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現代火箭的發明與發展
§10現代火箭的發明與發展(1/3)
火箭的發展有著漫長的曆史,古今火箭在性能和結構複雜程度上相差極為懸殊,但原理卻是相同的:依靠不斷向後噴射燃氣而前進。
古代火箭主要用於作戰,但已有人幻想利用它航天。據野史記載,1500年前後,中國一位叫萬戶的學者,把 47枚火箭綁在椅後,自己手持風箏端坐椅上,請人同時點燃這些火箭,決心飛上天去。結果一聲爆炸,碎片紛飛,再也找不到萬戶。為了紀念這位為人類航天而獻身的先驅者,現代科學家將月球背麵的一個環形山命名為“萬戶火山口”。
現代火箭的產生和發展是建立在大量的理論和實驗研究基礎上的。由於**燃料燃燒的理論和技術問題都比固體燃料簡單,所以現代火箭是從**火箭開始的。蘇聯、德國、美國都有代表人物在研製火箭方麵取得傑出成就。
齊奧爾科夫斯基是蘇聯人,他從小多病,曾經患猩紅熱,病後耳朵幾乎聾了,被迫中途退學。但他頑強自學,22歲參加中學數學教師的招考被錄用,開始了中學教師生活,業餘時間搞科學研究。1895年他寫了一本科學幻想小說《奇異的地球和天空》。1898年,他寫成《用火箭推進飛行器探索宇宙》一文,拖延 5年以後才發表在俄國《科學評論》雜誌上。這篇文章第一次闡述了火箭飛行和火箭發動機的基本原理,具體說明**火箭的構造,認為可以用液氧和煤油做推進劑,提出了質量比(起飛質量和推進劑消耗完後的質量的比值)概念,推導出計算火箭飛行最大速度的公式。它從科學上證明了太空旅行的可行性。齊奧爾科夫斯基共發表論文、科普文章、科幻小說等近600篇。1920年,列寧親自下令支持齊奧爾科夫斯基的研究工作。他的研究成果對蘇聯火箭技術的發展有深遠的影響。
奧伯斯關於火箭的研究工作是在德國進行的。1923年,他出版了《從火箭到星際太空》一書。他深入研究了許多技術問題,比如噴氣速度、理想速度和火箭在大氣層中上升的最佳速度等。奧伯斯的著作曾經由科普作家改成寫通俗讀物,產生了廣泛影響。
哥達德是美國人,他被科幻小說描寫的太空飛行所吸引,立誌從事火箭研究。他把理論研究和實驗結合起來。1926年 3月,哥達德製造的用液氧和汽油做推進劑的第一枚**火箭試飛成功。1929年,他又發射一枚裝有氣壓計、溫度計和照相機的火箭。從 1930年到1935年,他發射了多枚火箭,高度達到 2500米左右。
從 20世紀 30年代起,火箭研究在德、意、英、法、奧等許多國家開展起來。尤其是德國,它的開創性研究,是在其他歐洲國家的嚴密監視下進行的。從 30年代開始,特別是希特勒上台之後,德國廣泛羅致人才,充分提供研究經費,在極端保密的情況下,使火箭研究迅速發展。
1932年,德國陸軍接管了火箭研究工作,並進行了大量基礎性研究。1933年,開始設計火箭。在馮.布勞恩的主持下,通過反複試驗,在空氣動力學方麵取得了重要成果,在製導與控製、發動機設計、彈道設計方麵積累了大量經驗。
在此基礎上,1942年 10月 3日,在精心選擇、嚴格保密的波羅的海沿岸佩內明德發射場,成功地發射了第一枚**軍用飛彈 V—2,飛行 190公裏,橫向偏差 4公裏,最大高度 85公裏。V—2飛彈全長 14米,結構重量為 3.99噸,攜帶 8.96噸推進劑和 1噸的彈頭,最大射程 300公裏。
從 1944年 9月至 1945年 3月,納粹德
國僅向英國就發射了 1萬多枚 V—2,但這並不能挽救其覆滅的命運。不過飛彈本身卻成了戰後各國火箭發展的藍本。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美蘇兩國成了德國 V—2成就的繼承者。美國俘獲了包括馮.布勞恩在內的 100多名德國一流的火箭專家,全部 V—2資料;蘇聯俘獲了一批二流專家和大量 V—2及其零件。這為美蘇發展火箭技術提供了有利條件。
在 1945年以前,科學家們對距地表 100公裏以上高空的情況,隻有通過間接手段得來的少得可憐的知識。戰後,科學家們迫不及待地利用戰爭中發展起來的火箭,在頭部安放儀器,對高空各方麵的情況進行直接的探測。1946年 4月美國首次發射 V—2,這是一個探空火箭計劃的開始,也是研究、仿製、改進 V—2直到研究全新火箭這個過程的開始。不久,V—2火箭頭部裝上科學儀器被發射到 73至 130公裏的高空。1947年第一次成功地使用降落傘將火箭安全降落下來。
蘇聯於 1947年 10月發射第一顆 V—2。1947年至 1949年還研製了幾種探空火箭,直用到 50年代。戰後 10年,火箭發動機技術、飛行控製、跟蹤、遙測和遙控儀器都隨著經驗的積累和高空數據的獲得而不斷發展。1957年至 1958年是國際地球物理年,出現了利用探空火箭探測高空的**。在此期間,美國發射了 210枚火箭,蘇聯發射了 125枚,英、德、法、日等十幾個國家也都製定了探空的合作項目。火箭最大高度已達 470公裏。在這些探測活動中,各國獲得了關於地球大氣層的物理和化學性質、地磁場、宇宙輻射和太陽輻射以及隕石等大量資料,火箭的科學價值也逐漸為人們所充分認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