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餘年

第五十九章 言辭若香

潮濕的氣味混著鮮血的腥氣,在甬道盡頭的囚室外開始發酵,一對月前還在**假意恩愛的男女,早已調換了彼此的角色。範閑看著這個女子淒慘的模樣,微微皺眉,當初還以為自己會像明清小說裏寫的那樣,會與這個女子來上一段妙事,又或者像白樂天一樣將她領回家去,誰知道故事根本尚未開始,便已經草草結束。不過這沒有什麽好歎惜的,既然對方要殺死自己,如果此時還像費介老師當年說過的一樣,投予多餘的同情心,實際上是對自己以及身邊人的極大的不負責任。

迎著那兩道怨毒的目光,範閑很溫柔平靜地解釋道:“我認為性命這種東西,能自己掌握就自己掌握,所以才將毒藥給你,你應該知道你死對於我沒有什麽好處,所以不需要用這種目光望著我,我依然憐惜你,但並不會心生內疚。我的三名護衛的頭顱被你們的人拍成了爛西瓜。誰會為他們的死感到內疚?”

他擺擺手:“也許你不相信,我曾經很恨這個老天,自認為一輩子都在做好事,最後卻得了個最淒慘的結局,如果恨有用的話,這老天估計早就被我恨出了幾百萬個窟窿,所以我後來明白了,在你還有能力掌握自己身體的時候,必須感到慶幸自己還有日子可以過。”

司理理依然沉默不語,隻是將自己滿是傷口地雙手輕輕地抬起。不讓它們與粗糙地茅草接觸。

“司姑娘。想開些吧,這個世界上什麽都沒有自己性命重要。”範閑平靜說道:“你是慶國人,卻為北齊賣命,能夠舍棄如此多,想來應該不是為了金錢,而是為了報仇之類的原因。我不知道京都那些關於你的傳聞是不是真的,但是如果你想做些什麽事情,就必須要保證自己活著,而你這時候想活下去,就必須付出一定的代價。”

司理理猛地抬起頭來。眼睛裏的光芒雖然黯淡,卻像是墳塋中地冥火,始終不肯熄滅,許久之後,她才咬牙說道:“你怎麽保證我能活著?”

範閑精神一振,半蹲了下來。說道:“你今天剛到京都,我就能到天牢裏來審你,你應該能猜到我在監察院裏的地位。”

司理理無力地搖搖頭:“你認為我會相信你嗎?”

“這和相信無關。”範閑溫柔說道:“這本來就是賭博。隻不過現在你比較被動。因為在生與死之間,你沒有選擇的餘地。”

司理理眼光有些無助地遊移著。似乎有些心動。她轉過臉來,看著範閑那張幹淨漂亮的臉,不知為何,卻想到了那日深夜裏花舫之上的二人交纏,一股毫無道理地恨意湧上她的心頭,她像瘋子一樣地撲了上來,一口唾沫往範閑的臉上吐去。

範閑側身避開,十分詫異,明明這個女子眼看著心防便要鬆動,怎麽忽然間又變了一副麵孔?他哪裏知道,不論前世今生,不論何種職業,這女人的心思總是如海底細針,山間走砂般難以觸碰,難以捉摸。

範閑略感煩燥,清如初柳的眉頭緊緊地皺了起來,臉色不停變幻,不知道在想什麽。他想到昨天夜裏那名參將自殺,再想到梧州那位恐怕也已經死了,就知道對方下手狠且快速??如果自己想要抓住真正想對付自己的人,似乎隻有司理理地嘴,如果口供出的太晚,隻怕與司理理聯係的人也會死去,或者離去。而用刑似乎在短時間內不足以令這個北齊女諜地神經崩潰,可惜如今範閑需要地便是時間,不然即便熬上幾日又怕什麽?

