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鑒寶,我竟成了國寶級專家?

第334章 照著臉上秀

什麽是孤品?

舉世無世,天下獨有!

但並不是誰張嘴就來,說孤品就是孤品。

別說這個年輕人,就是何安邦都不行……

溫有全搖搖頭:“我不信!”

沒準備讓你信。

白紙黑字,錢貨兩訖,不管這東西值一塊還是值一億,都已經和溫有全沒任何關係了。

也沒有必要解釋,是老何非要沒事找事,想讓你不痛快……

李定安歎了口氣,點了點瓷像底下的機器:

“這是脫玻儀,溫總應該認識,主要功能是檢測釉子由無序的亞穩定狀態向有序化穩定狀態的轉變過程、時長、以及所處的自然環境……

簡而言之:是自然老化,還是後期做舊,是墓葬品,還是傳世品……一做檢測,就能一目了然……”

“還有這一台,這是能量色散熒光分析儀,兩年前才用於藝術品鑒定與斷代,溫總可能沒印象。主要功能是檢測同位元素,說直白點:可以檢測這樽白瓷觀音的各項數據,再和國博的那一樽瓷像對比,看釉質、胎質、工藝等等是不是一致……

以及什麽時候燒成,什麽時候入土、入土時的土壤環境,什麽時候出土,出土後的儲存環境等等等等……更進一步:從哪挖的,什麽時候挖的……”

兩年前才有的科技?

確實沒聽過……

溫有全愣了一下:“檢測結果是什麽?”

“還沒來得及做!”

“實驗都沒做,你說這麽多?”

“所以暫時隻是猜測,溫總大可不必擔心!”

我不擔心個屁?

不這麽說還好,但李定安越是無所謂,溫有全越難受,跟吃了蒼蠅一樣。

幹了大半輩子古玩,他很清楚,如果釉質、胎質、土質、工藝一致,代表著什麽:同樣的窯口、同樣的瓷泥,甚至是同一時間燒出來的……

他想了想:“國博那一件是什麽來曆?”

“清代禦瓷,禦窯燒製……雍正三年九月,密宗黃教祖壇甘丹寺加金頂,雍正禦賜!”

“這一件呢?”

“雍正敦肅皇貴妃年氏葬品……她逝世於雍正三年十一月!”

兩樽觀音,之間就差了兩個月?

溫有全的心髒縮了一下:“都還沒做檢測,你怎麽知道?”

李定安怔了一下:這天沒辦法聊了呀?

他攤了攤手:“我猜的!”

就因為長的相?

你特麽故意的吧?

溫有全更難受了。

理智告訴他,年輕人在撒謊,但隱約中有一絲直覺:說不好就是真的。

因為他們花了一個億。

不管這錢是誰的,總不會是大風刮來的吧,就為了給何安邦出一口氣?

好久,他才擠出一絲笑:“不管是不是一致,都沒關係!”

“老溫,要不現場做一下檢測?”

何安邦挺操心,“很快,頂多半小時!”

我做你媽!

萬一是真的呢?

雍正禦賜,舉世兩件,上億不敢說,三五千萬輕輕鬆鬆。

但之前的標價是多少?

他冷著臉看了看付彬:“多少錢賣的?”

“六……六十五萬……但好幾位專家看過,都說是普通的觀音像……”

“老二當初怎麽說的?”

付彬一腦門的汗,結結巴巴的說不出話來!

當時小溫總送來的時候倒是提過,說是這東西很可能出自西陵。換種說法:大清禦瓷。

但請了好多專家,都說東西不對。

一是器形不對:半米多高,六十多斤,這麽大的神像絕不會是陳設瓷,隻會供於寺廟之中。

二是無據可考:《皇朝禮器圖式》和《大清會典》就沒有這一類瓷像的記載。

三是沒有相關器形傳世,所謂孤據難考,孤證不立,沒有任何可借鑒的依據,什麽樣的專家敢把這東西往禦瓷上麵扯?

釉麵、皮殼,以及土泌倒是都挺符合清代的特征,所以最後推斷:清朝時期民窯燒製的密宗佛像!

因為這種觀音造型,就隻有藏傳密教中有。

密教文物本就小眾,這東西的造型又這麽露骨:近似於**,隱露欲相,且無款無記,更無法考證來曆,所以連著炒了兩次都沒炒起來。

包括這六十五萬的價格已經標了兩年多,壓根就沒幾個人問過。

但誰能想到,國博也有一件?

