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

第三十一回 曹操倉亭破本初 玄德荊州依劉表

第三十一回 曹操倉亭破本初 玄德荊州依劉表卻說曹操乘袁紹之敗,整頓軍馬,迤邐追襲。

袁紹幅巾單衣,引八百餘騎,奔至黎陽北岸,大將蔣義渠出寨迎接。

紹以前事訴與義渠。

義渠乃招諭離散之眾,眾聞紹在,又皆蟻聚。

軍勢複振,議還冀州。

軍行之次,夜宿荒山。

紹於帳中聞遠遠有哭聲,遂私往聽之。

卻是敗軍相聚,訴說喪兄失弟,棄伴亡親之苦,各各捶胸大哭,皆曰:“若聽田豐之言,我等怎遭此禍!”紹大悔曰:“吾不聽田豐之言,兵敗將亡;今回去,有何麵目見之耶!”次日,上馬正行間,逢紀引軍來接。

紹對逢紀曰:“吾不聽田豐之言,致有此敗。

吾今歸去,羞見此人。”

逢紀因譖曰:“豐在獄中聞主公兵敗,撫掌大笑曰:果不出吾之料!”袁紹大怒曰:“豎儒怎敢笑我!我必殺之!”遂命使者齎寶劍先往冀州獄中殺田豐。

卻說田豐在獄中。

一日,獄吏來見豐曰:“與別駕賀喜!”豐曰:“何喜可賀?”獄吏曰:“袁將軍大敗而回,君必見重矣。”

豐笑曰:“吾今死矣!”獄吏問曰:“人皆為君喜,君何言死也?”豐曰:“袁將軍外寬而內忌,不念忠誠。

若勝而喜,猶能赦我;今戰敗則羞,吾不望生矣。”

獄吏未信。

忽使者齎劍至,傳袁紹命,欲取田豐之首,獄吏方驚。

豐曰:“吾固知必死也。”

獄吏皆流淚。

豐曰:“大丈夫生於天地間,不識其主而事之,是無智也!今日受死,夫何足惜!”乃自刎於獄中。

後人有詩曰:“昨朝沮授軍中失,今日田豐獄內亡。

河北棟梁皆折斷,本初焉不喪家邦!”田豐既死,聞者皆為歎惜。

袁紹回冀州,心煩意亂,不理政事。

其妻劉氏勸立後嗣。

紹所生三子長子袁譚字顯思,出守青州;次子袁熙字顯奕,出守幽州;三子袁尚字顯甫,是紹後妻劉氏所出,生得形貌俊偉,紹至愛之,因此留在身邊。

自官渡兵敗之後,劉氏勸立尚為後嗣,紹乃與審配、逢紀、辛評、郭圖四人商議、原來審、逢二人,向輔袁尚;辛、郭二人,向輔袁譚;四人各為其主。

當下袁紹謂四人曰:“今外患未息,內事不可不早定,吾將議立後嗣:長子譚,為人性剛好殺;次子熙,為人柔懦難成;三子尚,有英雄之表,禮賢敬士,吾欲立之。

公等之意若何?”郭圖曰:“三子之中,譚為長,今又居外;主公若廢長立幼,此亂萌也。

今軍威稍挫,敵兵壓境,豈可複使父子兄弟自相爭亂耶?主公且理會拒敵之策,立嗣之事,毋容多議。”

袁紹躊躇未決。

忽報袁熙引兵六萬,自幽州來;袁譚引兵五萬,自青州來;外甥高幹亦引兵五萬,自並州來:各至冀州助戰。

紹喜,再整人馬來戰曹操。

時操引得勝之兵,陳列於河上,有土人簞食壺漿以迎之。

操見父老數人,須發盡白,乃命入帳中賜坐,問之曰:“老丈多少年紀?”答曰:“欲近百歲矣。”

操曰:“吾軍士驚擾汝鄉,吾甚不安。”

父老曰:“桓帝時,有黃星見於楚、宋之分,遼東人殷馗善曉天文,夜宿於此,對老漢等言:黃星見於乾象,正照此間。

後五十年,當有真人起於梁沛之間。

今以年計之,整整五十年。

袁本初重斂於民,民皆怨之。

丞相興仁義之兵,吊民伐罪,官渡一戰,破袁紹百萬之眾,正應當時殷馗之言,兆民可望太平矣。”

