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商人的時代!
前方兩匹快馬發出嘶鳴聲,沿著路上新修好的快道極速奔馳而去。
“楊大人,小的這就先撤了,你有什麽使喚,隻需拍封電報即可。”
到了楊府門前,馬夫和幾個隨從恭敬地將楊士奇請下馬車。
“好,回去休息吧!”
楊士奇腋下夾著一個裝滿文件的皮包,這東西也是朝廷統一配發的,緩緩邁步,向府邸內走去。
一回到府內,門前看守的錦衣衛便立刻轉頭躬身。
“楊大人,您回來了。”
隨後二話不說打開了鐵閘門。
如今的官員安保工作都是由錦衣衛統一負責的,安全得很,什麽也不用操心。
楊士奇含笑進入府邸內,他這個府邸是三進三出的大院子。
若是靠官員的俸祿,怕是一輩子都買不起。
但如今朝廷的待遇就給得這麽好,平時日用花銷,一切不用操心,自有朝廷專門供應物資,想吃什麽喝什麽,都有特供的產品,筆墨紙硯都是特供最好的。
可以說比之前不知要瀟灑到哪裏去了。
楊士奇對現今的生活無比滿意,同時心中也總是在疑惑。
為什麽朝廷給官員提供了如此優渥的環境,還有官員想貪汙呢?
真是一件咄咄怪事!
哪怕是現在隔三差五因為貪汙案被揪出來,然後拉到街上遊街批鬥,最後收監的官員也不在少數。
批鬥這麽一場,在大明這種人情社會裏麵,他家祖祖輩輩都算完蛋了,名聲毀了。
子孫後代別說想在當官做任何行業,哪怕扛大包都不會有人要!
“老爺,您回來了。”
府邸內自有朝廷安排的倭國奴仆,在做最下等的灑掃事務。
也有朝廷專門培訓出的服務人員,做府邸管理工作。
大管家見到楊士奇,立刻上來十分周到地脫衣換衣,一陣伺候。
讓楊士奇舒舒服服地進了堂屋。
妻子兒女此時都已睡了,雖然這院子大,但楊家居住的始終不過一進的小院落罷了。
大戶人家都是這個標配,主人家住在最豪華也最裏麵的堂屋,其他院子都是給奴仆住的。
現在官員的生活跟之前的大戶人家也差不多,甚至還要優越。
這才是朱標能在這麽短時間穩定局勢的原因。
甚至說這院落都是直接永久賜給官員的,也就是說你家隻要有一代當了官,就世世代代會有這府邸。
雖然這府邸不能交易,但是拿出來住沒有任何問題,隻是不能享受國家的免費安保這些服務。
有人也曾發起過疑問,難道國家這樣做,就不怕到時全天下到處都是官員的宅邸,而沒有農民的耕地嗎?
朱標聽聞這話隻是淡淡一笑。
後世房地產搞的那麽厲害,都還有80%的房子空著,十三億人根本都住不滿這華夏大地,更別說現在了。
華夏雖然說耕地麵積和平原麵積都不夠,但居住麵積那是綽綽有餘。
再說,反正以後也要將農業和工業轉移到外麵去的。
大明國內發展高新技術行業根本也不需要那麽大的地方,又不是勞動密集型產業。
就算賜官員一萬年府邸,那地方還是夠住!
當天晚上,雖然已經是此時夜半,但楊士奇沒有半點休息的意思。
立刻對自己的值班秘書吩咐:“馬上向應天府下麵各個縣發電報,把那些主官都給我叫起來,我今晚上要開一次夜間會議。”
作為應天城的一把手,楊士奇今天得到了中央傳達的精神。
當然要迅速把精神傳達下去!
再說時間隻有三個月,他可不敢浪費。
...
南京城裏的落雪越堆積越厚,預示著過年的日子即將到來。
眼下太平世界,工廠生產的商品順著火車軌道運進城內。
包括但不限於工業生產的火腿,各種糖類,各種布匹衣服,民間的各種工廠製式生產化小吃,工廠印刷出來的過年福字門聯。
總而言之,一個字:年貨!
生產年貨這段時間也是各大工廠擴大產能,瘋狂爆產力的時候。
經過去年一年的各種規劃,今年的商品種類又豐富了許多。
朱標甚至生產出了方便麵和火腿腸這種大殺器,包括澱粉魚丸子,餅幹麵包。
工業化生產的帶來物產極大豐裕。
在這個基礎之上,工廠的生產又能帶給全體工廠員工更高的補貼工資。
這些工資自然就拿到外麵去消費各類工業品。
朱標並沒有把物資憑票供應,就是這個原因,因為現在他的物資根本就不缺啊!
不像前世物資緊缺時代。
現在的大明雖然說也是公社化時代,但物資那是一點都不缺。
所以票據這種東西沒有必要誕生。
再加上現在沒有地主大戶了,最有錢的或許就是外麵做生意的商人。
對於商人有錢,這點朱標是扶持的。
你們如果有手段能把經濟盤活,能雇更多的人賺到錢,那朱標歡迎商人們變成億萬富翁,百萬億富翁!
朝廷絕對不會沒收你們任何財產!
反正錢這個東西嘛,又換不成任何實際的軍事力量和政治力量。
拿來收買官員搞賄賂這條路,朱標已經徹徹底底堵死了。
但在這種社會體製下,朱標很清楚官商勾結是不可能避免的情況。
但又不能放棄商人,因為放棄商人的市場,沒有任何活力,沒有消費,那他的工廠開來幹嘛?給誰去買?
所以有些資本主義還是要暫時存在的。
不過,朱標會讓資本主義過渡的這個時間段,變得極短。
迅速讓社會膨脹到人人都有錢的狀態,去剝削外麵的其他國家民眾。
然後讓國內變成半個大同社會。
最後隨著科技的晉升,教育的提升,徹底變成完整的大同社會。
可以說這個新時代,是商人的時代!
大明剛剛經曆了幾千年的封閉和教化在儒家的囚籠之中,階級森嚴。
如今打開了新天地,可以說人人平等,教育也開始普及,老百姓逐漸都識字了。
那麽跟朱標前世建國後八十年代的情況極為相似。
一方有新興科技灌輸進來,一方又是一片存在巨大潛力的市場,還有一個足夠開明的政府,來扶持商業的發展!
商業的速度會有多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