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製作

第762章 模擬失重

第七百六十二章 模擬失重

PS:??新年好!新年好!又一年開始了,感謝大家的陪伴,這本書已經到了收尾階段,大概會在過年前後結束,新書已經有了些想法,具體過完年再說了。

十三非常感謝兄弟姐妹們一直以來的支持,祝大家新年行大運,多多發財!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簡稱NASA,是美國聯邦政府的一個行政性科研機構,負責製定、實施美國的民用太空計劃與開展航空科學暨太空科學的研究,它的總部就位於華盛頓特區。

杜克來到NASA,《地心引力》畢竟不是一部如同《變形金剛》或者《星球大戰》般的科幻電影,必須要減少其中不符合實際情況的地方,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無疑是最具權威性的機構,如果能得到他們的支持,從籌備到拍攝再到後期製作,肯定會減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如同曾經的那位導演一樣,杜克很輕鬆就獲得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支持,而且他的名氣更大,對方也更加重視這個項目,不但派出兩名處於休整階段的現役宇航員員到劇組實地指導,還接受杜克的聘請,專門派出一個四人技術小隊,幫助劇組設計和拍攝空間站以及航天器等道具。

在杜克的規劃中,影片裏空間站內部的大部分戲份都將在搭建的布景中拍攝,這支小隊雖然隻會在洛杉磯停留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劇組也要支付高額的報酬,但他們的加入,無疑能讓搭建的場景更具備專業性。

影片的每一個鏡頭畫麵都是基於現實,除了中國的天宮和神舟飛船由於很多內容尚未公布,大部分都是靠想象之外,用於拍攝的其他太空站和衛星等都必須經過精準的建模。

說到影片中的中國元素,杜克不會像原本的導演那樣心口不一,他加入中國元素就是為了商業。為了在中國市場增加吸引力。

而且華納兄弟在預售中,又一次引入了中影集團的資金,對方也派遣了相關方麵的專業人士過來,確保影片中涉及到中國的內容不會觸及到大剪刀那**的神經。

影片最大的賣點是特效和女主角的自救。其中特效更具備商業看點。

為了成片後盡可能讓觀眾身臨其境,杜克查詢了很多宇航員的資料,並且在返回洛杉磯後,與航空航天局派來的兩名宇航員不斷做交流,獲取了不少信息。

片中女主角的獨角戲難度很大。所以杜克相當關注斯嘉麗準備的細節,不但邀請了瑜伽師對她做訓練,還讓宇航員鍛煉她拍攝時用到的太空呼吸節奏。

斯嘉麗畢竟是文藝少女出身,而喬治?克魯尼戲份有限,杜克對他們也比較放心,前期籌備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特效方麵。

對於特效而言,拍攝最大的挑戰是表現失重的狀態,並將其呈現給觀眾,除了讓演員盡可能忘記重力的感覺,劇組會使用很多的CG動畫技術。使之合成更真實。

不誇張的說,太空可謂全人類的終極夢想,而即使對於電影這台造夢機器而言,要在銀幕上創造出真實的太空也絕非易事。

最理想的情況,是劇組全片都在太空中拍攝,但這顯然不可能。

製作《地心引力》最大的難度來自於技術方麵,杜克很清楚這一點,不過相比於曾經的阿方索?卡隆,他具備的優勢太多了。

首先,杜克也是走在好萊塢技術最前沿的導演之一;其次。他曾經數次去過詹姆斯?卡梅隆的拍攝地,對世界之王改進的設備也有足夠的了解,很多都可以直接運用到《地心引力》的拍攝中;最後,工業光魔的特效團隊足夠強大。在杜克提出記憶中的一些特效解決方案時,很快就能摸索出實際的運用方法。

當然,最重要的是杜克的製片預算高達2億美元,而且必要的情況下,還可以繼續追加,充足的資金也可以聘用更多的特效工作人員同時工作。從而壓縮製作的時間。

片中逼真的太空景色會完全使用CG製作,特效團隊花費了大量時間研究真實的太空。

“一定要比其他的太空片更加逼真!”

