鋒利的刺刀

三八一無線電定向

三八一 無線電定向

“王偉龍,你順便把李佳淩找過來,我有點事情!”

王朝陽對正準備去部署救援直升機的問題的王偉龍說道。

李佳淩很快就過來了。

“參謀長,你找我!”李佳淩問道。

“對我找你有點事情,你跟我來!”王朝陽說道。

王朝陽帶著李佳淩出了指揮帳篷,走到了樹林中的僻靜之處。

“參謀長,出了什麽很大的事情嗎?”

顯然,避過所有人的耳目,王朝陽要說的一定是什麽非常重要的事情,而且一定是情況特別惡劣的大事。

“這個地方有人泄密了,‘隱殺’小隊的位置被雇傭兵知道了!”王朝陽說道。

“為什麽這麽說!”李佳淩很是疑惑為何王朝陽會把話說的這麽肯定。

“‘隱殺小隊’第一天下午的撤退是徹底擺脫了雇傭兵的追蹤的,伐木場的雇傭兵也遭到了炮兵的毀滅打擊,不應該會有人知道他們的撤退方向,但是淩晨的時候他們在資源點遭到了雇傭兵的偷襲。雖然偷襲不成功,並且擺脫了雇傭兵的視線,但是,現在他們又被雇傭兵盯上了,這已經很能夠說明問題了!”

“你懷疑是我們內部的人!”李佳淩對王朝陽說道。

“能夠獲得‘隱殺’小隊的位置坐標的就是你們了,能夠在不被發現的情況下通過我們的無線電發出信號的應該也隻有你們的人有這樣能力!”王朝陽說道。

“我的人不可能!”李佳淩斬釘截鐵的說道。

“別意氣用事,現在想想,我們的前進指揮所的位置能夠暴露也確實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雇傭兵絕對不可能擁有什麽更加強大的偵查手段!”

“有沒有可能是無線電測向,那個技術可不複雜!”李佳淩說道。

無線電測向是代表著兩個學科的兩種實踐方法,船舶工程船的舶通信導航學科中代表通過測量無線電信號到來方向或其他特性來確定方位的方法,在航空科技的航空電子與機載計算機係統學科中表示利用無線電測向儀測量無線電發射台所在方位的方法。

前期無線電通信中,為了接收電台的功率和確保通訊質量,人們致力於研究電磁波的定向發射和接收,其中關鍵部分便是定向天線的研究,定向天線的研究和應用,為無線電測向奠定了基礎。

20世紀初,無線電測向的主要設備,,無線電測向儀投入使用,限於當時設備的體積和重量,僅用於航海,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研製成功小型測向儀裝上飛機,利用倫敦廣播電台的廣播導航,實現了對倫敦的轟炸,戰爭中,交戰雙方競相研製和改進機載測向設備,大大推進了測向技術的發展,近些年來,較為先進的助航儀器,如羅蘭、奧米伽、雷達大量使用,它們同測向儀相比,具有操作簡便、定向精度高的優點,逐漸在許多方麵替代了測向設備,但是無線電測向儀以其獨特的優點,直至今日仍在發揮著作用。

20世紀後,美國的無線電愛好者利用接收到的無線電波來尋找發信電台,開始了業餘無線電測向活動,40年代,挪威、丹麥、英國等地陸續開展遊戲性的無線電測向活動,這項活動逐漸流行於歐洲,並增加了一些競賽性的內容。

為了統一無線電測向運動的方法,國際業餘無線電聯盟(iaru)一區批準了南斯拉夫關於製定國際比賽規則的建議,並委托當時測向活動開展最好的瑞典負責起草,此規則於1960年經iaru一區執委會通過,並於1961年8月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舉行了第一屆歐洲無線電測向錦標賽,到1997年為止,歐洲錦標賽共舉辦了8次。

1977年.在南斯拉夫斯科普裏舉行的國際業餘無線電聯盟第一區無線電測向工作會議上,決定將歐洲錦標賽擴大為世界錦標賽,並於1979年通過了新的競賽規則,第一屆世界錦標賽於1980年9月在波蘭格旦斯克附近舉行,參加這次比賽的有聯邦德國、瑞典、羅馬尼亞、挪威、瑞士、南斯拉夫、蘇聯、保加利亞、捷克、匈牙利、波蘭等11個國家。

說起無線電,今天人們對它的理解和上輩人的認識並不是同一概念,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小時候圍坐在一個“小木盒”旁邊聽故事、聽音樂,樂此不疲,有人叫它“話匣子”,有人叫它收音機,還有人叫它無線電,而那時的無線電都是電子管的,體積很大,我們每天上下學的時候坐在私家車中聽到的廣播,手中使用的移動電話,都是無線電波幫助我們實現的遠距離通信,無需電線連接,方便快捷,所以當它一出現立即引起軍事界的關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無線電通信的創始人馬可尼便帶著他發明的無線電報機應召到意大利軍隊中服役,從此,無線電通信成為戰爭中重要的指揮手段。

