驍騎

第930章 兄弟情,一生無悔

第930章 兄弟情,一生無悔

“此次幽州使者是何人?”

端起茶盅與郭嘉同飲,直到一盅茶喝完,李利慢條斯理地放下茶盅,不緊不慢地問道。。。

看到這一幕,郭嘉大致猜出李利的心意了。聞言後,他並不急於答話,而後提起茶壺再倒上兩杯茶,隨即說道:“除了一直負責與我等聯係的幽州長史關靖,此次還有曾被公孫瓚封為兗州牧的單經一同前來,並攜帶重金。不過此次倒是沒有送來戰馬,隨行兵士也不多,僅有三十餘人,由此不難看出他們此行甚是匆忙。想來定是袁紹大軍壓境,幽州戰事吃緊,公孫瓚擔心頂不住冀州大軍,才會忙不失迭的派遣使者前來求援。”

李利頷首笑道:“這是可以肯定的。在我們還沒有奪取並州之前,公孫瓚與我西涼軍結盟甚是積極,逢年過節必定派遣使者送來糧草和戰馬。然而,等到我們收複並州後,公孫瓚非但不再積極與我交好,反倒甚為消極,刻意疏遠,甚至有意無意地提防著我們。司隸大戰時,他本想趁火打劫一舉端掉袁紹的冀州老巢,隻可惜他心比天高命比紙薄,連區區一個鞠義都對付不了,焉敢妄想奪取冀州?

時隔兩年,若不是袁紹步步緊逼,打得他一敗再敗,喘不過氣,他或許還想與我等翻臉,擅自撕毀盟約。去歲袁紹出兵攻打幽州,公孫瓚硬撐著不向我西涼軍求援,結果又吃了敗仗。損兵折將,實力進一步削弱。此次袁紹誓師出征,擺明是不拿下幽州誓不罷休。這下把公孫瓚逼急眼了,終於忍不住向我求援。對此,奉孝有何高見?”話音未落,李利端起茶盅輕抿一口茶潤潤嗓子,遂不急不躁地細細品茶。

郭嘉同樣是端著茶盅慢慢喝茶,待一盅茶見底,他嘴裏嚼著一片茶葉。反複嚼了幾遍,遂取出茶葉,居然還是完整的。隻是葉片上麵多了一些密密麻麻的牙印。

隨手將手中這片看似完整實則千瘡百孔的茶葉丟進缽盂裏,郭嘉凝神注視著大堂東北角的橫梁,幽幽說道:“幽州地處邊陲,其外仍有廣博的土地。北麵是蠻夷草原。東北角上與諸多海島相連,曆來兵禍不斷,邊境不寧。眼下公孫瓚最大的威脅並不是冀州袁紹,而是以閻柔為首的反公孫瓚勢力,這股勢力與蠻夷聯合在一起,又將原幽州牧劉虞的兒子劉和推舉為首領,打著替劉虞報仇、奪回幽州的幌子與公孫瓚對抗。

據說此次袁紹誓師討伐公孫瓚同樣是拿著劉和做擋箭牌,試圖喚起幽州百姓對老州牧劉虞的懷念。同仇敵愾,從根本上瓦解公孫瓚大軍的鬥誌。從而徹底鏟除公孫瓚,奪取幽州。因此,幽州局勢對公孫瓚極為不利,一旦袁紹與盤踞在烏桓境內的閻柔勢力聯手出擊,那公孫瓚必敗無疑,幽州便要徹底落入袁紹手裏了。”話到嘴邊留一半,郭嘉小心翼翼地留意著李利的神色,遂不再多言。

李利微微一笑,“奉孝擔心我不欲出兵求援,坐視公孫瓚滅亡,以致幽州落到袁紹手裏麽?”

