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做官
在府裏有小廝捧著東西跟在他們身後,出了府門就得自己想辦法了。
祝纓這兒的東西多不多、少不少的,拿是拿得動的,要是給她根扁擔,她還能擔著飛奔呢。隻是不雅相,叫人看著了,多事的給她彈一本,就能收獲人生出的第一本彈章了。隻好預備轉個彎,看能不能雇輛車或者雇頭驢。
甘澤的到來解了她一大難。
她笑道:“你來得可太好啦!幫我叫個車吧。”
甘澤雇車的當口,別人已經過來道別了,六個人,五個跟著小廝,就她單蹦個兒。其他幾人也不特意說這個,隻拱手道別。祝纓手裏拿著東西還不方便,幸而甘澤回來得及時,給她接了。
祝纓這才得以與五人有禮道別。另五人各有車馬,祝纓的車雇來了,總算也沒失場麵。東西放上了車,祝纓對甘澤道:“我這就回去啦,你也趕緊回去吧,別鄭大人找不著人。”
甘澤卻坐上了車,說:“我送你回去。今天我是有假的,有事才多來伺候一程。”
車子動了,祝纓道:“過節時正忙,你這請假又不是、當值又不是,怎麽了?”
甘澤道:“我來散帖子。”
“咦?”
甘澤道:“我要成親了。”
“恭喜恭喜,怎麽之前一點兒風都沒聽過?陸二也不告訴我。”
甘澤道:“家裏爹娘給定的,我也才知道沒多久,他們又要操持,差不多了才告訴我。府裏體恤下人,許我這些日子略寬鬆些。”
祝纓把手一伸:“我的帖子呢?”
甘澤也笑,從懷裏掏了一張紅色的喜帖來遞給祝纓,祝纓也不看就塞進袖子裏,問:“正日子在哪天?在哪兒吃席?”
“寫著呢。”甘澤說。
祝纓新家離鄭府比以前近不少,不多會兒就到了,祝纓要付錢,甘澤說:“已經付啦。”
家裏三人出去看龍舟了,祝纓開了門,請他去坐,甘澤抱著祝纓那一份子節禮進了門。倆人到祝纓的房裏坐下,祝纓從窠子裏倒了杯茶,順手把他手裏的東西接過來放一邊桌子上,說:“坐。還沒說新娘子是哪兒的人呢?”
甘澤道:“就京城周圍的人。本是高攀不上的,不過因傳聞要采選宮女,他們急著嫁女,我才能娶得到她。”
祝纓一聽就知道了,甘澤這也是豪門仆人娶了外麵平民百姓家的女兒。采選的消息祝纓也稍有耳聞,不過她問了楊六郎,楊六郎說這事兒並不是真的,她也就沒放在心上,沒想到居然促成了甘澤的一段婚姻。
她說:“新娘子願意就成。”
甘澤笑笑:“是。我也聽說仿佛沒有采選的事兒,女家著急,就怕有個萬一。進了宮裏多少年見不著親人不說,前程也不一定。雖也有些有誌氣的進去,有旁的法子的都想躲上一躲。”
祝纓道:“無論如何,是件喜事。”
宮中采選這事兒跟祝纓是八竿子也打不著的,她家裏四口就沒一個能跟這個沾上邊的。街坊家裏也跟這個沒什麽關係,平日裏鄰居說這件事時口氣都輕鬆的,可見並不是什麽美差。不想進宮的人,能夠躲開了這一件事,那是挺不錯的。
甘澤笑笑,猶豫了一下,道:“因熟些,我有些話三郎聽著覺得有道理就聽,沒道理就當我沒說吧。”
祝纓給他續茶:“你說。咱們還用吞吞吐吐的麽?”
甘澤道:“今天這事兒吧……三郎還是上點心。我知道三郎一向有主見,不過,時候變了。”
祝纓點點頭:“嗯,今天幾位都是能人。”別人她不太清楚,邵書新的本事她是知道的。邵書新做事很平實,嘴嚴,賬做得不說天衣無縫吧,從賬麵上還真看不出什麽來。
甘澤道:“三郎如今是官兒了,我依舊是個仆人,畢竟跟七郎看得久了——三郎,場麵該撐還是要撐的。譬如今天,你有個小幺兒就比沒有強。府裏,侯府,夫人是郡主,也講點架子的。你再有本事,合群一點也比不合群要便利些。你有事,也要有幾個能指使跑腿的不是?”
