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官商

第二百六十六章 舌戰

武官議和?且不論唐宋,大明開國百餘年,這可說是前所未有之事。不單本雅克圖瞠目結舌,滿朝文武無不目瞪口呆。神色如常的,除了馮虞,便是李東陽。

不待那些言官聒噪,正德一指李東陽,“李愛卿,你看朕所定人選妥當否?”

“臣以為,”李東陽頓了頓,滿朝文武頓時都支楞起耳朵。“馮大人主持和議,是再妥當不過了。其一,馮大人親身與韃靼打過交道,又主管南鎮撫司,深悉其底細。其二,馮大人能謀能斷,此番誅除劉黨,功在千秋,便是明證。其三,馮大人不但有武略,同樣有文韜,所謂字如其人。不知各位大人意下如何,反正老夫是佩服得緊。”

這話一出口,隻聽朝堂上四下裏便有人嗤嗤竊笑,這字好也能算是主持和議的理由麽?不過第二條,眾人倒是聽得入耳了。此番議和,是韃靼求上門來,大明攜前番大勝之餘威,想來雙方不難達成和議。皇上隻怕是有心成全馮虞,青史留名,以酬誅滅國賊之殊勳。雖然此舉大不合體製,不過那些原本躍躍欲試的言官斟酌再三,還是消停了下來。這一陣子這位皇上殺心深重,別觸這個黴頭為好。

現下頭痛的隻有本雅克圖了。他心裏有數,武官主戰文官主和,自古皆然。議和這種事,如果是和士大夫打交道,給足麵子。戴足高帽,總不難辦。而武將。尤其是這等有見識韜略地,立場就沒那麽容易鬆動了。當然,最難纏的便是那等老夫子,滿心底裏皆是華夷之防,不過能在大明朝廷為官地。畢竟還是人精居多,碰上那等人物機會實在是不多。

不過如今已沒得選擇。散朝之後,馮虞倒是勁頭十足,當即招呼本雅克圖開工。

到了禮部主客司,雙方及隨員各自落座。馮虞這邊本該由禮部尚書或侍郎陪同,可這兩位如今已同在天牢做伴。隻能叫個主客司郎中來充用了。至於兵部職方司、會同館、四夷館、鴻臚寺等部司官員倒是人員齊整,滿滿當當坐了一大排。

看看萬事齊備,“奉旨主持和議”之類的開場廢話馮虞一句不說,伸手做了個“請”的手勢,直入正題吧。

本雅克圖咳嗽一聲,將國書上所列條目複述了一番。“馮大人,您看這幾條可有疑

馮虞點了點頭。說道:“萬事何為貴。韃靼可汗體上天好生之德,息兵罷戰,自然是再好不過。言和、換俘、開市三條自然是好的,隻看細則如何擬定。至於設商棧一事。是否必須,設在何處。牽連甚廣。待大節商定,再議不遲。”

“也好。馮大人。此次議和章程如何,孰先孰後。請示下。”

馮虞笑眯眯地說道:“貴使專程而來。想必是已有腹議了。不妨說來。看看可有共識之處。”

看看馮虞不肯先出招。本雅克圖隻能開口:“馮大人。這些年兩邦雖偶有衝突。大戰卻也不多。今年兩邦大動幹戈。也是出於誤會。不過。不管怎麽說。刀兵相向、兩敗俱傷。總是令人歎惋。我家大汗之意。不若此番明定疆域。兩邦立定合約。結為秦晉之邦。再不相互攻訐。如此則烽火消弭。百姓安居。此其一。”

說完這些。本雅克圖抬眼看看馮虞。沒什麽動靜。又說道:

“多年來。我蒙古健兒南下牧馬。固然有部族不聽招呼自行其是。或是兩邦邊將邊民起釁。不過。大明多年不開邊市。草原軍民所需鹽、鐵、茶、布不濟。迫不得已入貴境求取。其中原委。還請馮大人體諒。以我之見。雙方早開邊市。補我國民用。增大明財貨。實為兩利兩便之舉。我國請於九邊開九口。雙方公平買賣。互通有無。雙方財貨。互不征稅。若有糾紛。於中原則遵明律。於草原則遵我韃靼之法。

至於換俘一事。此番我軍被俘甚眾。而往年大明軍民多有流落我邦者。此番雙方按同等人數遣返。不知妥

“還有麽?”看本雅克圖一氣說完。馮虞追問一句。本雅克圖搖搖頭。回道:“大條目便是如此了。至於如何定約、如何劃界、如何開市等等情形。盡可詳談。”

“好,那該著我說了。”馮虞慢條斯理地開腔了。“方才本官說過,息兵罷戰是好事,不過方才貴使話語中有幾處本官不敢苟同。一、我大明與草原諸部素來是宗藩體製,自永樂十一年間,蒙古本部、瓦剌、兀良哈三衛等均先後稱臣於明朝,百餘年來,草原上不論何等風雲人物,近至朵顏三衛,遠至撒馬兒罕帖木兒,無不稱臣納貢。就以現今韃靼所居之地為例,百年來,脫脫不花汗、也先可汗、馬可古兒吉思可汗、滿都魯汗朝貢不絕。所謂秦晉之邦從何談起?如誠心求和,和議一成,你家大汗便應即刻遣使來朝,受我大明冊封。”

單這第一條,便說得本雅克圖麵色泛白。忙辯道:“此一時彼一時也。往昔即便兩邦征戰,大明亦納貢如常。可弘治十二年,大明下旨拒我入朝求貢。如今如何又要我稱臣納貢?”