六十五萬、三五千萬……這中間的差距是多少?

關鍵的是:就是因為這件東西,雙方產生誤會,才鬧的現在的一地雞毛。

更關鍵的是:小曼都準備趕人了,是自己貪心,又把這東西賣了出去?

“沒事,至少沒賠……”溫有全用力的呼了一口氣,“還有沒有?”

“有!”

何安邦重重的一點頭,指了指甪端,“這個!”

溫有全仔細的看了看:火麒麟?

又是一樽大器形:六十多公分高,底徑三十公分,頭頂獨角,前腿前撐,後腿踞蹲,呈半立型。

“這件又怎麽了?”

“和白瓷觀音一樣。”

“什麽一樣?”

聽不明白?

“國博也有一件,之前也是孤品!”

放屁……

溫有全“哈”的一聲:何安邦,你編也編像點?

一件有可能,件件都是孤品?

他甚至有點懷疑,之前的觀音像也是何安邦瞎編的……

何安邦笑了笑,掏出了手機:“來,老溫,看!”

看什麽?

溫有全下意識的瞄了一眼。

是一段圖像:像是在展廳,大廳寬闊,無聲無息。

鏡頭慢慢環繞,瓷像反射著柔和的光茫:袒胸露乳,光腿赤足,身態婀娜,神情嫵媚……與眼前這一樽別無二致。

畫麵隨即一轉,出現一樽紅瓷麒麟:獨角四瓜,前踞後蹲,通體披赤紅魚鱗……同樣,無論是造型、顏色、甚至是尺寸,與眼前這一樽沒有任何區別。

依舊是全角度拍攝,從前到後,從頭到尾……視頻的最末尾,溫有全看到了瓷獸麵前的標簽:

祭紅甪端!

清朝!

HEB省TS市遵化市東陵滿族鄉清東陵裕陵出土!

國家博物館“古代中國”展廳!

下麵還有詳細價紹:祭紅,又名霽紅、寶石紅,創始於元代後期,成熟於明永樂年間。因施於祭祀郊壇的瓷器,故名。

甪端:中國神獸,最早記載於《史記》,宋《開元占經·獸占》中稱為獨角麒麟,明永樂遷都,鑄銅甪端一對,現存於故宮太和殿。

清皇太極立國,鑄銅一對,現存沈陽故宮崇政殿。順治定都BJ,鑄銅一對,擺在乾清宮……後流於海外,一隻現收藏於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另一隻不知所蹤……

祭紅甪端,出土於乾隆裕陵……上世紀五十年代由國家文物局“秘密收購文物小組”從日本購回,為迄今唯一一件唐朝以後的瓷質鎮墓獸……

全文沒用任何的修飾辭、形容詞,平鋪直敘,尋常無奇,溫有全卻看的眼皮直跳:

祭紅、效祀……皇室祭器!

太和殿、崇政殿、乾清宮……明清兩朝的金鑾殿。

乾隆裕陵……

後麵還有:沒錯,瓷質獸形。

東西就是自己收來的,溫有全當時也懷疑過:這玩意這麽紅,釋色這麽正,會不會是祭器?

但專家全說不可能。

和白瓷觀音一樣:器形不對。

何謂祭器?

先為器,才為祭:杯、碗、瓶、盤、罐,壺、洗、甕、盞、尊!

從來沒聽說,有過全獸形的祭器,至多也就包含一部分:獸紋、獸耳、獸足、獸蓋……但歸根結底,主體必須是實用類器形。

他又懷疑,是不是守門獸或是鎮墓獸,專家同樣說不可能。

一是規製不對,有資格用麒麟守門或鎮墓的,隻有三位:皇帝、太後、皇後。

二是質地:瓷的容易碎,不吉利,即便不是銅鑄鐵鑄,至少也是石雕……反正不會是瓷的。

最關鍵的還是無據可查,無證可考:既沒有相關記載,也沒有出土案例,和白瓷觀音一模一樣……

不,還不如白瓷觀音,至少那東西能找到點兒出處,民間可以隨便燒。

但這一件呢?

麒麟、祥獸、器型還這麽大,哪個民窯敢燒這樣的東西?

不怕抄家問斬嗎?

所以,專家最後推斷為民國時期的臆造品。

定價更低:二十八萬。

但現在呢?

