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早該這麽讀日本

揮刀子說話——承平、天慶之亂

醍醐天皇死前將皇位傳給了皇太子寬明親王,即日本第六十一代天皇——朱雀天皇。

朱雀天皇才八歲,也是藤原家的外甥,他的母親是藤原基經的女兒穩子。天皇幼小,自然要有人攝政,出任攝政的就是藤原時平的弟弟,時任右大臣的藤原忠平。

藤原忠平性格溫和,待人寬厚,連那些對藤原北家不滿的人,對他也有很高的評價,菅原道真生前跟他的關係也不錯。所以,朝廷內部倒是一派和睦團結、歌舞升平的景象。

然而,此時的日本已是危機重重,統治危機如箭在弦。

由於災荒不斷,再加上官府的苛捐重稅,生活難以為繼,百姓怨聲載道。而上層階級卻是安於享樂,奢侈成風,完全不顧老百姓的死活。在這樣的情況下,不少人鋌而走險,幹起了盜竊的勾當。當時全國的治安都相當差,天皇腳下都不太平,到處是流竄犯,一到晚上就得宣布全城戒嚴。這還算好的,出了京城,到處可見武打場麵,再偏遠點,搶劫簡直就是日常勞動。

量變總會引起質變的。黑雲壓城,一場風暴正在悄然形成。

當時,在日本關東地區有一個豪門,平氏家族。說起來平氏也是天皇貴胄,是桓武天皇的後裔。桓武天皇的一個曾孫高望王被降格為臣,賜姓平,並被任命為從五位下上總介,也就是上總國的實際地方長官,位於關東地區,從此,平氏就在關東地區紮下根來。

高望王膽大敢幹,他入主上總國後,像清朝的鼇拜一樣,搞起了圈地運動,強占田地,建起了莊園,又因為他是桓武天皇的曾孫,官三代,所以受到了額外的尊敬和推崇,也得到了更多的便宜,勢力也越來越強大。一些豪強、地主在他的帶動和支持下,也掀起了圈地的風潮,下總國和常陸國也紛紛效仿,朝廷舊有的體製和律法基本上被破壞得一幹二淨。

高望王兒孫滿堂,他死後,他的大兒子平國香接掌常陸國,二兒子平良兼統治上總國,三兒子平良將管轄下總國。其中,老大平國香和老三平良將都做過陸奧鎮守府的將軍,都是地方上不可一世的人物。兩人都有一個兒子,老大的兒子叫做平貞盛,老三的兒子叫平將門,算起來平貞盛和平將門是堂兄弟。但不知是何原因,這對堂兄弟似乎生下來就是冤家對頭,誰看誰都不順眼,一見麵非打即罵,偏偏兩人還出奇的像,體格都很強壯,喜歡舞刀弄棒,練得一身好武藝;性格也相似,都很聰明勇敢。兩人長大後,為了結交中央權貴,他們的父親幾乎同時把他們送進京去謀個一官半職。不同的是,平將門服侍的是左大臣藤原忠平,平貞盛則投到了右大臣藤原定方(藤原忠平的堂兄弟)門下。

入鄉隨俗,到了京城後,兩堂兄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削尖了腦袋往上鑽。平將門運氣不錯,沒多久,“檢非違使”一職有了空缺,這可是個肥缺、實缺,權力非常大,藤原忠平有意把平將門推上去。平將門心情激動,每天晚上都做著平步青雲的美夢,誰知道,天大地大,大不過閻王爺一聲召喚,一個噩耗傳來:爹死了。

到嘴的肥肉就這麽飛了,因為按照規定,父親死了,當兒子的得返鄉守孝,沒辦法,平將門隻得卷起鋪蓋卷兒,依依不舍地離開京城,回到他在下總國猿島郡的老家,從此,再無緣仕途。

老三平原將死後,下總國由老大平國香兼職管理。但是,據說平國香這人不咋的,驕奢、暴虐,很不得人心,對侄子平將門也不客氣,平將門剛回去沒多久,就因為領地問題起了紛爭。不過,平國香地位、輩分都比平將門要高出許多,一些有爭議的領地毫無爭議地成了平國香的領地。平將門雖有怨氣,但其他叔伯都倒向平國香,他四麵受敵,隻好暫且忍氣吞聲。為了改變自己孤立無援的情況,平將門娶了二伯父平良兼的女兒,滿心以為平良兼會站在自己這一邊。

平將門的鄰居是一個大土豪源護,是平將門三個叔伯平國香、平良兼、平良將的嶽父,是平將門死對頭平貞盛的親外公。這次,兩人因為一塊土地的歸屬談崩了,平將門年輕氣盛,帶人抄家夥就奔源護去了,源護也不是嚇大的,馬上召集人手準備和平將門幹仗。平國香得知這個消息,也立刻帶了一幹人馬趕來給嶽父助陣,想給他這不知天高地厚的侄子一點兒教訓。

