基本相似:都由前膛、藥室和屋函構成,但木製手柄均已腐爛不存。“至正11年”火槍槍身長430.5mm,口徑30mm,質量4.75kg。兩相比較,“至正11年”火槍的製作比較精致。坦奈堡手持槍的出土,是中國金屬手持槍經由阿拉伯西傳至歐洲的最有利的證據。但這種簡單的手持火槍,既沒有照門也沒有準星,而且沒有可以抵肩的槍托,僅能進行概略射擊,它在戰爭中的作用恐怕僅僅是造成敵軍的混亂而讓己方步兵和騎兵有機可乘。
中國的火槍、阿拉伯的馬達法、歐洲的火門槍都是用手持點火物引火發射,在戰場上使用非常不便。大約在1450年左右,歐洲火器研究者便將其改進為半機械式的點火裝置:在槍托的外側或上部開一個凹槽,槽內裝一根蛇形杆,杆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構成扳機,可以旋轉,並有一個夾子夾住用**浸泡過的能緩慢燃燒的火繩。槍管的後端裝有一個火藥盤,發射時,扣動扳機,機頭下壓,燃著的火繩進入火藥盤點燃火藥,將彈丸或箭鏃射出。而且還改進了槍托並加裝了護木,使火槍可以抵肩射擊。
到15世紀後半期,歐洲的火繩槍又有了相當的進步,下麵試舉2例說明。
——1499年,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市的一份清單上,記載了一種被稱為“滑膛槍”(Musket)的火繩槍。此名稱來自意大利語“Moschetto”(一種雀鷹),意思是此槍與“隼”和“鷹”一樣威猛。其槍身較重,附有腳架。此槍在1521年的意大利恰拉比戰役中首次使用。
——德國一名叫布萊爾的收藏家收藏了一支製作於1493~1519年的火繩槍,槍身長550mm,口徑30mm、柄長880mm,全長1430mm,槍管為八棱形,護木前端裝有一個固定用的卡筍,可以與三腳架連接,由2名射手進行發射。
16世紀西班牙的穆什克特火繩槍代表了當時歐洲火繩槍的先進水平。該槍口徑23mm、質量10~11kg,全彈質量50g,最大射程250m,有效射程100m,采用機械式瞄準具,每分鍾可發射2發。雖然槍很笨重,大多時候隻能用叉形座來支撐發射,但射出的鉛製彈丸威力極大,能在100m內擊穿騎士所穿的重型胸甲(當時大多數武器在80m以外幾乎不能造成任何傷害)。西班牙人就是用這種武器征服了龐大而落後的印加帝國。
▲1543~1600年日本戰國時代(相當於明嘉靖萬曆年間)生產的火繩槍,是普通士兵使用的實戰用槍
▲1600~1868年日本德川幕府時期(相當於中國清朝時期)生產的火繩槍,供貴族武士階層佩帶,槍身豪華美觀
火繩槍的東傳
16世紀的日本正處於軍閥混戰時期,各地軍閥對航海商業的發展采取支持態度,加之當時的歐洲探險家和商人想要在東方謀得最大利益,所以當時的日本就成了航海商業的發達國家,這也為外國火器傳入日本提供了機會。
日本火繩槍是由葡萄牙人傳入的,發生於日本天文12年(明嘉靖22年,1543年)8月25日,當時一隻載有100多人的船,在九州南部的種子島靠岸。船上有3名葡萄牙人,以及化名為明朝五峰的王直(後稱靜海王王直的大倭寇頭目)。葡萄牙人帶有一種火繩槍,其旁有一穴(即火門),係通火之路,裝上火藥與小鉛丸,用火繩點火,可將鉛丸射出,擊中目標,發射時發出火光與轟雷般的爆響。日本人時堯(地方軍閥)見後視之為稀世之珍,將其稱之為鐵炮。之後,又用重金將其購買,並派小臣條川小四郎向葡萄牙人學習火繩槍的使用及其火藥製作法,仿製了十幾支。不久,日本的一些鐵冶場便先後仿製出日本式的火繩槍。當時的倭寇還把這種火器用於對中國的掠奪活動中。
當時的中國明朝,在一些有識之士的推動下,軍隊大規模使用火器,學習西方較為先進的技術。而且引入了“紅夷大炮”,將中國的火器發展推到了頂峰。到了清朝,由於清政府遊牧民族“弓馬打天下”的概念,導致火器技術漸漸落後於西方。
【火繩槍的弊端】
火繩槍在世界各國的軍隊中盛行了200多年(在亞洲國家還要長),它的缺點較多,尤其是在戰場那種極端的環境裏。
第一,由於引發火繩槍需要一段火繩(通常是由幾股細亞麻繩搓成的導火索,用醋煮過或用**泡過),所以當時的每個火槍手都要在自己身上攜帶長達幾米的火繩。在臨戰之前,他們必須先點燃火繩,因為在天氣潮濕的時候,火繩極難點燃,而且有經驗的戰士會將火繩的兩端都點燃以便隨時開第2槍,這樣,一根火繩是燒不了多長時間的。在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戰爭中,一位叫拉爾夫的爵士就陷入了這種困境。當時他被沃勒圍困在德維柴斯,由於火繩全部用完,他不得不命令手下的軍官“在全城逐家搜尋所有的繩子,全部帶回,並盡快錘、煮好”,作為火繩用以救急。火繩點燃時也很危險,稍不小心,火星就會點燃身上背著的彈帶,引起爆炸傷及火槍手自己,而且點燃的火繩在夜間很容易暴露自己,這樣欲在夜間偷襲敵軍簡直不可能。
【火繩槍操作詳細步驟】
手持叉架前進!
