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蕭景曜還是第一次看到永嘉帝這麽銳意進取的模樣。在蕭景曜的印象中, 永嘉帝更像是一條掛在樹上被風幹的鹹魚。風一吹,懶洋洋地晃一晃,風一停又懶洋洋地歇下來, 在哪裏摔倒就在哪裏躺下,讓他幹活也是能摸魚就摸魚,哪怕是被正寧帝壓著監國, 也要薅蕭景曜的羊毛,讓蕭景曜幫他分擔政務, 一起幹活。
這樣有強烈進攻傾向的永嘉帝,蕭景曜表示自己是真的沒見過。
永嘉帝見蕭景曜瞳孔地震的模樣, 忍不住又是一笑, 得意地抬了抬下巴, 眉飛色舞, “嘿嘿, 驚住你了吧?”
蕭景曜無奈, 臉上也有了笑意,“陛下英明, 臣萬分感動。”
“我賭你心裏不但沒有感動, 還在納悶我為什麽這麽有上進心!”永嘉帝衝著蕭景曜擠眉弄眼,顯然是驚到了蕭景曜,心情極好,又恢複了先前當王爺時的做派,連自稱“朕”都給舍了。
蕭景曜含笑看著永嘉帝,不管永嘉帝這條鹹魚為什麽突然間就活蹦亂跳,幹勁十足。但爭奪海權, 對整個華夏來說都是意義非凡的事情。蕭景曜現在萬分慶幸登基的是永嘉帝,好歹他能敏銳地意識到什麽決定才是最好的, 又不會過河拆橋。
永嘉帝的臉色卻慢慢嚴肅起來,收斂了笑容,嘴唇抿成一條線,淡淡道:“春秋戰國時期,各方爭霸,國與國之間開戰不過是稀鬆平常之事。大爭之世,哪怕不願大動兵戈,致使民不聊生的國家,都身不由己地被裹挾著往前走。原先大齊在中原,隻要抵禦匈奴蠻夷等外族,依靠天險地勢,還有曆朝曆代不斷修繕的長城,禦敵於長城之外。如今使臣團說,海上有各個異族的船隊,他們野蠻,隻知道燒殺搶掠,這樣的做派,與南下搶掠的匈奴何異?”
“大齊固然可以死守國土,但若是錯失這個先機,等到海域都被那些外族瓜分完畢,那他們的戰船前來大齊,豈不是暢通無阻?”
“閔州百姓先前深受倭匪之苦,哪怕倭國並不敢同大齊開戰,但那一茬又一茬的倭匪不斷登臨閔州的地界,燒殺搶掠,害死百姓無數。閔州臨海百姓,誰家同倭匪沒有殺親之仇?隻一家倭匪便讓閔州百姓這麽痛苦,現在海上的戰船商船,可是來自許多個國家。大齊富庶,以他們見了好東西就搶掠一空的野蠻做派,真讓他們得到了什麽機遇,他們會放棄大齊這塊肥肉嗎?”
永嘉帝看過閔州百姓過得有多艱難的奏折,年幼時更是親自體會過匈奴圍困京城,禁衛軍死守不退的屍山血海的情景。
對於永嘉帝而言,他更希望在大齊的疆域之內,沒有任何異族可以對大齊的百姓動兵戈。
“挨打了才反擊,那未免也太好脾性了。”永嘉帝冷冷一笑,“對付像匈奴那樣的野蠻人,隻有狠狠地打,將他們打疼了,打死了,他們才會學乖。朕不想再在大齊境內看到烽火。尤其是外族入侵,殺害大齊百姓的烽火!”
“天子做民父母,以為天下王。”永嘉帝目光湛湛,“朕是天子,應當愛護自己的臣民,庇佑他們免受戰爭之苦。”
“禦敵於國門之外,我們才是贏了。”
蕭景曜這回是真的震驚了,用一種十分新奇的目光看著永嘉帝,仿佛第一次見他一樣,從來都沒見過永嘉帝這樣激昂自信的模樣。
毫無疑問,永嘉帝絕對會是一代雄主。
這樣的戰略眼光,這樣的戰略意識,他已經具備了雄主的心胸與眼界。
禦敵於國門之外。
華夏那段灰暗的曆史太能證明這番話的正確性了。戰火若是在自己的國土打響,不管最後是輸是贏,死傷無數的百姓,遍地殘骸,破爛不堪的房屋,還有尚未消去的戰火,都在訴說著這片土地上曾經經曆過什麽傷痛。
就算從悲痛中站了起來,贏得了這場戰爭的最終勝利,但傷痛已定,成為一代人甚至兩三代人刻在骨子裏的慘痛回憶。
蕭景曜震撼地看著永嘉帝。永嘉帝含笑回望蕭景曜,向他伸出了手,“大爭之世,大齊即便不願爭,也不得不爭。強則存,弱則亡,生死之戰,大齊必須是決定別人生死的那個!”