平國香這一舉動無異於火上澆油,平將門忍無可忍,一馬當先就衝進了源護和平國香的隊伍裏,三兩下就殺退了包圍他的人。源護的三個兒子見狀想跑,平將門殺得興起,趕上前去三刀下去結果了他們的小命,順手把想開溜的大伯平國香也一並解決了。一不做二不休,平將門幹脆趁機在源護的領地內燒殺搶掠,這時,他嶽父平良兼聽聞了他的英勇事跡,趕忙領兵前來圍剿,誰知平將門正在勢頭上,猛不可擋,把平良兼的軍隊殺得丟盔卸甲,幾乎全軍覆沒,幸虧平良兼跑得快,才沒有成為他女婿的刀下鬼。

平良兼當然不能就這麽算了,他逃回去後立刻給朝廷寫了一封投訴信,請求懲治平將門。

但是,中央也有中央的難處,像這類武裝械鬥隔三差五就有一個,這個還沒解決,下一個就又報過來了,都要中央處理,中央哪有那麽多時間和精力?再說,械鬥的雙方一般都有後台,上頭有人,就拿平將門來說吧,藤原忠平曾是他的老上司,不看叔麵看嬸麵,處理不好可是要得罪人的,所以,還是緩緩再說吧。就這樣,對平將門問題的處理就擱置起來了。沒過多久,朱雀天皇舉行成年典禮,天下大赦,咳,平將門無罪赦免了。

本來平將門還心存畏懼,覺得自己闖下了大禍,朝廷肯定饒不了自己,沒想到一根汗毛沒少。“我平將門又回來了!”朝廷不過如此!

到京城轉了一圈的平將門此時如同脫胎換骨:朝廷沒律法,朝廷的軍隊不過烏合之眾,他平將門實在太低估自己了,從此以後,他誰都不怕了。

看到平將門這麽囂張,可把平貞盛和平良兼給氣壞了,兩人本來以為朝廷一定會給他們一個說法的,沒想到朝廷還庇護平將門,那些隻會拍馬屁的官員竟還誇平將門勇敢、武功高強……算了,靠天靠地靠朝廷,不如靠自己,叔侄倆決定在半路打埋伏,殺平將門個措手不及。

平將門確實沒準備,手下被那叔侄倆給砍死了不少,但是他憑著自己的勇猛殺出一條血路,逃回了自己的領地,然後集合隊伍,再度領兵前來決戰。這一仗打得很慘烈,叔侄聯軍被打得落花流水,平將門大獲全勝。此戰更成就了平將門的威名。據說,當時平貞盛手下的四大猛將一起圍攻平將門,四柄大刀一齊向平將門身上招呼,誰知平將門竟然刀槍不入,四柄大刀瞬時斷為兩截,平將門一刀下去,就將這四員猛將送上了西天。

為什麽平將門刀槍不入呢?據說,平將門的母親不是人類,而是一條在下總國相馬郡修煉了很多年的巨蛇。所以,平將門天生就有刀槍不入的特異功能。

刀槍不入的平將門讓平貞盛很無奈,也很不甘心,他覺得和平將門私鬥不是辦法(關鍵是他打不過),他必須借助官府的力量。於是,他就再上京城,找到上訪接待處,說明原因,請官府給他一張“官符”——就是可以調兵的兵符,讓他去鎮壓平將門,沒想到他居然領到了一張。

得到“官符”的平貞盛如獲至寶,他立刻回到了阪東八國,亮出“上方寶劍”,請阪東八國的官員們配合。這些官員一致承認平貞盛出示的是有效證件,但是他們卻無法配合。原來,此時的阪東已基本籠罩在平將門的勢力之下,這些官員巴結平將門還來不及呢,怎麽可能替他出頭?平貞盛到處奔波,不但沒能調來一個兵,還險些遭人暗算,很多人都想提著他的腦袋到平將門那裏去邀功請賞。害得平貞盛隻能東躲西藏,玩起了潛伏。

平將門的野心越來越大,他又想向西擴大地盤。正好天公作美,領國武藏起了內訌,官方正式委任的國司和地方的豪族鬧起了矛盾,平將門立刻打著調解的名義,帶兵到了武藏。矛盾雙方都不得不賣平將門麵子,達成和解,於是三方坐下來談一談,再喝兩杯以示慶祝。

小酒正喝著呢,有人突然發現附近的山林裏有人在活動,鬼鬼祟祟的,行跡十分可疑,難道是想搞破壞?豪族的兵丁想趁機表現一番,於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抄起家夥就把那幫家夥給解決了,隻有那個領頭的跑掉了。

