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早該這麽讀日本

武士也瘋狂——保元、平治之亂

要說源氏和平家死磕的故事,我們要先從一位很有個性的天皇說起,不是別人,就是日本第七十二代白河天皇。整個日本曆史上一共有兩位白河天皇,他們是曾祖孫的關係,為了加以區別,曾祖父就叫做白河天皇,曾孫則加個“後”字,叫做後白河天皇。無論白河也好,後白河也好,都是源平故事中的關鍵人物,其中尤以後白河天皇為最,他被後來第一個武家政權鐮倉幕府的建立者源賴朝罵作“日本第一大天狗”(“天狗”是日本民間流傳的一種善變欺人的妖怪),即可見其手段。

而其曾祖父白河呢,也不是個省油的燈,雖然他比起他老爹奮發有為的後三條天皇來說,在政治素質上差得不是一星半點兒,但在其他方麵,尤其是生活作風問題上,白河同誌還是值得特別拿出來說一說的。

要說起白河同誌的老爸,那在日本曆代天皇之中也可算個有頭有臉的“賢君”了,之所以稱他為“賢君”,也是因為在整個綿長、幽玄、物哀的平安朝,隨著後戚的流行,藤原氏勢力日益壯大,朝政大權也隨之都掌握在藤原氏家族的手中,一般也不會“旁落”給天皇,而後三條呢,則是平安朝曆代天皇中罕見的掌握實權的一個天皇。

為了變相奪權,藤原氏從幫助中大兄皇子發動大化改新的中臣鐮足,以及其子藤原不比等開始,直到平安朝初期的藤原良房,創造性地發明了攝關政治,以擔任攝政和關白為借口,把持朝政,獨攬大權,更利用外戚手段不斷地將女兒嫁給天皇做中宮或者女禦,以此換得藤原氏天下的永固。

然而後三條卻並非出身於藤原氏,這也是他和他的母親在他上台前備受藤原氏欺壓的一個重要原因。但這哥們兒運氣好,藤原家的女人肚子不爭氣,在他當太子的時候,硬是沒給後三條的哥哥,時任天皇的後冷泉以及其他皇室成員生出個男孩,所以後三條這哥們兒戰戰兢兢地當了二十三年的儲君。到了治曆四年(1068),他哥哥後冷泉一命嗚呼後終於如願以償地當上了天皇。

登上大寶的後三條並沒有忘記他做皇太子時藤原氏對他的欺壓,因此他勵精圖治,一生致力於把權力再從藤原氏那裏奪回來。他創造性地發明了“院廳政治”,說白了,也就是時任天皇“今上”不管事兒,攝政關白也不管事兒,管事兒的是誰呢,是太上皇——“上皇”。

遜位後的後三條立刻設立院廳,並組織自己的領導班子繼續發號施令,掌握朝政。天皇和攝關也不好說什麽,畢竟人家名義上是你老子,更是你太上皇,本著“以孝治天下”的這個遠從中國舶來的基本國策,也就隻好“啞巴吃黃連了”。

白三條這哥們兒身子骨兒不行,就在他設立院廳的第二年,後三條就貢獻了年輕的生命,撒手人寰,年僅四十歲,時年延久三年(1072)。

後三條死時為了保證人亡政在,曾授意即將繼位的白河在其百年之後要把皇位傳給二弟實仁親王,實仁卸任後再把皇位傳給三弟輔仁親王,就這樣將皇位一級一級地傳下去,直到自己最欣賞的兒子——輔仁。

而事實是後三條死後,白河確實立自己的弟弟實仁為東宮,然而好景不長,十四年後,實仁暴卒。白河並無泰伯、伯夷的量,並未遵照後三條遺詔立三弟輔仁為儲君,而是徑自立了自己的兒子,並於同日內禪,是為日本第七十三代堀河天皇,自己做了太上皇,實行院政,自然也是學他老子,放位不放權,大權仍舊掌握在他的手中。

當時,堀河年在衝齡,攝關藤原賴通也以八十三歲的高齡辭世,繼承他的教通也不久於人世,攝關則由賴通的嗣子藤原師實襲位。師實呢,並不是一個狠角色,所以白河院廳的事兒,他管不了。這時候朝政大權才算是真正地回歸到了天皇的手中,從這一點上來看,白河也算不辜負父誌了。

