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王侯將相,古人徹底瘋狂

第163章 匡合諸侯,混元宇內

“眾將領,隨我迎敵!”

冷靜下來的雍王章邯迅速拿起兵器盔甲,大步流星地出了王府,殺向城樓處!

……

【在這種毫無防備,且兵力少於對方的情況下,還沒開始守城呢,城門都已經破了!

所以結果也是顯而易見,劉邦大勝,章邯從劉邦給他們留下的北門撤退。

而劉邦也痛打落水狗,一路窮追猛打,徹底把章邯攆出了關中之地,直接占據了關中各郡縣!

史稱“陳倉之戰”!】

“哈哈哈!兵者,詭道也!高祖我呀,就喜歡趁敵不備,去搞偷襲!正麵打仗有什麽意思?唯有偷襲才是王道啊!”

天幕前高祖一朝的漢高祖劉邦嘴裏叼著他那根草,翹著二郎腿一晃一晃地,一身痞氣,再搭配讓他厚顏無恥的笑容,真是毫無帝王之相與帝王威嚴可言。

如果讓隔壁洪武一朝的朱棣看到,高低地來一句:“尖嘴猴腮,吊兒郎當!沒有一點帝王之象!”

劉邦:“滾一邊去!你還評價上沛公我了,讓你爹來還差不多!”

把劉邦奉為帝王廟第二位,且當作二號偶像的朱元璋:“逆子不懂事,還望漢太祖高皇帝見諒!”

朱棣:“……”

漢武一朝。

“兵者,詭道也!不得不說,這場跨越數百裏的夜襲確實打得漂亮啊!給高祖點個讚!”

從小熟讀兵書,卻未曾打過一仗的理論派軍事家劉豬豬一邊看著手機上穿著清涼,跳著熱舞的美女,一邊開始了銳評。

“可惜風水輪流轉啊!這霸王項羽的偷襲,也是差點把高祖打沒了!

得虧高祖人多勢眾,成功逃了出來,要不然哪還有我們大漢王朝和我漢武大帝啊!”

似乎是在回應漢武帝劉徹的話,天幕畫麵一轉,新的文字文案出現在了萬朝時空之上……

【劉邦花費四個月時間,拿下了三天屬地,同時於漢元年(前206年)八月,迫降塞王司馬欣和翟王董翳。

並用計欺騙項羽,使其相信自己取得關中後已經心滿意足,絕對不會繼續東進中原和項羽爭霸天下。

這種逆天言論也就項羽信了,主要項羽打心裏就瞧不起劉邦,也一直認為劉邦不敢與他相爭,所以項羽覺得劉邦沒什麽危險,就著急忙慌的繼續去攻打那膽敢反抗他的齊王田榮了。

(田榮:當年六國中的齊國貴族田氏宗族之人,於公元前206年七月恢複齊國,自立為齊王,起兵反抗項羽!)

當然,範增自然不會相信劉邦的鬼話,奈何任範增說破了嘴皮,目中無人的項羽也聽不進去一點,執意要率兵討伐田榮!】

天幕前,楚漢爭霸前205年時空。

範增一言不發,就那樣緊緊盯著項羽,而一向囂張跋扈的項羽此刻也是蔫兒了。

兩人大眼瞪小眼,相顧無言,也不知該說些什麽了。

“唉,大王,天幕神仙之前說了,三年後我們才會徹底敗給劉邦,現在一切才剛剛開始,鹿死誰手尚未可知!

所以以後聽我的行嗎?”範增長歎一聲,滿臉疲憊之色,語重心長的對著項羽說道。

“好!”一生驕傲,不相信也不允許自己失敗的項羽也終於認識到了自己的問題,最終向自己的亞父低頭了。

霸王項羽啊,絕對是千古第一猛將!但是,是一個勇猛的將領,卻不是一個合格的統帥,所以才會敗於韓信之手啊……

【項羽聽信了劉邦的鬼話之後,興衝衝地去幹田榮了,然而隻有7萬軍隊的齊王田榮固守都城,死守不出!這讓項羽陷入齊地泥潭久攻不下,無法抽身。

另一邊劉邦見狀,直接公然違反了自己對項羽的承諾,率兵東出。

漢二年(前205年)三月,劉邦率軍從臨晉渡河,魏王豹領兵跟隨。很快便攻下河內,俘虜殷王司馬卬,置河內郡,然後又南渡平陰津到雒陽,降河南王申陽。

另一邊的項羽則又幹出了一件逆天的事情,那就是暗中令衡山王吳芮、臨江王共敖殺死了義帝熊心,這下子不隻是不得民心了,各諸侯王也都紛紛造反,誓要推翻項羽!】

【也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漢王劉邦大哭一場,為義帝發喪,舉哀三日。

然後向各諸侯王發布羅列項羽大逆無道的數條罪狀,號召各諸侯王率兵與自己一起討伐項羽為義帝報仇。

也是從此刻開始,由漢王劉邦徹底拉開了楚漢戰爭的序幕。】

“嗚嗚嗚!陛下!你死得好慘啊!你死的好慘啊……”

劉邦手持義帝熊心的靈牌,趴在什麽沒裝屍體的棺材上,那是真哭啊!鼻涕一把淚一把的!

旁邊各地前來吊唁的諸侯王以及使者看著劉邦的模樣,也不禁深受感動。

果然還是漢王對陛下忠心耿耿啊!再加上此前攻入鹹陽城時約法三章,深受百姓愛戴,對比那殘暴的項羽,真是仁慈賢明之君王啊!

各路諸侯王腦中紛紛出現了這樣的想法,而這也正是劉邦想要的效果……

“各位將軍,諸位義士啊!項王不仁,欺壓百姓,引得黔首怨聲載道,天下陷入水深火熱之中。

他不僅屢屢脅迫打壓我等各諸侯王,現在更是做出殘害陛下之事,所作所為,實所天地不容!

諸位可願與我聯手,共同起兵反抗項羽?為陛下,為天下,誅殺他這個殘暴之人!”

劉邦一抹眼淚,站起身來,仰視著上天,又眺望著天下,滿臉憤慨之色地呼籲眾人。

劉邦的這番話,可謂是說出了諸侯王的心聲,但他們每一方勢力都遠不是項羽的對手,隻有聯合起來才能抗衡項羽!

“我等願與漢王合兵一處,並接受漢王統領!”之前已經被劉邦打服的魏王豹率先開口回應。

見狀,在場的幾路諸侯王不再猶豫,紛紛開口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