其實這真是一個天大的誤會,這夥人是國司的人,他們埋伏在山林裏是以防萬一。沒想到三方達成了和解,在那裏喝起酒來,國司沒好意思,也可能是忘了叫他們出來參加慶祝大會,結果他們被當成不法分子給結果了。

那個跑掉的人正是國司的副將,他藏在外麵不知道裏麵發生了啥情況,正猜想著呢,豪族的人不由分說就殺了過來。他逃脫後一琢磨,國司肯定是被平將門和豪族合夥給做掉了,於是他日夜兼程、驚慌失措地跑到京城,找到相關部門說平將門造反了。

京城官員到底見過大世麵,毫不慌張,一級一級地上告給藤原忠平。藤原忠平對老屬下還是比較偏袒的,不相信別人的一麵之詞,他要給平將門一個申辯的機會。平將門到底在藤原忠平手下幹過,多少有些了解官員的心態,他接到旨令後,沒有忙著辯白,而是請常陸國、下總國、武藏國等五國的太守出麵,為他開脫,五國太守為了討好平將門,紛紛替平將門說好話,說平將門忠心耿耿,絕對不會謀反,請不要聽信小人的讒言。接到五國太守的保證,朝廷自然高興,藤原忠平更是得意:看,我就說他不會反了吧。

平貞盛氣得要發瘋,這樣平將門都沒事!自己的血海深仇何時才能得報?平良兼年紀大了,經不住這一連串的打擊,不久就病亡了,隻剩下平貞盛跟平將門鬥了。

平將門是越來越體會到武力的好處了,隻要有“刀”在手,誰敢不從?他不繳稅,誰不想繳稅也可以來找他,出了問題他扛著。因此,平將門成了那些土豪惡霸的大靠山,完全不把朝廷放在眼裏。

當時,常陸國有個大土豪叫藤原玄明,仗著是藤原忠平的親戚,一分錢的稅也不上繳,地方太守也拿他沒辦法。沒多久換了一個新太守藤原維幾,也是藤原忠平的親戚,藤原維幾可沒拿藤原玄明當回事,派兵,拿人。藤原玄明一看情況不對,當即帶著全家投奔平將門去了。

但是你這樣拖家帶口地投奔人家去,總得帶點見麵禮吧,這是規矩。但是掏自己的錢又實在心疼,於是藤原玄明帶人搶了“行方”、“河內”兩郡的官倉,把搶來的糧食統統送給了平將門。平將門見藤原玄明這樣懂事,十分高興,大刀一揮:好,放心大膽地住下來,我罩著你。

藤原維幾沒領教過平將門的厲害,帶著三千人馬就追殺過來,平將門列陣迎敵,帶頭衝進藤原維幾的隊伍裏,頃刻間就把這三千人馬殺得七零八落,抱頭鼠竄,藤原維幾也被生擒活捉。

但是,平將門殺得不過癮,一高興帶著人就殺到了太守府,搶了太守的官印,這就等同於謀反了!反了就反了,老子天不怕地不怕,平將門索性一條道走到黑,他隨即帶人又殺到下總國,又活捉了太守,搶了大印,一路所向披靡,勢不可擋,乘勢又殺到上總國,拿人搶印,幹得那叫一個痛快!

這麽痛快當然要開慶功宴,正當大家喝得暈頭醉腦的時候,不知從哪裏冒出一個婦人,隻見這婦人一看見平將門就像被人打了悶棍一樣,突然倒地,大家還沒反應過來呢,她又忽然像僵屍一樣蹦起來,說八幡大菩薩派她來帶個話,平將門這人不錯,合該當天皇,上天已派雷神菅原道真率領八萬天軍來幫忙,大家快快以天皇的禮儀來歡迎平將門吧。說完又一悶棍,不久緩緩醒來,一臉無辜:發生什麽事了?我怎麽會在這裏?

這是中國人造反時必排演的戲碼之一,沒想到日本連這招也學去了。

當然,結果也雷同,大家異口同聲請平將門接受八幡大菩薩的任命,平將門也不客氣,大大方方地就參加了天皇就職典禮,然後在座的個個升官,平將門自稱為新皇,把家鄉石井暫定為新京城,然後放出消息:阪東八國獨立了!

這回可是肯定、確定平將門造反了。藤原忠平驚慌失措,天皇更是惶惶不可終日,這可真是禍不單行啊,要知道,西麵有個大海賊藤原純友鬧得正歡,朝廷已經疲於應付,現在東麵平將門又造反了,這可如何是好?

