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最強釘子戶

第484章 前往洛陽

望見滾燙的鐵球砸來,流賊陣中瞬間掀起一片混亂。

那些覺得炮彈會落在自己頭頂的流賊,無論是軍官還是普通士兵,都四散奔逃。

這顆炮彈最後砸在了最前沿的饑兵陣列中。

盡管落點處的饑兵們迅速散開,但炮彈在幹燥堅硬的地麵上跳躍,造成了更大的殺傷。

它蹦蹦跳跳,沿途帶走了一條條生命,留下一串串血跡。

停下之後,隻留下一片慘叫聲和鮮血。

目睹了同伴的慘狀,饑兵陣列中一片**,許多人臉色蒼白,被嚇到四處亂竄。

僅僅一顆炮彈,就讓這些饑兵的士氣**然無存。

劉良翻看在眼裏,臉色蒼白:“明軍怎麽會有火炮,還能打這麽多距離?”

還沒來得及多想,讓流賊恐懼的聲音再次響起。

這次不是單一的炮響,而是連綿不斷的炮聲。

在呼嘯聲中,五十多顆鐵球如雨點般落下,砸向饑兵陣列,四處亂撞,把流賊嚇得哭喊著四處逃竄。

瞬間,前軍的陣型已經支離破碎,幾乎崩潰,無論軍官們的如何彈壓,也無濟於事。

李果臉色慘白,問道:“劉兄弟,怎麽辦?”

劉良翻臉色鐵青,沒有說話。

僅僅片刻,又一波炮彈雨點般落下。

幾十顆鐵球砸向流賊的陣列當中。

頓時,情況更加混亂。

火炮的巨響再次響起,新的一波炮彈直撲劉良翻所在的中軍。

這裏是馬隊和老營軍馬聚集的地方。

與普通步卒一樣,即使是久經沙場的老營戰士,也無法抵擋炮彈的威力。

他們或是失去生命,或是重傷,許多馬匹被擊中,痛苦地嘶叫,四處亂竄。

劉良翻和李果目瞪口呆,那些馬隊和老營士兵是闖軍的精銳,這樣白白損失讓他們都心如刀絞。

明軍的火炮仿佛無處不在,整個流賊陣列都籠罩在死亡的陰影下。

又一波炮彈呼嘯而至,再次擊中中軍。

骨折的哢嚓聲,以及人馬的哀鳴交織。

在密集的陣型中,每次超過五十顆的鐵球,就會至少造成上百人的傷亡。

看著周圍混亂的軍陣。

劉良翻猛然驚醒,正要下令。

前方突然傳來轟然巨響,又是一顆滾燙的鐵球砸下,尖叫聲響起,前軍徹底崩潰。

這股崩潰的浪潮迅速蔓延開來。

再接著,從左邊傳來了一陣煙塵混亂。

劉良翻驚恐地望去,蹄聲如雷鳴般震耳。

就在那邊,突然湧出無數明軍騎兵,直撲他的前軍。

緊接著,地麵仿佛都在顫抖,兩翼的明軍騎兵如潮水般湧來,從兩側包抄中軍。

戰鼓聲響起,一隊隊步兵保持著陣型,緊跟在騎兵之後衝向戰場。

數萬闖軍已四散奔逃,到處是呼喊求饒的己方士卒。

劉良翻臉色灰白,心中大懼:“如此就敗了嗎?”

可眼下來不及多想,他與李果一起,帶領著尚未逃散的老營,急忙向後方撤退。

逃出混亂陣列後,就策馬疾馳,不敢回頭。

青牙軍的騎兵勢如破竹,步兵緊隨其後。

前方的流賊便倉皇逃竄,無人緩下一步。

陳伏湧、錢正作等人目瞪口呆,流賊就這樣潰了?

圍攻汝州的數萬流寇,就這樣被打敗了嗎?

陳伏湧看了眼身旁的溫越,臉上表情複雜,隨後命令道:“總兵營,全力追擊。”

