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世界曆史進程的科學發明

§14冶鐵技術的發展

§14冶鐵技術的發展(1/3)

鐵的發明與使用,為改進勞動工具創造了條件。自從有了鐵,才大大改進了農具和手工工具的質量,並為當時生產力的發展,提供了嶄新的手段。當然,鐵的產生還為戰爭提供了更加銳利的兵器,促進了軍事技術的發展。

世界上最早發明冶鐵術的是位於現今土耳其的赫梯(西台|喜台)人,距離現在約3300年到3500年。赫梯人在冶鐵方麵頗具名氣,是西亞地區最早發明冶鐵術和使用鐵器的國家,赫梯王把鐵視為專利,不許外傳,以至鐵貴如黃金,其價格竟是黃銅的60倍。赫梯的鐵兵器曾使埃及等國為之膽寒。赫梯人打擊敵人最有效的武器是戰車;在戰場上,他們驅趕披著鐵甲的馬拉戰車衝鋒陷陣,所向披靡,使來敵聞風喪膽。

直到前1180年左右赫梯滅亡之後,赫梯鐵匠散落各地,才將冶鐵技術擴散開來,前800年左右傳至印度,前600年左右傳至中國。

與煉銅一樣,中國冶鐵技術的發明亦晚於其他一些古文明發達的國家和地區。埃及大約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開始進入鐵器時代,美索不達米亞地區大約在公元前1200年左右開始進入鐵器時代,愛琴海地區大約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開始進入鐵器時代,印度大約在公元前800年左右開始進入鐵器時代,而中國則是在公元前600~500年左右開始煉鐵的。但是,中國不似其他國家和地區,經曆了一個漫長的塊煉法冶鐵時期,而是很快發明了生鐵冶鑄技術和生鐵柔化技術,因此後來居上,很快躍居世界冶鐵事業的前列,並長期居於世界領先的地位。曆史上中國的鋼鐵除輸往鄰近國家外,還曾遠銷古羅馬和西南亞。

河南鄭州古滎鎮漢代冶鐵高爐遺址中的一號高爐,是我國最早的結構先進的高爐。

我國約在春秋中期就掌握了冶鐵技術;不遲於春秋晚期即能煉成鑄鐵(也叫生鐵)。我國煉鐵技術突飛猛進的首要原因,是在世界上最早采用了高爐煉鐵。

我國冶鐵的高爐是由煉銅的豎爐發展而來的。春秋時代,我國已經比較廣泛地用豎爐煉銅了。在湖北大冶地區發現的春秋時代三座煉銅豎爐,複原後其結構特點與煉鐵用的高爐十分相似。

春秋末和戰國初年,冶鐵業還主要集中在幾個地區,而在戰國中後期,冶鐵業則已在十分廣大的地區普遍建立起來,成為手工業最重要的部門之一,其生產規模也大為擴大。如山東臨淄的齊國故都冶鐵遺址的麵積達40餘萬平方米。這時出現了許多著名的冶鐵手工業中心,如宛(今河南南陽)、鄧(今河南孟縣東南)、邯鄲等等,出現了魏國的孔氏、趙國的卓氏、齊國的程鄭等一批因冶鐵致富的大鐵商。鐵器的使用推廣到社會生活的許多方麵。

戰國時期,高爐有了發展,冶鑄技術也有了進步,發明了可以重複使用的鐵範。鐵範的出現,是鐵器鑄造工藝的一次革命,它大大提高了鑄鐵生產效率和製造工藝。西安出土的戰國鐵鏟,厚度僅1~2厘米,外形細致端正,壁薄;同地出土的戰國鐵鏵尖,外形工整細致;鹹陽秦都遺址出土的小鐵刀,寬僅1.2厘米,製作精美;而臨 童秦始皇陵出土的一枚鐵權,重達32公斤。這些,均顯示出當時鑄鐵技術已達到一定水平。除了高爐煉鐵外,在西漢時期,還發現了坩堝煉鐵技術。此時煉鐵動力方麵最大的進步是鼓風動力的改進,此時還出現了水排鼓風,這不僅提高了鼓風能力,也大大降低了成本,因而長期被冶鐵工業所沿用。

冶鐵技術在秦漢時期得到進一步發展,高爐煉鐵已成為一種經濟而有效的煉鐵方法,此時期,高爐煉鐵的築爐技術達到了較高的水平,其次高爐煉鐵所用原料大部分已經進行了加工等,

漢代是中國古代冶鐵技術發展最完備的時期。古代冶鐵所具備的技術在漢代400多年間已基本實現。

漢代冶鐵業冶煉場所大,煉爐體積大,出現了規模巨大、分成各個作業區、占地麵積達數萬平方米的冶鐵作坊。韓城芝川漢代冶鐵遺址占地麵積42486米2,爐渣堆積的厚度達2米多,可見當時冶鐵規模相當可觀。根據目前的考古發現,漢代的冶鐵高爐遺址,在河南、江蘇、北京以及新疆等地多次被發

