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先練站隊!
天啟二年的五月二十日。
冬日的景象徹底從青牙堡的大地上消散了。
所見之處有青草處處,溪水涓涓,被開墾出的黑色泥土裏,禾苗正在茁壯發芽,一切看得那麽喜人。
青牙堡的北門外,人聲鼎沸,歡聲笑語,一列列的馬車拖著數量巨多的物資,不斷進入青牙堡的內。
這是溫越又一次從山海關內,要來的物資和錢財。
張大春咧著嘴,笑著誇獎:“大人,您可真行啊,這次要來的物資,比以往的物資還要多上四五倍呢!”
周攢典的臉上也是藏不住的笑容:“是啊,這批糧食錢財怕是夠幾個屯堡所用了,足夠我們半年所需了!”
祖柏笑道:“王經略這次可是大方呢,這次聽到我們大人要錢糧,二話沒說的就答應了。”
祖季也在附和道:“是啊,本來我們就想著要一點就不錯了,沒想到經略大人直接給了我們半年有餘呢,如果不是不合規矩,恐怕能給得更多。”
……
他們幾人看著滿滿入庫的物資,心中歡喜。
一旁的溫越卻在沉思,心中並沒有太多歡喜。
因為他知道,這可能是青牙堡最後能從山海關拿到的物資了。
果然如曆史上一樣,袁崇煥三番兩次上書給葉向高,終於引起了朝廷重視,大學生孫承宗主動請求前來巡查山海關。
王在晉可能是得知了這個消息,察覺到自身難保,做了未雨綢繆之舉,將大批的物資給予溫越。
關於王在晉將要被孫承宗取代之事。
溫越心中有些歎息,卻也支持孫承宗來接手山海關。
一將無能,連累三軍。
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
青牙堡畢竟是整個遼東的整體中的一部分,若整個遼東不能被守住,他一個小小的青牙堡,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而隨著時間一日日的過去,寧遠大戰、錦州大戰迫在眉睫,誰也不知道建虜會有什麽動作。
溫越心中的危機感越發的緊迫,青牙堡早一點訓練出自己的軍士,就能早一點獲得保護自己和青牙堡的力量。
想到這裏,溫越不再去想王在晉、孫承宗等人的事情,對著旁邊還在欣喜的幾人道:“這批物資運送完畢後,召集大家以及之前挑選好的軍士前來校場集合!”
祖柏幾人:“是,大人。”
訓練軍士,溫越是很有把握的。
他自身就是從部隊裏出來的,有著豐富的軍旅經驗。
這些天溫越又通過各種關係,找來了一些兵書,其中溫越覺得最適合學習的練兵辦法,便是戚繼光的《紀效新書》和《練兵實紀》。
這兩本兵書,都是戚繼光結合自身的經驗,以及多年的作戰經曆所著,非常適合學習。
溫越仔細研究了這兩本兵書後,以及根據自己的經驗,這些天已經做好了訓練軍士的計劃。
隻是由於前些天去了山海關一趟,耽誤了時候。
現在回到山海關,便就必須馬不停蹄地開展了。
溫越先一步來到了校場,不一會,接到命令的一幹新兵在祖柏等人的帶領下,也來到了校場。
經過又大半個月的持續招募,青牙堡的人口數量持續突破到了千人大關。
眼下青牙堡男丁女丁各占大半,剩下的是老弱孩童。
其中男丁五百五十一口,成丁四百三十三口,幼男一百十八口。
幼男不用考慮,自然是不能適合訓練的。
溫越隻能把注意打在這些成丁男子的身上,經過這些日子的仔細篩選,除去家中主要勞動力,為頂梁柱,或偷奸耍滑、性格頑劣的,共計三百七十多人適合為軍士的備選。
又考慮到圍牆的建設,以及土地的耕耘離不開人。
於是,溫越又在這三百七十多人中進行了篩選,最後選出了二百五十人為常備堡軍。
青牙堡目前的狀況,還是養不起脫產軍人的。
這二百五十人除了訓練外,在農忙的時分也需要幹活。
好在這些人自從加入青牙堡以來,每天都有著充足的飯食,大米飯,時不時混著肉腥。
又經過前兩個月的土地開荒,以及各種建築的建設,每個人的身體條件都不錯,足以承擔軍事訓練的強度。
此時,這二百五十人亂糟糟的聚在一起,每個人的神色中俱是興奮和好奇,一個個議論紛紛,有的嬉哈,有的期待。
他們知道身處關外,進行軍事訓練是必然的,隻是他們沒有溫越那種知道殘酷曆史的危機感,對軍事訓練還抱有一種好玩的心態。
此時,這群人個個站的行姿不正,歪歪扭扭,讓溫越看得極為別扭。
簡直是烏合之眾!
溫越無奈,這樣的軍士怎麽能夠負責青牙堡的安危,怕是讓他們使用火銃,都要炸到自己人。
難怪各種兵書上,都著重寫過,嚴整的隊列和紀律是在重要的,古代打仗講究的就是一個士氣,保持嚴整的戰陣提升士氣的最主要的辦法之一!
所以,第一步訓練就是訓練這些軍士的服從性,從基本的列隊訓練開始。
這步溫越非常熟悉。
不管是大學時候的軍訓,還是參加部隊後的軍旅生涯,站隊列永遠是第一步的。
不過溫越並沒有親自訓練,而是打算由祖柏幾人來進行訓練。
畢竟溫越現在不像前世,是一個個簡單的士兵,隻服從上司的命令即可,現在他是青牙堡的一把手,日後等手上軍士多了之後,更不可能親力親為。
溫越需要培養手下的軍官,來替他訓練軍士,進行作戰任務。
當下,溫越便把這二百五十人分成了五支隊伍。
每一支隊伍有四十人,再讓祖柏、祖季、朝安、朝寧、張大春各領一支隊伍。
聞言,五人都是非常開心,張大春的臉上更是滿是笑容。
他沒有想到自己能帶這麽多隊伍,以前在廣寧打炮的時候,雖然也帶過兵,但也隻是手把手教幾個人打炮,從來沒有帶過這麽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