看模樣從她的嘴裏問不出來什麽。範閑似乎有些失望,從柵欄前站起身來,好像是要準備與王啟年一道離開。忽然間……他深吸了一口氣,皺眉站回牢舍之前,隔著柵欄冷冷地看著這個女子。王啟年有些詫異地看了他一眼。

範閑地聲音清清淡淡地響了起來:“說出是誰做的,我以在這個世界上的祖先名義起誓,我絕對會放了你。”

回答他的是死一般的沉默,但範閑不肯死心,一雙漸趨溫柔的眼光注視著司理理的臉,注視著司理理平舉在胸前那雙血淋淋的手。

天牢裏的濕氣有股發黴的味道,而橫亙在範閑與司理理之間的柵欄與時間似乎也開始發黴了,不知道過了多久,司理理依然是緊咬著下唇,沒有說話,顯然她的內心深處也在進行著某種極痛苦的掙紮。範閑扔給她的那瓶毒藥是青瓷瓶,此時在她的手下,在幹草之上,安靜地躺著,似乎在散發著某種很詭異的味道。

……

……

很久之後,範閑歎了一口氣,似乎放棄了,臨走前對司理理說了最後一句話:“你舉著雙手的一樣子……很像可愛的小狗。”

後來王啟年一直覺得範公子有些神經質,在那種局麵下還能調笑敵國的探子。範閑自己卻沒有這種自覺,當時純粹是下意識裏說出來的。當然,他也不知道自己這隨口一句話,馬上會造成什麽效果,以後又會給自己帶來什麽。

司理理聽到他說自己像可愛的小狗,微微一怔。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緊接著的卻是這位女諜的噗哧一笑,一聲失笑後,她的麵色一陣變幻,不知道在想什麽,隻是覺著自己的精神此時無比放鬆,似乎這一笑之後,就卸下了所有的負擔,整個人的魂靈兒開始怯縮地躲在自己的軀殼中,小心翼翼地祈求著生存??她的身體就像泡在溫暖地熱水裏。十分舒服。真切地開始懷念起生活裏地美好。

以她緩緩地抬起頭來,有些蒼白的雙唇微微翕動,說出了三個字:“吳先生。”

範閑聽的清清楚楚,是“吳先生”三個字,一愣之後回頭望向王啟年,王啟年點頭表示聽說過這個名字。他這才鬆了一口氣,一道淡淡的興奮湧上心頭。他伸手入柵欄,在司理理不解的目光中,從幹草上拿回那個裝著毒藥的小瓷瓶,對她說了聲:“謝謝。”然後就轉身離開。

司理理似乎明白了一些什麽。

是血地雙手緊緊握住柵欄,對著離去的背影恨聲淒叫道:“不要忘記,你用祖先的名義發過誓。”

厚重的鐵門悄然無聲地關上之後,監察院大牢裏回複了平靜與灰暗,這裏的犯人一般關不了幾天就到地府去了,因此剩下地犯人並不是太多。所以此時甬道最深處隱隱傳來的幾聲哭泣之聲顯得十分清楚,十分淒楚。

……

……

一會兒之後,牢頭恭敬無比地推著一輛輪椅從密室裏走了出來。陳萍萍正坐在輪椅上閉目養神。忽然睜眼問道:“你看我選的這個提司如何?”

他問的自然是範閑。

牢頭想了一想:“心狠手辣,他隻占了半截。”

“哪半截?”

“手或許是辣的。但骨子裏依然是個溫柔的小男人。”

陳萍萍微笑著,蒼老地麵容上浮現出一絲欣慰:“如此就好,如此就好,心溫柔手段狠,總比心狠手段爛要強些,至少錯打錯著地從司理理嘴裏拿到了消息。”

牢頭冷靜問道:“司理理怎麽處理?”

陳萍萍想了想,淡淡說道:“看一段時間,如果能發展成我們的人,就嚐試一下,如果不行,自然殺了。”

“不需要向那位範提司交待?”