現,其中結構最先進的一座是河南鄭州古滎鎮一號高爐。經過複原,高爐爐體高4.5米,為橢圓形,這種爐體結構能克服風力吹不到中心的困難。高爐下部的爐牆向外傾斜,形成62度的爐腹角,從而使邊緣的爐料與煤氣能夠有相當充分的接觸。全爐可能有4個風口,用4個皮風囊鼓風。這座高爐的容積約44立方米,日產量約0.5噸到1噸。在約2000年前,我國的高爐就已具有如此先進的結構,實在是一項傑出的成就。這在當時世界上是其他國家望塵莫及的。

生鐵的最大特點是其可鑄性,故又稱鑄鐵。但生鐵含碳量高,一般都在2%以上,往往又含有硫、磷等雜質,因而性脆,韌度低,直接鑄造出來的農具、工具和兵器,使用時容易斷裂。為了彌補這一缺陷,我們的祖先在戰國時期又發明了鑄鐵柔化術。到西漢時期,鑄鐵柔化術得到應用。這種柔化術是在高溫下將白口鐵坯件進行脫碳處理或韌化處理,使鐵變軟。陝西出土的漢代鐵鏵和鐴土都屬於經過這種柔化處理的鑄鐵。同時,隨著爐溫的升高和熔鑄技術的改造,已能生產灰口鑄鐵和球墨鑄鐵,用來鑄造車用軸承等機械構件。

鑄鐵柔化術的發明,在冶金史上是一項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成就。它大大加快了鐵器取代銅器的曆史進程,有力地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使中國社會邁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

西漢之後,冶鐵術再未獲得重大進展。其後冶鐵業的發展更主要的表現於量的增加而不是質的變化。到明代陝西漢中一帶出現了有工人數千的煉鐵廠,這些廠的高爐高達6米,其鼓風用的大風箱需6人同時操作才能拽動;熔劑除石灰石外,還使用螢石,而且在裝料上還使用了機械。這些措施不僅大大減輕了工人的勞動強度,而且提高了鐵的產量和質量。漢中與四川、河北遵化、廣東佛山並稱全國四大產鐵地,其冶鐵技術在全國亦屬先進水平。

明清後期,礦冶政策常常變更,限製了冶鐵術的進一步發展。值得一提的是,大約在明代時,出現了從生鐵到熟鐵的連續生產工藝。據《天工開物》記載,這項技術是把煉鐵爐與炒鐵爐串聯在一起,讓由煉鐵爐煉出的生鐵液流入炒鐵爐,用柳木棍急攪,使生鐵液中的碳份氧化,而成熟鐵。這種連續生產的工藝,已初具組合化生產的係統思想,既提高了生產效率,又減少了能耗,是冶鐵技術的又一重大突破。到民國時期,“洋鋼”傾銷,完全抑製了土法煉鐵技術的發展。陝西僅漢中地區有少數小鐵廠用土高爐煉鐵,消耗高,產量低,處於極其落後的狀態。

地圖的繪製

在史前時代,古人就知道用符號來記載或說明自己生活的環境、走過的路線等。現在保存下來的最古老的地圖是公元前27世紀蘇美爾人繪製的地圖。刻劃在陶片上的巴比倫地圖大約是公元前25世紀的遺物。這些圖中已表示出城市、河流和山脈。其次是大約公元前11世紀埃及人繪製的彩色金礦圖,它是畫在展平了的紙草葉片上的。這些地圖反映出原始公社時代的人在從事漁獵、采掘等生產活動中已經有了對地圖的需要。

地圖的發明與使用有著悠久的曆史。據有關資料介紹,希臘人在公元前6世紀時已有了地圖。例如希羅多德的記錄說:公元前504年,阿裏斯塔戈拉斯向斯巴達王克留門尼斯展示了“一塊青銅碑,上麵刻著全世界的海洋環流、陸地和江河”。

目前最古老的世界地圖,可能是大英博物館內的一張年代約為公元前500年的泥板世界地圖。在這幅地圖上,巴比倫居於中央,全世界都環繞在周圍。

從近代發現的太平洋海島原始部落用木柱製作的海島圖,用柳條、貝殼編綴的海道圖,以及愛斯基摩人草繪的海港圖,證明原始地圖可能都是一些示意的模型地圖,起著確定位置,辨識方向的作用。

留存至今的古地圖還有公元前1500年繪製的《尼普爾城邑圖》,它存於由美國賓州大學於19世紀末在尼普爾遺址(今伊拉克的尼法爾)發掘出土的泥片中(如圖01-02)。圖的中心是用蘇 美爾文標注的尼普爾城的名稱,西南部有幼發拉底河,西北為嫩比爾杜渠,城中渠將尼普爾 分成東西兩半,三