永嘉帝是真的想做一條鹹魚,但他已經擔上了這世上最沉重的一副擔子,合該為天下萬民負責。在康王和榮王回來後,永嘉帝又敏銳地意識到,新的時代節點已經到來。大齊站在了如同春秋戰國時期那般的節點。隻不過那時候各個國家爭霸天下,打來打去都是華夏自己人。而現在,戰場擴大到了整個世界。
這種情況下,永嘉帝再想擺爛,不說正寧帝會從地底下爬上來抽他一頓,他半夜起來都能給自己甩一巴掌。
王朝更替,都是華夏人自己的事情,即便亡國,華夏文明也一直不曾斷絕。若是在世界爭霸這場戰爭中輸了,那就是整個華夏都變為外族的羔羊,任人宰割,寶物被掠奪,百姓被奴役,文明被摧毀。華夏自此像蕭景曜提過的其他三個文明古國一樣,徹底從曆史上銷聲匿跡。
這是亡天下。
蕭景曜看著麵前神情鄭重又眉眼飛揚的永嘉帝,朗聲一笑,毫不猶豫地伸出手。二人的手在空中緊緊握住,相視一笑,都在對方眼中看到了銳氣和興奮。
永嘉帝,確實是最適合大航海時代的帝王。
蕭景曜心中大定,出海還能說是揚大齊國威,但大動兵戈,操練水師,向周遭各個海域駐紮之事,必須得永嘉帝強硬決定。哪怕正寧帝還在,這麽大的軍事動作,也得和朝臣博弈一番。永嘉帝剛登基不久,麵臨的壓力,肯定會比正寧帝在時要大得多。
但永嘉帝從來就沒怕過,並未將這些壓力放在心上。他從小就是倍受父母寵愛的孩子,前朝後宮從來就沒受過委屈。這樣養出來的孩子,根本不會是麵團脾氣。先前永嘉帝表現得無害,是因為朝臣們沒有觸及到他的底線。現在永嘉帝要做自己決定正確的事,其他人想要阻止,絕對阻止不了。
永嘉帝目光灼灼地看著蕭景曜,爽朗一笑,笑出一口大白牙,“這樣風起雲湧的世道,若我們真的做成了這事兒,讓大齊成為世界霸主。父皇要是泉下有知,定然尤為高興!”
要是皇祖父也在的話……嘿嘿嘿,看父皇怎麽□□祖父!當初皇祖父不是瞧不上父皇,還把他所有的兒子的野心都鼓動起來,拿兒子來養蠱。事實證明,皇祖父是錯的!而且錯得離譜。
永嘉帝是個護短的人,還是個爹寶,正寧帝當年受過的委屈,他都記著呢。一點都沒有氣死皇祖父的愧疚不安感。
這樣讓人心情大好的事兒,自己偷著樂怎麽行?永嘉帝狗狗祟祟地看了一眼殿裏的史官,拉著蕭景曜走到一邊嘀嘀咕咕,主要是暢想一下他皇祖父會被他父皇氣成什麽樣。
真是想想都讓永嘉帝開心!
蕭景曜的神情很是一言難盡,沉默了良久才道:“高宗皇帝已經故去多年,想來不會太過動怒。”
就……人家養蠱本來就是為了選出最適合的皇位繼承人。正寧帝和永嘉帝幹得越好,高宗皇帝就會越覺得他當年做得沒錯吧?
以高宗皇帝的冷酷和鐵血,肯定不會後悔他拿兒子養蠱的事兒。至於會不會被正寧帝氣到,那就得看正寧帝的發揮了。
永嘉帝覺得蕭景曜說得有道理,決定再給正寧帝燒一大堆供奉下去。要是大齊的列祖列宗們真的都在地府相聚,那他爹必然不能做最窮的那個皇帝!本來輩分小就吃虧,要是生活用度上再受委屈,那這日子過得還有什麽意思!