操笑曰:“何敢當老丈所言?”遂取酒食絹帛賜老人而遣之。

號令三軍:“如有下鄉殺人家雞犬者,如殺人之罪!”於是軍民震服。

操亦心中暗喜。

人報袁紹聚四州之兵,得二三十萬,前至倉亭下寨。

操提兵前進,下寨已定。

次日,兩軍相對,各布成陣勢。

操引諸將出陣,紹亦引三子一甥及文官武將出到陣前。

操曰:“本初計窮力盡,何尚不思投降?直待刀臨項上,悔無及矣!”紹大怒,回顧眾將曰:“誰敢出馬?”袁尚欲於父前逞能,便舞雙刀,飛馬出陣,來往奔馳。

操指問眾將曰:“此何人?”有識者答曰:“此袁紹三子袁尚也。”

言未畢,一將挺槍早出。

操視之,乃徐晃部將史渙也。

兩騎相交,不三合,尚撥馬刺斜而走。

史渙趕來,袁尚拈弓搭箭,翻身背射,正中史渙左目,墜馬而死。

袁紹見子得勝,揮鞭一指,大隊人馬擁將過來,混戰大殺一場,各鳴金收軍還寨。

操與諸將商議破紹之策。

程昱獻十麵埋伏之計,勸操退軍於河上,伏兵十隊,誘紹追至河上,“我軍無退路,必將死戰,可勝紹矣。”

操然其計。

左右各分五隊。

左:一隊夏侯惇,二隊張遼,三隊李典,四隊樂進,五隊夏侯淵;右:一隊曹洪,二隊張郃,三隊徐晃,四隊於禁,五隊高覽。

中軍許褚為先鋒。

次日,十隊先進,埋伏左右已定。

至半夜,操令許褚引兵前進,偽作劫寨之勢。

袁紹五寨人馬,一齊俱起。

許褚回軍便走。

袁紹引軍趕來,喊聲不絕;比及天明,趕至河上。

曹軍無去路,操大呼曰:“前無去路,諸軍何不死戰?”眾軍回身奮力向前。

許褚飛馬當先,力斬十數將。

袁軍大亂。

袁紹退軍急回,背後曹軍趕來。

正行間:一聲鼓響,左邊夏侯淵,右邊高覽,兩軍衝出。

袁紹聚三子一甥,死衝血路奔走。

又行不到十裏,左邊樂進,右邊於禁殺出,殺得袁軍屍橫遍野,血流成渠。

又行不到數裏,左邊李典,右邊徐晃,兩軍截殺一陣。

袁紹父子膽喪心驚,奔入舊寨。

令三軍造飯,方欲待食,左邊張遼,右邊張郃,徑來衝寨。

紹慌上馬,前奔倉亭。

人馬困乏,欲待歇息,後麵曹操大軍趕來,袁紹舍命而走。

正行之間,右邊曹洪,左邊夏侯惇,擋住去路。

紹大呼曰:“若不決死戰,必為所擒矣!”奮力衝突,得脫重圍。

袁熙、高幹皆被箭傷。

軍馬死亡殆盡。

紹抱三子痛哭一場,不覺昏倒。

眾人急救,紹口吐鮮血不止,歎曰:“吾自曆戰數十場,不意今日狼狽至此!此天喪吾也!汝等各回本州,誓與曹賊一決雌雄!”便教辛評、郭圖火急隨袁譚前往青州整頓,恐曹操犯境;令袁熙仍回幽州,高幹仍回並州:各去收拾人馬,以備調用。

袁紹引袁尚等入冀州養病,令尚與審配、逢紀暫掌軍事。

卻說曹操自倉亭大勝,重賞三軍;令人探察冀州虛實。

細作回報:“紹臥病在床。

袁尚、審配緊守城池。

袁譚,袁熙、高幹皆回本州。”

眾皆勸操急攻之。

操曰:“冀州糧食極廣,審配又有機謀,未可急拔。

現今禾稼在田,恐廢民業,姑待秋成後取之未晚。”