祝纓道:“你是知道我的,從來沒使喚過人,弄個人到家裏來,是要住進來的。總得小心一點。”
“是得防著小人,多少人就是才一發達就大大咧咧,好些人都是叫不可靠的下人給弄壞了事兒的,”甘澤喝完了最後一口茶,說,“嗐,不知怎麽的,這就多了嘴。反正,你是官兒了,還不嫌棄我們這些微末時的朋友,我們心裏也高興。可你的架子也要有,別叫人小瞧了。人是膽氣的東西,一開始見你有架子就敬你,往後事事都順,一開始覺得你好欺負,他就總給你添亂,麻煩。我也是個小人物,最知道這些小人物的心,你當心。”
祝纓道:“多謝你提醒,我明白了。隻是他們幾位的底細我也不知道,也不知道人家能有什麽樣的排場。譬如那位鄭公子,大人的兄弟,我的架子又怎麽能擺得過?弄得四不像,反而不如我這樣自在。”
甘澤道:“你也不用與他比。就說藺、薑二位,也是才入京沒幾年的,以前也是窮書生,現在孤身在京,也同你一樣是賃房住的。溫嶽,我們以前見過的,比我們還小兩歲,他爹跟著侯爺出征死在外麵了,叔叔伯伯也看顧他、侯爺也栽培他,他長大一點也跟著七郎,七郎給他安排在禁軍中,雖然在京中有房有地,他一個老母總病著,也是花錢得厲害,他是個孝子,也肯給母親治病。他自己過得就節儉。邵先生,他以前年輕氣盛,不幸栽了,上峰拿他填坑,官身都被剝了,家也抄了,是七郎撈的他,用了一陣兒,給安排進的戶部。也沒太多結餘。
你隻與他們差不離就成啦,官兒總要有個官兒的樣子才好,得有仆人有手下,事才能越做越大。你以後官兒大了,我們說起來臉上也光彩,有事也好求你。”
祝纓聽他說了這許多,已經有了點數了,笑道:“好,聽你的。新郎倌兒,你手腳都不知道怎麽擺了,快接著送帖子去吧。到了正日子,我一準兒把全家都帶上去吃酒。”
甘澤豪氣地說:“都來!叔嬸也來,大姐也來!”
祝纓將他送走,獨個兒在屋裏踱步,搭個架子這個事兒,她有點犯難。弄個生人到家裏來,第一得可靠,第二要精明,否則跟著出去不會來事兒豈不要糟?太精明了也不好,她自己個兒還有些事兒不能叫人知道。
祝纓撚了撚手指。
……
後半晌的時候,那三個人說說笑笑地回來了,一看門開著,張仙姑拍門:“老三,老三你回來了啊?”
祝纓開了門,張仙姑道:“回來這麽早?你沒跟著鄭大人看賽龍舟呐?”
祝纓道:“啊,吃了飯就回來了,鄭大人還給了些東西,都在我屋裏。他能抽出這空就不錯啦,不得陪他爹娘麽?”不止是爹娘,怕不還得有個舅舅舅母之類的。
張仙姑在外麵買了幾樣時令的小玩藝兒也都抱到了祝纓屋子裏,看祝纓帶回來的東西。有上好的綢緞數匹、文房四寶、扇子、長命縷。扇子是把腰扇,張仙姑拿了一看,說:“比市麵上賣得精巧多啦!”祝纓道:“我也能做!”張仙姑嗔道:“你現在還有功夫做這個?得空不得歇歇?”
花姐把長命縷拿來看,說:“比我的手藝好。”張仙姑就說:“你倆這是怎麽了?你們兩個也不專一做這些事的,非要與別人糊口的本事比。我看你編的就很好!”