大孝子永嘉帝如是想到,堅定了自己的皇陵要帶雙倍陪葬的念頭。東西多不多的無所謂,主要就是不能讓他父皇過簡樸日子。
蕭景曜在永嘉帝這裏得了一顆定心丸,回府後,臉上的興奮都沒消。顧希夷一看就知道蕭景曜現在心情極好,當即打趣道:“恭喜夫君如願以償。”
蕭景曜臉上的笑容更燦爛了幾分,冷靜下來後,又用愧疚的眼神看著顧希夷,“我這一去,短則兩年,多則四五年,家裏一應事務,都要辛苦你了。”
顧希夷毫不猶豫地點頭應下,“夫君放心,我能做好。實在有難處,還能回娘家讓我娘幫幫忙呢!”
蕭景曜又向顧希夷提起了永嘉帝有意讓小湯包做太子伴讀之事。
顧希夷吃了一驚,而後抿嘴一笑,“陛下先前就一直想把小湯包偷回皇宮,現在可算是找到了光明正大的理由。”
永嘉帝還是太子的時候,偷偷溜出宮跑來找蕭景曜,沒少幹偷偷抱著小湯包跑路然後被蕭景曜逮個正著的滑稽事。顧希夷對永嘉帝還真沒有什麽畏懼,知道他特別喜歡小湯包,現在永嘉帝有意讓小湯包進宮給太子當伴讀,顧希夷倒也沒有太過擔心。
宮裏捧高踩低,看人下菜碟。小湯包是外臣之子不假。但這個外臣可是二品大員,還是禦前紅人,極受永嘉帝信任,單憑這點,就夠宮裏人對小湯包多上幾分心了。更別提永嘉帝還特別喜歡小湯包,太子對小湯包也抱有善意,小湯包不說能在宮裏橫著走,起碼也不會有不長眼的人欺負到他頭上。
說句不恰當的話,就算是永嘉帝其他幾個兒子想要欺負小湯包,也得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
他們的母妃未必有讓他們爭奪大位的心,但平白無故得罪蕭景曜這個禦前紅人再加顧將軍府,那真是腦子有病才能幹出來的事情。
至於皇太子,他的地位穩固得很。本朝第一個皇太孫,當初正寧帝冊立皇太孫的時候,蕭景曜就暗中感慨過福王常年坑爹,這會兒太孫也跟著坑爹。正寧帝那一手操作,皇太孫的正統性和永嘉帝一樣,都來自正寧帝。也就意味著,永嘉帝登基後,皇太子這個身份,十分坑爹的很難廢掉。除非太子實在不堪大用,毫無底線,一看就有亡國之相,不然他這個太子之位就穩穩當當地黏在他屁股底下。
蕭景曜也教導過皇太子幾回,看得明白那個孩子的性情。果然是正寧帝養育過的孩子,行事頗有幾分正寧帝的風範,看似溫和,實際上十分有原則,該狠下心的時候足夠果決,甚至還繼承了一絲永嘉帝的敏銳。
是個帝王的好苗子。
也正因為對太子足夠了解,對小湯包當太子伴讀一事,蕭景曜並未覺得有什麽不安心。
小湯包噔噔噔跑過來,仰著頭問蕭景曜,“太子的課業學得好嗎?爹爹不是說過,太子要是念不好書,夫子會打伴讀的手板?”
小家夥癟癟嘴,大大的瑞鳳眼裏已經盛滿了淚水,“小湯包不要挨打。”
蕭景曜撐不住笑了,伸手將這個愈發墜手的崽崽抱了起來,眉眼溫柔,耐心地問小湯包,“你覺得爹爹忍心讓你挨打嗎?”
小湯包果斷搖頭。
蕭景曜微微一笑,點了點小湯包的鼻子,“太子的功課十分優秀,夫子們都對他讚不絕口。絕對不會發生懲罰伴讀的事。就算太子沒完成好課業,陛下也不會讓夫子打你的手心。”
這點待遇,蕭景曜還是能為他的崽崽爭取來的。這個實心崽這麽可愛,他這個當爹的都舍不得揍,別人憑什麽打他的崽崽?
