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朱標不當仁君,大明成日不落了?

第173章 崔家,梁山聚義!

說著便看了看身邊的一千錦衣衛。

“讓陛下留在這裏,其餘人隨我進菏澤,先滅一股亂匪!”

再說朱標確實有些手癢了。

第一是如今的軍事實力太強大,身邊的一千錦衣衛帶足了萬人敵,裝備優良,他也想試試碾壓叛軍的感覺。

親自來民間審判幾個地主豪強,刷一下壽命值!

其次就是這兌換出來的猛將體質,都這麽長時間了,除了在**還沒用過,豈不是浪費?

一聽朱標這話,身旁的錦衣被立刻勸誡,“殿下不可啊!”

“您萬金之體,怎可親曆戰陣!”

“就是,殿下!”

幾個錦衣衛死死拽著朱標的身子,不讓他挪動半分。

“殿下您絕不可親自前去,讓吾等替您掃平道路!”

“我意已決!”

朱標身軀紋絲未動,話語卻堅定的要命。

“殿下即便要去,也要等藍玉大軍到來再說。”

這時。

跟在朱標身後現在已不怎麽發話的李勝突然說道。

他知道朱標的性格。

想阻攔朱標是不可能的,順著朱標為好。

眾人聽見這話也稍微鬆了口氣。

有藍玉的五千人在,橫掃整個山東不成任何問題,朱標可以說沒什麽危險。

朱標也點點頭,“那就等藍玉的人到來吧!”

約末幾天的功夫,藍玉就從北直隸附近衝到了山東邊境,跟朱標匯合。

這五千人,一人三馬,來去如風,就是這個速度!

相當於這個時代的高速坦克。

關鍵是沿途的補給規格也很高。

藍玉到了,朱標就將身邊的錦衣衛分出去,護送老朱北上。

自己帶著幾十人前往了藍玉的大營。

一到軍營之中。

朱標可以看見這五千人,有不少都是戚家軍的老兵,作戰起來很是嫻熟。

雖然新兵是第一次作戰,但也沒有多少畏懼,畢竟裝備碾壓在這!

按著教科書上的打法,直接往前推就行。

菏澤很快就光複了,朱標在菏澤城中找到了本地死硬的讀書人和世家大族。

二話不說,推到城門前直接哢嚓一刀。

朱標親自來執行就沒那麽簡單了。的。

本地的大族,在一天之內就被朱標一家家點名,全部誅了九族。

並且朱標還換著花樣的來殺人。

有的是剝皮,有的是五馬分屍,有的是斬首。

甚至還有的是將其用石頭活活壓死。

可以說古今中外各種刑法,朱標全都嚐試了一遍。

變態的程度幾乎不亞於曆史上那位昏君高洋。

殺完了人。

就全部做成標本送到各地去展覽。

山東讀書人也不是沒見過世麵的。

元朝人來搞過屠殺,金朝人來也搞過屠殺,常遇春來也屠過城。

可殺的像朱標這麽徹底的,還是第一次!

要知道無論是金朝人還是蒙古人,他們來搞屠殺的唯一目的就是殺老百姓,震懾當地的世家大族,讓世家大族替他們繼續管理老百姓。

而朱標不一樣。

朱標的目的就是殺世家大族,安撫老百姓,讓老百姓知道自己被壓迫了。

山東的讀書人世家們還是第一次遇見這種情況。

真是奇了怪了。

萊陽城外。

三十裏處有一家崔家莊子。

本地的崔家乃是赫赫有名的望族,早在金國時期就是第一批投誠金國的讀書人。

還在金國朝堂上曆代作漢官。

甚至祖上能追溯到崔叔,這五姓七望!

蒙古人來了之後,他們又投降蒙古。

得益於元朝忽必烈定下的兩稅法,這批山東世家們甚至過得比之前還要更順暢了。

後世那幅赫赫大名的孔子金錢鼠尾畫像,就是在這個時代誕生的。

不要說他們不要祖先。

隻要有利可圖,這群世家大族連自家祖宗都能賣出去!

崔家莊子之中。

此時已經吹角連營。

萊陽地界大部分地主豪強,多聚集在崔家莊子裏。

原因很簡單。

因為崔家莊子是個地理要道,正好修建在兩山夾一溝的地方,隻要將這裏守住,就能確保有一番自己的天地,外麵的人永遠也打不進來。

人一多,崔家莊子裏麵的事情也多了起來。

山東這地方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盛產好漢。

從三國時期的關二爺,再到梁山泊一百零八將。

隻要振臂一揮,有的是人願意起來造反。

當然這些造反的人也有一個特征,隻招官府的反,不造世家大戶的反。

梁山泊那種劫富濟貧替天行道的,是隻能在演義中看到。

尋常情況下。

僅僅宋朝記載的十幾次山東造反,都是將矛頭對準了朝廷,然後割地稱王,團結世家大族,繼續魚肉百姓。

如今也是同樣。

崔家莊子裏聚集著附近幾十公裏衝過來的好漢,一個個好漢壯丁,膀大腰圓,再加上又有足夠的糧食,這些人吃的腦滿腸肥。

每天都是白花花的糧食賬出去,搞得崔家老太爺,滿臉憂愁的看著這一幕。

望向身邊自己的繼承人,崔家大公子,顫抖著說道,“兒啊,咱們這麽跟朝廷作對,怕是沒有好下場啊!”

崔家大公子崔旺,滿臉凶戾之氣,“附近百裏的好漢都已經來了,一定要讓那賊太子喝上一壺!”

“聽說他在城中大肆殺略,比蒙古人還要不堪,而且廢棄儒家經典,冒天下之大不韙!”

“我看這朱明天下是長久不了了!”

“咱們也必須得早做打算,萬一起兵的晚了,讓別人搶占先機,豈不悔哉?”

聽見這話,崔老太爺欲言又止。

人家起兵造反,都是圖個晚,曆史上無數次教訓已經證明了,陳勝吳廣倒是起兵的早,可哪有他們半點浪花?

自己這兒子怎麽還趕早了呢?

崔老太爺望著自家兒子,深深懷疑是不是自己的血脈沒傳遞到位。

按理說我家藏書也不少啊,怎麽就讀出了這麽個玩意兒來?

不過這些話他也不敢說。

因為自家兒子考科舉考了十幾次都沒考中,可能天生就不擅長讀書,所以對朝廷恨上了,搞得崔老太爺如今對前途無比的迷茫,不知該何去何從是好。

況且如今崔老太爺已經九十多歲了,根本管不住這年輕人。

已是老眼昏花,隻能聽之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