但你說你大權收回了,朝綱獨斷了,你也好好做出點政績,可白河偏不這樣,他並不像他老爸那樣選賢用能,勵精圖治,而是任性而為,全無章法,史書上評價說:“(白河)臨朝十七年,政多無道,上違天心,下背人望。”

就這樣他還出了家,希圖冥福。

其實白河心中最放不下的還是他的那個三弟,人稱“三宮”的輔仁。卻說他這個幺弟儀表堂堂,才學出眾,天生就是當天皇的料,而反觀堀河呢,則天生就是個藥罐子,一看就是個短命的,所以當時就有很多朝臣抱持著這樣的幻想:一旦哪天堀河宮車不幸晏駕,那麽三宮還是會理所當然地繼承皇位的。

他們理所當然地這樣想,白河呢,也理所當然地會杜絕這種事情的發生,他的想法是:老子不行,我生個小的不就完了嗎。於是乎,在堀河十三歲的時候,白河就給他的寶貝兒子取了個媳婦兒,這媳婦兒也不是別人,就是自己的嫡親妹子——篤子。

篤子,當時已經年屆三十,是個十分成熟、健康的女人,所以白河希望他們趕緊生下個一男半女,也好杜絕那些支持三宮的大臣的妄想。因此,他就一天天地盼著、望著,不停地問:“生出來沒有啊?”“怎麽還沒有生啊?”

白河以己之私連最基本的近親回避婚姻原則都不懂,也難怪那位篤子皇後結不下“果”來,換句話說,就是結得下來,估計不是個畸形,也是個智障。最終,白河的願望也未能實現,為此,他還上金峰山的大神宮去祈禱。

不過俗話說得好:工夫不負有心人。

正是由於白河的上心,在他又為堀河娶了幾房太太之後,堀河的一個小三終於如願以償地為他生下了胖孫子。白河甭提有多激動了,激動得淚流滿麵的他抱著胖孫子,說了一句話:“感謝天,感謝地,我朝夕盼望的終於實現了!”

小皇子出生四年後,體弱多病的堀河果然駕崩,由白河做主,將皇位傳給了四歲的皇孫,是為日本第七十四代鳥羽天皇,又一次撇過了三宮。三宮官場失意,場、情場卻不然,他索性也學起了三國時代的臨淄王曹植。他也多才多藝,而且人緣又好,詩詞歌賦、吹拉彈唱無所不能,更兼一班不得意的士騷客雲集於門下,在仁和寺的花園裏日夜宴樂,幾無虛夕,可謂是人氣爆棚。這多多少少叫身為上皇的白河有些看不下去,他決定除之而後快,為後世子孫鋪平道路。

怎麽除掉三宮呢?要知道人家三宮要是換到現在來說,也就無非是喜歡朋友聚一下會,並沒有幹出什麽違法亂紀的事兒,所以要除掉他,就隻有一招兒,那就是陷害。

話說鳥羽在位第六年冬天的一個早上,有人在皇後宮中發現了一張字條,這張字條上寫的是什麽呢?當然不是中小學生寫的情詩啦,那是什麽呢?隻見上麵寫道:“醍醐寺座主勝覺方丈手下有個叫千手丸的,將來行凶。”原來是一封告密函,撿到這封告密函的侍女可不敢怠慢,立刻將其呈給了白河,白河一看,這還了得,馬上批捕勝覺老和尚。當有司趕到醍醐寺的時候,勝覺的弟子仁寬聞訊,就準備越牆而逃,結果未遂,被一並拿下。

一番嚴審之後,仁寬供認不諱,原來他就是主犯。仁寬是三宮的護持僧,他希望三宮登上皇位,所以從九月起便開始做法事,詛咒今上鳥羽天皇,希望弄死他。但他這番歹毒的宏願自然是打動不了佛祖的,因此毫無效驗,無奈之下,這哥們兒才想到了刺殺這一招兒。於是,他就叫千手丸入宮行刺。