火繩槍靠在左肩,左手持槍,左手指間握住火繩,右手持叉架。
叉架靠槍前進!
叉架交左手,空出右手來。
放下叉架,槍下肩!
左手將叉架放下,右手將火繩槍從左肩取下。
右手持槍,左手下垂!
右手持槍,槍身保持垂直,左手垂下,叉架尾端接觸地麵。
槍交左手,提高叉架!
槍換到左手,同時提起叉架,兩者呈一小角度,由左手握持。
火繩交到右手!
吹火繩!
對火繩輕輕吹氣以造成火頭。
裝火繩!
將火繩一頭裝在蛇杆夾子上。
試火繩!
調整火繩長度,以確定火繩可以正好點入藥鍋(此時藥鍋蓋是關閉的)。
吹火繩,開藥鍋蓋!
舉槍瞄準!
叉架稍向前倒,將火繩槍平衡在叉架上,左腳向前一步。
射擊!
雙腳呈弓步,左彎右直,槍托抵住胸部,扣下扳機射擊。
放下火槍,靠住叉架!
左手拇指與食指握住槍身與叉架。槍口向前,避免遲發意外。
取下火繩!
右手將火繩從蛇杆上的夾子取下,避免裝填火藥時發生意外。
火繩交左手!
用左手中指、無名指、及小指握住火繩兩端(火繩是兩頭都點燃,以便一頭熄滅時可用另一頭再引燃)。
清藥鍋!
將藥鍋中剩餘的灰渣吹掉或用右手拇指抹淨,避免火星引燃引藥。
裝引藥!
取出引藥罐(primingflash),將適量引藥(primingpowder)倒入藥鍋中。
關上藥鍋蓋!
搖動藥鍋!
用手指輕敲藥鍋,抖落藥鍋蓋外的引藥,並讓藥鍋中的引藥落入引火孔。
吹藥鍋!
將藥鍋蓋外的引藥粉吹掉。
轉槍!
火槍轉成和叉架並列,槍口向上。
放叉架!
火槍滑下至身體左側,左手握槍,不握叉架,叉架用掛在手腕上的一小段繩子掛住。
打開火藥袋!
右手取一個火藥袋,拇指同時打開蓋子。
裝填!
將火藥從槍口倒入,放掉藥袋,右手從彈丸袋(或口中)取一個彈丸放入槍口,再取一小團布片或紙片塞入槍口。
取出通條!
右手反手(虎口向下)從槍管下方取出通條,通常右手需抽兩到三次才能取出;此時通條前端(較大的一端)在上,右手虎口向下握住通條尾端在下。
反轉通條!
將通條調轉180度(虎口向上),將通條前端抵住大腿或臀部,右手順勢下滑,握在距通條前端不遠處。此時通條尾端在上,右手虎口向上握住前端在下。
將彈藥舂實!
右手(虎口向上)將通條前端塞入槍口,適度地將彈藥舂入槍膛。
抽出通條!
一樣用右手反手(虎口向下)將通條從槍口抽出,通條尾端在上,右手虎口向下握住前端在下。
反轉通條!
將通條調轉180度(虎口向上),將通條尾端抵住大腿或腰部,右手順勢下滑,握在距通條尾端不遠處。此時通條前端在上,右手虎口向上握住尾端在下。
放回通條!
將通條放回槍管下的空間。
舉槍!
左手將槍取起舉高直立,叉架仍掛在左手手腕。
取叉架!
左手將槍交右手,仍保持垂直,左手握住叉架。
肩槍!