麵都有城牆,東麵由於泥板缺損不可知。城牆上都繪有城門並有名稱注記 ,城牆外北麵和南麵均有護城壕溝並有名稱標注,西麵有幼發拉底河作為屏障。城中繪有神 廟、公園,但對居住區沒有表示。該圖比例尺大約為1∶12萬。

留存有實物的還有古埃及人於公元前1330~前1317年在蘆葦上繪製的金礦山圖。

我國關於地圖的記載和傳說可以追溯到4000年前,《左傳》上就記載有夏代的《九鼎圖 》。古經《周易》有“河圖”的記載,還有“洛書圖”,表明我國圖書之起源。傳世文獻《周 禮》中有17處關於圖的記載,圖又與周官中14種官職相關聯,如“天官塚宰.司書”“掌邦中之版,土地之圖”;“地官司徒.大司徒”“掌建邦之土地之圖,與其人民之數以佐王 安 撫邦國。以天下土地之圖,周知九州之地域,廣輪之數,辨其山林川澤丘陵墳衍原隰之名 物 ,而辨其邦國都鄙之數,製其畿疆而溝封之,設其社稷之而樹之田主”;“地官司徒 .小司徒”“凡民訟,以地比正之,地訟,以圖正之”;“地官司徒.土訓”“掌通地圖,以 詔地事”;“春官宗伯.塚人”“掌公墓之地,辨其兆域而為之圖”;“夏官司馬.司險 ” “掌九州之圖,以周知其山林川澤之阻,而達其道路”;“夏官司馬.職方氏”“掌天下 之 圖,以掌天下之地,辨其邦國都鄙,四夷八蠻、七閩八貉、五戎六狄之人民,與其財用,九 穀六畜之數要”。

1954年6月,我國考古工作者在江蘇丹徒縣煙墩山出土的西周初青銅器“ 宜侯矢”底內刻鑄的120字銘文有兩處談到地圖,即“武王、成王伐商圖”和“東國圖 ”。該 文記載周康王根據這兩幅地圖到了宜地,舉行納土封侯的冊命儀式。曰:“唯四月辰在丁未 ,王者武王遂省、成王伐商圖,遂省東或(國)圖。王立(位)於宜,內(納)土,南鄉(向)。王 令虞侯曰:‘繇,侯於宜。’”據考證,該圖成於公元前1027年或稍晚。這些記載足以說明 ,我國西周時期已有土地圖、軍事圖、政區圖等多種地圖,並在戰爭、行管、交通、稅 賦 、工程等多方麵得到應用。這些地圖顯然已經脫離了原始地圖的階段,具有了確切的科學概念。

中國在戰國時期(公元前 475—前 221),地圖的繪製已達到較高的水平。

當時的軍事地圖內容包括有“轘轅之險,濫車之水,名山、通穀、經川、陵陸、丘阜之所在,苴草、林木、蒲葦之所茂,道裏之遠近,城郭之大小,名邑、廢邑、困殖之地”,由此可知地圖已有方位、距離和比例尺的製定。劉邦初入鹹陽,蕭何即收秦律令圖書,劉邦因而得以“具知天下厄塞,戶口多少,強弱之處”。1973年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了西漢初年繪在帛上的三幅地圖,它們是地形圖、駐軍圖和城邑圖,其繪製技術已相當熟練。

公元 150年,亞曆山大城的學者托勒密出版了《地理學》一書,成為繪製世界地圖的指南。此書後來傳到了意大利,於 1406年譯成了拉丁文。雖然托勒密在許多細節上都是錯誤的,但是他堅持製圖要有科學基礎這一點,卻導致了科學的複興。

到 16世紀,已出現了為海上航行而繪製印刷的海圖。但在這以前,在意大利製圖學家的幫助下,葡萄牙人已開始探險,並繪製了非洲東海岸的地圖。

1512年,麥卡托發明了一種繪製地圖的投影技術。用這種方法繪製的地圖,不管是哪個方向的直線,都有圓弧形的走向。這種投影法是在平麵上表示地球的球形的最適用的方法。但當1569年用麥卡托投影法繪製的地圖出版時,卻有一些人對地圖的科學性持懷疑態度。直到 1694年,當時任海軍司令的納布勞爵士曾說過:“我可以叫所有的領航員在航海時都不用脫離實際的

平麵海圖而用根據航海情況繪製的麥卡托海圖,可是要說服任何一個老領航員都很不容易..”

16世紀和 17世紀,奧特科烏斯和布勞收集了許多地圖,並於1605年出版了一個大型地圖冊。這個地圖冊分為11卷,有600幅地圖,是當時最昂貴的書。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