《地心引力》的視效總監蒂姆?韋伯是帶著杜克這樣的要求,先於拍攝開始了製作這部影片的特效工作。

按照杜克的設想,當《地心引力》的太空環境呈現在IMAX銀幕上時,對於坐在黑暗中戴著3D眼鏡的觀眾來說,並不亞於一場星際旅行,整部影片隻有空間站內部的大部分戲份是在搭建的布景中拍攝,而逼真感受的外太空其實都需要依靠CG實現,所有的太空鏡頭由CG合成。

在前期籌備中,杜克和他的團隊采訪了宇航員、閱讀了各種關於太空的書籍、研究了成千上萬張太空中拍攝的照片,去了解太空;然後在細節上花了大量心思,就像他說的那樣,必須確保每一個鏡頭中的畫麵都是基於現實。

不過,中國的天空和神舟不在這一行列當中,即便引入了中影集團的資金,對方也搞不到這方麵的資料,漢娜?瑟琳娜的布景團隊也隻能依靠想象力了。

為了模擬出太空中氣勢恢宏的光感,《地心引力》的視效團隊也將首次受用工業光魔最新開發的軟件作為畫麵渲染器,前期籌備中,工業光魔的程序員在軟件裏寫了整整七萬一千條關於著色的代碼。

蒂姆?韋伯曾經這樣對杜克形容本片的渲染工作量,“如果用一個單核CPU電腦來製作的話,得從埃及文明的發軔時,也就是公元前5000年,一直渲染到下個世紀,才可以趕上年底的試映。”

特效工作遠遠走到了拍攝的前麵,完成建模之後,在杜克的要求下,工業光魔龐大的特效團隊率先開啟了幾個純粹依靠CG實現的爆炸場麵的製作,由於真空中的爆炸與地球上麵的爆炸截然不同,杜克也沒打算使用模型爆炸的方法拍攝片中的爆炸場景。

但按照他的要求,這些爆炸鏡頭並不完全寫實,這畢竟是一部商業電影,有些鏡頭不是為了寫實,而是為了傳達一種氣氛,增加影片的吸引力。

除此之外,一些場景中有不少危險的畫麵,也將使用CG角色。

事實上一些動作太危險,比如拍攝時在太空艙內懸浮的鏡頭中,斯嘉麗?約翰遜的腿部會經受相當大的考驗,但杜克是不會讓她冒這種受傷的風險的。

即便是為了幫她衝奧,杜克也不允許意外發生。

再就是準備製造失重環境了,一部以“地心引力”為名字的電影,是不可能回避失重問題的,這也是前期籌備中的重點工作之一。

杜克一直都很清楚,在太空電影中大銀幕上的失重,其實是畫麵視角的失重,而不是真的失重。

所以,他和團隊要解決的核心問題,就是怎麽處理變換的視角問題。

於是,約翰?施瓦茲曼向他推薦了一款操作靈活的機械臂。

機械臂基本算是從汽車製造廠裏拿出來的,約翰?施瓦茲曼曾經在舊金山發現有一家小公司把攝像機固定在機械臂上拍片,這樣可以精準控製攝像機的移動,同時也非常靈活。

這個靈感啟發了他。

這款機械臂擁有4米/秒的運動速度,運動半徑達到3.1米,動作精確到0.04毫米,多達7個關節的軸心,並配有一個超過10米的軌道,足以完成各種複雜的而且精細的動作,拍出隨心所欲的各種刁鑽角度的鏡頭。

然而,在隨後的拍攝測試中,杜克和約翰?施瓦茲曼都發現,機械臂拍攝的效果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麽好。

初期測試中,斯嘉麗?約翰遜被安置在了一個可以有少量活動範圍的機台上,她的身邊有兩台機械臂,一台控製著一個ARRI .Ax鏡頭,一台控製著光源。

這基本表達了劇組解決失重鏡頭問題的思路——變換的鏡頭角度加上移動的光源。

但拍攝出的效果遠不如預期。

這個問題困擾了杜克幾天,他不斷與漢娜?瑟琳娜和約翰?施瓦茲曼交流,也將工業光魔方麵的特效專家蒂姆?韋伯召集了過來,四個人經過商議,想到了以機械臂作為基礎,製造一個更為適合拍攝的設備——燈箱!

在經過不斷的實驗後,用了超過半個月的時間,劇組製作出了杜克四人理想中的燈箱,燈箱主要由LED屏、可動籃子、IRIS機械臂攝影機構成。

這其實是視效組專門搭建的一個高六米左右、寬三米左右的立方體箱子,四周由180萬隻燈泡組成的LED屏所環繞,最中央有一個簡單的可動籃子,拍攝時斯嘉麗?約翰遜就在這個籃子裏表演。

但這個燈箱也有缺陷,工作時裏麵非常的熱……

隻是時間有限,這已經是劇組短時間內可以想到最好的解決辦法了,在模擬失重時,“燈箱”中的籃子隻能位移到45度傾斜,因為一旦超過這個角度,演員就會有掉下來的危險。

為了保障演員的安全,更多的視角變換,將通過IRIS機械臂帶動鏡頭,來實現相對位移的效果,而且如果演員的身體角度旋轉過大,重力原因很容易會造成麵部充血,畫麵失真。

在表現演員“砸向”鏡頭的效果時,實際上演員基本上是不動的,而是讓攝影機在機械臂的精確控製下“砸向”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