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袁渙與蔣幹
收服荀五等人當自己的走狗,是袁耀為了網羅人才做的準備。
憑著後世的記憶,袁耀早就羅列出一份極其詳盡的士人豪傑名單。
這次回來,就是要按圖索驥,將淮南乃至鄰近地區所有有價值的大小人物都打包回豫章郡。
袁耀第一個造訪的,是辯才獨步於江淮的蔣幹蔣子翼。
不同於《三國演義》中蔣幹輕信於人的愚者形象,正史中的蔣幹不僅辯才出眾,還很有膽識。
《三國誌》引《江表傳》記載:幹有儀容,以才辯見稱,獨步江、淮之間,莫與為對。
在赤壁之戰中,蔣幹也的確作為曹操的說客,前去見周瑜的。不過他並沒有中所謂的離間計,導致蔡瑁張允慘死,反倒是去實施曹操交代給他的離間計的。
隻是蔣幹很快就意識到周瑜識破了自己的來意,返回江北後,便勸曹操放棄離間周瑜的想法。
隨後史書中便不見蔣幹的記載。
袁耀被袁術任為了揚州都督,又被表為九江太守,還有揚威將軍的名號在身,身份顯赫貴重。
而蔣幹年紀不過十八九歲,還未及冠禮,按禮袁耀不能自降身份,去上門拜訪蔣幹。
因此袁耀先派出了戚寄,帶著禮品去請蔣幹過府一敘。
蔣幹卻閉門不見,聲稱身體有恙,改日必來赴約。
袁耀隻當蔣幹在自抬身價,便是喬裝一番,親自上門來見。
這個開門紅,袁耀勢在必得!
蔣幹的家人攔不住袁耀一行,隻好喚蔣幹出來相見。
看到蔣幹後,袁耀心裏直道原來正史有時也靠不住。
這蔣幹明明長得尖嘴猴腮、獐頭鼠目的,根本和“有儀容”扯不上半毛錢關係。
而且最讓袁耀憋不住笑的是,他鼻青眼腫的,走路一瘸一拐的,一副剛被人揍過的樣子。
確實是“身體有恙”。
哈哈哈哈!
袁耀強忍笑意,讓戚寄拿出華佗配置的專治跌打外傷的敷藥,送給了蔣幹。
兩人相談一陣後,蔣幹便納頭便拜,接受了謁者的官職。
隻說他養好了身上的傷,過幾天就上門就任。
蔣氏隻是壽春一個小庶族,袁耀親自登門,給足了禮遇,蔣幹自然沒有拒絕出仕的道理。
他也沒有拒絕的資本。
不管怎麽說,袁耀總算旗開得勝!
接下來,袁耀便乘勝追擊,上門去拜謁最近幾個月才來淮南避難的袁渙。
袁渙,字曜卿,出身陳郡袁氏。
陳郡袁氏可不得了,論起血脈傳承,汝南袁氏都得老老實實靠後站。
袁氏出自媯姓,乃舜帝之後。西周武王大封諸侯,封舜帝後裔於陳地,建陳國。後來陳國公族中,一個叫媛濤塗的大夫,被封於陽夏。
和許多姓氏的起源一樣,袁氏之所以形成獨立的“氏”,起源於媛濤塗這位陳國公族。
媛,同轅。西漢初年,轅氏後裔政將“轅”字的“車”旁去掉,邕以袁為氏。
陳郡袁氏,正是世居陳地陽夏的袁氏直係大宗。
汝南袁氏,正是陳郡袁氏的一支分脈,從陳地遷到了鄰郡汝南。
隻是汝南袁氏發展到了東漢時期,人丁興旺,乃至以成四世三公之家、東京名族,遠遠蓋過了宗家陳郡袁氏的風頭!
陳郡袁氏直到近些年,才稍有起色。
袁渙之父袁滂,也官至司徒,位列三公,還是名士蔡邕的舅舅。
但這隻是陳郡袁氏崛起的開始而已。
袁耀作為後世的曆史係畢業生,還知道,在汝南袁氏成為曆史的塵埃以後,陳郡袁氏在魏晉交替之際,迅速崛起。
到了東晉初立,衣冠南渡,過江“僑姓”,以王、謝、袁、蕭為大,陳郡袁氏與琅琊王氏、陳郡謝氏、蘭陵蕭氏並稱為四大姓,是為頂級門閥。
不同於琅琊王氏、陳郡謝氏,袁氏雖沒有出過總領朝綱,讓皇帝虛位的權勢人物。但袁氏自漢至陳,代不乏人,為東晉、劉宋、蕭齊、梁、陳王朝所重視,一直享有高門華族的地位。以至到隋唐,仍偶有人物。
而陳郡袁氏之所以能經久不衰,世代顯貴,主要在於從袁滂、袁渙父子時形成的的“忠孝傳家,崇尚清虛”的家風。
每代袁氏族人,以詩書名世,靠聯姻維持與不同世族的關係,不阿附權臣,避免參與黨爭政變,中立於朝,故愛憎不及。
總之,陳郡袁氏就相當於汝南袁氏的反麵。
一個低調忠孝,一個高調驕豪。
兩個家族的門風迥異,也體現在了袁渙和袁術的相處中。
袁渙避難淮南,成為袁術的客卿短短數月,兩人便辯駁過對方好幾次。
隻是礙於同族關係,袁術也不能拿袁渙怎麽樣,隻能敬而遠之。
袁渙最近很苦惱。
他沒有應呂布的辟命,又放棄跟隨劉備,本以為避開了兩個錯誤選項,但似乎選擇來淮南,也是一個錯誤的決定。
袁術集團的未來,簡直暗無天日!
而袁耀的到來,卻是給袁渙注入了一道明亮的閃光!
毫無疑問,袁耀拿下雙殺。
緊接著,袁耀便瞄向了第三個人物。
不同於蔣幹和袁渙,袁耀找上的第三個人物,卻很有個性。
甚至很符合《三國演義》對他的描述。
曹操的殺父仇人!
徐州之屠的引發者!
影響三國劇情的重要人物!
張闓!
沒錯,就是那個殺了張闓,帶著曹家財寶逃到淮南,歸順了袁術的張闓!
現在的張闓,被袁術任命為了一名軍司馬。
不同於其他部曲將,必須常駐軍營,隨時聽候軍令。
張闓白天在軍營裏,到了晚上卻能離開軍營,回自己的宅院的特權。
這是袁術給的特權。
袁耀很好奇,這位曹父殺手,每天回自己宅院幹什麽,便是在張闓的上級校尉帶引下,直接登門造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