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不對
“二梅姐來啦,豆豆來給姨姨抱抱。”
蘇魚逗弄著楊二梅懷裏抱著的小豆豆,孩子嘴裏咿咿呀呀喊著,兩隻胳膊伸向蘇魚,竟是一點也不認生,蘇魚趕緊接住。
在鄉下,大的帶小的十分正常,蘇魚今年已經十歲,楊二梅不覺得,把自家兒子給蘇魚抱有什麽不妥,順手就把孩子遞給了蘇魚。
“抱去吧,也給我換換手,這小子也不知道吃的啥,壓手得很,我這胳膊都快不是自己的了。”
這話蘇魚也就聽聽沒往心裏去,鄉下人誇自家孩子長得好,大多都是差不多的說詞。她也沒客氣讓楊二梅多帶孩子來串門,自家知道自家事,現下他們家雞苗的秘密不能讓人知道,以後的秘密隻會越來越多,她可不想以後家裏麵多個外人。
“哦,姨姨給小豆豆剝葡萄吃。”
蘇魚想給孩子拿點吃的,隻是家裏實在沒有拿得出手的吃食,自家娘端來的葡萄還拿得出手。
蘇魚從碗裏拿了顆葡萄,仔細剝了皮去仔,用手指捏碎後放到小豆豆的嘴裏,小家夥咂巴著小嘴,不一會指著碗裏的葡萄,大眼睛看著蘇魚,嘴裏嘰裏呱啦不知講得啥。
蘇魚樂了,趕緊又拿了顆個葡萄剝皮投喂,就這樣,兩人一個剝一個吃。
楊二梅這下更放心了,跟一旁的蓮氏拉起了家常。
“嬸子,魚兒今年幾歲了?”
“她呀,翻過年就十一了。”
“還真沒看出來魚兒有這麽大了,平時在家裏麵都幹些啥,以前我過來串門子都沒見到人在家。”
“這孩子平時喜歡待在屋裏,不太喜歡出門,我跟她爹也就由著她。”
蘇魚在家裏麵孵蛋這事,家裏統一口徑,不然在外麵說漏了嘴讓外人知道,對他們家不是福而是禍,這樣賺錢的買賣讓人知道,難免有些人不心動,別人跟他們家來明的還好,就怕跟他們家來暗的,那時候才叫防不勝防。還有一個就是因為孵蛋的時候離不開蘇魚,她以後不經常出門,這樣說在村裏也說的過去。
其實蘇魚考慮過,她們剛搬來餘家村,別人不熟悉他們一家底細,不然她也不敢一次性孵幾百隻雞鴨出來。
昨天蘇魚就讓父子兩去鎮上,還是當著村民的麵去的,回來時板車上拉了幾個籠子,裏麵稀稀拉拉放了些小雞小鴨,這些都是父子兩個,提前抄近道放在村子附近藏起來的,上麵蓋了塊草簾子,村子裏的人問時,蘇老二就說是去別的地方買來的,別的父子兩個也不多說,也沒有說具體買了多少。
籠子蓋的嚴實,村裏麵的人就聽到雞鴨嘰喳的叫聲,具體有多少他們也不知道,兩人就這樣明晃晃的把車趕到了家裏麵,家裏的雞鴨也有了出處。
“嬸子,咱們村裏人家也不興那些個大戶人家的規矩,魚兒的年紀正是好玩的時候,還是多讓她去跟村裏的女孩子們玩玩,有個玩伴也是好的。”
蘇魚聽著聽著有些奇怪,楊二梅此人不像那麽多事的人,今天卻一直說她的事,難道是說村裏麵有人說她的閑話,隻是他家才搬來村裏麵多久,這些天她又沒跟村裏麵的人打交道,不應該呀。
“你說的也對,改明我就讓魚兒去村裏麵玩,女孩子嘛,就該高高興興的。”
楊二梅嘴角抽了抽,得,她剛才算是白說了。
先前村子裏麵的風言風語她聽說了不少,但跟麵前的蓮氏隻是熟,還沒有到交心的地步,村裏麵的流言也不好在蓮氏麵前提起,才想用這種迂回的方式。她也不指望蓮氏讓自己的女兒幹活,好歹得去村子裏麵轉轉,傳閑話的看到蘇魚,說她身子不好的流言也就破了,至於說好吃懶做,在她看來,村裏人說的沒錯。
楊二梅來了大半個時辰,看天色不早抱著孩子回家去了,徐老太心疼孫子吃奶,自己跟著兒子去地裏,楊二梅一個人在家也不得閑,不光帶孩子還得做飯洗衣,後院的菜園子也得收拾,閑暇時在秀些帕子拿到鎮上的成衣店上去買,好歹能賺些個銅板。空閑時間不多,蘇魚也不擔心她經常上門。
“魚兒,咱們家的白菜不多了,以後這些雞鴨吃啥?”
蓮氏本是不打算跟女兒說的,隻是雞鴨太小,她以前沒有照應過,不由有些擔心,所以才跟女兒說說。
蘇魚一拍額頭,這兩天一忙她給忘了。
“娘,先前我有注意過,河旁邊有一種水草,葉子橢圓形的那種,家門口河邊就有好多,等到家裏的白菜喂完就去割水草來喂,河邊的水草多的很,夠我們家雞鴨吃的,再養個幾百隻也不用擔心。
蘇魚記得河邊長的水草,以前在鄉下,外公外婆就喜歡用那種水草來喂雞鴨,在現代農村,不少人都把它割回來剁碎了喂豬喂雞,有很多做飼料的廠家也會收購這種草,把它烘幹之後磨成粉摻在飼料裏麵。
蓮氏一喜,白了蘇魚一眼。
“你這孩子怎麽不早說,害娘擔心這些天。”
“嘻嘻,我給忘了。”
蓮氏放下手裏的活計,打算去做一家子的晚飯。
“娘,你歇著吧,今天的晚飯我來做。”
“你好好歇著,晚飯還是娘來做。”
母女兩個東拉西扯半天,蘇魚硬是沒有說服蓮氏,家裏的晚飯還是由著蓮氏來做。
蓮氏在心裏嘀咕,家裏現在就剩下那點銅板,閨女做一頓飯,家裏麵的油一頓就得放光,用完了還得花錢去買。
蘇魚一點都不知道蓮氏的碎碎念,還挺感動,娘實在對她太好了。
次日一早起床,早飯之後,蘇魚背著背簍打算去河邊割點水草。
“家裏還有一些,水草也不著急割,你去村裏麵逛逛,交些朋友也是好的。”
“知道了娘。”
因著昨天楊二梅說的話,蓮氏有些心疼女兒,以前在王家村的時時候,女兒見天的不著家,最喜歡在外麵野,現在再看看女兒,為了家裏麵的生計,來了快一個月,出門的次數,一個巴掌都能數得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