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7章 關雲長,宗室相爭
第907章 關雲長,宗室相爭
【感謝:灰太狼aaa、1999存在書友月票支持,多謝!】
——————————————
十裏香雅閣。三人話語投機,相見恨晚,甚是投緣,隨之圍桌而坐,一邊飲酒一邊縱談時局,賓主盡歡。
然而,與雅閣僅有一街之隔的郡府大堂上卻是另一番景象,兩班人馬對峙公堂,麵紅脖子粗,刀兵相向。
隨著一眾諸侯麾下部將湧進大堂,一名身形魁偉的紅臉大漢越眾而出,怒發衝冠,手中長柄戰刀直指劉表,厲聲暴喝道:“豈有此理!劉景升辱我兄長太甚,莫以為關某手中戰刀不利乎?”
“放肆!”麵對寒光逼人的刀鋒,劉表神色陡變,臉上一陣青一陣紫,怒不可遏,硬挺著脖子,佯作臨危不懼狀,厲聲怒斥道:“大膽狂徒,汝是何人,膽敢咆哮公堂?”
怒斥一聲,劉表拍案而起,大喝道:“殿前甲士何在,與我拿下此賊,斬首示眾!”
“諾!”一聲應諾自劉表身後傳來,旋即但見一員高大魁梧的將領身形一閃,寒光乍現,“鏘”的一聲蕩開劉表麵前的戰刀,既而出現在紅臉大漢麵前。
與紅臉壯漢對峙的武將,挺身站在劉表身前,同樣是手持長柄戰刀,神色冷峻地與紅臉壯漢持刀對峙,刀鋒相錯。二人怒目圓瞪,殺氣相衝,雖未揮刀搏殺,卻已氣息相撞,相互試探。蓄力以待。
“且慢動手!”刀鋒相對之際,居於末席的劉備急忙起身,一個箭步跨到紅臉大漢身邊。用力壓下他手中的戰刀,急聲道:“二弟不可造次,陛下和百官悉數在此,豈可妄動刀兵?快快放下戰刀,向陛下請罪。”顯然,被劉備喚作“二弟”的紅臉大漢,正是溫酒斬華雄的關羽關雲長。
“哼!”關羽冷哼一聲。僵著脖子撇過頭去,權當沒看見上階的天子劉協和堂下兩旁的六路諸侯,但手中戰刀卻硬生生被劉備壓下。隨之持刀而立,棗紅色的臉頰上並無半點妥協之色。
“嗵嗵嗵!”
眼見大堂上驟起刀兵,各路諸侯麾下的得力將領疾步走到各自主公身後,手持長兵嚴陣以待。時刻提防著堂中二人突然動手。確保自家主公不被殃及,安全無虞。
高居上階帝位的劉協,眼睜睜看著一眾武將擅自闖進大堂,並手持兵器入內,一個個昂首闊步走到眾諸侯身後,儼然沒把他這個天子放在眼裏,視若無睹,毫無君臣之禮。
霎時。劉協義憤填膺,麵紅耳赤。喘氣如牛,咬牙切齒地攥緊拳頭,雙眸噴火地怒瞪著堂下膽大妄為的眾多武將。正當他忍無可忍地準備厲聲詰責時,董弘上前一步擋在他麵前,背著手連連搖擺,示意他不必動怒,靜觀其變即可。
眼見於此,劉協強行壓製心頭的憤怒,脊梁微彎,頓時身形矮下去半截,靠在龍椅上閉目假寐,眼不見為淨,緘口不言。然而他內心裏卻是波濤洶湧,劇烈翻滾,一顆並不堅強的小心髒砰砰直跳,驚駭惶恐不已。
原以為逃出西涼李利的魔爪之後就徹底安生了,一切都會回到六年前長樂宮的那副場景,百官俯首,高居龍椅一呼百應,叱吒風雲,號令天下誰敢不從。然而眼前這一幕卻讓劉協清清楚楚意識到自己的現實處境,真真切切的危如累卵,完完全全淪為擺設傀儡,誰都不把自己這個天子放在眼裏,沒有人聽憑驅使。這樣的皇帝還算什麽天子,這樣的天子與庶民何異?
“天子、皇帝,嗬嗬嗬,真是天大的笑話!威嚴掃地,聖諭不如放屁,根本無人理會,堂堂大漢天子竟然淪落至此,不過是世人眼中的笑柄,一個擺設而已!”閉上眼睛,劉協暗暗自嘲,心中一片淒涼,苦澀無比,落寞至極。
眼前這一幕與長安皇宮大殿相比,簡直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完全沒有可比性。西涼李利雖然強橫霸道,可長樂宮大殿內卻無人敢於妄自喧嘩,更不可能出現武將手持兵器擅闖大殿之事,就連李利自己也不過是著履上殿,入朝不趨、讚拜不名,腰間係著天子劍,僅此而已。(入朝不趨、讚拜不名:即不必跪拜,隻需見禮,朝廷上下不得直呼其姓名,官職就代表其人;例如:“大將軍李利覲見”,可省去名字,是為“大將軍覲見”。這是帝王對臣子的特殊禮遇,象征著崇高的身份地位,所謂“忌諱”便由此而來。)
離開長安,劉協便以為自此逃出牢籠,如潛龍升天一般重新做回九五至尊,執掌天下,無所不能。卻萬萬沒想到,逃離長安後竟然是眼前這般情景,沒有李利站在一旁,誰會把他這個少年天子放在眼裏;沒有李利保駕護航,詔書、聖諭與樹葉廢話何異?
