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3章 關山月,魑魅魍魎
第993章 關山月,魑魅魍魎
出動三十萬大軍,李利治下的四州之地依然平靜如常,這意味著什麽?隻要不是傻子都能想到答案。~這意味著李利麾下大軍遠不止三十萬,傳聞西涼軍多達五十萬之眾竟然不是謠傳,而是確有其事!
更有甚者,睿智如曹操,已然從西涼軍兵馬調動之中看出,除了已經出動的三十萬大軍之外,李利手中還有可用之兵。
這是多麽可怕的事情!
試想,李利治下四州之地,每個州郡至少也要留下五萬兵馬駐守,這樣一來,四個州郡便是二十萬兵馬。守軍二十萬,再加上出征的三十萬,便是五十萬大軍,這已是李利手中的全部兵馬了。可是李利竟然還有可用之兵,這豈不是說李利所擁有的兵馬早已超過五十萬?
既然李利擁有如此雄厚的實力,單憑他一己之力就能消滅袁紹、袁術兄弟,卻為何還要聯絡各鎮諸侯成立討袁聯盟呢?難道聯盟本身這是個巨大的陰謀?
這便是曹操得知幽州戰事早已結束後,瞬間浮現在腦海裏的念頭,從錯綜複雜的局勢中梳理出一條清晰的脈絡。然而,越是看得透徹,曹操越是憂慮苦惱,一種前所未有的危機感充斥在心頭,壓得他喘不過氣來,遂將滿腔的憂愁和煩惱化作滔天怒火,一股腦地發泄在曹仁身上。
誰讓曹仁是他最信任的嫡係部將呢?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隅,可誰又知道統籌全局者所要承受的巨大壓力和有苦難言的苦惱?曹操便是如此。
他太聰明了。幾乎沒有什麽事情能長期蒙住他的眼睛,即使一時不明其裏,事後稍加反思。便能明察秋毫。但是越是聰明人,煩惱就越多。很多事情明明想到了卻無能為力,這種痛苦最是折磨人。隨之煩躁、憂慮、懊惱等紛亂複雜的情緒全都聚集在一起,致使他腦袋都要炸了,卻偏偏無人傾訴,隻能獨自承受一切。
於是跟他最親近的人往往會遭受無妄之災,無辜被殃及。甚至會為此丟掉性命。眼前的曹仁便是無辜被遷怒之人。
細作不得力,其實與曹仁沒有直接關係,因為細作並不是他挑選和訓練的。他隻是負責接收情報而已。然而曹操心中煩躁憂鬱,怒火必須發泄出來,否則他會憋瘋的。可是堂下隻有五個人,除了草曹仁之外其他四人都是他頗為倚重的文士。而文士心思重、臉皮薄。不比武將豪爽灑脫,於是曹仁便是曹操發泄情緒的不二人選。事情就是這麽簡單。
荀彧並不能完全猜透曹操的全部心思,可他卻知道曹操絕對不是刻意針對曹仁,他之所以雷霆大怒,完全是為了掩飾自己內心的惶恐和對未來局勢的憂慮。因此荀彧的一番勸說雖未完全說中曹操的心事,卻也摸準了脈搏,起到了替曹仁說項開脫的效果。
荀彧說完話後,曹操仰頭盯著正堂凝視很久。一直沉思不語,但他臉上陰雲密布的神色卻漸漸舒緩開來。
佇立半晌。曹操身形微動,目光深邃地與荀彧對視一眼,遂輕輕擺手,示意曹仁起身。隨即他矢口不提方才之事,語氣低沉地對荀彧及程昱等人說道:“短短半年時間,李利以區區十萬兵馬便將烏桓、鮮卑兩大蠻夷部落夷為平地,使其俯首歸順,不遠千裏遷入西涼境內。這份能耐確實令我輩汗顏呐!”語氣中不免帶著唏噓感歎之情,顯示出曹操心裏極不平靜,喜憂參半,五味雜陳。
身為漢人,曹操同樣也有鎮守邊疆,抵禦蠻夷入侵或直接將其征服的遠大抱負。這是他年輕時的最大願望,甘願手持三尺劍,出征邊塞,為大漢民族拋頭顱、灑熱血,不勝不還,馬革裹屍亦無怨無悔。為此他曾經不止一次地說過,平生最大的誌向便是死後能在自己的墓碑上篆刻“漢鎮北將軍曹操之墓”。
由此可見曹操對待蠻夷番邦的態度與李利十分相似,唯一欠缺的是世事不由人,很多時候總是身不由己,造化弄人。原本有望實現平生夙願的曹操,眼下卻被李利搶先一步,拔得頭籌,並且一舉平定了為禍百年的烏桓、鮮卑和南匈奴等蠻夷邊患。
正因如此,曹操對李利率軍平定塞外蠻夷部落之舉是頗為敬佩的。但是李利平定蠻夷的速度和收服兩大蠻夷部落愈發壯大的實力,卻讓曹操越發忌憚,感到惶恐不安,如鯁在喉、如芒在背,憂思滿懷。而他的那句“令我輩汗顏”的感歎,便是他內心深處喜憂參半的真實寫照,真真切切的有感而發。