右手將槍置於左肩,左手持叉架與火繩。
叉架靠槍前進!
槍下肩!
將槍放在叉架上!
將槍穩住在叉架上!
將槍平衡在叉架上!
隻靠左手平衡,右手空出。
火繩交到右手!
吹火繩!
裝火繩!
試火繩!
關上藥鍋蓋,預備!
可見,火繩槍的射擊過程非常複雜而緩慢。戚繼光在《戚繼光兵法》中記錄了使用火繩槍的10道工序。而在歐洲,1607年阿姆斯特丹的雅各布·德·蓋耶出版的一卷圖示《武器練習》,對火繩槍的開火步驟進行了描述,共分為25個步驟。火槍手出戰,要帶上槍及火繩、火藥(分槍內用和火門中用)、彈丸、叉形支架。敵我雙方一旦交火,射手就忙著開火——裝彈——再開火,手腳要非常敏捷,最好的射手每分鍾也隻能打二三發彈。因此火槍手通常總是排成五六排,有時是十排,前排開火後退到後麵重新裝彈,後排的槍手繼續開火。但後來人們發現如果所有的槍手一起開火會更有效,於是槍手們開始排成三排,第一排跪著,第二排半站立,第三排直立,用齊射的方式代替了舊式的循環射擊方式。而中國則將槍手排成九排,每三排一組,第一組射擊完畢後退到後麵裝彈,第二組繼續射擊。雖然有這些補救方法,但還是避免不了敵人衝到火槍手麵前的情況發生,這時火槍手將無法抵擋,所以火槍手必須和使用冷兵器的士兵混合編成連或營。但火繩槍使用的比例在不斷增加1571年,駐荷蘭的西班牙軍團的火槍手和長矛手的比例是2:5,但到30年以後的1601年就變成了3:1。
第三,雨天不能使用。因雨天會進水而不能發火。其實不光是雨天不能使用,就連風大時也不能使用,因為風會把火門上的傳火藥吹走。而且由於當時使用的是有煙火藥,所以射擊時簡直像煙霧彈一樣會嚴重迷盲己方軍隊的視線。
第四,精度差,有效射程近,隻能射擊100m內的目標。
雖然火繩槍有這樣或那樣的缺點,但火繩槍還是在軍隊中裝備了相當長的時間。其經曆過的戰爭和衝突無從記數,殺死的人更是不計其數。在中國,火繩槍一直用到19世紀末期,使用時間如此長久,就是因為中國閉關鎖國導致的落後。當西方資本主義在工業革命的推動下向古老的東方發動掠奪戰爭時,這些古老的火器已無力抵擋。
燧發槍
燧發槍在十七世紀由是法國人發明。它的基本結構如同打火槍,即利用擊錘上的燧石撞擊產生火花,引燃火藥。燧發槍的平均口徑大約為13.7毫米,由於還沒有發明後裝彈式火槍,所以這對當時的彈藥裝填技術做了很高的要求,按以前的裝填方法,裝填彈丸時,需將彈丸放到膛口,用木榔頭打送彈棍,推槍彈進膛,這是非常費時間的,在戰場上,就意味著浪費生命。後來,美國賓夕法尼亞周的槍械師創造了一種加快裝填法,使用浸蘸油脂的亞麻布或鹿皮片包著彈丸,裝入膛口,減少了摩擦.這種方法不僅加快了裝填速度,而且起到了閉氣作用,精度隨之提高,射程也提高了。
轉輪打火槍是用燧石打火引燃的前裝槍,這種轉輪打火槍的零件主要有:帶鋸齒的鋼輪、鏈條、彈簧和擊錘等,擊錘頭上有一隧石(即打火石),靠鋼輪表麵的細齒與隧石摩擦而發火點燃火藥。射手射擊前,需用小板手卷鏈條,在卷鏈條的過程中將彈簧壓縮,彈簧張開帶動鋼輪旋轉,整個過程就像鬧鍾的發條。
燧發槍的發展曆程分為轉輪打火槍到燧發槍。
轉輪打火槍是人們在克服火繩槍種種不便的基礎上產生的,但是,關於其誕生,卻沒有一個準確的說法。有人認為是德國鍾表師約翰·基弗斯發明了這種槍,也有人說是意大利科學家發明了轉輪式發火裝置,更有人活靈活現地說這種槍的發明者是一個偷雞者,並編出了這樣一個似乎可信的故事:這個偷雞賊經常在夜間去作梁上君子,他偷雞時使用的主要工具就是火繩槍,但是,火繩槍又容易暴露目標,於是,他開動腦筋,發明了這種較為隱蔽的轉輪打火槍。
筆者反複查閱相關資料,認為德國鍾表師約翰·基弗斯發明轉輪打火槍的故事較為可信。故事中說,出身於16世紀初的基弗斯在鍾表界頗有名氣,他不僅能造出各種造型別致的精美手表,對各種槍械也有濃厚的興趣,並親手製作過不少精美的火繩槍。一天,基弗斯家中來了個客人,客人在抽煙點火時,用的不是當時流行的火柴,而是用古老的燧石摩擦點火方式,燧石閃亮的火花瞬間引起了基弗斯的靈感,他把鍾表上那帶鋸齒的旋轉鋼輪與能夠產生火花的燧石相結合,憑著他的經驗和智慧,於1515年研製成功了世界上第一支轉輪打火槍。