花姐笑著對祝纓道:“長官賜的,還是戴上吧。”給祝纓在手腕上又係了一條。
文房四寶當然還是祝纓的東西,花姐道:“都是好東西哩!你平日要不用,可以收起來,有大事的時候再使,或分出一點來送人,都是很好的。”
隻有幾匹綢緞,祝纓說:“這個娘收了,給家裏各人都再做一身衣裳。”祝大摸了一把,道:“真滑嘿!是好東西!”張仙姑道:“我算看明白了,都是好東西,我們使了怪可惜的,不如也留著,送禮也不丟人!”
祝纓道:“做了吧,這樣的料子說它好是真的好,但是你留兩年它的紋樣就不時興了。穿出去也要叫人笑話。能穿得起這樣料子的,都講究這個。穿不起的,你穿給人看也沒意思。”
張仙姑道:“那行吧,就做了,可惜了。”
還有些金銀,也是鑄成花樣的。張仙姑道:“哎喲,大戶人家真是什麽都講究,過年的時候你得的那些東西我就說,是好東西!哎喲,這可真是……”
花姐卻有些疑惑,端午確實是個節日,但是往年鄭熹好像沒這麽過。她說:“這也,太厚了吧?”祝大道:“老三越來越出息了唄。”
祝纓道:“今天跟別的幾個人一同在鄭大人麵前吃酒,就這幾個人。出來他們都有仆人跟著搬東西,甘大見我隻有一個人就給我送回來了。且勸我,是該有個貼身仆人。”
三人都很躊躇,祝大本來就覺得應該有一個仆人,但是因為各種原因不敢有。張仙姑是覺得不用仆人,家裏有點兒活自己就能幹了。花姐是自覺寄居在別人家裏,且事也少,祝纓也不方便,不如不請仆人。
現在祝纓提出來了,他們就把自己的想法放到一邊。花姐問:“可是必得要個仆人了?也是,怎麽也得有個跟出門兒的,你衙裏有事,也好叫他回來傳遞消息。”
祝纓道:“那就不如雇一男一女,也好幫你們做些家務。”
張仙姑道:“人多眼雜,還要兩個?這又要多少錢?才說家裏沒幾個錢了呢。”
祝纓道:“就算我想找,也得找得到合適的呀!”
花姐低頭想了一想,道:“要不,慢慢打聽?又或者相熟人家有薦的也好。有些外放的人,赴任時有種種緣由致使仆人留京的也會想要去處的。”
祝纓道:“也好,不急在此一時,先尋摸著,怕是不能一直沒有人。”
張仙姑等人就都留心。
祝纓又說:“甘大要娶妻了,請咱們都去,帖子都給我了。”張仙姑與祝大都開懷,說:“那一定要去吃這個喜酒的。”花姐猶豫,說:“我一個寡婦去……”
祝纓道:“那又怎樣?還不是我姐姐?走!”
花姐還猶豫,張仙姑和祝大都攛掇,她再一猶豫也就答應了:“哎!那咱們得備禮了。他相熟的人裏有沒有與你身份差不多的比著?”張仙姑道:“問問金大吧。”
事兒就這麽定了下來。
祝纓把一小盒金銀錁子拿著看了看,捏出兩個說:“這兩個穿個孔,好當個墜子。”張仙姑道:“打了孔怪可惜的,金匠還要偷金哩。”
花姐道:“打個絡子,網上了戴,我來弄。”
張仙姑玉抱著綢緞收去自己房裏箱子裏鎖上,不管祝纓這裏的精致金銀。花姐則留下來與祝纓算一算家裏的賬,因為要雇仆人。一男一女倒也使得,但是每年都是一筆支出,差不多的人家,一年給人家置辦幾身衣裳也是要的,還得管飯。還有住的地方,男仆可以住門房西間放雜物的地方,但是那裏要先收拾一下。女仆,花姐就預備跟自己一個屋睡,再添張床的事兒。
祝纓玩著手裏的錁子,這一盒她沒給張仙姑,張仙姑也不跟她要。祝纓對花姐道:“這也算是有錢了。”
花姐道:“給你錢,就是要你辦事的。你先前為他辦的也不少,他也沒虧待了你,這一次,究竟是……”她對官場上的事懂的不多,但是在馮府住過一陣子,畢竟是官宦人家,耳濡目染也多少知道一些。
