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我選董白,貂蟬你哭什麽

第49章 成大事需三要素,徐元直薦數人才

就說嘛,丞相乃忠良之後,怎會主動投董,其中竟有如此深意!

此舉無異於入虎穴取虎子,不但自身要承擔極大的風險,且還要受世人非議。

如此大義,非聖人能及。

想到此處,徐庶心中既感動又敬佩,連忙起身道,“主公智勇無雙,救天下者非您莫屬。主公但有差遣,庶萬死不辭!”

之前他是被夏辰的才學和寬仁所折服,現在則是被大義和智慧而感動。

對夏辰的忠誠,自然也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元直認為,欲成大事需具備哪些條件?”夏辰問道。

“天時,地利,人和,此三者缺一不可。”

徐庶這些年所學頗豐,對於夏辰的問題對答如流。隻見他取了三個碗,分別代表天時地利人和,借此展開細說,“所謂天時,乃風調雨順,治下一無天災,二無人禍,如此可保證百姓豐收,國庫充盈。百姓衣食無憂,則人丁興旺,朝廷不論征賦還是征兵都會十分順利。而國庫充盈,則可訓練兵士,購買戰馬,打造器械盔甲,讓兵力強盛!此為立國之根。”

黃巾暴亂之所以會爆發,長年累月的橫征暴斂,欺壓百姓是根本原因。但當年的天災人禍,是直接誘發因素。

百姓都填不報肚子了,自然什麽事都做得出來。

徐庶將“天時”放在最上麵,代表著它最重要。

緊接著說地利,“所謂地利,是指一片可以養兵,可以養民,進可攻,退可守的地盤。昔日大漢地大物博,占盡地利,才可與匈奴對峙數百年,令四方蠻夷盡皆臣服。今朝廷暗弱,但仍有兩京三輔,內有肥沃平坦的土地,外有虎牢崤函之險。此為複國之基也。”

目前西涼軍控製著雍州,確實是進可攻,退可守。

而且,關外諸侯全都在爭搶地盤,任何一方單獨拿出來,都不是西涼軍的對手。而他們早已撕破臉皮,不可能再重新聚集起來討伐董卓,因此可以利用這片地盤好好地發展實力,休養生息。

“所謂人和,可分三點論述。”

“一,百姓擁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若得天時,再施以仁政,百姓自會擁戴。”

“二是人才,人才乃治國之本。治國如建屋,非棟梁之材不可支撐廈宇,非良木不可撐瓦立牆。良木受蟲蛀,則瓦落牆缺,受風雨侵蝕。棟梁歪則大廈傾,民與屋簷之下,安得全乎?”

夏辰點點頭,徐庶說的很有道理。

一個國家,如果掌握大權的臣子出現問題,國家必然會出現危難。

十常侍和董卓,都是這樣的人。

他們的專權弄政,給華夏百姓帶來了巨大的災難。

不過夏辰很好奇,這兩點加起來就是人和了,徐庶怎會說有三點呢?

隻聽徐庶接著道,“三是邦交,華夏周邊蠻夷眾多,交好則可為援,交惡則可為田。”

聞言,夏辰眼神一亮,立刻明白了徐庶的意思。

交好可以為援很好理解,就是在需要的時候,可以找他們幫忙。

如北方匈奴,自武帝之後一直臣服大漢。大漢討伐鮮卑時,匈奴是先鋒。

以夷製夷,大漢的能臣們很早就有這種思想了。

不過交惡則可以為田的想法,卻是十分新穎。

大概意思便是,把那些弱小的蠻夷當做自己的後花園,一旦有需要的時候,他們的糧倉就是大漢的糧倉,他們的子民就是大漢的勞動力。

聽起來與仁道背馳,但對自身發展大有裨益。

自從爆發黃巾之亂,年輕力壯之人都被強征入伍了,孤兒寡母遭到屠殺,以致於人口銳減,土地無人耕種。

解決這個問題最好的辦法,除了屯田戍邊,便是引進人口。

想到這裏,夏辰的腦海中立刻有了一個大膽的計劃。隻是這件事情關係甚大,在沒有考慮清楚前,他不會貿然提出來。

“元直之言有理,現在我的身邊,缺少像你一樣的人才啊。”夏辰說道。

徐庶微微一笑,立刻明白夏辰的意思,

他道,“崔州平,孟公威,石廣元,黃承彥,此皆良才,主公可以禮相聘。”

他早年遊曆四方,結識了不少英才俊傑,也聽說過許多人的名號。

因此,給夏辰推薦了不少人。

夏辰作為丞相有開府權,不管對方是什麽身份背景,都可以直接被他征辟入仕。

事實上,他一連寫了幾十封征辟信送了出去,但能收到多少回複,就不得而知了。畢竟這個時代交通落後,信息閉塞,想要準確地送到每一個人的手中是十分困難的。

而且很多人,夏辰隻知其名,不知道他們在何處。

比如太史慈避禍遼東,趙雲追隨公孫瓚,郭嘉辭別袁紹隱居了起來……

找到這些人並征辟他們,自然沒有熟人推薦來得容易。

不過隻要有足夠的名氣,人才會主動前來投靠,這便是夏辰目前要做的事情。

有了徐庶的介紹,夏辰親自寫信給他們。

另一邊,賈詡也經過嚴格的篩選,留下了五十餘人。

接下來幾日,夏辰忙於察舉考核。文考最終提拔了一百四十餘人,武考提拔了三十餘人。遺憾的是,並沒有出現曆史名將。

夏辰意識到,想要通過這種方式吸引人才,效率還是太低了。

不過這次的收獲也頗豐,不但名聲大振,而且大多數被提拔起來的人才,都對他充滿好感。

尤其是那些出身寒門,本沒有入仕機會的人,將夏辰當做大恩人。

這意味著隻要夏辰願意,可輕鬆將這些人收入麾下。

這些人都被分配到了最基層的職位,因此讓夏辰有了底層基礎。

對此,董卓卻有些不解,把夏辰叫到了府中。

“子耀,你大費周章挖掘了那麽多人才,為何不留在自己的身邊,反而讓他們去擔任縣丞,縣尉這種小吏?甚至還送到了別的州郡,你這不是給那些諸侯輸送人才嗎?”

“二兄言之有理啊,我等實在是想不明白。”一旁,董旻也附議道。

自從夏辰殺了董璜後,董旻對他的態度變得更加客氣了。

其實,不光他們不解,朝中許多大臣同樣不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