基弗斯發明成功的轉輪打火槍引起德國軍方的關注,很快,這種槍便開始裝備德軍騎兵和步兵,1544年,德國與法國交戰,當時德軍騎兵裝備了轉輪打火槍,法國軍隊仍裝備火繩槍。戰鬥進行中,突然風雨大作,裝備火繩槍的法軍幾乎沒能打出一槍一彈,而以轉輪打火槍為主要武器的德軍騎兵則越戰越勇,將法軍士兵打得落花流水。不久,屢遭失敗的法國國王也雇用了相當數量的同類騎兵,這些騎兵也配備了轉輪打火槍。這樣,轉輪打火槍慢慢成為騎兵的主要武器。
然而,轉輪打火槍並不是完美無缺的,它不僅結構複雜,造價昂貴,使用麻煩,而且在鋼輪上有汙染時還不能可靠地發火,於是,人們又開始研製新的“點火”方式。
不久,居住在伊比利亞半島上的西班牙人發明了燧發槍,他們取掉了那個源於鍾表的帶發條鋼輪,而是在擊錘的鉗口上夾一塊燧石,在傳火孔邊有一擊砧,如果需要射擊時,就扣引扳機,在彈簧的作用下,將燧石重重地打在火門邊上,冒出火星,引燃點火藥,這種擊發機構稱之為撞擊式燧發機,裝有撞擊式隧發機構的槍械稱為撞擊式燧發槍。撞擊式燧發槍大大簡化了射擊過程,提高了發火率和射擊精度,使用方便,而且成本較低,便於大量生產。到16世紀80年代,許多國家的軍隊都裝備了這種撞擊式燧發槍。
門世紀初期,法國人馬漢又對燧發槍進行了重大改進,他研製成功可靠、完善的擊發發射機構和保險機構,從而成為當時性能最好的槍,為法國贏得了榮譽。法王亨利四世為此召他進宮,充任貼身侍從,專門為宮廷製造槍械,到17世紀中期,這種燧發槍已廣泛裝備法國軍隊,後來,這種隧發槍被世界各國仿製和采用,直到19世紀中期。
隧發槍有步兵隧發槍和騎兵燧發槍兩種,前者口徑19.8毫米,槍長1560毫米,槍重5.69千克,彈丸重32.1克;後者口徑17.3毫米,槍長1210毫米,槍重4.6千克,彈丸重21.3克。
17世紀中葉,正值中國清朝初年,中國發明家戴梓發明了一種形似瑟琶的連珠銑,這種連珠銃的火藥和彈丸均貯於銃背,共28發,以二機輪開閉,扳第一機時,火藥及鉛彈丸自動落人筒中,第二機隨機轉動,摩擦燧石,點燃火藥發射鉛彈丸。這種連珠銃實際上與近代的機械式機槍的原理已非常相似,比美國人加特林後來發明的機械式機槍整整早一個世紀。但由於清朝政府極端保守,對漢人不太信任,從而致使這一重大發明沒有被推廣和采用,使之隻得“藏器”於家。
[編輯本段]美國的曆史,差點因隧發槍而改寫
在燧發槍縱橫戰場的200年間,許多政治、軍事事件與燧發槍緊密相連,特別是美國獨立戰爭的曆史,差點因燧發槍而改寫。美國獨立戰爭期間,美國人民誌願組織成的一支民兵組織向英國殖民主義者打響了獨立戰爭第一槍。英美雙方均使用燧發槍較量,從1775年4月19日一直打到1783年9月,英國政府被迫同意美國獨立。在這次獨立戰爭的第3年,即1777年10月的一天,英美雙方軍隊在相距100~300碼的陣地上對峙,英國殖民軍神槍手福開森少校接到命令,讓他幹掉一個美國重要人物——北美十三州人民推舉的總司令華盛頓。有一天,美方陣地上出現了一個衣著隨便的軍官,連一個衛兵都沒有帶,身旁僅站著一個副官模樣的人,當福開森端著燧發槍罵陣時,這個漫不經心的美國人一直盯著英國陣地,絲毫沒有要逃離的樣子,福開森認為他不可能是多大的官,不值得他這個神槍手去取他的性命,故沒有開槍。後來,福開森得知,此人不僅是大官,而且竟是大名鼎鼎的華盛頓。試想當時福開森開了槍,華盛頓也許會失去性命,那樣,美國的曆史真的可能會是另一個模樣。
[編輯本段]明朝軍隊火器及其編製
大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當時正值戚繼光抗倭,戚繼光對火繩槍的威力評價很高,認為這是殺敵最有效的兵器,並對火器的戰術使用作了很深的研究,發展出車營、三才陣等適合發揚火器威力的部隊編製和戰法。