正議間,忽荀彧有書到,報說:“劉備在汝南得劉辟、龔都數萬之眾。

聞丞相提軍出征河北,乃令劉辟守汝南,備親自引兵乘虛來攻許昌。

丞相可速回軍禦之。”

操大驚,留曹洪屯兵河上,虛張聲勢。

操自提大兵往汝南來迎劉備。

卻說玄德與關、張、趙雲等,引兵欲襲許都。

行近穰山地麵,正遇曹兵殺來,玄德便於穰山下寨,軍分三隊:雲長屯兵於東南角上,張飛屯兵於西南角上,玄德與趙雲於正南立寨。

曹操兵至,玄德鼓噪而出。

操布成陣勢,叫玄德打話。

玄德出馬於門旗下。

操以鞭指罵曰:“吾待汝為上賓,汝何背義忘恩?”玄德曰:“汝托名漢相,實為國賊!吾乃漢室宗親,奉天子密詔,來討反賊!”遂於馬上朗誦衣帶詔。

操大怒,教許褚出戰。

玄德背後趙雲挺槍出馬。

二將相交三十合,不分勝負。

忽然喊聲大震,東南角上,雲長衝突而來;西南角上,張飛引軍衝突而來。

三處一齊掩殺。

曹軍遠來疲困,不能抵當,大敗而走。

玄德得勝回營。

次日,又使趙雲搦戰。

操兵旬日不出。

玄德再使張飛搦戰,操兵亦不出。

玄德愈疑。

忽報龔都運糧至,被曹軍圍住,玄德急令張飛去救。

忽又報夏侯惇引軍抄背後徑取汝南,玄德大驚曰:“若如此,吾前後受敵,無所歸矣!”急遣雲長救之。

兩軍皆去。

不一日,飛馬來報夏侯惇已打破汝南,劉辟棄城而走,雲長現今被圍。

玄德大驚。

又報張飛去救龔都,也被圍住了。

玄德急欲回兵,又恐操兵後襲。

忽報寨外許褚搦戰。

玄德不敢出戰,候至天明,教軍士飽餐,步軍先起,馬軍後隨,寨中虛傳更點。

玄德等離寨約行數裏,轉過土山,火把齊明,山頭上大呼曰:“休教走了劉備!丞相在此專等!”玄德慌尋走路。

趙雲曰:“主公勿憂,但跟某來。”

趙雲挺槍躍馬,殺開條路,玄德掣雙股劍後隨。

正戰間。

許褚追至,與趙雲力戰。

背後於禁、李典又到。

玄德見勢危,落荒而走。

聽得背後喊聲漸遠,玄德望深山僻路,單馬逃生。

捱到天明,側首一彪軍衝出。

玄德大驚,視之,乃劉辟引敗軍千餘騎,護送玄德家小前來;孫乾。

簡雍,糜芳亦至,訴說:“夏侯惇軍勢甚銳,因此棄城而走。

曹兵趕來,幸得雲長擋住,因此得脫。”

玄德曰:“不知雲長今在何處?”劉辟曰:“將軍且行,卻再理會。”

行到數裏,一棒鼓響,前麵擁出一彪人馬。

當先大將,乃是張邰,大叫:“劉備快下馬受降!”玄德方欲退後,隻見山頭上紅旗磨動,一軍從山塢內擁出,為首大將,乃高覽也。

玄德兩頭無路,仰天大呼曰:“天何使我受此窘極耶!事勢至此,不如就死!”欲拔劍自刎,劉辟急止之曰:“容某死戰,奪路救君。”