祝纓道:“認認門兒,別拜錯了,今天可沒有金大哥。唔,鄭大人船上,從此有我一個座兒了。”
花姐道:“也不算壞事。怪不得今天又得了這些東西,又要雇仆人的。”
祝纓道:“隻這些東西他可支使不動這些人,你看看我,已是司直了。邵書新,前兩年還是抄家時的賬房,現在是員外郎了。旁人我估摸著也差不多。”
花姐中肯地說:“哪有那麽多的意氣相投?這樣就算不錯啦,這官場上步步凶險,有人照應是很好的。你肯定行的。”
祝纓笑道:“不行也得行呀!”她留了一部分錁子,將剩下的都給花姐,“接著買田吧,隻要有合適的,你名下也買點,我名下也買點。”幾十畝田光看產出是不少了,但是她是抽租的,又不想把佃戶給餓死,佃戶還一大家子要養活,到她手裏的就不多了。她也知道,黑心財主收到四、五成地租的都不算最狠的,還得要佃戶去家裏幹別的活,輪到她自己又不太下得去手。
花姐最終是定了個兩成的租子,要維持一家人現在的生活,主要還是指望祝纓的俸祿,以及偶爾得到的節賞之類。
花姐收了,說:“好,忙完了喜酒我就再接著看田。有合適的好田,咱們也看一點兒?”
祝纓道:“成。”
……
仆人必須精挑細選,一時也沒弄到。買田也很麻煩,也沒有現成的。
但是有一件事卻是現成的——官職。
第二天早上,祝纓起床穿戴整齊,吃完了飯,又把腰扇別在了腰上才出門去應卯。
到了大理寺,都是過完節的同僚,有人說著飯菜、有人說著龍舟的結果。祝纓聽家裏人說了兩句“穿紅的有人落水了”、“穿黃的最後那個猛子紮得漂亮”,就憑這兩句,與同僚們聊了半天。
聊到一半,楊六郎又來了。祝纓道:“你怎麽總來呢?”楊六郎嘿嘿一笑:“你們這兒容易聽到新奇的案子。”左司直道:“那你錯了,近來風平浪靜。”楊六郎道:“前陣兒不是還有周遊的事兒麽?”
祝纓問道:“他又怎麽了嗎?”楊六郎道:“這不過節麽?他也能出來逛逛了,你猜怎麽著?撞上了高陽郡王家的世子,那位世子可是個嬌貴人,王府的獨子!這回可誰也護不得他了,被郡王當場打回了家躲羞去了。”
大理寺一陣快意!
這一天鄭熹上完朝回來,看著也是神清氣爽的模樣。就在眾人都以為今天也還是與之前一樣的時候,鄭熹卻宣布了幾項人事上的調動——祝纓被調去做了大理寺丞。
大理寺丞與司直的級別相同,但是職司有所區別。如果不是之前遇到了逆案、複核的事情,司直主要還是出差,以及大理寺裏有了疑難的案子跟著一起辦案。大理寺丞的工作就要日常得多,日常複核下麵州縣報上來的比較大的案子,以及參與一些大理寺的日常細務的處理。
鄭熹同時又調了幾個人,也有人被調出了大理寺而由他通知的,也有人得到一點晉升的,還有如祝纓這樣是平調的。
祝纓難說自己這個調動是好是壞,明明她當司直當得很閑的,正要讀書呢!長官的話是不能反駁的,她就隻好等著吏部的文書下來,就算正式調動了,現在她得先謝了長官,再跟同僚說說話,然後準備接手一些大理寺的細事。
她以前沒管過事!
祝纓先去見鄭熹,鄭熹道:“敢不敢幹好?”
祝纓道:“這有什麽不敢的?可是,我司直幹得不好?”
鄭熹道:“你還出什麽京?外麵的事兒你又不是不懂!”他給安排好了,祝纓一個起身寒微的人,世情是知道的,還出去見什麽世麵?她欠的是這些細務的曆練。接著幹司直,總有外派的時候,派出去是浪費!大理寺丞就很好,也能複核案件幹活,也能鍛煉點別的本事。
祝纓知道了,白拿錢不幹活的日子結束了,她白天得幹活,書,得落衙再讀了。她也不挑剔,高高興興就答應了:“行!”