朝廷連續召開緊急會議,總算拿出了一個主意,任命老參議藤原忠為征東大將軍,討伐平將門。藤原忠時年六十七歲,老謀深算,軍隊未動,情報先行,他得知平將門有個死對頭平貞盛,就先派人把平貞盛找過來。

平貞盛這些日子以來可是吃盡了苦頭,平將門時刻惦念著他老兄,派了大批人馬追查他的下落,有好幾次平貞盛險些讓人給剁了。這次朝廷終於派兵去剿滅平將門了,平貞盛難抑激動的淚水,仰天長嘯:我要報仇!

不用威逼利誘,平貞盛積極主動請纓,甘當先鋒,要去和平將門決一死戰。有人願意去打頭陣,那自然是求之不得了,藤原忠立刻封平貞盛為先鋒,讓他帶兵先行,他“隨後就到”。

平將門聽到風聲後,不敢輕敵,作了一番準備,但沒想到平貞盛報仇心切,馬不停蹄地就到了。平將門帶著一小隊人馬前去偵察官軍的動向,發現有大部官軍正朝他這個方向移動,肯定是官軍想搞偷襲,他立馬帶人就衝了過去,以為憑他的神勇,官軍肯定就會被他嚇得潰不成軍。

平貞盛就是來搞偷襲的,沒想到被平將門提前發現了,他趕忙穩定軍心,指揮作戰,平將門畢竟人太少,打殺了一陣見難以取勝,就趕緊又殺出去,先退回了自己的老巢。

平貞盛乘機鼓舞士氣,說平將門不過如此,什麽天下無敵,全是吹的,兄弟們,升官發財的機會到了,給我上!很快,平將門被官軍團團圍住。

平將門是吃了人數上的虧了,他的兵丁大部分都是佃農,有事就去砍人,沒事還得種地。這時候正是春耕季節,佃農們都回去種地了,不過,約好了某月某日再集合。

平貞盛可沒這顧慮,他領的可是正規軍,戰鬥力雖然差那麽一點點,但能隨叫隨到呀,正所謂人多勢眾,把平將門圍了個裏三層外三層,然後四處放火,打算把平將門當乳豬給烤了。

這一放火不要緊,可把平將門給坑苦了,每天煙熏火燎的不說,關鍵是那些佃農看見這邊濃煙滾滾,以為平將門已經玩完了,因此到了約定的時間,他們一個也沒有來。平將門眼巴巴地等了十來天,連個鬼影也沒見著,他實在忍不下去了,與其被熏死,還不如跟平貞盛拚個你死我活。

正好這時風魔狂舞、飛沙走石,平將門帶著僅有的四百騎兵順風出擊,猶如千軍萬馬殺向平貞盛的隊伍,官軍一時招架不住,幾千人馬四散奔逃。平將門見官軍潰不成軍,落荒而走,不由大喜,以為官軍必不敢再來,所以也沒有再乘勝追擊,直接帶人回營休息了。

誰知這是上天給他的最後一次機會,可他卻放棄了。

風向突轉,狂風吹向了平將門這一邊,平貞盛抓住戰機,迅速集合隊伍,又朝平將門殺了過來。

遠遠地,平貞盛望見平將門單騎在前,於是毫不猶豫,一箭就朝平將門射了過去,平將門猝不及防,中箭落馬,平貞盛快馬趕上前去,亂刀將平將門砍死。兩人的恩怨終於有個了結了。

捷報傳來,征東大將軍藤原忠還帶著主力部隊在半路上,於是趕忙給朝廷發了報,帶著大軍凱旋了!

收到捷報的藤原忠平總算鬆了一口氣,不過還隻能放下一半的心,西邊的藤原純友還在可勁折騰呢。

要說這藤原純友也真是的,本來有一個挺好的鐵飯碗,這讓多少中國人羨慕,他卻不知足,非要下海,和海賊搞到了一起。他本是伊豫國掾(地方官名),任滿後不甘心卸職,反而勾結海盜,圖謀起事。天慶二年(939),藤原純友忽率千艘戰船發動叛亂,襲擊淡路、讚岐兩國的國司衙門。朝廷下旨討伐,他向西退卻,進入九州的築前國,襲擊並占據了太宰府官廳。

平將門之亂和藤原純友之亂統稱“承平、天慶之亂”。傳說兩次叛亂是互相呼應的,兩人曾秘密約定,一東一西擴展勢力,然後同時向京城進軍,成事後平分日本。不管這種傳說是真是假,對於平安朝廷來說,這可真是前後夾擊,危機頻現。當時朝廷已幾乎無可用之兵,隻能封官許願,利用地方武士團來鎮壓地方武士團的反叛,所以這兩次叛亂雖然最終被鎮壓下去,但武士勢力卻沒有因此遭到削弱,反而更加膨脹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