(泡泡語:野史記載,台州作戰中,倭寇精銳武士7人臨陣單挑,明軍以火器密集射擊斃之,賊大亂,證明中國人也很損。
大明正德七年(1512),明軍平定南海之役,"神機營"的武器專家改進了繳獲的火器,創製出佛郎機銃,又稱為"神機炮",並批量生產,使中國的火器跨躍了一大步。但佛郎機銃是大口徑火槍(炮),需三人同時操作一門。
中國把創製成功的火繩槍,稱之為"鳥銃",《武備誌》說:"後手不棄把,點火則不動,故十發有八九中,即飛鳥之在林,皆可射落,因是得名",又因其所安裝的彎形槍托形似鳥喙而被稱為"鳥嘴銃",也有人稱其為鳥槍,成為當時明軍戰鬥中的"利器"。明軍裝備的鳥銃射程可達120米,槍管用熟鐵製作,底部有火孔與火藥池(放引火藥)相連,池上覆蓋有銅蓋,可以遮擋風雨,搠杖(通條)插在槍管下的木托上,用於填送彈藥,槍管底部用螺栓封固,便於取開擦洗槍管。
從明初的洪武手銃到以後的永樂手銃,造工越來越精細。永樂手銃口徑14-15毫米,誤差不得超過1毫米;長度為35-36厘米,誤差不得超過1厘米。由現存火器上的出廠編號做最保守的估算,當時明銃至少也有十六萬四千多支。明軍當中已經編成有專職使用火槍的部隊,號稱神機營。明式的火繩槍叫鳥銃,有弧狀把手和準星,利於三點一線射擊。到大明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明軍大致已經有了1萬多支鳥銃。嘉靖四十年(1561),明軍又在鳥銃的基礎上發明了子母銃。1支鳥銃帶4支子銃,可依次連續發射,射速大為提高。到了1598年,明代火器研製者趙士楨在土耳其火繩槍的基礎上又改進出魯密銃。這種火器彈藥裝填量高、射程遠,威力比同期歐洲火繩槍大,更比當時日本戰國時代的火繩槍輕便,因此在明軍中大量裝備。明支援高麗李朝的戰爭中打垮豐臣秀吉的日本聯軍,應該少不了子母銃跟魯密銃的功勳。戚繼光在平倭時期還發明了一種虎蹲炮。底盤有鐵釘,可抓牢地麵從而減少後座力、提高命中率。1炮能打出百多彈丸,是實施高密度麵積打擊的利器。而且該炮體積輕巧、機動力強,對潛進山區的倭寇作戰成效顯著。1568年,戚繼光甚至把它裝備到騎兵營,作為必備的騎兵炮作用跟現代的小型迫擊炮相似。更為聞名的紅夷大炮,最初是明代天啟年間從澳門葡萄牙人手上買來。紅夷大炮就是長管加農炮,廣泛為英國跟荷蘭人使用在戰船上。澳門葡萄牙人的30門炮也是從英國船上掠奪而來。明廷得到這30門炮,一部分用於軍事仿製,(直到明朝滅亡,共造出大小紅夷炮達500餘門)一部分則用於實戰,布置在關外。袁崇煥寧遠大捷就是靠這幾門從葡萄牙人處買來的紅夷大炮,把自許平生百戰無敗跡的清太祖努爾哈赤炸得狼狽而逃,最後跟豐臣秀吉一樣,憤懣成疾,鬱鬱而終。1635年,另一個明代火器研究家畢懋康更發明了燧發槍。燧發槍配有火石自動打火裝置,不怕風雨並不須事先火繩點火,發射速度與精確度大為提升。相對於火繩槍是一項意義重大的變革。明代燧發槍的自行研製並不比歐洲人晚多少。
對於明朝在紅夷炮上的創新我僅說兩點,第一,明朝在1636年圍剿張獻忠的時候就有人為紅夷炮加上了望遠鏡等光學瞄準儀器,而歐洲要到19世紀才辦到,第二,沈陽故宮收藏的一門吳三桂守山海關造的銅殼鐵芯炮在17世紀造炮工藝上可謂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而且更為重要的是明朝在對待紅夷炮上來說除了在硬件上的研究外,焦勖在火炮製造、分類方麵,孫元化在彈道學方麵,宋應星在衝擊波研究方麵,戚繼光在射擊學的三點一線理論上都有大量的成果,最為重要的是明朝還是中國古代唯一一個有著自己國家火炮設計比例表的朝代,和當時的歐洲各國處於同一水平。