鄭熹道:“你去找裴少卿,看他怎麽安排你。”
“是。”
祝纓出去與同僚們敘了個話,左司直道:“這也算高升。”祝纓道:“得幹好了才行,就怕我年輕,沒經驗。”左司直道:“怕什麽,有我們呢。”祝纓道:“叫我去找少卿,看分我什麽活兒。”
“快去。”
裴清一向比較欣賞祝纓,聽祝纓說了鄭熹的吩咐,就說:“你不是與胡璉熟麽?叫胡璉先帶你幾天。複核的事兒你是老手了,斷案也很好!難的是細務,搬去,正式與他一處。等你熟了,再給你派事。”
“是。”
祝纓又去找胡璉,胡璉笑道:“你才來時不過是個評事,如今好與我平起平坐啦,後生可畏呀!”
祝纓忙說:“都說是後生了,可見還是有先後的。平什麽平?這裏頭的事兒,還得您指點。”
胡璉道:“倒也不難,都說大理寺丞除了斷案,還要兼管些細務,什麽諸州之事。其實都是瑣碎的東西,你上手幹幹就知道了,無他,唯手熟耳。你想,咱們上頭還有大理寺正!人家才是正經幹這些個事兒的人呢!再有,大理寺正上頭還有少卿、正卿,你呀,一開始就是鄭大人跟前的,好些事兒你都含糊著。後來才好些。現在看來,是沒吃過虧哩!”
祝纓道:“是大家看我年紀小,讓著我,不然且要吃苦頭。”
“也是你討人喜歡,運氣也好。”胡璉說了一句。
接著先給祝纓講了一通:“禁軍,周遊那案子,你是跟著少卿是吧?正經那樣的案子,該京兆給判了,遞過來。我這樣的看,看完了,五人同押,報大理寺正。無誤。再往上報。就因是周遊,大人派了裴少卿牽的頭。懂了吧?”
“是。這是記載在章程裏的。”
“屁!章程是章程,真幹的時候你看,照著章程辦了嗎?其實啊!咱們這裏,官司複核也好、什麽也罷,從庶人至權貴都是管的。可你看這獄裏,除了牽連逆案的,關了多少庶人?又有多少小官兒?”
按照章程,庶人犯流死以上,九品以上犯除、免、官當,諸司百官所送犯徒刑以上,大理寺都要複核,都能把人提了來審的。實際上,一般也就管管五品以上拿過來,重新過堂、核驗,又或者是蘇匡親自跑的那種私鑄錢的案子,影響大些,才會親自下去查。其他的是審卷宗的居多。否則一年多少案子,大理寺這點人手哪辦得過來?
所以周遊案,大理寺與京兆府打擂台,裴清張口說五品,是因為實際的辦這個事兒的時候是另有一套不照著章程來的規則的。有些事兒,沒人告訴你那就是個盲區,不經手是真的不知道。
這些個本是沒人教的,是要靠自己看的。胡璉現在都告訴了祝纓,祝纓認真地道:“胡丞,好人。”
胡璉道:“呸!你快點上手來幹活是真的!大理寺丞本該有六人,常年的不滿員!”他倒是想“大權獨攬”,然而上頭一個鄭熹不好糊弄,往下裴清也是盯著要成績,他苦!重要的是,祝纓雖然有點好強,幹活是真的幹、本事也是真的有,何苦得罪這個人?
他又看了祝纓一眼,說:“這小子有點邪門,跟你一起共事的都能有點好運氣,都升了。如王司直那樣,運氣真是好極了!今你我同儕,我也能升一升才好。”
祝纓道:“說什麽呢?神神叨叨的。”
“哎~管用就行。快來,接手,這些都是你的。我想到哪裏,就告訴你到哪裏。你遇著含糊的事也跟我說,我講給你。”
這位仁兄竟是打了與左司直同樣的主意!