永嘉帝也沒揍過孩子。兩個生了省心兒子的幸運家長湊在一起嘀嘀咕咕,覺得打孩子這事兒還是不能幹,兩個孩子都不熊,偶爾淘氣一下那叫孩童的天性,不能打。
小湯包得到了蕭景曜的保證後,終於放下心來,很快就開心起來,滿眼都是憧憬,“皇宮裏有禦膳房,禦膳房做出來的飯菜肯定特別好吃!”
小吃貨解決了挨打危機,立即就盯上了禦膳房的飯菜。
蕭景曜回想了一下自己當中書舍人時吃過的工作餐,沒忍心告訴小湯包,禦膳房的手藝也就那樣,無功無過,有時候還比不得家裏的大廚。
不過看著小湯包開開心心的模樣,蕭景曜也沒打擊小湯包的上學熱情,而是笑眯眯地問小湯包,“太子比你年長五歲,課業進度也比你快。夫子現在給太子講的課,你都沒聽過。要是你不努力學的話,可能就會在太子麵前變成一個笨崽崽。”
什麽?還有這事!小湯包倏地瞪大了眼,像一隻貓兒一樣,警惕地看了看四周,而後閃亮亮的眼睛緊緊盯著蕭景曜,“爹爹,我要學!”
他必然不能做上書房最笨的崽!
雖然上書房總共就兩個崽。
不過永嘉帝想到自己的皇位已經穩得不能再穩了,想了想,將廢太子以及寧王和平王的長子都放了出來,和其他小皇子一起去上書房念書。
至於正寧帝留下的那幾個還未成年的皇子,永嘉帝瞅了瞅他們的年紀,順手將他們拎去朝堂試著幹活。
也快到出宮開府的年紀了,朝堂現在缺人缺的緊,正好讓他們去曆練一下。
這樣一來,上書房就熱鬧了起來。永嘉帝又露了口風,說是要給皇子們找伴讀。
這下,宮外也熱鬧了起來。
誰不知道太子就在上書房念書。要是能讓家裏的孩子當上太子伴讀,這可是天大的機遇!看看蕭景曜和永嘉帝,都不是伴讀的情分,而是年少時的交情,現在蕭景曜這個禦前紅人多讓人羨慕?
說酸話的人,下意識地忽略掉了蕭景曜本身的能耐。也不想想,要不是蕭景曜的實力足夠能打,正寧帝和永嘉帝會不會這麽信任蕭景曜,讓蕭景曜年紀輕輕就身居高位,做出的每一樣重大決定都是能引起動**的大事。
蕭景曜對此不置可否。一下子選這麽多伴讀,小湯包也就沒那麽打眼了。不然就小湯包這一個太子伴讀成天出入宮廷,怕是有不少人要眼紅得紮小湯包的小人了。
蕭景曜又想到那三位被正寧帝圈禁的王爺,或者該叫他們庶人,據說自從正寧帝去世後,寧王和平王都老實得很。廢太子那邊就更安靜了。廢太子早亡,太子妃沒有其他兩位王妃的糟心事。畢竟不過是圈禁而已,還是圈禁在風景優美,占地麵積不小的別院裏,不管是正寧帝還是永嘉帝都沒有缺他們伺候的人手,也並不拘著他們戒色。
是以這些年,寧王多了五兒四女,平王多了六女兩子。據說這兩人被圈禁後就一蹶不振,沉迷享樂,每日隻在別院中飲酒作樂,姬妾成群,正好他們被圈,一門心思都在造人上,府裏著實熱鬧了許多。直到後來正寧帝病逝,平王和寧王哭得不能自已,回別院守孝,收斂了許多。
如今永嘉帝想起來讓他們的大兒子去上書房念書,寧王和平王紛紛心中大定。老六這是有意給孩子一條生路啊!