惶恐無助之中,劉協莫名想到如果此時李利站在自己身邊,堂下又將是何種場景,還有沒有武將膽敢手持兵器闖進大堂,各路諸侯有誰膽敢大呼小叫,為所欲為?隻怕一個都沒有,甚至於堂下七位諸侯都嚇得噤若寒蟬,大氣不敢出,而一眾武將更是一個比一個乖巧聽話,不得宣召誰也不敢擅入大堂半步。倘若李利甘願輔佐,那大漢王朝便可起死回生,中興在即,各鎮諸侯何足為懼,剪除幾路諸侯後傳檄可定,數年之內即可平定天下,再現大漢盛世。隻可惜
漢室已是江河日下,與其輔佐一個根基腐爛、大廈將傾的王朝,最後落個兔死狗烹的下場,還不如推倒重來。這一點劉協以前並不明白,或者說他根本沒想過,但此刻他想到了。這一刻,劉協幡然醒悟,終於明白李利所做的一切都是謀定而後動,或許連自己和百官們逃離長安都是他一手策劃操縱的,其目的就是想將自己和百官這個大包袱甩掉,從而光明正大的實現他籌謀已久的宏圖大業。隻可惜他明白的太晚了,一步走錯,再也無法回頭。
—————————小分割線————————————
當劉協從思緒中走出來的時候,堂下的爭執也已塵埃落定,兩位出身劉氏宗族的諸侯劉表和劉備,最終爭執不下,隻能刀兵相向。
至於他們二人為何互不相讓,其根源還在劉表身上。拿劉備當軟柿子隨意揉捏,這一口惡氣劉備捏著鼻子忍下來了,可他答應劉備認祖歸宗,卻在劉協麵前矢口不提,霍然是出爾反爾,擺明就是
裸的欺負劉備。
而認祖歸宗之事,劉備自己還真不好當眾提出來,否則未免太過急功近利,被各路諸侯所不恥,易遭世人詬病。可劉表也隻字不提,這樣以來,讓劉備顏麵何存,情何以堪?
時至今日,劉備提領徐州六郡將近兩年了,好不容易從李利手裏討到敕封,卻是豫州刺史之位,費盡周折,結果還是名不正言不順,不倫不類。索性有勝於無,他如今好歹也是個刺史,堂堂正正的一方霸主。不承想,此番前來接駕,劉表又騎在他頭上,拿他開刀立威。
七路諸侯分座次,按實力強弱,他無論如何也在呂布和孫策二人前麵吧,卻不料劉表故意刁難他,一句賢弟就想把他摁在末席。劉備豈是軟弱可欺之輩,他當即提出要求,或者說是交換條件,以認祖歸宗交換座次。劉表當場答應,於是七位諸侯的座次就這樣定下來,不承想劉表隨之將此事拋到腦後,大堂議事都要結束了,他還是閉目假寐,穩如泰山,隻字不提。
劉備屈居末席便已是莫大恥辱,劉表出爾反爾,不亞於火上澆油,等於是當眾羞辱他。是可忍孰不可忍,關羽一聲暴喝徹底點燃了劉備心中的怒火,新仇舊恨一起算,當即與劉表撕破麵皮,擺開架勢一較高下。
然而劉備卻不知道,劉表早就打定主意要拿一路諸侯立威,借此震懾其他諸侯。
六位諸侯中實力最弱的有三人:呂布、孫策和劉備,另外三位諸侯袁紹、曹操和袁術都不是善茬,不能輕易招惹。所以劉表早已選定三位諸侯作為開刀立威的替罪羊,又因宛城屯集著六路諸侯的二十餘萬大軍,這就迫使他的立威之舉必須慎之又慎,不能爆發大規模圍廝殺,以免其他諸侯趁火打劫,坐收漁翁之利。因此此次立威隻能鬥將,不宜擺開陣勢兩軍廝殺,由此選擇開刀立威的目標就顯得至關重要。
呂布、孫策和劉備三位諸侯當中,單從實力和名氣上麵看,江東孫策出道最晚,根基淺薄,當為首選,其次是寄居徐州的呂布,最後才是劉備。但是,近一年來,江東孫策風頭正勁,連續攻城拔寨,攻無不取戰無不勝,硬生生打出“江東小霸王”的偌大名頭。況且,孫策眼下還依附在袁術帳下,名義上仍是袁術麾下部將,聲稱替袁術平定江東。此外,還有一點不得不提,那就是江東孫策與劉表乃世仇,其父孫堅就死在劉表手上,因此雙方多年以來一直勢成水火,不共戴天。
由此一來,如果劉表拿孫策開刀立威,孫策年輕氣盛,性格剛烈,一旦把孫策逼急了,勢必與他不死不休,血戰到底。再加上袁術還在旁邊虎視眈眈,這就迫使劉表不能選擇孫策,隻能把目標轉移到呂布和劉備二人身上。目標確定為呂布、劉備二人,就變得簡單了,人選呼之欲出。既然是鬥將立威,自然不能選擇天下第一戰將呂布,於是開刀立威的人選隻剩下新任豫州刺史劉備劉玄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