馮虞冷笑道:“說到當年之事,或許貴使健忘,本官便提點幾句。弘治元年五月,達延汗遣使入貢,欺我先帝初登基,書辭悖慢,竟以敵國自居,且朝貢之時又遣大軍寇邊。先帝以天下蒼生為念,不欲大動幹戈,屢屢包容規勸,怎奈你家可汗執迷不悟,屢屢興兵犯境。朝廷無奈,方才於弘治十二年下旨斷絕貢市。你說,究竟是哪方之責?如今陛下仁德,體念爾國百姓生計唯艱,這才允準重開貢市。曆來貢市,無貢則無市,請貴使好自斟酌。”

本雅克圖眉頭緊皺,憋了好一陣,方才說道:“馮大人,兩國相交,總是和氣才好,互留些餘地。大人你何必如此唑唑逼人呢?”

馮虞搖頭道:“貴使既然熟讀孔孟,可記得孔聖人一句話?”

“什麽?”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本雅克圖垂首無語。

馮虞又說道:“既然說到這裏,本官不妨再多說幾句。若有得罪處,請貴使見諒。”

“不敢。”

“此番貴使為何前來議和,你我心知肚明。若不是遼西一戰慘敗,你們達延汗對我大明官軍必定還是心存鄙夷,隔三岔五便要南下發橫財。本官所說不假吧?如今遭這一記迎頭痛擊,打疼了,達延汗方知我大明亦有善戰之兵、血勇之士,養戰養戰之路隻怕是走不通了。這是緣由之一。其二。我已探知,爾邦右翼鄂爾多斯、蒙郭勒津、永謝布三萬戶素來不穩。遼西戰敗,不但朵顏三衛離心,右翼永謝布萬戶長亦不剌、鄂爾多斯萬戶長滿都賚阿固勒呼亦殺達延汗次子起兵反叛。如今,達延汗趁著秋高馬肥,正調集左翼三萬戶及科爾沁、衛拉特部兵馬,準備平叛複仇。此時,若是與我大明再啟戰端,無異於腹背受敵,殊無勝算。貴使,本官所言不虛吧?”

馮虞抬眼看去,隻見本雅克圖已是麵色蒼白,喃喃說道:“這……馮大人是如何得知?”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貴使想來也是知道這句話的。”馮虞打算再燒它一把猛火。“本官還知道,貴使臨行前,達延汗必定麵授機宜。此行,最好是能定下和約,使我大明明文承諾決不與他人聯兵,使他達延汗用兵心無旁鶩。若是能在劃界上占些便宜就更好了。此外,最好能開市通商,以牛馬換鹽茶鐵器;互換戰俘,使你方戰前又添可用之兵。至於求典籍,隻怕是取悅中原士大夫,以促和議。至於在京師設商棧,固然為便利交易,可也有在我大明腹心暗伏陰間之心。若是這些求而不得,則退而求其次,息兵換俘。至不濟,也要遊說兩國休兵,讓他安心打完這一仗。

你等想來是已盤算好了,此番能討價還價地,便是曆年來擄至塞外的漢人軍民,若能迎回,於我大明麵子上極有光彩,而對你們韃靼卻無甚虧輸。這一招想必是極好用的。至於稱臣納貢,最好是能推就推,推不了,也要盡力多換些好處回來。總而言之,讓大明多得些麵子,爾等賺足好處。嗬嗬,想來本官說得不差吧?”

此時的本雅克圖已近崩潰,還沒正兒八經議和,便讓人將老底掀了,這還如何討價還價?

“這個,馮大人。今日你我不妨就談到這裏,明日咱們詳談條款,如何?”

馮虞笑道:“便依貴使。不過,本官有句話提醒貴使,我侍衛親軍與九邊將士正枕戈待旦。嗬嗬,強兵,總是要打出來的。”

本雅克圖麵色一變,旋又如常,笑道:“馮大人說的可是統兵至理,難怪我家大汗如此推重。對了,馮大人,在下此番前來,帶了幾個草原上地好廚子。今晚無事,打算在館驛備薄酒,不知大人能否賞光一敘,也嚐嚐我大漠風味?”(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com,章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