當日,官兵大獲全勝。

青牙軍騎兵的猛烈追擊下,數萬流賊僅剩劉良翻等一千多老營馬隊逃脫,其餘的饑兵步卒,或死或降。

此役俘虜了近三萬流賊,繳獲金銀約六萬兩,還有大量車輛等。

此外,還收繳了三千多石的糧草。

難怪流寇急於攻打汝州。

對幾萬人的大軍來說,這點糧食顯然是要即將耗盡的。

繳獲的武器裝備也不少,包括兩千多匹馬騾。

金銀由溫越和陳伏湧平分。

陳伏湧分得三百多匹戰馬,其餘的兩千匹騾馬歸溫越所有。

那些車輛和武器,溫越看不上,全部贈予陳伏湧和汝州知州錢正作,讓他們十分歡喜。

至於糧草,溫越全部收下。

這場大戰,官兵的傷亡微乎其微。

以如此小的代價取得如此大的勝利,讓陳伏湧、錢正作等人驚歎不已,對青牙軍的戰鬥力深感佩服。

消息傳開,全城歡慶,鼓樂鞭炮聲,不絕入耳。

城內的鄉紳紛紛到城門口迎接溫越、陳伏湧等人。

錢正作設宴慶功,城內連續數日沉浸在歡樂的氣氛中。

當天,報捷文書便被迅速送往開封和洛陽,兩地為之震動。

……

汝州大捷後,溫越在汝州稍作休整,但隨著捷報的傳播,各地的求援公文如雪片般飛來.

到了十二月,河南的局勢愈發嚴峻。

洛陽周邊的宜陽、盧氏、靈寶、澠池、偃師、密縣、等地也相繼落入流賊之手。

僅剩洛陽和汝州兩城未被攻克。

而如今,洛陽幾乎成為了一座孤立無援的城池。

據說現在流賊對洛陽虎視眈眈,進攻的跡象日益明顯。

麵對李自成大軍的威脅,洛陽的福王和官員們惶恐不安。

在他們的多次請求下,河南總兵王宇少、遊擊將軍劉藝間和靈坮於月初抵達洛陽。

洛陽城內加強了防禦,開挖護城河,加固城牆等。

然而,這樣的措施並未解決他們的擔憂。

陳伏湧在汝州的表現,看在李風弦等人眼裏,他是一定要來的。

甚至溫越親自過去。

洛陽的官員和百姓才能睡個安穩覺。

因此,從十一月下旬開始,開封和洛陽的公文不斷,催促溫越盡快出動。

為了吸引溫越出兵,洛陽的官員和鄉紳承諾,隻要他前往,必定有重重犒賞。

十一月下,陳伏湧收到公文後,本打算立即出發,但因溫越未動,他也不敢輕舉妄動。

從汝州到洛陽的路線,靠近宜陽,在那裏聚集了大量的流賊。

他擔心如果單獨行動,可能會被賊軍圍攻,要不就是陷入埋伏。

而在十二月六日,收到朝廷的緊急信函後,溫越才緩緩起程。

陳伏湧得知溫越要出發,心中大喜。

而汝州知州錢正作則感到十分不舍。

溫越的軍隊不僅戰鬥力強大,而且秋毫無犯,贏得了當地百姓和鄉紳的讚譽,被譽為仁義之軍。

聽說溫越即將離開,他們既不舍,又擔心流寇會再次襲來。

錢正作請求溫越留下一些兵力保護汝州。

溫越經過深思熟慮,也為自己留下一條後路,決定留下朝安的輜重總。

朝安的輜重總先前已經留下一匪把隊,在朱仙鎮看守青牙軍留下的米糧銀錢等。

而在汝州,溫越又是收獲頗豐。

考慮到從汝州到洛陽的地形和運輸困難,溫越決定將這些糧草和銀兩留在汝州,由朝安負責看管。

當然,火炮和火藥等重要物資會隨軍行動。

那場戰鬥中,溫越的十門紅衣大炮發揮了關鍵作用。

接下來對抗流賊的戰鬥中,這些火炮可以繼續發揮作用。

對於溫越留下輜重總,錢正作感到非常滿意。

這些人雖然叫做輜重兵,可實際上非常精銳。

有了他們在,即使流寇再次來襲,他也有信心守住。

在離開前,溫越詢問了近三萬俘虜的流賊,以及從郟縣帶來的幾千災民的安排。

錢正作打算將他們安置為民,並征召一部分青壯年入伍。

汝州地區因戰亂和災害,人口銳減。

若能將這些流賊轉化為平民,有助於恢複地方的生機。

但這需要朝廷減免汝州幾年的賦稅,並提供一些援助。

錢正作道:“賊寇也是國家的子民,如果他們願意改過自新,安分守己,朝廷應當給予優厚的待遇,給他們一個重新開始的機會。”