祝纓也隻好整理好自己的案麵,接了他遞過來的雜務,開始處理了起來。什麽大理寺小吏報上來的用度啦,什麽與各處的行文啦,瑣碎是真的瑣碎,也確實鍛煉人。而且,他們要管的最多的不是大理寺裏比他們官職小的官,而是……吏。大理寺官就幾十個,吏有兩百多!抄龔逆案的家不夠使的,日常管理起來真是夠夠的!一不留神就被蒙了。
他們這兒整理完了,還要想好怎麽往上報,先給大理寺正,大理寺正人家是正經的從五品,不是王司直最後休致前升的那種散官水貨。
兩個大理寺正都是進士出身,隻因上頭三個人來頭都不小,平素才跟不存在似的。大理寺正不太喜歡細務,所以對大理寺丞交上來的公文要求就高,得寫得條理明白讓他們一看就知道,頂好寫個片子摘錄一下。
胡璉道:“可不敢小瞧了二位大人,他們隻是在這上頭不上心,其實心眼兒是很夠的!”
他們日常的愛好是見天翻著律書,看律條哪條不太對,琢磨著怎麽修律。同時,在鄭熹那裏領的任務就是——日常與各衙門交際聯係打嘴仗。除非是皇帝當麵問到鄭熹的問題得鄭熹自己解答,其他各部之間的推搪、扯皮,全是他們在弄!大一些的文告也是他們在擬。
這個祝纓是知道一些的,畢竟是在大理寺混的,但她沒有打斷胡璉,隻管聽著。心道:我怎麽覺得這兩位大人職司應該很重要,但是被鄭大人一手架空了呢?實事兒不是他們在幹啊!不過,人家興許也不在乎幹實事兒,就是……想墊墊腳,升一升呢?
還有兩位少卿,也是半架空了一個,另一個井水不犯河水的……
這話她都憋在了心裏,也是沒個人能說。
她這裏忙得腳不沾地,左司直還能溜過來,拍拍她的肩膀,給了她一個拇指:“好!”
……——
回到了家裏,花姐和張仙姑已經準備好了給甘澤的結婚禮物,一些布,主要是隨喜的錢。花姐買了一卷結實的紅繩,回來跟張仙姑一起重新把錢給串好了,裝了好大一筐。
到了正日子,裝了車,一家人去甘澤在京的宅子裏吃喜酒。
甘澤是在莊子上拜堂成的親,再回京城這裏宴請京城的朋友。喜宴上,祝纓也遇到了金良。張仙姑與金大娘子一處說話,才要說雇仆人的事兒,被花姐製止了,花姐道:“明天咱們去金大嫂子家仔細說。”
祝纓與金良有日子沒見了,祝纓道:“你怎麽黑了?”
“還不是死鬼老馬害的?!一直操練到現在,不帶停的!”
祝纓道:“你們還說過他好呢,真要心裏覺得他好,就一直這樣想。也不用忌諱在我麵前,案子是我查的。”
金良歎氣道:“我們是信你的本事的,死人都被你掏出來了。隻是氣悶。”
祝纓道:“過一陣兒就鬆啦。”
“知道。哎,你杯裏是茶吧?別拿酒亂碰我!”金良檢查過後,才跟祝纓碰杯。周圍聽到的人都哄堂大笑了。
祝纓與他碰了杯,說:“哎,沒見溫校尉來哎,他……”
“哎,見過阿嶽了?”
“嗯。”
“他的喜錢送來了,不過不常過來,他家裏有事兒。”
“他娘的病?”
金良道:“是呢。是個孝子,看了這麽些大夫總也看不好。他娘也不容易,寡婦娘們兒拉扯大個兒子,家裏也打理得好。說怕連累兒子,前二年險些上吊要死,虧得發現得早被救了下來。兒子要跟她一起死,這才不尋死了。這二年不肯吃藥了,說白花錢,卻又病痛難過。天天念佛也不管用。”
“什麽病啊?”
“我也不明白這些個。”
祝纓問道:“他住哪兒?”
“你要幹嘛?”
“鄭侯關愛部下,應該住挺近的吧?沒給找個好大夫?好大夫不是錢,還得有麵兒才能請得來。”
“請了許多名醫都不管用,錢也花了,名貴的藥也用了。有一年,郡主那兒來了個禦醫看過了,又多給了金錢叫他給阿嶽他娘看一看,疼痛緩了一緩,也沒有能夠根治哩。”
祝纓跟他套話,最終套出了住址。
那邊甘澤出來敬酒,這個話頭就止住了。
等吃完了酒,主人家又給準備了好些喜餅之類帶走。祝纓回到家裏就說了溫嶽的事,問花姐:“你能治不?”