清順治、康熙、雍正三朝時,由於還有點明朝流下來的老工匠和一些西方傳教士,所以還能造一些性能還過得去的大炮,但已沒有明朝乃至西方任何一個強國那種火器理論、工藝、研究全麵發展的景象,成為僅僅是"造"炮或者說僅是留有一層"造炮"的殼而已(當然,在個別人眼中隻看到花費減少了90\%,畢竟研究開發花的錢遠非製造費用所能比的)。以至於後來打台灣都是以荷蘭艦隊當主力,因為清軍火器根本不是鄭家軍的對手,否則也用不著玩遷海三策了。可等到唯一撐門麵的那幫明朝遺人死光了滿清的火器就更是倒退到了令人吃驚的地步。如:清嘉慶時曾傾全國之力仿製一批明朝末年造的神機炮以裝備八旗炮隊,結果所造大炮射程竟不足原炮一半;鴉片戰爭前,關天培日記中的記載清軍當時自製的九千斤大炮(不是臼炮)最大射程隻有1200米,要知道明代一千多斤的紅夷炮都比這遠得多得多;當兩次鴉片戰爭時清兵被英國開花炮彈打得暈頭轉向,對開花彈視為神物時,全然忘了他們的努爾哈赤就是讓明軍開花彈給砸死的,而在當時北京八旗炮庫內還有大量被蛛網密布的明代造開花彈......
神機營是中國明朝永樂前期創建的京軍三大營之一,也是中國和世界上最早建立的火器部隊,擔負著「內衛京師,外備征戰」的重任,是朝廷直接指揮的戰略機動部隊。神機營與明初創編的衛所駐軍的編製不同,其最高編製級別為營,營編提督內臣2人、武官2人、掌號頭官2人;營下編中軍、左掖、右掖、左哨、右哨五軍,各設坐營內臣1
人、武臣1人,除中軍下領四司外,其餘各領三司;每司設監槍內臣1人、把司官1人、把牌官2人。營專習神槍、神炮。稍後,又得都督譚廣馬5000匹,稱五千下營,附於神機營,設官如神機營以下各軍,營下編四司,每司設把司官2人,神機營的任務是主管操練火器及隨駕護衛馬隊官兵。經多方考證,神機營約建於永樂七至八年(1409至1410
)之間。比歐洲最早成為建製的西班牙火槍兵(創建於1510年),要早一個世紀左右。
自生火銃:明代末年開始試造的一種燧發槍。南京戶部右侍郎畢懋康發明的。它的構造和性能與前述鳥銃無大差異,主要是改進了發火裝置。自生火銃的出現,將我國使用了兩百多年的火繩點火法,改進為燧石發火。這是我國火器史上一個大革新。因為使用火繩點火,有很多缺點,遇到風雨的天氣,火門裏的火藥不是被風吹走,就是被雨打濕,以致不能發射;有時還沒有瞄準好,就過早地誤放了。畢懋康記載的是撞擊式燧發槍,扣板機龍頭下壓,因彈簧。的作用與火石磨擦發火。這樣,不但克服了風雨對射擊造成的困難,而且不須用手按龍頭,使瞄準較為準確,並在各種情況下,隨時都可發射。
軍事大明神機之明軍火器軍隊編製的詳細資料
中國裝備火器的軍隊編製出現的很早,也很健全。早在元朝至順年間,軍隊中就已裝備了發射口徑為20毫米以上鐵彈丸的金屬火銃,從而誕生了中國最早的火炮,並出現了"炮手軍"和"炮手萬戶府"的建製。之後由於火器的蓬勃發展,明軍更是普遍裝備了火器,戰爭的主要武器轉向了使用火器。
朱元璋在位時,明軍首創火銃與冷兵器依次攻擊敵船的水攻戰術,各地衛所駐軍已有10%裝備火銃。明永樂八(1410)征交趾時,明成祖還在京軍中組建了專門的槍炮部隊——神機營,這種獨立槍炮部隊建製在當時中國乃至世界各國都首屈一指;明成祖在親征漠北之戰中,提出了"神機銃居前,馬隊居後"的作戰原則,神機營配合步兵、騎兵作戰,發揮了重要作用,使火器的應用更趨專業化,神機營已成為軍隊的一個兵種。
明朝中期,戚繼光鎮守北疆薊鎮(今河北遷西縣西北)練兵時,編練的水軍營、步營、騎營、車營、輜重營,使用槍炮等火器的士兵已占編製總數的50%
左右。其創建的車騎營中的戰車部隊,簡直就是類似於現在裝甲戰車部隊:車營編官兵3100餘名,佛朗機炮256門,大將軍(重型大口徑火炮)8門;每車營有戰車128輛,每輛戰車配有佛郎機2門、鳥銃4杆、火箭手4人,平均每12名士兵裝備一門火炮,臨戰之時火槍輪番射擊可以終日不停;騎營編官兵約2700名,裝備有60門虎蹲炮。
