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2章 踏破白狼山缺
第982章 踏破白狼山缺
鐺!
兩杆戰刀淩空相遇,刀鋒對撞,火星四濺,激起數尺長的絢麗火舌.
砰然巨響聲中,兩匹毛色相同的黑膘馬迎麵衝撞,交錯糾纏在一起,而馬背上的兩人則揮舞戰刀殊死搏殺,一刀一式均是全力以赴,毫無保留,恨不得一刀將對方斬於馬下.然而廝殺十幾個回合下來,雙方始終相持不下,勝負未判,勢均力敵.
這捉對廝殺之人正是張遼和蹋頓.
在毒龍號角停止的同時,張遼率領武威營鐵騎如期到來,致使剛從混亂當中恢複過來的蠻軍再次陷入惶恐失措之中,陣腳大亂.而且,這次慌亂來得更加猛烈,亂得更加徹底,直接從蹋頓率領的中軍後陣開始,繼而迅速波及全軍.
如果說武威營鐵騎的出現直接撼動了蠻軍鬥誌的話,那麽飛燕輕騎突然殺出,便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一眨眼的工夫,經過驚馬踐踏之後的蠻軍已然潰不成軍,遭遇重創,兵馬折損大半,戰鬥力跌入低穀;在這個節骨眼上,又殺出不下於五萬漢軍戰騎.這對於蠻軍來說無異於雪上加霜,如同屋漏又遭連夜雨,端是福無雙至禍不單行,一場滅頂之災悄然籠罩著驚魂未定的數萬蠻軍.
霎時,前有強敵,後有追兵,僥幸躲過驚馬踐踏的數萬蠻軍再次陷入驚濤駭浪之中,猶如巨浪之中的一葉扁舟,跌跌撞撞,險象環生,隨時都有傾覆之危.這般險境對於心理素質並不強的蠻軍來說,擺在他們麵前的隻有一條路———潰逃.
沒錯,是逃跑,而不是拚死一搏.
後世廣為人知的遊擊戰術並非偉人獨創,恰恰相反,千年之前的蠻夷部落就已經深諳此道.他們屢屢寇邊劫掠.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跑,遇弱就打,遇強就閃.與後世偉人總結出來的遊擊戰術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此時此刻,麵對漢軍的兩股奇兵從東西兩麵殺出,前後夾擊傷亡慘重的蠻軍,諸多蠻夷將士首先想到的不是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決死一戰,而是第一時間逃離戰場,保全性命.
於是戰場上出現了戲劇性的一幕:隻見漢軍戰騎士氣高漲的策馬衝鋒,揮舞兵器大肆砍殺,而蠻軍將士則是忙不失迭的打馬便走,根本無心抵抗,一味地逃竄奔命.其中.很多失去戰馬的蠻軍則是撒腿狂奔,避開正麵戰場,從側翼戰場迂回逃往東邊埡口,妄圖躲過漢軍的追殺,逃之夭夭.
這樣各自為戰,倉皇奔命的場景.起初隻是一小片蠻軍亂了陣腳,不戰而逃.然而隨著越來越多的蠻軍不約而同地加入潰逃之列,愈演愈烈,從而形成全麵潰逃的趨勢,最終引發蠻軍集體潰逃的場麵.至此,蠻軍徹底亂了.
正所謂千裏大堤潰於蟻穴,此刻蠻軍全麵潰逃的激烈場麵便是.最真實的寫照和最完美的詮釋.
蠻軍不戰而潰,勝券在握的白狼山之戰,最終功虧一簣.親眼目睹這一巨變的蹋頓,根本無法接受失敗的事實,試圖挽回潰敗的局麵,所以他並沒有第一時間逃離戰場.而是帶領親信扈從奮力搏殺,妄圖阻止張遼率領的這支伏兵與李利所部會合.
與此同時,蹋頓打算趁著這一空當,擒賊擒王,集中兵馬圍殺孤軍深入的李利.搶在張遼與李利會合之前劫殺李利.倘若這一計劃能夠成功,便能扭轉整個戰局,李利一死,西涼軍群龍無首,必然大亂.即便最終蠻軍仍然難逃落敗的厄運,但隻要一舉斬殺李利,便是除掉壓在蠻軍部落頭上的心腹巨患,雖敗猶勝,往後仍然大有可為.
理想很豐滿,現實嘛
??往往是幹癟骨感的.
迅速打定主意的蹋頓,派遣蘇仆延和難樓率部圍殺李利及其率領的金甲衛隊,而他自己則是率領其他部落首領,盡起後軍精銳抵擋從身後殺來的張遼大軍.可惜的是,張遼及其率領的武威營鐵騎戰鬥力之強悍,衝鋒之凶猛,大大出乎蹋頓的預料之外.僅是一個衝鋒,武威營鐵騎便衝破了蹋頓率領的後軍防禦陣型,而張遼和另一名漢將(董越)更是勇不可擋,一馬當先如入無人之境,直接衝破蠻軍的抵擋,直撲蹋頓衝殺過來.
蹋頓被迫與張遼,董越二人對戰,以一敵二,處境十分被動,隻有招架之功卻無還手之力,岌岌可危.眼見蹋頓處境堪憂,原本圍殺李利的蘇仆延唯恐蹋頓遭遇不測,遂舍棄金甲衛隊,出其不意地偷襲張遼.殊不知張遼早已盯上了他,或者說凡是出現在李利身邊的蠻軍都在張遼的視線之中,因為李利的安全重於泰山.任何一個西涼將士和將領都不能置主公李利的生死於不顧,即使錯過誅殺蠻酋蹋頓的良機,也不能讓主公李利深陷險境,更不能有任何閃失.