花姐連連擺手:“我才到哪裏?隻能治些小風寒和些一常見的婦科病。”
祝纓道:“那這樣,過兩天我跟你瞧瞧去。”
花姐道:“我學醫的人,聽說有病人當然是想瞧瞧的,可是學醫的經手都是病痛是人命,不能玩笑的。沒有拿人練手的道理。”
“那你就先去看一看,權當是給你師傅探路呢?看完了,回去跟你師傅講一講,師傅要有把握,咱們就幫著請師傅去。要我猜呀,他們請的名醫裏,恐怕沒什麽女醫。”
張仙姑對“孝子”尤其是孝順母親的兒子觀感極佳,也攛掇:“花兒姐,你學這醫術不就是為了給娘兒們瞧病的麽?左鄰右舍都瞧過了,也不差這一個。她兒子也不比咱老三官兒高多少,我看她與我也差不多,你都給我調理了,不如也看看她去。”
祝纓道:“放心,我先探探他口風,他要同意了,咱們就去,不願意,咱也不去討這個嫌。”
花姐終於答應了:“好。”
祝纓第二天在宮門口遇到了鮑校尉,向他打聽了溫嶽的班次,才知道禁軍這些校尉也同大理寺丞一樣,也有不同的分工。怪不得日常遇不到溫嶽!
她假裝散步,與溫嶽“偶遇”,與他打個招呼:“溫兄。”
溫嶽也抱拳一禮:“小祝大人。”
祝纓抽抽鼻子:“端午過好些天了,你還帶著藥囊?”
溫嶽吸吸鼻子,道:“並沒有帶,許是家裏染的。”
“家中有病人?這個時節天氣濕熱,可不能不當回事兒。”
溫嶽苦笑:“是家母。宿疾,與天時不相幹的。”
“沒請個好大夫瞧一瞧麽?”祝纓眉頭微皺,奇道,“你不應該請不著好大夫呀!”
溫嶽看著祝纓有點關切有點不解的樣子,他知道祝纓,且大家都一處吃了席了心裏也有個數。這個少年看起來溫文無害,一雙眸子清澈而親切,隻看他一眼就忍不住想對他說心裏話。
對這樣的人,溫嶽是警惕的!這樣的氣質可不止適合混花街讓妓-女們誇啊!
然而說的是家常,溫嶽母親的病也絕不是什麽秘密,稍稍留心就知道的。他也確實為母的病擔心,就多說了兩句。
祝纓道:“家姐常往慈惠寺裏去,從那裏尼師處習得一點醫術,那裏往來都是婦人,對婦人的疾病有些心得。望聞問切,有些話,能對女人講,不好對男人講。反正家母與家姐總有說不完的話,據說,調理之後比年輕時覺得舒服多了。”
溫嶽不由心動!
祝纓個神棍猜人心思極準,溫嶽這個大孝子,小時候他娘生病自己忍著,也沒好好瞧。病情慚重,他長大了,就專揀有名的好大夫請,請的就多半是男醫。男大夫看婦科病本就有劣勢,男女大妨就是頭一條。
他想了一下,道:“如此,就有勞了。”又說了自己的地址,並且問祝纓的住址,他派車去祝家接人。祝纓就報了自家的地址,與溫嶽住得也不遠,以金良家為中,他們兩家剛好一左一右,三個坊挨挺近的。
兩人講定,溫嶽固不抱太大希望,但是感覺心到神知。祝纓也不是確定就一定能治好溫母,但是她也不介意給花姐多找一些能發揮的地方。
祝纓回到家就跟花姐說了這件事,花姐則取出一本書來,說:“那我再抱抱佛腳。啊!對了!還有一件事兒!”
祝纓道:“什麽事?”
花姐道:“是今天,種咱們家地的老錢一家過來說,他們鄰居一戶人家願意投效你。也是二十畝地,比咱們現在的田要好些。”
“誒?”
