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局被賣給太監?她轉身傍上小皇帝

第92章 邊關戰事又起

京郊山頂寒風肆虐,洛舒寧回來就感染了風寒。

西廠事務繁忙,而她的工作尚處於起步階段,前世在職場中,若是生病,她還能請兩天假,可現在自己當了領導,就連假都不舍得給自己放上一天。

她也不知道這種轉變是從什麽時候開始的,總之職位越高,自己的責任也隨之越大,好在她如今的工作一切順利,西廠也在她的帶領下步入了正軌。

太後那邊因為手下的人員接連折損,大大的打擊了她囂張的氣焰,而她在西廠的勢力也在洛舒寧和江鉉祁的聯合作用下土崩瓦解。

太後內心十分焦急,卻又無可奈何,因為在洛舒寧的帶領和江鉉祁的幫助下,現在的西廠宛如銅牆鐵壁,其他人根本就插不進去手。

如今,西廠已經徹徹底底的淪為了江鉉祁獨有的情報機構,再沒能有第二人可以插手得了西廠之事。

但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邊關的戰事本來已經平息,但最近漸漸又有了卷土重來之勢。

洛舒寧雖不在江鉉祁的身邊,但也無時無刻的不在關注著邊關和宮中的動向。

如今邊關戰事又起,隻怕是他又要有的頭疼了。

“廠公。”

小福子左右環視了一圈,見四下無人,才敢湊近她,謹慎的遞給了她一封密函。

洛舒寧將密函收好,轉身回到房中,關緊門窗後,才小心翼翼的將密函展開。

這封密函來自邊關,信上說如今邊關戰事之所以死灰複燃,皆是因為陳將軍和王尚書已經識破了皇上的詭計,他們意識到自己被誆騙,於是便開始消極怠工。

洛舒寧看完密函後,恍然大悟,難怪邊關的戰事平了又起,原來是這個原因。

她收好信函,不敢耽擱,於是便立即起身進宮。

宮中,江鉉祁也正為著邊關一事而發愁。

他見洛舒寧那一臉嚴肅的模樣,立即心領神會。

“你們都下去吧。”江鉉祁屏退了眾人,一時就隻剩下了他和洛舒寧。

洛舒寧頗感意外,“陛下怎麽知道奴才有要事稟奏?”

江鉉祁悠悠的歎了口氣,“你哪次來找朕,不是有要事要秉奏的?”

“或者說,沒有要事的話,洛公公又何時進宮看過朕?”

洛舒寧被他說的有些不好意思,於是趕緊轉移話題將江鉉祁的注意力吸引到密函一事上。

“皇上,奴才收到了一封密函,邊關將領已經意識到自己被騙,現下正消極怠工,邊關事態也愈來愈不穩了。”

她說完,原以為江鉉祁會大發雷霆,卻沒想到他隻是麵色如常,並沒有什麽波瀾。

“皇上?”洛舒寧疑惑的問出口,“您不急嗎?”

隻見江鉉祁麵色依然如舊,不緊不慢的開口道:“這又有何可急的?”

好吧,洛舒寧心下了然,好一出皇上不急太監急!

她見江鉉祁那一臉篤定的樣子,似乎是已經有了應對之策,如此她便也放下心來。

而江鉉祁則忽然饒有興致的問她:“想出宮嗎?”

想!當然想!天知道她整日裏除了西廠就是皇宮的,該有多無聊。

二人收拾妥當後,便開始向宮外進發。

江鉉祁帶她來到一處茶樓,看他那熟門熟路的樣子,應當是經常來閑逛,這狗皇帝,到底有多少秘密瞞著她?

二人尋了一處僻靜的地方落了座,隔著屏風,在眾人的千呼萬喚之下,好戲終於開場了。

洛舒寧此前還從來沒有在這個時代聽過戲,故而十分新奇。

很快好戲拉開序幕,洛舒寧聚精會神的聽著,卻越聽越覺得不對勁。

這戲說的是,一個終日遊手好閑的富家紈絝子弟,終日渾渾噩噩,本身並無任何成就,卻在一次偶然的機遇下,陰差陽錯之中做了一件善事。

這紈絝子弟本來也是無意之舉,卻沒想到此事竟迎來了世人極大的讚譽,於是眾人一傳十,十傳百,在眾人的盛譽之下,這名紈絝子弟,享受到了此前從來沒有享受到過的追捧。

自此他便愈發的不可收拾,為了維護自己在世人麵前的形象和好不容易得來的名聲,他每天自己激勵自己,最後終成一代丞相。

這出好戲唱完,洛舒寧忽然恍然大悟,她早看江鉉祁那不疾不徐的樣子,便知他心中早有定奪,但沒想到居然在這兒等著她呢?合著他這是在等她自己開口呢?

果然是慣用手段的資本家,有什麽事兒直接說不行嗎?還非要整什麽言外之意,唱出好戲讓她自己悟,好在她聰明立即心領神會,不然這出戲就是唱到明年也沒用!

話雖如此,但洛舒寧仍然恭敬的向江鉉祁行禮。

“皇上,奴才已經知曉此事,您在茶樓慢慢休息,奴才速回西廠處理此事!”

“那就麻煩洛公公了。”江鉉祁點點頭,應允了此事。

洛舒寧見狀暗罵道:果然是個老奸巨猾的老狐狸!用這種明示、暗示的手段,讓她自己體會。

不過洛舒寧從這戲本子中也深受啟發,針對邊關目前的情況,這也確實不失為一個好的辦法。

於是她提筆,迅速擬定了一出計劃,就像戲本子裏寫的那樣,她也給陳將軍和王尚書量身定做了一出愛國愛民的戲碼,然後拿給手下人去傳頌。

她喊來小福子將她撰寫的計劃和讚揚的話,多謄抄了幾分,然後交給她在西廠的心腹,吩咐他們按照她計劃裏寫的那樣去辦,盡量在民間將陳將軍和王尚書的功績越誇越大。

她這次打算用輿論,倒逼陳將軍和王尚書為國效力,將他們捧上高台,讓他們就算是想下也下不來。

幾人領了命,便即刻去辦,此事瞬間在民間百姓中傳揚開來,但洛舒寧總覺得這樣還是太慢。

於是她再次提筆,將先前的那份計劃又潤色了幾遍,寫成戲本子交代給手下,去找京中最好的戲班子拿去排戲。

如今正值邊關與匈奴大戰之際,此戲一出立即受到了百姓的熱捧和關注,於是街口巷弄裏,上至七八十歲的耄耋老人,下至幾歲的黃髫小兒,皆在傳頌著英勇善戰的陳將軍和臨危受命的王尚書在邊關的功績。

一時之間,這二人在京中風頭無量,直到此事傳去了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