“這微臣並無此意。”郭嘉稍稍猶豫道。

一語未落,郭嘉一邊凝神思索著,一邊接聲說道:“實際上,微臣對此也有些拿捏不準,猶豫難決。平心而論,我等無論如何也不能坐視公孫瓚滅亡,眼睜睜看著幽州落入袁紹手裏。近幾年來,冀州袁紹之所以不得寸進,始終無法揮軍進取中原,最關鍵的原因就是背後有公孫瓚一直牽製著,如同芒刺在背,如鯁在喉,迫使袁紹不敢輕舉妄動。換言之,隻要一天拿不下幽州,冀州袁紹就休想有所作為,隻能困守原地,作繭自縛。冀州腹地是平原,無關可守,故而袁紹隻能禦敵於外,不能讓敵軍攻入冀州腹地,否則冀州必然失陷,而他也就完了。所以,要想守住冀州,必須奪取幽州,如此方可後顧無憂,進而謀取中原。

與之相對的是,幽州公孫瓚本來占據著一定的地利優勢,有很大機會攻取冀州,吞並青州,雄霸燕趙之地。奈何近年來公孫瓚性情大變,孤高自傲,肆意殺戮,愈發殘暴不仁,致使麾下文武離心離德,人心渙散。再加上,閻柔和鮮於銀、鮮於輔兄弟率領的反撲勢力一直沒被徹底剿滅,如今又有死灰複燃之勢,致使公孫瓚腹背受敵,形勢很不樂觀。有鑒於此,我等理應出兵救援,否則幽州必失。”

“然而,幽州之外還盤踞著諸多蠻夷勢力和番邦小國,還有占據遼東的公孫度虎視在側。對於我西涼軍而言,冀州袁紹雖然實力強大,卻並非不可戰勝,但這些蠻夷勢力、遼東屬國和番邦蠻夷卻甚是麻煩。

由此,一旦我軍出征幽州,必將陷入戰爭的泥潭中無法脫身,除非徹底剿滅這些蠻夷勢力,否則我軍便無法在幽州立足,更不會得到實質性的利益。所以微臣甚為猶豫,患得患失,心中委實難以抉擇,還請主公明斷!”這才是郭嘉的肺腑之言,是他深思熟慮的結果,至於他所說的左右為難、無法決斷,則未必是真話,或許這隻是托詞,藉此試探李利的真實想法。而這恰恰是郭嘉的高明之處,闡明所有可能遇到的機遇和困難,擺出利弊得失,最終將決策權交到李利手裏;謀主之能由此可見一斑。

“嗬嗬嗬!”李利聞言後啞然失笑,莫測高深地道:“奉孝這番話想來是思慮已久,麵麵俱到,將整個冀幽戰場可能發生的戰事和突發事件都擺在我麵前,最後再將問題拋給我。頗有些請將不如激將的味道啊!”

“呃!”郭嘉聞聲驚詫,急聲道:“微臣不敢。請主公明鑒”

不等郭嘉把話說完,李利便抬手示意他不必解釋,笑聲道:“我知道奉孝心中有何顧慮。因為你知道你所說的這些機遇與困難,我李利同樣心知肚明。為此你擔心為了顧全自身利益和西涼軍的長遠戰略,在沒有徹底占據中原之前不會與烏桓、鮮卑、遼東屬國和高麗等蠻夷番邦開戰,我不會出兵救援公孫瓚,更不會將西涼主力大軍投入到東北戰場上。或許,在奉孝想來,這種舍本逐末的蠢事、橫生枝節的對外戰爭。我李利絕對不會做,也從來沒做過,畢竟這都是出力不討好的愚蠢之舉。”說話間。眼見郭嘉又要解釋,李利擺手製止,示意他不必多言。

話音一頓,李利臉上的笑容消失殆盡。轉而神情肅然。沉聲道:“據我所知,閻柔、鮮於銀和鮮於輔等人率領的殘餘勢力,如今四五萬人馬,實力恢複大半,牽製著公孫瓚麾下大半兵馬。盤踞在右北平、上郡、代郡及遼東的烏桓蠻夷大概也有四五萬控弦之士,甚至更多,實力不弱。

而鮮卑草原上的東部鮮卑是鮮卑三大部落中實力最為強大的部落,擁有不少於八萬鮮卑鐵騎。實力比之幽州公孫瓚猶有過之。不過,鮮卑部落並不團結。內訌不休,致使實力大損,但他依然是幽州之外最強大的一股勢力,不可小覷。

遼東公孫度偏居一隅,且為我漢人諸侯勢力,不足為懼。在我眼裏,他隻要守住遼東三郡不失,就算是為大漢做出貢獻了,因此不必急於除掉他,完全可以憑借強大的實力迫使他主動歸降。至於遼東之外的高麗、扶餘等番邦,隻要他們不主動劫掠漢境,暫時不管他,等到掃平幽州之後騰出手來,再收拾這些跳梁小醜也為時不晚。”

“這主公言外之意是出兵幽州?”郭嘉驚疑不定地道。

李利頷首笑道:“當然要出兵。不但出兵援助公孫瓚,還要調集重兵出征幽州,而且是我親自掛帥出征!”