這時候,寧王和平王也顧不得頹廢了。他們這輩子肯定是圈禁到死,但孩子有機會出去,他們這個當爹的自然欣喜萬分,一時間竟對永嘉帝生出許多感激之心。再回想起自己當年對永嘉帝的嘲諷與不屑,隻覺得恍然如夢。
相比起來,廢太子妃對永嘉帝的感激,就是實打實的,不摻一絲水分。
永嘉帝本來也記掛著廢太子留下的妻兒。他還是太子的時候,就經常翻牆跑去照顧侄子。現在自己當了皇帝,讓一個侄子出來開府承襲他們這一支,也算全了他和廢太子以及寧王和平王之間的兄弟情義。
這是天家私事,大臣們也不在這些小事上叨逼。誰知道這裏頭會有怎樣的內情,萬一踩到雷砰砰砰把自己炸成煙花,那多冤。
蕭景曜也不擔心多了些人一起在上書房念書會對小湯包造成不好的影響。
永嘉帝對太子,完全照搬正寧帝對他的那一套。別看太子還小,東宮待遇也是獨一份的。哪怕同在上書房念書,因為年齡參差不齊,學業基礎也良莠不齊,太子也不會和其他人一起上課。
毋庸置疑,太子的課業是同輩人中最好的。他們也沒有那個顏麵讓太子來遷就他們。
蕭景曜故意逗小湯包,激發小湯包的好勝心也是如此。上書房確實有著大齊最好的師資力量沒錯,但這一切都以太子為主。小湯包聰明歸聰明,但一開始就沒跟上,多打擊小朋友的自信心。
好在這兩年蕭景曜斷斷續續教了小湯包許多東西。蕭景曜上課,不拘泥於書本,通常是想到哪兒就給小湯包講到哪兒,經常發散思維,講完書本上的東西,還會給小湯包發散出各種有趣的奇聞趣事。
小湯包聽得津津有味,知識不斷+1+1。
再加上小湯包小小年紀就跟著蕭景曜往返於京城和閔州之間,一路上親身體驗了不同地方的風土人情,眼界也隨之開闊。若是單獨論知識的深度,小湯包可能比不過太子,但要是論知識的廣度,那小湯包就該笑眯眯地對太子說一聲承讓。
蕭景曜現在再給小湯包把落後於太子的進度給補上來,太子都要被小湯包卷出危機感。
照相機記憶就是這麽不講道理,當初是蕭景曜的同窗深受打擊,現在太子也逃不過。
永嘉帝是個天賦黨,太子碰上個天賦黨伴讀,某種程度上來說,在坑人與被坑方麵,父子倆達到了微妙的能量守恒。
這一次選出來的太子伴讀也不止小湯包一個。永嘉帝對太子大方得很,原本打算給太子安排兩個伴讀,但一看另外一個班,本就人多,再加上每人兩個伴讀,更加熱鬧,愈發顯得太子這邊冷冷清清。
這永嘉帝能忍?
永嘉帝當即大手一揮,決定給太子選四個伴讀。
小湯包已經內定,還有皇後娘家,送來了一個太子的表哥,瞧著乖乖巧巧,正好合了太子的眼緣,四個伴讀的位置就被定下兩個。剩下的兩個伴讀之位,永嘉帝給了老牌勳貴安國公家的孫子,還有公孫家的孩子。
外戚,勳貴,世家以及小湯包這個寒門官員之子,正好把朝廷的各方勢力全都給包圓了。
蕭景曜揶揄永嘉帝,“以前陛下萬事不操心,現在辦一件事得在心裏琢磨五六回。”
永嘉帝沒好氣地瞪了蕭景曜一眼,“不提悠閑生活,我們還能做好朋友。”
蕭景曜微微一笑,認真聽著永嘉帝發牢騷,什麽為了這個太子伴讀名頭,各家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甚至還把手伸到了宮裏頭來啦,什麽孩子太熊,惹得夫子勃然大怒啦……絮絮叨叨講了好一陣兒,永嘉帝才拍了拍蕭景曜的肩,笑著問他,“馬上就要出海了,你可做好了準備?”
蕭景曜神情一肅,“那是自然!”
“海上航線,你應當比朕更清楚。朕對你就一個要求,”永嘉帝含笑看著蕭景曜,“好好活著回來。”
蕭景曜對於大齊的價值,是不可估量的。大齊缺了蕭景曜,失去的不僅僅是隨便可以替代的二品總督,而是一個生了一雙慧眼,仿佛一眼就能看到千百年後的傳奇能臣。
永嘉帝歎氣,“練水師不知又要花費多少人力物力和財力。哪怕胡閣老現在不管戶部了,都得心疼得跳起來對朕拍桌子。”
蕭景曜很是淡定,“錢賺來就是準備花的。放在那兒不過是死物,隻有讓錢流入市場,才會是一個健康的經濟環境。”
永嘉帝聽不大懂,但他神奇地get到了流動資金的重要性,腦海中靈光一閃,激動地拍著桌子,蹭的一下站起來,三步並作兩步走到蕭景曜身邊,眼睛的亮度讓蕭景曜覺得屋裏多出了個探照燈。永嘉帝興奮地問蕭景曜,“朕知曉民間有許多放印子錢的?”