無線電是指在自由空間傳播的電磁波,它看不見,摸不到。

早在1861年至1865年之間英國物理麥克斯韋最早在他遞交給英國皇家學會的論文《電磁場的動力理論》中闡明了電磁波傳播的理論基礎。

海因裏希?魯道夫?赫茲在1886年至1888年間首先通過試驗驗證了麥克斯韋爾的理論,他證明了無線電輻射具有波的所有特性。

1906年聖誕前夜,雷吉納德?菲森登在美國麻薩諸塞州采用外差法實現了曆史上首次無線電廣播,菲森登廣播了他自己用小提琴演奏“平安夜”和朗誦《聖經》片段。

位於英格蘭切爾姆斯福德的馬可尼研究中心在1922年開播世界上第一個定期播出的無線電廣播娛樂節目。

1947年,美國貝爾實驗室來了三名頗有造詣的物理學家,他們是約翰?巴丁、威廉?肖克萊和沃爾特?布拉頓,他們有著同樣的興趣,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走到一起來了,他們發明了世界上第一代半導體管,這一創舉征服了整個世界,成為20世紀最重要的發明之一,1956年他們被授予諾貝爾獎。

無線電應用非常廣泛,最早應用於航海中,使用摩爾斯電報在船與陸地間傳遞信息,無線電有著多種應用形式,包括無線數據網,各種移動通信以及無線電廣播等,在航海、航空、政府、消防、警察、商業都使用、電視傳媒、衛星導航係統、雷達、宇航動力、天文學等等很多方麵等有廣泛的應用。

無線電技術已經滲透到政治、軍事、工業、農業、交通、文化、科技、教育和人們日常生活的各個領域,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和發展水平的標誌。

從1888年,德國科學家赫茲正是提出電磁波,到1895年意大利的馬可尼在英國獲得無線電專利權以來的100年,人類社會在無線電的研究、開發和應用方麵取得了十分輝煌的成就,無線電經曆了從電子管到晶體管,再到集成電路,從短波到超短波,再到微波,從模擬方式到數字方式,從固定使用到移動使用等各個發展階段,無線電技術已成為現代信息社會的重要標誌。

而軍隊的無線電測向主要在於定位,而不是遊戲或者競賽,所以軍隊的無線電測向一般追求速度。

而無線電波由於是輻射傳播,在即使是所謂的定向發射,其實也是在一個大方向上進行輻射傳播,而在一個範圍上,實際上就相當於是一條射線從發射點過來。

因此在進行測向的時候,一個探測機可以測得一條直線,而發射源可能是這條直線上的任何一點,特別是在範圍較小的範圍內,無線電信號的衰減都無法成為判斷的依據。

並且,要通過測算無線電的能量衰減,在同一條直線上至少要架設兩個探測器,並且在精確的測定了探測器之間的距離之後,才可以測算出衰減率,然後推算出距離。

當然,相對簡單的方法就是在相隔不遠的兩個方位設置兩台探測器。

兩台探測器測出來的兩條直線的交匯處就是無線電信號源的位置。

這個方法在抗日戰爭時期就在使用了。

日軍就是使用這樣的方法,使用不斷在街上遊蕩的多台無線電檢測車來探測八路軍或者國民黨的地下組織,地下情報站。

這樣的辦法在一定程度上還是管用的,因為有無線電檢測車不間斷的巡邏,所以隻要地下組織的無線電電台一開機馬上就會被鎖定位置,然後進行打擊,所以就非常的麻煩了。

而這樣的辦法也不僅僅隻是在這方麵進行使用。

或者說日軍的這些戰例都不太能查得到,而有明確的戰例可查的曆史上卻有過利用無線電殺人的真實戰例。

俄羅斯曾有過“定點清除”車臣非法武裝頭目杜達耶夫的成功經驗, 為了除掉杜達耶夫,俄羅斯曾動用了許多手段,其中包括飛機轟炸、伏擊、暗殺 等,但杜達耶夫每次都僥幸逃脫,但杜達耶夫最終沒能逃過俄羅斯高科技武器的 追殺,據杜達耶夫的遺孀稱,1996年4月21日,逃竄中的杜達耶夫與妻子等人驅車 到野外打電話,就在他們通話時,兩枚導彈呼嘯而至,杜達耶夫當場被炸死。

原來,俄羅斯情報機構一直在追蹤杜達耶夫,他們派出裝有高科技電子設備 的大型伊爾-76飛機,追蹤衛星電話,一旦追蹤到杜達耶夫電話的頻率,再利用 無線電測向法連續進行兩三次定位,就足以確定通話的位置,誤差隻有幾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