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明哲保身,功成身退
隨著漢朝的文帝、景帝、宣帝、光武帝、明帝、章帝等一眾皇帝,哦對,還有漢昭烈帝紛紛開口淺淺的要了一點東西,他們可不想某些人那樣獅子大開口,要的還不少!
這場有關都城的辯論,也算徹底落下了帷幕……
【漢六年正月,劉邦大封包括張良在內的多位功臣,未被受封的人則議論紛紛,爭功不休。
在這樣的情況下,張良再次找到了劉邦……】
天幕畫麵也隨之來到了長安城大漢皇宮之內……
“陛下!你可知近日朝堂之上,有一些臣子和武將經常聚眾議論紛紛是為何故?”張良直接對著劉邦問道。
“為何?”躺靠在龍椅上享受著這幾個美豔女子按摩的劉邦自然是滿臉疑惑不解。
“因為他們在聚眾商議謀反!”
此言一出,驚得劉邦瞬間清醒,一下子坐起身來,嚇了那幾個女人一跳。
“混賬!都是誰?告訴朕!朕要砍了他們!”劉邦怒氣衝衝地開口問道。
“陛下!你殺得了一人,你殺得完眾人嗎?你若真的把這些功臣全部殺掉,天下人就會把你當做秦始皇那樣的暴君,便又要起義反抗了!”張良依舊保持著微笑,但是語氣中帶上了嚴肅。
“這……為之奈何?他們為何要造反?”劉邦一聽此言,怒火瞬間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滿臉擔憂之色。
“陛下起自布衣,是用了這些人才爭得了天下。現在您做了天子,可是受封的都是蕭何、曹參您喜愛的人,而誅殺您生平所仇怨的人。
現在朝中正在統計戰功,如果所有的人都分封,這是不可能的,天下的土地畢竟有限。
這些人怕您不能封賞他們,又怕您追究他們平常的過失,因此聚在一起商量造反!”張良開口解釋道。
“為之奈何?”經典金句再現。
(據史書記載,劉邦出現在史書上的“為之奈何”就足足有幾十句,當年光鴻門宴他就說了三次!
這還是單論記載的,如果算上那些沒記載的不知道的,劉邦一生中不知道說過多少次這四個字!)
“您平時最憎惡的,且為群臣共知的人是誰?”張良開口問道。
劉邦答道:“雍齒與我有故,曾數嚐窘辱於我,我想殺了他,但他有不少功勞,所以沒忍心。”
“那您趕緊先封賞雍齒。群臣見雍齒都被封賞了,自然就會安心了。”
“好!”
……
【就這樣在張良的建議之下,劉邦擺設酒席,歡宴群臣,並當場封雍齒為什邡侯,還催促丞相、禦史們趕快定功行封。
群臣見狀,皆大歡喜,紛紛心中大定,又開始歌頌起劉邦的聖明和偉大了!
張良此舉糾正了劉邦循私行賞的弊端,輕而易舉地便緩和了漢初君臣之間的矛盾,避免了可能會發生的動亂。
而他這種“安一仇而堅眾心”的權術也極具開創性,從此之後,常常為後世政客們如法炮製,沿用學習。】
天幕前,高祖一朝。
在場群臣也都紛紛看向了張良,原來當初自家陛下封賞雍齒,而後又封賞他們,同樣是出自張良的計策啊!
張良看著眾人的目光,笑著開口道:“陛下當時對各位功臣的做法確實有失妥當,所以我才提出了這樣的建議。
陛下既然封賞了你們,就不會再奪去對你們的恩賜,各位盡可放心!”
“沒錯沒錯!朕向來一言九鼎!”一旁的劉邦也緊跟著附和。
聽到張良的話,又看到劉邦這樣的態度,在場眾人也都心緒大定,紛紛開始稱頌了起來……
【張良素來體弱多病,自從劉邦入都關中,天下初定,他便托辭多病,閉門不出,開始專心鑽研自己的黃老之學和兵書兵法。
隨著劉邦皇位的漸次穩固,張良逐步從“帝者師”退居“帝者賓”的地位,遵循著可有可無、時進時止的處事原則。
而在漢初劉邦翦滅異姓王的殘酷鬥爭中,張良也極少參與謀劃。在皇室的明爭暗鬥中,張良也恪守“疏不間親”,從不參與其中。】
【其實張良也清楚劉邦不會對自己動手,一來他雖然功高,但他並不是什麽異姓王,二來他實在不想摻和皇室之間的明爭暗鬥,以及君臣之間的鬥爭。
三來,他疾病纏身多年,如今功業已成,大仇已報,他隻想回到故地,回到那個朝思夜想的韓國。
所以最終,他選擇了遠離朝堂,辭別劉邦而去……】
“子房,你真的決意要走,要離我而去嗎?”劉邦麵帶痛苦之色,看著張良。
在此前,他已經向您各種辦法挽留,卻終究無法改變張良的心意。
“陛下,你還記得幾年前分封,我為留侯的時候嗎?”張良遠遠的望了一眼遠方的留地,又看向了劉邦。
“記得!當時我要封你為萬戶侯,並且還讓你自擇齊地,食邑3萬戶!最終你隻選擇了一萬戶……”
劉邦眼中也出現了追憶之色,回想著當初封賞時的一幕幕……
“是啊!大王,我還是喜歡叫你大王!就容我最後叫一聲大王吧!”
“好!”
“大王,我這一生就四個願望,一是推翻秦朝,為韓國和我的親人報仇;二是輔助大王登臨帝位,成為帝王;三是封萬戶,位列侯;四是尋找我老師黃石公隱居之地,然後入道觀鑽研黃老之學。
這些大王您也都清楚,故當初才想要給我食邑3萬戶,良感激不盡。
而如今我這前三個願望全部完成,現在我就要去完成我的第四個願望了,還望大王成全啊!
大王以後若是想見我了,可一旨詔令發到留地,我便會起程重新回到長安……”
……
【就這樣,張良走了,辭別劉邦,遠離朝堂。
張良離開朝堂之後,在留地待了一段時間,在韓國舊地也待了一段時間,最終去到了當年贈他《太公兵法》的老師黃石公隱居之地——張師山,又稱黃袍山。
張良就在這裏隱居了下來,並修建了“良山道觀”,鑽研黃老之學,並且還在道觀不遠處創辦了“伐桂書院”,以授當地孩子文字學問……
史稱“功成身退,退隱黃袍山”。】
……
(注:今天晚上還有幾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