言訖,便來與高覽交鋒。

戰不三合,被高覽一刀砍於馬下。

玄德正慌,方欲自戰,高覽後軍忽然自亂,一將衝陣而來,槍起處,高覽翻身落馬。

視之,乃趙雲也。

玄德大喜。

雲縱馬挺槍,殺散後隊,又來前軍獨戰張邰。

邰與雲戰三十餘合,撥馬敗走。

雲乘勢衝殺,卻被邰兵守住山隘,路窄不得出。

正奪路間,隻見雲長、關平、周倉引三百軍到。

兩下相攻,殺退張邰。

各出隘口,占住山險下寨。

玄德使雲長尋覓張飛。

原來張飛去救龔都,龔都已被夏侯淵所殺;飛奮力殺退夏侯淵,迤邐趕去,卻被樂進引軍圍住。

雲長路逢敗軍,尋蹤而去,殺退樂進,與飛同回見玄德。

人報曹軍大隊趕來,玄德教孫乾等保護老小先行。

玄德與關、張、趙雲在後,且戰且走。

操見玄德去遠,收軍不趕。

玄德敗軍不滿一千,狼狽而奔。

前至一江,喚土人問之,乃漢江也。

玄德權且安營。

土人知是玄德,奉獻羊酒,乃聚飲於沙灘之上。

玄德歎曰:“諸君皆有王佐之才,不幸跟隨劉備。

備之命窘,累及諸君。

今日身無立錐,誠恐有誤諸君。

君等何不棄備而投明主,以取功名乎?”眾皆掩麵而哭。

雲長曰:“兄言差矣。

昔日高祖與項羽爭天下,數敗於羽;後九裏山一戰成功,而開四百年基業。

勝負兵家之常,何可自隳其誌!”孫乾曰:“成敗有時,不可喪誌。

此離荊州不遠。

劉景升坐鎮九郡,兵強糧足,更且與公皆漢室宗親,何不往投之?”玄德曰:“但恐不容耳。”

乾曰:“某願先往說之,使景升出境而迎莊公”玄德大喜,便令孫乾星夜往荊州。

到郡入見劉表,禮畢,劉表問曰:“公從玄德,何故至此?”乾曰:“劉使君天下英雄,雖兵微將寡,而誌欲匡扶社稷。

汝南劉辟、龔都素無親故,亦以死報之。

明公與使君,同為漢室之胄;今使君新敗,欲往江東投孫仲謀。

乾僭言曰:不可背親而向疏。

荊州劉將軍禮賢下士,士歸之如水之投東,何況同宗乎?因此使君特使乾先來拜白。

惟明公命之。”

表大喜曰:“玄德,吾弟也。

久欲相會而不可得。

今肯惠顧,實為幸甚!”蔡瑁譖曰:“不可。

劉備先從呂布,後事曹操,近投袁紹,皆不克終,足可見其為人。

今若納之,曹操必加兵於我,枉動幹戈。

不如斬孫乾之首,以獻曹操,操必重待主公也。”

孫乾正色曰:“乾非懼死之人也。

劉使君忠心為國,非曹操、袁紹、呂布等比。

前此相從,不得已也。

今聞劉將軍漢朝苗裔,誼切同宗,故千裏相投。

爾何獻讒而妒賢如此耶?”劉表聞言,乃叱蔡瑁曰:“吾主意已定,汝勿多言。”

蔡瑁慚恨而出,劉表遂命孫乾先往報玄德,一麵親自出郭三十裏迎接。

玄德見表,執禮甚恭。

表亦相待甚厚。

玄德引關、張等拜見劉表,表遂與玄德等同入荊州,分撥院宅居住。

卻說曹操探知玄德已往荊州投奔劉表,便欲引兵攻之。

程昱曰:“袁紹未除,而遽攻荊襄,倘袁紹從北而起,勝負未可知矣。

不如還兵許都,養軍蓄銳,待來年春暖,然後引兵先破袁紹,後取荊襄:南北之利,一舉可收也。”

操然其言,遂提兵回許都。

至建安七年,春正月,操複商議興兵。

先差夏侯惇、滿寵鎮守汝南,以拒劉表;留曹仁、荀彧守許都:親統大軍前赴官渡屯紮。

且說袁紹自舊歲感冒吐血症候,今方稍愈,商議欲攻許都。

審配諫曰:“舊歲官渡,倉亭之敗,軍心未振;尚當深溝高壘,以養軍民之力。”

正議間,忽報曹操進兵官渡,來攻冀州。

紹曰:“若候兵臨城下,將至壕邊,然後拒敵,事已遲矣。

吾當自領大軍出迎。”

袁尚曰:“父親病體未痊,不可遠征。

兒願提兵前去迎敵。”

紹許之,遂使人往青州取袁譚,幽州取袁熙,並州取高幹:四路同破曹操。

正是:才向汝南鳴戰鼓,又從冀北動征鼙。

未知勝負如何,且聽下文分解。

跳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