郭嘉聞言駭然,忙不失迭搖頭道:“主公掛帥遠征幽州?不可,萬萬不可!眼下中原戰局正處於關鍵時刻,局勢瞬息萬變,主公理應坐鎮司隸,伺機而動,或可一舉拿下中原各州,定鼎中原。這個節骨眼上,主公卻避重就輕遠赴幽州戰場,實在是絕非上上之策,智者所不為。”差點說出昏聵二字,好在郭嘉話到嘴邊戛然而止,而後更換說辭,相對委婉地勸說李利放棄掛帥之舉,改任軍中其他將領掛帥。

“何況,軍中能夠執掌帥印的將領不在少數,周瑜、滕霄、徐榮、波才、張遼和趙雲將軍都可以呀。再不濟,微臣和文和、元忠、文優四人,任擇其一,也可以代主公掛帥出征啊!”

眼見郭嘉心急如焚,以致口不擇言,話語都有些混亂,李利欣慰地開懷大笑,心情大好。

稍稍收斂笑聲,李利滿臉堆笑地坦言道:“奉孝多慮了。現如今我軍將領之中確實不乏將帥之才,周瑜便是上上之選,奉孝、文和、滕霄、徐榮等人皆可領軍出征。但你忽略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那就是他們都是將領,與公孫瓚、公孫度等諸侯的身份地位根本不對等,以致於他們根本不會以平等的眼光和態度對待我軍將領。這樣一來,勢必引發很多不必要的事端和爭鬥,從而造成無謂的傷亡,無端消耗我軍或他們兩股諸侯勢力的實力,反倒給蠻夷留下可乘之機。

但是,如果是我親自領軍,無論是公孫瓚還是公孫度,他們敢在我麵前端架子,大放闕詞,無事生非麽?給他們一萬個膽子,他們也不敢與我為敵;若有機會,我會讓他們老老實實地聽候調遣,兵不血刃奪取幽州和遼東屬國。隻要幽州在手,公孫瓚確實不是袁紹的對手,難道我李利還收拾不了他袁本初?一旦滅掉袁紹,中原各州彈指可定,雄霸中原指日可待;縱有一兩個諸侯負隅頑抗,也不過是秋後的螞蚱,早晚必亡。因此,我意已決,奉孝不必再勸,就這樣定了!”

郭嘉沉思半晌,顯然李利這番話直指問題之要害。時至今日,西涼軍中確實有很多名揚天下的將領。但要說到對各鎮諸侯的震懾力和影響力,誰也比不上李利,相差甚遠。不可同日而語。即便是眼下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冀州袁紹,倘若見到李利,必定頓時矮三分,一言一行都得賠著小心,大氣都不敢喘,其他諸侯更是不在話下。

然則李利可謂是西涼軍的戰神,一麵永遠屹立不倒的大檮。是足以影響全軍將士鬥誌和凝聚力的軍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倘若他親自領軍出征幽州,萬一有所閃失。那整個西涼局勢就有可能轟然崩塌;將領互不統屬,文臣各自為政,不折不扣地一盤散沙,還能有何作為?更何況。李利一走。中原戰局怎麽辦,誰來掌舵啊?

“唉,不管主公怎麽說,反正微臣堅決不同意主公親自領軍出征!”思索半晌,郭嘉仍然固執己見,堅決不妥協,絕然不鬆口。

李利神情詫異地看著郭嘉,卻見郭嘉毫不示弱和他對視。神色堅定,頗有壯士寧折不屈的倔強勁兒。

對視片刻。李利笑了,眼瞳中浮現出一抹晶瑩的光亮,眼角濕潤了。這是李利在人前的第一次流淚,感動的淚水是幸福的,宛如一眼溫泉在心田裏流淌,溫暖人心。以前他或許也有過眼淚,卻沒有人看見,這次卻是有一位目擊者,他就是郭嘉郭奉孝。

感動之餘,李利腦海裏浮現出一句千古哲言:“家有倔子不敗家,國有烈臣不亡國。”