印子錢,蕭景曜並不陌生。在蕭景曜沒穿越的時空,這個詞語也是個讓人覺得十分熟悉的詞匯。《紅樓夢》中,鳳姐兒就放過印子錢。
就是古代版的高利貸。
大齊禁止放印子錢,但民間放印子錢之風卻屢禁不絕。印子錢的利息奇高,一般都是“九出十三歸”。所謂九出十三歸,就是借十兩銀子隻給九兩,扣下的那一兩銀子,算是手續費。但借條上寫的是十兩,三個月後,連本帶息共還十三兩。
也就是借九兩還十三兩。蕭景曜在心裏飛快地計算了一下,按照年化利率來算,印子錢的年化利率已經達到了383.39%。怪不得民間一直有“印子錢,一還三,一年借,十年還,幾輩子,還不完”的俗語。
蕭景曜不知道永嘉帝為什麽突然提到印子錢,這個思維有點太跳躍了,蕭景曜都有些跟不上。
永嘉帝繼續興奮,“百姓們手裏有餘錢,去放印子錢,是為了賺取高額利息。窮苦百姓實在沒了出路,才去借印子錢。這才導致民間放印子錢之風屢禁不絕。你看看,這一邊有餘錢,想賺錢,一邊沒有餘錢,想借貸。既然民間有這個需求,不若朝廷來辦一個這樣的錢莊?與其讓百姓們將自己所有的家當都抵押給放印子錢的,不若抵押給朝廷辦的錢莊。好歹朝廷的錢莊收取的利息沒有放印子錢的高。”
蕭景曜都驚呆了。
好家夥,永嘉帝這說的不就是銀行嗎?
萬萬沒想到,自己這個搞金融的沒提出來辦銀行,永嘉帝這個土生土長的皇帝反而想到了這點。
蕭景曜給了永嘉帝一個大拇指,認真讚歎了他一句,“陛下聖明。”
“朝廷可以給百姓放貸,但放貸的利息如何算,得經過縝密的計算……”蕭景曜開始給永嘉帝講解如何計算利息。
永嘉帝瞬間蚊香圈圈眼,趕緊伸手打住蕭景曜的魔音穿腦。別念了別念了,頭已經開始疼了,這個算法怎麽可以如此複雜!
永嘉帝覺得這不是他這個皇帝該受的折磨,於是又把戶部尚書召進宮來,讓蕭景曜去折磨戶部尚書。
被蕭景曜灌了一耳朵怎麽算利息的戶部尚書何明淵:“……”
謝謝,有被攻擊到,腦子已經開始打結了。
不過何明淵到底是胡閣老都誇過的得力幹將,哪怕再暈,也認真將蕭景曜所說的東西都慢慢消化完了,而後就用飽含深意的目光看著蕭景曜:不愧是熱愛搞事情的蕭大人。就算要出海了,都要在臨走之前又給朝廷扔個新鮮東西。
還真別說,這個銀行要是真辦成了,百姓們實在走投無路,也不至於去接觸印子錢。
這都是害人性命的東西,要是還不上,等待借了印子錢百姓的,就是賣田賣地賣兒賣女賣自己的結果。
若是在銀行借錢還不起,賣身也是賣給官府,總歸不會比賣給別處差。
這樣將經濟學問玩出花來的風格,是蕭景曜的做派沒錯了!
看懂了何明淵眼神的蕭景曜:“……”
他要是說這事兒和他沒關係,會有人相信嗎?
永嘉帝對著蕭景曜露出了一個燦爛的笑容。
“何閣老,這是陛下的提議,下官不過是稍作填補罷了。”
何明淵不讚同地看著永嘉帝:陛下怎麽還搶臣子的功勞呢?