正因如此,就在蘇仆延從側麵策馬奔來,企圖偷襲張遼的一瞬間,張遼當機立斷,迅速舍棄蹋頓,後發先至,一刀砍掉蘇仆延的左臂.待他正欲再補一刀結果了蘇仆延性命之時,蹋頓擊退董越,橫刀阻攔,讓蘇仆延堪堪躲過一劫,暫時保住了性命.
正當蹋頓暗自鬆一口氣,全身心地與張遼對戰廝殺之際,眼角驟然瞥見一道火紅流影從不遠處疾掠而過,而失去一臂的蘇仆延恰好就在火紅流影掠過的道路上.一刹那,蹋頓驚聲疾呼:";壞了,蘇仆延當心!";
很可惜,蹋頓的提醒還是晚了一步,就在他失聲大呼的同時,蘇仆延的頭顱已經脫離身體,飛上天空.
電光火石間,眼睜睜看著蘇仆延被李利一刀梟首,蹋頓恍然意識到自己放了一個致命的錯誤,把一切想得太簡單了.西涼李利豈是易於之輩?
多年以來,蠻夷首領們都知道李利是西涼軍統帥,一個年少成名,風流不羈的年輕諸侯,聽到過許多關於李利的風流韻事,以及諸多與大漢禮製背道而馳的荒唐事.久而久之,部落首領們便以為李利不過是個運氣極好的風流浪子,因為漢人無能,才讓此等豎子稱雄.
直到親眼看到李利飛馬斬殺烏延和蘇仆延之後,蹋頓驟然想起早年聽聞的關於李利的發家史.據說李利本身也是一位能征善戰的西涼將領,十幾歲從軍,十六歲那年打敗大漢名將朱儁,從此一戰成名,既而獲得外放武威郡守的高位.自此以後,李利一發不可收拾,勢力一天天擴張,實力一天天壯大,異軍崛起,並迅速成為能與韓遂,馬騰相抗衡的諸侯勢力.再往後,便是李利火速躥升的黃金時期,兼並西涼軍,占據長安,平定西涼,挾天子以令諸侯,迎來前所未有的大發展,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了魚躍龍門的華麗蛻變,搖身一變,成為大漢各鎮諸侯中實力最為強勁的諸侯霸主.
在這一曆程中,有多少名噪一時的英雄豪傑死在李利刀下,有多少獨領的沙場悍將倒在李利麵前.雖然這一切蹋頓都沒有親眼所見,但他完全可以想象,西涼李利的崛起之路其實就是一條荊棘遍布的殺戮之路,是無數骸骨堆積起來的功勳.由此不難看出,傳言說李利本身就是一位武藝絕頂的巔峰強者絕非訛傳,更非空穴來風,而是確有其事.
可是蹋頓卻偏偏忽略了這麽重要的一個事實,還一心想著擒賊擒王,一舉劫殺李利.此時此刻,蠻軍已然潰敗,麵對如此險惡的戰場局勢,想要誅殺李利談何容易?
思緒紛飛之中,蹋頓懊悔不已.本來打算不惜一切代價劫殺李利,為此他和各部首領放棄了最佳的逃生機會,孤注一擲.但是現在看來,這是多麽愚蠢的決策!
劫殺李利失敗,各部首領相繼被漢軍斬殺,就連烏桓四大部落中的烏延和蘇仆延都先後死於李利刀下.這哪裏是孤注一擲的拚死一搏,分明是自投羅網,自尋死路嘛!
";啊!";正當蹋頓懊惱失神之際,被張遼捕捉到戰機,趁著蹋頓心不在焉之時虛晃一刀,旋即出其不意地使出全力,瞬間蕩開蹋頓的戰刀,繼而刀鋒陡轉,順勢一抹,在蹋頓右側胸膛留下一道尺餘長的豁口,一直延伸到右臂.驟然吃痛的蹋頓失聲慘叫,當即回神,身體本能地後仰躲避,險之又險地收回右臂,否則他將步入蘇仆延後塵,一條右臂便不保了.
";張遼休得猖狂,難樓在此!看刀———!";
一刀得手的一瞬間,張遼正欲趁勢斬殺蹋頓,卻不料身後驟然傳來一聲暴喝,耳畔邊充斥著迅猛至極的破空聲.被逼無奈之下,張遼隻得放棄斬殺蹋頓的最佳時機,反手一刀劈向身後的難樓.
";鏘鏘鏘!";戰刀淩空對砍碰撞,張遼霍然發現這個難樓竟有不遜於蹋頓的強悍戰力,交手之後便無法快速擺脫,迫使張遼不得不打起精神,與難樓劇烈拚殺.
";文遠且退,待我斬殺此賊!";就在張遼頗感無奈,錯失了斬殺蹋頓的良機之時,一柄寒光凜凜的戰刀驟然加入他和難樓的戰鬥當中,並一刀蕩開難樓的揮砍.張遼聞聲大喜,因為這個聲音和眼前的戰刀對他而言實在是太熟悉了,替他解圍的正是主公李利.
——————————————————
【衷心感謝:82214871書友的打賞支持,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