因此在明朝前期,北方遊牧民族南下劫掠的成本大大提高(死人太多,收獲太少),以至於可以說是虧本買賣,蒙古就因此而衰落。明朝末期,明軍和倭軍在朝鮮所進行的戰役中,明軍的火器質量和使用水平就高於倭軍。當時倭軍和朝鮮軍都甲胄齊全,十分精良,而明軍卻有不少連盔甲都沒有就上戰場了。朝鮮軍隊開始很吃驚,以為是明軍神勇,其實是明軍多使用火器,在火器的時代,盔甲反而是起不到作用的累贅。
明朝前期正規軍的裝編表:
全營兵力:步兵3600人(全配火器);
騎兵1000人;
炮兵400人(管理野戰重炮及大連珠炮);
共計官兵5000人。
裝備火器:霹靂炮3600杆(步兵火銃);
合用藥9000斤;
重八錢鉛子90萬個;
大連珠炮200杆(多管火銃);
合用藥675斤;
手把口400杆(炮兵防身用手銃);
盞口將軍160位(野戰重炮)。
明朝後期車營編製的詳細資料(孫承宗和戚繼光)
關於車營的編製:戰車子營按照營-衝-衡-乘-車分5級編製。
每營4衝-每衝2衡-每衡4乘-每乘4車(偏廂車),
合計戰車128輛,配屬給步兵子營使用。
步兵子營和騎兵子營則仿造戰車子營編製。
步兵子營每100人為1乘-400人為1衡-800人為1衝-4衝3200人為1步兵子營。
騎兵子營以50騎為1乘-200騎為1衡-400騎為1衝-4衝1600騎兵為1騎兵子營;
另配一個2衝的騎兵權勇隊(預備隊),一共有2400名騎兵。
關於偏廂車的記載:
明代宗朱祁玨(景泰帝)在位的時候,郭登在大同曾造用於防守的偏廂車。轅長1.3丈,寬0.9丈,高0.75丈,廂用薄板,上置銃,編配10人使用,出則左右相配,前後相接,鉤環牽互,車載衣、糧、器械並鹿角。
之後成化、嘉靖、隆慶年間均造過偏廂車,隆慶三年(1569年),戚繼光在薊州曾造過偏廂車。其式——隻用向外麵一廂,每輛重600斤以上。
不久明軍守遼東廣寧時,魏學曾又作改進——每2輛中設拒馬槍1架,填塞間隙,車架上下用棉絮布帳圍之,可以防避矢石,車上載佛朗機2挺,下置雷飛炮,快槍各6杆,每架拒馬槍上樹長槍12柄,下置雷飛炮,快槍各6杆,每車用卒25名。孫承宗車營所用偏廂車大致與之相同。
孫承宗編煉的車營資料(標準車營):
全營兵力:步兵3200人;
騎兵2400人;
輜重車夫512人;
各級軍官,侍從,傳令,雜役515人;
共計官兵6627人。
裝備火器:槍1984枝,
其中鳥銃256枝;
3眼槍1728枝;
大小佛朗機共256挺;
各種火炮(紅夷,神飛,滅虜等等)88門。
裝備車輛:偏廂車128輛(戰車)。
輜重車256輛。
根據以上可以看出,明軍裝備的鳥銃並不多,主要以連發近戰的3眼槍為主。這是因為明軍大量裝備遠射程的火炮,所以所以對單兵火器的射程並沒有太高要求,隻要火力夠凶猛就行,明軍才會創造出三才陣等適合火器的諸兵種合成作戰陣形。
戚繼光編煉的車營和步營資料,可能是寫在兵書裏,將要計劃實施的,現在僅供參考:
車營:戰鬥兵2048人;
軍官、雜役、工匠、車夫等1061人;
全營官兵共3109人。
裝備:佛朗機256挺(佛朗機手768人);
鳥銃512枝(鳥銃手512人);
大將軍(重型大口徑火炮)8門;
以上火器手共1320人,占戰鬥兵的64.2%;
其他的都是長槍手、藤牌手等等裝備冷兵器的士兵。
步營:戰鬥兵2160人;
軍官、雜役、工匠等共539人;
全營官兵共2699人。
裝備:鳥銃1080枝(鳥銃手1080人)。
火器手共1080人,占戰鬥兵的50%。
其他的都是長槍手、藤牌手等等隻裝備冷兵器的士兵;
其中有216名黨耙手,裝備火箭共6480支。
戚繼光編煉的車營和步營裝備火器的比例如此之高,真讓人有點不敢相信。據說當時明軍裝備火器的比例讓歐洲來的傳教士都流口水!假若戚繼光在世時的皇帝不是嘉靖和萬曆,領導孫承宗、袁崇煥的皇帝不是天啟和崇禎,而是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中的任何一位,那麽——紐約應該叫作"新長安"......