也是鳥羽福大命大,千手丸幾次喬裝入宮行刺,均未得手,後來也不知道是誰告了密,弄得東窗事發。

本來行刺天皇鐵定是死罪了,然而這一次,白河卻顯得異常仁慈、寬大,處置的結果是,醍醐寺座主勝覺方丈無罪釋放,主犯仁寬、從犯千手丸充軍,刺配邊疆。三宮輔仁雖對本案無知,卻因為仁寬是他的護持僧,擁護的也是他,自然脫不了幹係,就被連了坐,一並打擊,從此閉門謝客,終身禁錮,他的政治生命也算是走到了盡頭。

按照白河的脾性,對於這等犯上作亂的大逆之罪,怎麽會不采取嚴厲的手段以懲前毖後呢?雖然白河說自己仁慈,但是這樣寬大的處置,恰恰暴露了其內心,他借這個事兒成功地打擊了自己孫子潛在的敵人,獲得了極大的政治效應。從這一點上來說,這個事兒本身的幕後策劃者是白河也不為過,而三宮卻成了犧牲的對象。這不能不說明那時宮廷鬥爭的殘酷無情,以及白河的老奸巨猾。

白河為了從攝關家徹底地奪回權力,還設置了一批叫做“北麵武士”的人。或許您會問武士就武士唄,怎麽還叫做“北麵武士”?那是因為這夥哥們兒都集中在白河院廳的北麵辦公,所以被叫做“北麵武士”。

這些哥們兒各個武藝高強,精於騎射,是隻屬於白河的“禦林軍”,其中就有我們源平故事中的主角兒的父執輩。在“前九年之役”、“後三年之役”中崛起的源氏,以源賴義、源義家、源義光為代表,智勇雙全,屢建戰功,而且在戰勝後毀家酬功,使得其聲名鵲起,似乎漸漸有超越天皇、攝關之勢。

盡管源氏對天皇、三宮、攝關一向執禮甚恭,但生性**的白河卻一直對源氏懷有戒心。再者,源氏功大,其後代子孫鬥得大名,不自覺地便驕橫放縱起來,其中尤以源義家次子源義親為甚,在他老爸還在世的時候,這個官二代就打著“我爸是義家”的招牌桀驁不馴,四處惹是生非,朝廷屢次下令義家管好兒子,但是沒用,源義親依然故我。被惹毛了的朝廷隻好下令義家追討其子,那時義家已是六十八歲高齡,一個年屆古稀之年的老頭兒還要去討伐自己的兒子,實在是情何以堪!但天皇有命,義家也是無可奈何,就在這種窘迫之境下,平安朝時代的一代名將源義家撒手人寰。

原始版本“戰神”源義家的謝世,預示著源氏走向衰落的一個開始。

這是此時源氏的情況,而另外一個武士名門——平家,此時又如何呢?

此時平家的當家的叫平正盛,他是我們這部分故事裏一大主角兒平清盛的爺爺,平清盛和平家後來雖然聲名赫赫,但此時的平正盛和平家還隻是白河法皇“北麵武士”中默默無聞的一名。與出身清和天皇後裔的源氏一樣,平家也出身皇族,隻不過卻是成功遷都於平安京的桓武天皇的後裔,後來下賜臣籍,姓了平氏。

要說平家祖上也不是沒有出什麽聲名顯赫的人物,那是有的,誰呢?天慶之亂中在關東造反,想要當天皇的平將門。當然,除了平將門以外,平定天慶之亂的大將平貞盛也是平家一族了。

就是這樣兩個武士名門,即將在平安朝末葉上演一段驚天地泣鬼神的傳奇故事。不過,咱們還是先書歸正傳,繼續來說一說白河的事兒。

白河這哥們兒呢,除了信任武士,喜歡武士以外,他還是男人,他自然還喜歡女人。

白河自他的皇後賢子英年早逝之後,就很有一種曾經滄海的感覺,到了晚年,還真給這哥們兒遇上一個絕世美女。這個美女尤物是權大納言藤原公實的女兒,名叫璋子,傳說是個“美目盼兮,巧笑倩兮”的絕代佳人。白河對她是一見鍾情,但礙於年齡的原因,又不好公然納入宮闈,於是就被他想出一條計謀,曲線而為之——本來是一件自以為很聰明的事兒,結果卻埋下了後來保元之亂的禍根。