荀彧敏銳察覺到曹操心裏的憂慮,本想勸慰一番,但話到嘴邊他忽然改變主意了。有些事情一味躲避不是辦法,反正已是既定事實,早晚都會遇到,惟有坦然麵對才是正途。
一念至此,荀彧思量著說道:“主公所言甚是。拋開過去的恩恩怨怨不談,李利大將軍確實是我大漢建國以來百年不遇的第一將帥,戰績之顯赫,功勳之彪炳,足可堪比衛大將軍和霍驃騎(衛青、霍去病),甚至猶有過之。姑且不說此前的平定西涼羌亂和南匈奴,單說此次一舉征服烏桓和鮮卑兩大部落,便足以名載史冊,被世人敬仰。
據在下所知,烏桓部落擁有不下於十二萬控弦之士,鮮卑部落更勝一籌,至少擁有十五萬鐵騎;而這兩個部落的部族民眾更是多達數十萬之多,加在一起將近百萬之眾。然則這些蠻夷內訌不止,徒有百萬之眾卻四分五裂,將近三十萬蠻夷鐵騎卻分屬大大小小幾十個部落,致使原本極其強悍的戰力被分割成幾十個小塊,多則兩三萬戰騎,少則幾百上千騎兵,實力極其分散。正是因為這樣,才會被李利率領大軍各個擊破,先後兩次大決戰徹底殲滅蠻夷的精銳戰騎,從而以十餘萬兵馬硬生生逼降了擁有百萬之眾的兩大部落,創下前所未有的驕人戰績。”
荀彧這番話表麵上是讚歎李利的顯赫戰績,實際卻是給曹操分析李利取勝的原因。既正麵肯定了李利的功勳,又間接指出李利在幽州戰場上勝得僥幸;若不是烏桓和鮮卑部落四分五裂、內訌不斷,最終勝負猶未可知。如此一番詳細的分析,其用意便是為了讓曹操寬心,藉此打消他心中的恐慌和憂慮。
話音稍頓,看到曹操若有所思的神情,荀彧頗感欣慰地暗自點頭,既而話鋒陡轉,神情肅然地道:“盡管李利東征塞外有著頗多僥幸,或者運氣使然,但最終的結果卻是他打贏了,而且是大獲全勝,一舉平定漠南草原。現如今,數十萬蠻夷部落已然臣服於他,並被他強行遷入西涼,假以時日這些蠻夷部眾就將真正成為大漢子民。此舉看似平常,實則意義重大,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但這些眼下與我等無關,真正對我等影響巨大的是,隨著幽州和漠南草原相繼落入李利手裏,整個大漢盛產優良戰馬的州郡和牧區全都在李利的控製之下。這意味著什麽,想必不用我多說,諸位都明白。自此以後,我等與其他諸侯將徹底失去優良戰馬的供應,即便願意花費重金購買也不可得,唯一的途徑便是從李利手中購買戰馬,除此再無它途。”直接點明厲害之後,荀彧再不多言。
話音落下許久,正堂內一片沉寂,靜得堂內眾人都能清楚地聽到對方刻意壓製的呼吸聲。
很顯然,荀彧提出的戰馬問題暫時沒有解決的辦法,最終如何解決還得看曹操的手段。
就在程昱、劉曄等人絞盡腦汁冥思苦想之時,曹操背著手踱步到上階,在主位上緩緩坐下。隨即他淡然一笑,毫不在乎地笑道:“諸位不必擔憂,這個世上從來就沒有邁不過去的坎兒,戰馬之事暫時不必著急,容日後從長計議。”
輕描淡寫地一語帶過,曹操遂將目光投向荀彧,低聲道:“汝南過來的人馬是否安置妥當,他們有何要求?”莫名其妙的一句詢問,聽得程昱、曹仁等人一臉茫然,不由得豎起耳朵等待荀彧的回答。
但見荀彧欣然會意,恭聲稟報道:“他們並未提及過分的要求,隻求主公能夠收留他們,將他們帶來的部眾單獨組建一營人馬,由他們二人統領,並提供所需的糧草輜重。此外就是懇求主公應允他們為其三弟報仇,否則他們便隻能率部離開,另投他處。”雖說是率眾來投,請求曹操收留,卻沒有走投無路之人應有的覺悟,實際上更像是做交易,所提出的條件基本上都是索取好處。然而荀彧卻說這些條件並不過分,或許這便是他對此事的態度。
“嗯。”曹操皺著眉頭微微頷首,沉吟道:“可以給他們提供駐軍的營地,糧草輜重足額供應,仍由他們統領本部人馬,但是報仇之事還須從長計議,不可操之過急。其他條件都可以答應他們,但此事必須聽我號令。將我的話如實傳達給他們,若能接受便留下,否則,就讓他們自便。”
“諾,主公英明。”荀彧欣然領命。隨後主臣六人重新回到眼前戰事上麵,商議許久
————————————————
ps:【衷心感謝:pg12138書友的月票支持,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