陳伏湧同意錢正作的觀點,這些俘虜中的青壯年是寶貴的勞動力和兵源。

他計劃挑選一部分其中青壯年編入自己軍中。

因為溫越是客軍,不能長期留在河南。

而陳伏湧自己已經在河南樹立了威望,未來各府可能會更多地依賴他。

陳伏湧提議組建新軍,預計能得到李風弦等人的大力支持。

這些流賊正是擴充軍力的好來源。

之前那場戰鬥中。

青牙軍的表現給陳伏湧留下了深刻印象。

他已經開始思考,如何仿照青牙軍訓練自己的軍隊。

他們乃是本地的軍將官員。

既然都想編賊入軍,溫越也沒什麽好反駁的。

他此行的目的是揚名,不打算過多插手河南的本地事務。

如果他們是普通的災民,溫越還考慮在返回關外時,帶一些願意和他的。

可這些曾經是流賊,溫越並不想讓他們影響自己管轄下的百姓。

其實,溫越也曾建議錢正作將那些惡習深重的俘虜,以及所有的流賊頭領處決。

但錢正作並未采納,沒有放在心上。

既然這樣,溫越也不再勸告了。

……

崇禎二年十二月初五,溫越留下朝安輜重總在汝州。

帶領剩餘的青牙軍與陳伏湧一同前往洛陽。

汝州知州錢正作親自出城送行,城內的百姓也紛紛出來,不舍目送他們離開,場麵壯觀。

從汝州到洛陽的距離大約有兩百多裏。

雖然其中大部分都是官道,可年久失修,路況不佳。

道路上車轍深淺不一,馬車行駛起來搖搖晃晃。

就算如此,這段路還是好走的。

而進入嵩縣後,大多是丘陵地帶,再到龍門關,這段山路更加崎嶇。

青牙軍擁有大量的馬車和騾馬,運送輜重,哪怕還拖攜帶著十門沉重的紅夷大炮,行軍速度仍能保持。

反而是陳伏湧的輜重隊拖慢了整體速度。

考慮到敵情緊迫,他不敢將輜重分到後軍,所有物資都與中軍同行。

陳伏湧的輜重隊使用獨輪車和大板車,缺少騾馬的情況下,全靠人力搬運。

而那些民夫的體力和訓練水平遠不及青牙軍,行進速度很慢。

幸虧青牙軍的車輛多。

可以幫忙運輸不少總兵營的輜重。

他的總兵營軍士隻需手持兵器,沒有太多負擔。

大軍在初五日淩晨出發,高嚴的騎兵總和熊一揚的夜不收總作為先鋒軍。

負責偵察敵情和選擇紮營地點。

當天他們行進了大約一百裏,在午後抵達大和堡,為主力部隊選好了良好的休息場所,以及準備充足的食物。

傍晚,溫越和陳伏湧帶領的大軍抵達目的地,經過了一天一百裏的行軍。

青牙軍依然保持了良好的狀態。

而陳伏湧的營兵和民夫則顯得疲憊不堪。

好在提前準備好了營地,又有豐富的食物的提供,讓他們能夠快速休息。

高嚴在營地迎接溫越等人。

而熊一揚的夜不收們,繼續在前方進行哨探。

接下來的幾天內。

青牙軍的軍事紀律深入骨髓,尤其在偵察方麵,他們非常重視。

根據溫越的判斷,大和堡到嵩縣的丘陵山地,以及龍門關附近的山區都是可能有流賊伏擊的地方。

需要仔細偵查,以防落入埋伏。

正如預料的那樣,流賊仍然頑固不冥,在這些地方布置了誘餌和伏兵。

高嚴的騎兵輕鬆擊潰了誘餌部隊。

而有了夜不收的情報。

高嚴也謹慎行事,不輕易冒進。

每次遇到伏兵後,都選擇在伏擊圈外,等待後續主力到來。

流賊已經從劉良翻等人的失敗中吸取了教訓,深知官兵的戰鬥力不比尋常。

他們的一萬人對青牙軍的一千人沒有勝算。

而現在,麵對青牙軍的近萬的主力部隊,自然不敢輕易圍攻。

至少需要幾萬人的兵力布置,以及更加多變的謀劃。

這在短時間內,哪能是實現的?

因此,經過幾次嚐試後,流賊們感覺青牙軍們無懈可擊,無奈的最終離開。

大軍一路平安無事,這讓陳伏湧深感慶幸。

他明白到如果自己單獨行動,可能早已多次中伏。

而溫越看來,之所以他的青牙軍不怕伏擊,主要是他的青牙軍有著出色的偵察能力。

這樣就能將中伏的概率,能降低八九成。

從大和堡到龍門關的這一段崎嶇山路。

青牙軍與總兵營走了兩天的時間。

直到初七日的下午時分。

近萬大軍才終於走了出來,到達伊水左側的彎巍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