花姐以為她不明白,解釋說:“就是,他們的田都算成是你的,地還他們種,每年給你交租子。我先看你的意思,你要答應了,我再跟幹爹幹娘說。然後咱們去過了戶,每年淨等收租子就好了。”
“為……為什麽呀?”祝纓是聽過有這種事的,很多人都這麽幹的,但是沒放在心上。她才算個什麽官兒呢?
“咱們租子低呀,你又不使喚他們到家裏來幹活兒。你是官兒,你的田不納稅,他們隻交給你的租就行。人家說了,你要能保得住這個田呢,他們樂得一年就交兩成租子,省心又省事兒。你要保不住,他們也不過是與原本的結局一樣,被旁人盤剝。總要再掙紮一下的。”
“京畿地麵上,王京兆的治下,也這樣?”
花姐道:“你忘了?咱們的地都是怎麽來的?收成也就那樣。灌溉也不好,全看天時。什麽地方沒有窮人?就算手裏拿著幾畝田,也是保不住的。不小心的時候,什麽欠個債,打壞個東西,或者就是誣賴,沒用的。”
“國家賦稅就少啦。”
花姐道:“他們有本事就守住了別叫人欺負人呐!又守不住,還給他交什麽稅來?!你能護得住人,就護吧!當年,咱們在家裏時,唉……”
祝纓道:“行。隻是要交割清楚。”
花姐道:“有我呢。”
祝纓想了一下,說:“那這樣,這一份田我來收,把那四十畝地移到爹娘名下。”
花姐也想了一下,說:“好。”
事情就這麽定了下來,祝纓絲毫不覺得愧對朝廷。至於保不保得住,她已另有主意了。
……
第二天,溫嶽就派了車來接花姐。祝纓那時還在大理寺,花姐與來人對上了名字,到了溫嶽家。等祝纓回來時,花姐已經回來了,臉紅撲撲的,手裏捧著本醫書在屋子裏踱著步子。
祝纓道:“這是怎麽了?很難麽?難就請尼師去!別病人沒治好,大夫瘋了。”
張仙姑道:“你胡說什麽?我看花兒姐好好的!”
花姐雙眼放光,捧著書出來說:“能治的!雖難,是因為病得久,並不是不好治!”
“咦?”
“嗯,小祝你猜對了!是大夫和病人說話不順。男女大妨本就麻煩,有時狠狠心,讓大夫病人見了麵,問了也不好意思說。說了也不能感同身受,總是差那麽一層。那位娘子真是婦科上的病症,我與她聊過了,知道我是官員的寡姐,她說話也順多了。我斷的她的症候都對,這樣的症前陣兒在庵裏我也見過,不過是年輕人,比她病得時間短。我想先擬了方子給尼師看過了,再給她下藥。”
祝纓道:“那可太好了!以後必成名醫!”
花姐一直笑:“那可不敢當,不過我照方抓藥總不會救不了人。”
祝纓掌鼓:“好!”
花姐一直在尼庵裏幫忙,也治過一些人,但她總有種想法:我學醫雖是為救貧苦人,然而貧苦人是因無力延醫問藥才叫我醫治,我的醫術未必就好。有時或許隻是因為身體缺藥,隨便一點藥身體就能好了。又有尼師把關,我才沒出紕漏。且也有不治生亡的病人,總是我學藝不精。
現在有一個病人,不缺大夫,她還能看出來,心情就格外的好。
第二天,她先去尼庵請尼師看了方子,還請尼師去看病人。尼師道:“你的病人,斷得已經很準。”花姐再三請求,請人到了溫嶽家。
尼師也喜歡花姐踏實,隨花姐到了溫嶽家,重新診脈,又問情狀,對花姐道:“這一樣症候,你算是學成啦!藥方拿來我看。”
花姐將藥方拿給了她,尼師略作增減,告訴花姐:“她年長,比前番那個更體虛一些,這裏份量要有不同。”又多給了一個食補的法子,讓溫母:“不要總是靜躺,每日可披發緩步,早晚各走兩刻。”
過不數日,溫嶽在皇城門口等著祝纓:“小祝大人,家母已見好轉,多謝多謝。不日定登門拜訪。”
祝纓道:“本也是湊巧了。伯母康健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