“我是準備將這個院子交給他,但他既然現在還沒有這個能力,自然沒有必要知道太多。”

“是。”牢頭應了聲,又道:“一處已經準備出發。”

陳萍萍咳了兩聲,此時滿朝文武都以為他還滯留在皇宮裏,誰也想不到他竟然隻身來到了天牢中。好不容易咳嗽好了些,他示意牢頭將自己推了出去,閉目想了一會兒後說道:“那個吳先生既然已經逼死了方達人參將,估計這時候早就離開了京都,隻怕來不及。”

牢頭聳聳肩,他當年是負責七處事務的主辦,從來就瞧不起一處地辦事效率,查案這種事情也沒有什麽樂趣可言,所以他並不是很關心能不能捉住那位吳先生,隻是看著頭頂長長地甬道,有些頭痛說道:“院長大人,下次您不要再來偷聽了,這輪椅要搬上去,真的很難。”

陳萍萍笑了笑,他今天從皇宮出來後便到了這裏,就是想瞧瞧那位故人之子,現如今究竟是個什麽模樣,究竟有沒有能力接手自己為他準備地一切,關於牛欄街遇刺一事,他與五竹一樣,都沒有怎麽放在心裏,這隻是小事罷了,若範閑就那樣死了,自然也就不需要多操心。而看範閑在處理這事件裏所表現出來的特質,才是更重要的方麵。

這是一次小考。

範閑不知道這些,急匆匆地與王啟年出了天牢,從他口裏得知,吳先生是京都有名的謀士,隻是一向徘徊在二皇子與太子之間,似乎沒有什麽明顯的傾向,但據傳言,官場上許多事情的背後,都有這位中年人可怕的身影。

範閑眉頭微微挑起,好看的臉上略微有些沉重,知道對方是條老狐狸,一定會想到將所有的線索全部斬斷,這個時候說不定已經學跑到哪座山裏去隱居去了。所謂謀士最喜歡做這種事情,等個七八年,待事情淡了後,再屁顛屁顛地跑出來,繼續拋灑一肚子壞水。

“怎麽能確定司理理說的是真的?”王啟年向他請示。

範閑平靜回答道:“很簡單,那個吳伯安如果還在京中,那就不是他,如果他已經跑了,那就是他。”

很簡單的判斷,也許最接近事情的真相,這個世界上有太多事情都是被人類愚蠢的腦袋給弄複雜了

王啟年又緊張說道:“那難道真要放了司理理?大人,您目前可沒有這種權限,可是先前又……”雖然監察院的人向來不敬鬼神,但對於祖宗這種存在卻是無比尊重。

範閑沒有回答他,隻在心裏想著,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的祖宗……和自己似乎關係不怎麽大。他知道這個時候自己不方便再出麵,便讓王啟年去通知一處,沐鐵知道自己的身份,應該會相信王啟年說的話。二人分手的時候,範閑的下頜極隱密地向街角的黑暗處點了一點,向那個人確認了吳伯安這個名字。

安排完這些事情,範閑就施施然回了範府,翻牆而入,靜靜地躺在**,等待著明天的消息。等王啟年進入監察院後,卻無比意外地發現一處的同僚們早已經整裝待發,不免驚訝,沐鐵看著他微微一笑。

當夜京城無事,範閑回到範府之後,與眾人打了個招呼,便進入到自己向父親索要的一件密室,小心翼翼地從懷裏取出一個密封極好的小皮袋,將那個小青瓷瓶從皮袋裏倒了出來。這瓶子用的是青砂工藝,氣眼比一般的瓷器要大些,所以足夠容納一些淡淡的迷香,先前為了讓司理理放鬆警惕,範閑著實花了不少功夫。從牆角取出一個陶罐,打開蓋子,一股撲麵而來的迷香險些讓他自己都有些暈眩。

將小素瓷瓶重新沉入陶罐之中,範閑回到臥室,雙腿絞著薄薄的絲被,有些忐忑不安地睡去

。第二日王啟年前來回報,有些慚愧地說吳伯安早已經離開了京城,他早就料到了這點,並不怎麽失望。

……

……

離京都約有十八裏地有處莊圓,遠遠可以看見蒼山之上的雪巔,即便已是初夏,莊圓之中依然十分涼爽,葡萄架子已經展了葉子,一片青蔥適目。

範閑千辛萬苦才問出來的吳伯安,此時正神態逍遙地坐在葡萄架上,看著對麵的年輕人,略帶一絲責怪說道:“你不應該來。”

對麵的年輕人是宰相家的二公子林珙,他望著吳伯安,極有禮貌地說道:“吳先生要被迫離開京都,小侄自然要來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