且讓我慢慢道來,白河想了一個什麽招兒呢?他嫌自己年齡大,如果把璋子弄了來,害怕旁人說閑話,說他是老牛吃嫩草。於是乎,他就效法了中國春秋時代衛宣公的老辦法,一邊假意認璋子為義女,一邊又對外宣稱將要把璋子嫁給自己的孫子,當時的天皇——鳥羽。

鳥羽早就聽說了璋子的美貌,喜滋滋地等著璋子的到來,結果璋子沒有等來。翌年,等來的卻是一個令人十分作嘔的信兒,咋回事兒呢?原來鳥羽沒做成新郎,倒叫他爺爺白河搶了先。

白河自己霸占了璋子不說,還和她生了一個兒子,這個兒子名義上當然是鳥羽的兒子啦,但實際上論輩分呢,其實應該是鳥羽的叔叔啊!

可事實就是這樣的,這個兒子就是後來日本第七十五代天皇——崇德天皇。白河自從璋子誕下崇德以後,立馬便見異思遷,把原本在鳥羽身上的愛全都轉移到了崇德身上,並且在崇德長到五歲的時候,便逼迫鳥羽退位,將皇位讓給了崇德。

鳥羽自然不甘心,可又能如何呢?

這個時候,日本政壇便有三位天皇,一個是法皇白河,一個是上皇鳥羽,另一個則是時任的天皇——崇德。

但白河畢竟是上了年紀,再加上花天酒地的生活,所以大治四年(1129)的7月,白河終於體力不支,病倒在榻,勉強挨到7日,巳時(午前10時),這個一代昏君終於駕崩了。

白河生前的惡行就像疾病一樣隱藏在政權的體內,直到他死,這些並發症終於一起爆發出來。雖然如此,但他繼後三條之遺烈,餘慶積威,使得白河也成為平安時代真正掌權的一代天皇。此後,政治天才源賴朝誕生,創建了鐮倉幕府,幕府體製的建立,也使得日本的皇室從此實權旁落了。

下麵我們就將過渡到以武士為主角兒的時代了。

在介紹這個時代的故事之前,我們再來插一段源平兩族早期的恩怨。

那還是發生在白河在世的時候,鳥羽時任天皇,源義家次子源義親在西國的出雲掀起叛亂,要知道以當時源氏的聲勢,他們一族要是發動叛亂,那鐵定不是什麽小打小鬧,而源義親的心裏也是如此想法:他就是要幹一票大的。

白河得知源氏叛亂之後,可以用十個字來形容當時的情況,那就是“大哥很生氣,後果很嚴重”。果然,白河迅速起用了北麵武士中的一員,此人名喚平正盛,一聽這名字,大家就知道是平家一族的人了。

白河為什麽要起用平正盛呢?

原因很簡單,這一來是因為平正盛的高曾祖平貞盛是平叛天慶之亂的大功臣,平家一族不論是在關東也好,還是勢州也好,都有雄厚的實力,是一個足以和源氏匹敵的武士大族;另外一個原因其實更重要,是因為平正盛平時為人就聰明機靈,很招白河的喜愛。

舉個例子來說,有一次,白河有一個寵愛的女兒不幸短命夭折了,他十分傷痛,為了給愛女祈求冥福,白河特意將她原來的禦所改為佛堂,以此紀念。在周年的時候,平正盛就跑到白河的跟前說,願意把自己的花園和兩處村莊都獻給公主,這樣一來,白河就很感動,心裏麵覺得這小夥子還不錯,於是對他的印象就很好。

還有一個更巧的是,源義親在出雲叛亂,鄰國因幡卻是平正盛的地盤,平正盛當時的官職是因幡守,所以這平叛的任務自然就落到了他的頭上。

話說,平正盛自接命以後,便立即飛騎趕到源義親在京的宅邸前,彎弓搭箭,望門連發三矢,然後才披掛上馬,帶兵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