此外需要說明的是:一、3眼槍射擊完畢後,可以拿來當錘使用;二、明軍的鳥銃均負有一個槍叉,和歐洲同時代的火繩槍相同,技術參數差不多,可見威力不小;三、明軍三才陣中,有一種騎兵叫"跳蕩隊",估計是使用3眼槍的騎兵部隊;四、明軍大量使用火器,因此騎兵和軍官均裝備輕型鎧甲;五、明軍騎兵裝備火器比例達到48%左右,設想如果有大量騎兵突然衝出施放火槍,一般的軍隊是難以抵擋的;六、明軍騎兵裝備的鳥銃數量極少,主要裝備的是連發多管型近戰火槍。七、戚繼光認為鳥銃也適宜騎兵使用,因此推斷戚家軍的火槍騎兵應當是以槍法準確著稱;八、戚繼光編煉的車營建製應該更接近朝鮮壬辰戰爭時期的明軍,孫承宗在戚家軍戰術的基礎上創建的車營編製比例和現代的裝甲師已無區別,是在平原地區和騎兵作戰的利器;九、袁崇煥的直屬部隊——明朝最精銳的"關寧鐵騎",皆裝備有5眼火繩槍,其火力突擊能力在當時天下無敵。
孫承宗車營的詳細資料之二:
全營兵力:各級軍官127名;
騎兵、步兵、傳令、雜役等5988名;
輜重車夫512名。
裝備車輛:偏廂車128輛;
準迎鋒車256輛;
輜重車256輛;
裝備戰馬:官馬296匹;
兵馬3024匹。
馱運畜力:火器馱駝32隻;
火器馱騾120頭;
輜重車駕牛256頭。
裝備火器:大將軍炮16門;
滅虜炮80門;
佛朗機256挺;
鳥銃256枝;
3眼槍1728枝。
裝備兵器:弓箭撒袋1273副;
大弩256張;
長槍、長刀、長斧1280件;
火箭7680枝;
大棒256條;
藤牌256麵;
腰刀5888口。
裝備甲胄:騎兵2500副(包括隸屬中軍的100騎傳令兵);
車正128副;
管隊臂手97副;
車正臂手128副。
後勤部隊詳細資料:
人員編製:內將官1,中軍1;
軍車兵30人;
雜役兵254人;
車炮兵1622人;
全營共1908人。
裝備火器:車載佛郎機160門(每門3人);
鳥銃640枝(銃手640人)。
車輛畜力:輜重車256輛;
駕車用牛256頭。
雜項工具:金、鼓、旗幟、響器二套;
繩樁96條;
拒馬槍256條;
火兵尖擔256架;
火鐮224把;
燈籠354個;
鐵楸736把;
鐵撅496把;
鐮刀1216把;
斧頭128把;
鑿子128把;
鍘刀240口。
糧草輜重:米200石;
黑豆500石;
淇子299石4鬥;
炒麵299石4鬥。
鑼鍋500口;
鐵鍋256口;
水袋500個;
水桶256口。
全營一次運載軍需物資量可供1萬人3日之用。
水兵營資料
人員編製:每營編2哨,共510人。
戰船火器:大、中、小戰船10艘;
大將軍炮4門;
佛郎機40門;
碗口銃30門;
噴筒500個;
鳥嘴銃68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