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為他們伸冤
宋時薇麵色一沉,不由地握緊雙手。
那可是幾十條人命啊,就為了保全溫如傾的名聲,便要犧牲這麽多無辜之人。
憑什麽?
就因為他們高高在上,便可隨意置人於死地嗎?
她心中憋著一口鬱氣覺得不太舒坦,便轉身走了出去。
蕭景珩追了出來道:“你放心,我絕對不會讓那些人枉死。”
宋時薇冷冷的聲音道:“是不能讓他們枉死。
鎮國公不是想保住自己女兒的臉麵嗎?我偏要讓他們顏麵無存!”
蕭景珩問她:“你想怎麽做?”
宋時薇挑了挑眉,眼底劃過一抹戾色:“我要為西山別院枉死的百姓們伸冤!”
……
未時。
京城最熱鬧的大街上人聲鼎沸,忽而人群中傳來一道道驚呼。
隻見一個渾身是血的姑娘,一瘸一拐的出現在大街上。
有好心的百姓過去詢問,然而那姑娘一言不發,她每走一步都會留下一個血印,觸目驚心。
百姓哪裏見過這場景,他們好奇發生了何事,便跟在那姑娘身後。
隻見那姑娘來到了大理寺,用盡全部的力氣敲響了大理寺門前的鳴冤鼓。
隨後她跪在地上高聲喊道:“請大人做主,還西山溫家別院慘死的三十二人一個公道。”
百姓聽著這話頓時議論開來。
“這西山的溫家別院是什麽地方?”
“聽名字便知道了,京城中還有哪位貴人姓溫啊,自然就是鎮國公府的溫家。
這溫家在西山有座別院,聽說今個一早被一場大火給燒了個幹淨,而別院裏的下人全都燒死了。”
“這姑娘難道就是從西山別院逃出來的?”
眾人你一言我一句地猜測著。
就在這時,穿著緋色官袍的大理寺卿韓清晏走了出來。
他來到寺門前看著跪在地上的那個姑娘問道:“你是何人,因何而擊鼓?”
那姑娘回道:“奴婢小桃,是西山溫家別院裏的一個粗使丫鬟,今早別院的那場大火不是意外,而是人為。”
此話一出百姓頓時一片嘩然。
韓清晏沉聲道:“你仔細說說這究竟是怎麽回事?”
小桃道:“兩個月前溫小姐救回一對兄妹,將他們安置在別院內。
此後溫小姐便時常前來探望,漸漸地同那個男人有了私情。
昨夜裏溫小姐同那人私會,被太子殿下抓了一個正著,此事驚動了鎮國公。
不知鎮國公和太子殿下說了些什麽,鎮國公將溫小姐帶走後,太子便讓他手下的侍衛屠殺別院內的下人。
奴婢身中數刀,暈死了過去,等我醒來的時候別院內就起了火,我是從狗洞裏爬出來,這才撿了一條命。
然而除了奴婢外,溫家別院內的下人全都死了,整整三十二條人命,還請大人為他們伸冤啊。”
她的頭重重磕在地上,句句有聲,字字悲戚。
而小桃的話就如同一石激起了千層浪,因為她的控訴太令人震驚了,百姓全都不敢置信。
有人不確定地問道:“溫小姐是鎮國公府的那位小姐嗎?”
“就是她,鎮國公府小姐溫如傾,她與男人在西山別院私會,是太子親自抓的奸!”
小桃回答了他們的疑問。
“溫小姐不是和太子有婚約嗎?她怎麽這麽想不開,竟然私會別的男人?”
“想來定是那個男人的魅力比太子殿下要大唄。”
“不知道是什麽人,竟然讓堂堂鎮國公府的小姐連太子妃的身份都不要了?”
眾人都十分好奇,不知道這個奸夫究竟是誰?
韓清晏問道:“你可知溫小姐救下的那個男人叫什麽名字?”
小桃道:“他姓沈,叫沈臨川,當初溫小姐將他帶回來的時候,他渾身都是傷,聽說他的傷是因為科考作弊被打出來的。”
“沈臨川?我沒聽錯吧?那不就是被宋狀元休掉的那個男人嗎?和溫小姐有私情的人竟然是他?”
“我怎麽有點糊塗了,這沈臨川的名聲都這麽差了,溫小姐到底圖他什麽?”
“要我說就是這姓沈的男人手段高明。”
百姓展開了激烈的討論,然而卻並沒有人懷疑小桃的話是假,因為她這一身的傷就是最好的證據。
如果不是自己的女兒做了見不得人的勾當,溫家別院又怎會被付之一炬。
說什麽意外起火,意外起火又怎麽可能一個人都逃不出來。
更何況大火是早上燒起來又不是晚上,除非別院裏的人早就已經死了!
小桃見百姓對她的深信不疑,她大聲道:“大人,奴婢所言句句屬實。
如果大人不相信的話可以找人查驗溫小姐是否還是處子之身。
太子殿下親自抓得奸,雖然不知道他和鎮國公達成了什麽合作。
但太子絕不可能容許自己的太子妃身有汙點,想必這樁婚事一定是會退的。
大人也可以派人去查驗別院內的屍體,看看他們究竟是死於大火,還是利器。
奴婢身份卑微,拖著這一條殘命走到這裏就是想將他們的罪行昭告天下,為我那些慘死的同胞們伸冤報仇。
還請大人查明真相,還他們一個公道,奴婢感激……”
話未說完,小桃突然吐出一口鮮血,搖搖晃晃地倒在了地上。
韓清晏匆忙過去查看,他扶起小桃探了探她的鼻息,然後喊道:“快去請大夫。”
人群中看熱鬧的恰好就有個大夫,他伸著手道:“老朽就是大夫。”
韓清晏道:“快來給她瞧瞧。”
那大夫匆忙上前去給小桃把了把脈,他臉色一變忙收了手後退了一步道:“大人,這姑娘傷得太重,已經……斷氣了!”
韓清晏目光一沉,他站了起來對著身後的侍衛道:“把人帶進去,好好安葬。”
“是。”
侍衛抱著小桃的屍體進了大理寺。
韓清晏對著百姓道:“小桃陳訴之冤情,本官會一一查明,定會給她一個交代。”
他朝著百姓拱了拱手,隨即邁著沉重的步子進了大理寺。
百姓圍在大理寺門前遲遲都沒有離去,有人感慨道:“多好的姑娘啊,就這麽死了。”
“如果不是她以死陳情,事情的真相或許就被大火掩蓋了。”
“絕對不能姑息凶手!”
“對,為枉死的三十三條人命討個公道。”
百姓振臂高呼,像是燃起了心中的鬥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