永嘉帝:“……”
夭壽了,這年頭兒,實話都沒人信了。
蕭景曜差點沒憋住笑出聲,同樣回了永嘉帝一個燦爛的笑容。
今天的永嘉帝,依然十分想寫一篇《我的一個冤種朋友》。
蕭景曜說得越仔細,何明淵的眼神就越亮。這個銀行有點東西啊。重點不在借錢,在存錢!
要是那些高門大戶都將銀子存在官辦銀行,哪怕有要借出的部分銀錢,留在銀行中的現銀必定非常多。有這樣一筆銀子,可以做的事情又多了去了。
何明淵深深地看著蕭景曜,體會到了當初胡閣老複雜的心情。這麽好的苗子,竟然就隻在戶部待了不到一年?
蕭景曜這手生錢的本事,何明淵心服口服。要是這會兒永嘉帝直接說要把他的戶部尚書之位給蕭景曜,何明淵都不會有一點怨言。
蕭景曜看著滿臉嚴肅,不斷向自己追問細節,認認真真做筆記的何明淵,覺得自己又碰上了卷王。
偏生最先提出這事兒的永嘉帝還在正大光明的摸魚,捧著茶杯笑眯眯地看著蕭景曜和何明淵討論得熱火朝天,覺得入口的茶都香了不少。這才是皇帝該過的日子!他隻要安排別人幹活就行!
奈何蕭景曜馬上就要離開京城了,永嘉帝薅羊毛的時間有限,很是鬱悶。
可惡,朝堂怎麽就不能出現第二個蕭景曜讓他才薅羊毛嗎?
平心而論,世上神童數不勝數。蕭景曜能過目不忘固然令人羨慕,但大齊官員又不止蕭景曜一個人能過目不忘,再說了,能考中進士當官的,誰的記性差了?就算做不到過目不忘,看個四五遍就能背估計都是基操。
但永嘉帝想要第二個蕭景曜,那難度係數就直線上升。可能性無限接近於零。
永嘉帝想了想沒有小夥伴幫忙處理政務的灰暗生活,整個人都有些無精打采,而後用滿懷鼓勵的眼神看著何明淵,“何卿,此事就交給你了。你要好好辦。”
何明淵鄭重點頭,“臣遵旨。”
果不其然,辦銀行的消息一出,所有人都看向了蕭景曜,人人自危。抄家總督不會又想搞什麽大事吧?實在是被他查賬查出心理陰影了。
真就是景曜查賬,生死難料。
至於辦銀行,聽著倒是不錯,以後存錢借錢都有了個官方的去處,反正官員們不允許經商,也不允許放印子錢。現在將家裏的存銀存進銀行賺利息,倒也不錯。反正蕭景曜馬上就要出海了,他再怎麽想搞事情,人都不在京城,也搞不了什麽大事。出海好啊,出海妙啊,去折騰外族人吧,抄他們的家去!
感受到落在自己身上驚疑不定的目光,蕭景曜也隻能無奈歎氣。
這一次,真的不是他先動的手!
永嘉帝憋笑。
這種有關銀子的大事,朝臣們討論來討論去,最終還是決定先在京城施行。若是有什麽不妥的地方,也能及時喊停,免得造成更多的損失。若是辦得不錯,再逐漸推行到各州。
不過這樣一來,戶部就得新辦一個司,急需懂經濟知識的官員上任。
這不巧了嗎,狀元沈意之,正好懂經濟學問,還寫信請教過蕭景曜福安港口的稅率計算問題。
戶部急著用人,破格將沈意之提到了銀行司,連跳兩級,官至正五品。
還有一些沉寂了許久的通曉經濟學問的人被提拔,朝中震動,竟是爆發出了一股學經濟學問的小浪潮。
不過這些就跟蕭景曜沒關係了。他把自己知道的有關銀行的知識全部一股腦扔給永嘉帝後,便帶著新的使臣團,一路南下前往閔州和梁千山匯合。
臨行前,永嘉帝將自己的龍佩給了蕭景曜,“這塊龍佩,見它如見朕。若有大事,你盡可自己先做主,一切事都有朕擔著!”
“大齊未來的霸主之位,全看你此次之行了!”
蕭景曜接過龍佩,同樣豪情萬丈,“臣定不辱命!”
大航海時代,大齊跟上了,兵器軍械和戰船還稍稍領先。就像永嘉帝所說的,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大齊有這個實力,目標直指最終的霸主之位。
蕭景曜從未這麽輕鬆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