乾隆裕陵、唯一一件唐代以後的瓷質祥獸、鎮墓獸……器形還這麽大?

凡和“珍貴”兩個字有關的屬性,好像疊滿了?

白瓷觀音和它比,就是個屁:至少以“億”計……

頓然間,他想起了剛剛說的那句:至少沒賠?

沒賠個屁……真的,溫有全甚至有一股衝動,當場把這東西給砸了……

他忍著怒火:“來曆呢,也是裕陵?”

李定安搖搖頭:“不是!”

不是就好……

他猛呼一口氣,但呼到一半,戛然而止。

“泰陵,隆恩殿!”

溫有全愣了一下:“你放屁!”

四周嗡的一下,也炸開了鍋。

泰陵即雍正的寑墓,隆恩殿既泰陵正宮大殿。

地上一座,地下一座,一陽一陰。

地上那座除了石人、石馬、石獸,就隻有一座石雕的焚帛爐。

地下那座有什麽,暫時不知道,因為還未發掘,國家文物局數次考證,也沒有發現任何盜掘的跡像。

迄今為止,也沒有發現任何一件與泰陵有關的文物傳世。

那這尊甪端是從哪冒出來的?

“何館長,你們做過檢測?”

何安邦搖搖頭:“還沒來得及!”

申館長一個激靈,眨巴著眼睛,來來回回的審視著何安邦和李定安。

都沒做過檢測,你們就敢說泰陵被盜了?

信不信文物局找你們麻煩?

“依據呢?”

何安邦看了看李定安,李定安又指了指兩個實驗組:“等結果!”

等什麽結果,剛做的那幾組實驗?

不全是密宗文物嗎,和泰陵有什麽關係?

正轉著念頭,馬獻明拿著兩頁紙走了過來:“李老師,有結論了!”

眾人精神一振:說結果,結果就來了?

溫有全卻目露狐疑:馬獻明是國博的所長,匯報也是向何安邦匯報,找他做什麽?

更怪的是:也叫他老師?

正狐疑著,“嘩”的一聲,何安邦把報告搶了過去。

掃了兩眼,他“哈”的笑了一下,把紙遞給了馬獻明:“老馬,念!”

“好的……編號22,應用技術:激光電鏡掃描、能譜分析,檢測結果如下:

類別:藏傳佛教法器。

造形:勺型。

材質:銅。

紋飾:晶輪、月輪、無憂花……

製造年代:清代中期。

歸屬區間:距今300—350年。

工藝:失蠟法、陰線鏨金。

成分:銅、錫、鉛……與清代康熙至乾隆時期的銅器相符。

對比器物:國博館藏清代雍和宮銅杖、金鋼杵,故宮珍藏清代圓明圓法慧寺銅香爐……

出土年代區間:30—35年,鏽土構成與BD市易縣梁各莊永寧山土質相屬合,主鏽層、底鏽層及其表層氧化物,均與清光緒崇陵出土銅器吻合……”

“黃銅花觚……應用技術,X射線洐射分析……鑒定結果如下:鑄造年代清中期,出土年代區間為30—35年……鏽土與底鏽層與崇陵銅器相符……

五彩瓷尊,脫玻化及熒光分析,燒製年代清中期,出土時間距今30-35年……玉嬋,清中期,出土年代區間:30—35年……土泌與崇陵出土瓷器相符……”

馬獻明朗朗有聲,眾人的神情卻越來越古怪:永寧山指的就是清西陵,光緒崇陵也在清西陵。

鏽土相符,鏽層相符,甚至連玉器表麵的土泌也相符,等於這些東西的埋葬地點,就是清西陵。

問題在於出土時間:三十到三十五年。

1938年,崇陵就被盜掘一空,1980年,文物局保護性清理,距今四十三年……等於說,這些東西不可能是光緒的陪葬品。

關鍵的是:相關單位數次考證,都說清西陵中隻有光緒崇陵被盜掘過!

那這些東西從哪來的?

暫時不好確定,但有一點:不止是崇陵,西陵中的其它陵墓也被盜了,而且是建國後!

再結合李定安剛剛說的那句:雍正泰陵,隆恩殿!

眾人麵麵廝覷,不知道怎麽形容此時的心情。

驚愕間,有人哈的一聲:從未盜掘,而且是數次考證?

厲害了何館長,你這是照著國家文物局的臉上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