在此之前,李利一直以為自己喜歡郭嘉是因為兩人誌趣相投,性格放浪不羈,所以才會相處的十分融洽,配合默契。但今天他才知道自己錯了,錯的很離譜。郭嘉雖是文弱書生,卻有著武將都沒有錚錚鐵骨,一顆光明磊落的赤子之心。郭嘉對他如待兄長,很多時候小心翼翼地說話,並不是郭嘉膽怯懦弱,也不是處事圓滑,而是他打心眼裏敬重李利。這不僅僅是為了報答一份知遇之恩,也不是為了獲得一份榮華富貴,而是飽含兄弟之情的擁戴與保護。

世間原本沒有奉獻精神,但有一天當你願意不顧一切地維護某件東西或某個人的時候,奉獻便應運而生。此刻郭嘉毫無畏懼與李利對視,並不是說他真的不再敬畏李利,而是因為他心底無私,秉義死諫,儼然置之生死以度外,無私者無畏,無畏者無懼,無懼者大義凜然。

“哈哈哈!”恍然間,李利朗聲大笑,攬著郭嘉的肩膀坐下。本想給郭嘉倒上一杯茶,可李利突然覺得茶水苦澀不適合這個時候飲用,遂招手示意親兵搬來一壇高純度的窖藏酒泉佳釀。掀開封口的紅綢,李利親自給郭嘉斟滿一盞,而後給自己滿上,也不說話,二人舉杯共飲。

不知不覺中十幾盞美酒下肚,李利臉頰上泛起紅暈,笑嗬嗬地道:“此事不急,短時間內不會出兵,隻有等到公孫瓚節節敗退、危如累卵的時候,我軍才能出擊,這才是真正的救援,否則他不會領情的。而趁著這段時間,我等便可詳加謀劃,以策萬全,不至於錯失良機,更不能出現任何紕漏。等到真正出兵之際,你,郭奉孝隨我一起去,周瑜和文和二人坐鎮司隸,執掌大軍,並給予他們臨機專斷之權,允許便宜行事。如此安排,奉孝認為妥善否?”

親眼見到李利感動的淚花,郭嘉心潮澎湃,內心深處的感動無以複加,士為知己者死的豪情油然而生。

然而看到李利此刻又在使用迂回策略,光天化日之下耍無賴,郭嘉哭笑不得,無可奈何的苦笑道:“認識你是我郭嘉一生的幸運,卻也是大不幸,注定一輩子提心吊膽,兢兢業業地替你賣命。罷了,從來就沒有說服過你,這次還依你,但願你的決定是對的。來,喝酒,還是你曾經說過的那句話: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無酒喝涼水!”

“哈哈哈!”李利忍俊不禁地開懷大笑,剛剛沒有落下的眼淚此刻卻溢出眼眶,捧腹大笑。這是他前不久請郭嘉和李玄赴宴時喝醉後隨口念叨的打油詩,不承想卻被郭嘉記住了,此刻竟然還用上了。但是,這句打油詩此刻卻是應時應景,恰當好處,兄弟之間情到深處,隻問今朝不管以後,一醉方休也是人生一大快事。

這天,李利和郭嘉一邊開懷暢飲一邊漫無邊際的縱談闊論,彼此間沒有主臣,沒有尊卑,更沒有任何禮數限製。郭嘉不再自稱微臣,也不再尊稱李利為主公,兩人以你我相稱,輕鬆隨意,無所顧忌,以致於喝得酩酊大醉之後郭嘉枕著李利的大腿酣然大睡。

聞訊趕到大堂的甄氏張藹看得目瞪口呆,遂命侍女們費盡氣力才把兩人分開,而後抬到後院歇息。這是郭嘉和李利二人平生第一次在大堂上醉酒,而下一次醉酒則是在三十年後

————————————————————

(本想把這一章一拆為二,但虎賁實在不忍,於是便有了五千字大章。虎賁酒量很好,三十年來很少喝醉,唯一的一次醉酒便是大學畢業時和四個同窗四年的兄弟喝得酩酊大醉。醉酒後,兄弟五人勾肩搭背,在馬路上橫行,東倒西歪地大發豪情。那一夜,先後遇到三撥交警,回到學校時大門已經上鎖了,砸得大門砰砰直響,而後又被門衛叫去說教一番。很荒誕的經曆,但現在回想起來卻是倍感溫馨,一段永久的青春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