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士別三日刮目相待
第136章 士別三日刮目相待
郡守府後院,築心亭中。
石桌上擺放著一壺香茗和兩個冒著馨香熱氣的茶盅,周瑜隨手將寫好的密信借給親兵,並低聲叮囑幾句。
目送親兵快步離開,周瑜遂與親兵統領相對而坐,一邊飲茶一邊隨意敘談。
此刻他們談論的內容依舊是剛剛結束的正堂議事,而喝完這壺茶之後,他們便要起行前往城南軍營。
趁著這段有限的時間,周瑜忙裏偷閑,親手煮上一壺熱茶,一邊煮茶一邊揮毫疾書。將此戰的戰術安排和進軍事宜記錄成文,隨後通過飛鷹傳書將其送入蜀道之中,再由數次中轉傳送,四天之後這份密信便會呈到李利麵前。
辦完這件事後,周瑜方才真正清閑下來,遂將守在自己身後的親兵統領呂蒙叫到麵前坐下,飲茶敘話。
飲茶之餘,眼看呂蒙幾次想要開口卻欲言又止的樣子,周瑜淡然一笑,知道他想說什麽,但他並不想對此多作解釋,是以故意岔開話題,頗為好奇的問道:“最近一年多時間裏,聽聞子明一直跟隨糧曹杜濟讀書識字,認真刻苦、異常勤勉,精進神速,學得甚好。對此我頗感欣慰,隻是我非常好奇,子明征戰勇猛,頗有謀略且悟性極高,卻為何還要讀書識字,莫非是為了謀個好前程麽?”
呂蒙聞言臉頰微紅,低著頭,麵帶愧色的道:“都督謬讚了。末將慚愧難當。都督當知,末將出身寒微,生性頑劣。自幼學得一些舞槍弄棒的本事,長大後便自恃勇武,根本不把任何人放在眼裏。直到遇到孫策將軍時,末將方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自己這點武勇在孫策將軍麵前根本不堪一擊,難登大雅之堂。為此,末將便投在孫將軍麾下。甘願為其牽馬綴蹬,隻求閑暇之餘能跟他學得一招半式;倘能如此。末將便心滿意足了。
然則,前番主公率軍南征袁術,末將不知輕重,貿然衝撞主公座騎。而後幾乎毫無反抗之力便被李摯將軍擒下。慶幸的是主公仁義為懷,手下留情方得以保全性命,隨後一個月多裏,末將有幸跟隨主公身邊,時時聆聽教誨,受益終生。
淮南戰事結束後,末將奉命前往都督帳下聽用之際,主公叮囑末將‘但有閑暇就應讀書識字,真正的萬人敵絕非匹夫之勇。而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的兵法謀略’。自此以後,末將牢記主公教誨,片刻不敢鬆懈。得空便到糧曹杜濟先生那裏請教,每日學習十個字,日積月累之下倒也學得數千文字,時下已能處理軍務,讀懂一些兵書,。可惜的是。末將對兵書上記載的兵法大多一知半解,不明其深意。更無法靈活運用,為此末將甚為苦惱,卻又無計可施。哎!”說完話時,呂蒙不禁頗為沮喪的歎息一聲,看向周瑜的眼神浮現著濃濃的希冀之色。
事實上,呂蒙對周瑜所言尚有一些隱瞞,隱去了李利囑咐他的後半段話。
當日李利不僅叮囑他要讀書識字,還刻意指引他跟隨周瑜學習兵法戰陣,原話是:“在我麾下諸多賢臣良將之中,論謀略運籌之能,當屬賈詡、郭嘉、李玄三人為最;奇詭算計之術,當屬李儒為甚;文韜武略、智謀過人者,當屬周瑜和諸葛亮,此二人堪稱一時瑜亮,各有千秋。是以此番我將子明派到公瑾身邊,便是為了讓你跟隨他學習排兵布陣和用兵之道,希望子明潛心求學,學有所成。待他日學有所成之際,便是你獨當一麵之日,必定大放異彩,威震天下。”
李利的這番點撥,讓呂蒙備受鼓舞,一直牢記在心,隨後便付諸於行動,虛心求學,異常刻苦。美中不足的是,周瑜並未傳授他任何兵法,甚至很少和他單獨相處。直到三個月前,他才得到周瑜的賞識,出任親兵統領,時刻跟隨周瑜左右。
與此同時,通過一年多的埋頭苦學,呂蒙清醒地認識到,想要從別人那裏學得知識絕非易事,很多有才識的人輕易不會傳授任何有用的知識,即便是請教一個字,人家也不會輕易作答,更不會詳加解釋。說白了,就是敝帚自珍。這個時代的讀書人頗為講究,自視甚高,除非正式拜師,否則想要求學便是千難萬難,根本不可能學到任何東西,縱然是尋常的讀書識字都殊為不易。
正是意識到這一點,使得呂蒙不敢輕易開口向周瑜學習兵法韜略,萬一遭到拒絕,恐怕他連親兵統領的位置都保不住,從此徹底失去了接近周瑜的機會。如此一來,不僅辜負了主公李利的一番厚望,還會徹底斷送他的求學之路,往後隻怕是愈發難以學到高深的兵法韜略了。
聽了呂蒙的一番講述,周瑜微笑頷首道:“原來是主公讓你讀書識字的,如此甚好。這說明主公十分器重你,對你報以厚望,賞識有加,這是一份莫大的殊榮,子明理應倍加珍惜,切不可疏忽懈怠。”
說到這裏,周瑜話音一頓,臉上的笑容愈發燦爛,笑嗬嗬地道:“兵書上所記載的兵法韜略,大多是前人總結的用兵心得,雖然極為珍貴,卻略顯粗略籠統,晦澀難懂。是以時下諸多文士都看過一些兵書,可是他們對統兵用兵之道隻是略知皮毛,對沙場征戰更是一竅不通,純粹是紙上談兵,荒誕無稽。
如果子明願意的話,以後再讀兵書,但有不懂之處便來問我。隻要是我知道的,必定傾囊相授,斷不會讓子明失望。子明意下如何呀?嗬嗬嗬!”
呂蒙聞言大喜,當即起身叩拜道:“固所願也,不敢請耳。承蒙都督不棄,末將願隨都督學習兵法!”
激動之餘呂蒙語氣一頓,鄭重其事的伏地而拜,恭聲道:“都督大恩大德,末將永生不忘。日後,末將願為都督牽馬綴蹬,但有差遣,斷不推辭!請受末將一拜。”這便是正式拜師了。
周瑜見狀,不禁眉開眼笑的微微頷首,遂起身扶起呂蒙,開懷大笑道:“子明不必如此,日後切記不可行此大禮,否則難免遭人非議。實不相瞞,主公不久之前曾與我提及此事,奈何近來軍務繁忙,我便將此事拋之腦後了,實是不該啊!”
呂蒙聞言神情微變,恭聲道:“主公對末將恩同再造,末將銘感五內,時刻不曾或忘。然則,都督之言卻讓末將惶恐,都督執掌十餘萬大軍,日理萬機,末將此生能夠跟隨都督已是萬幸,焉能再有其他奢望?”
周瑜欣然點頭,笑道:“子明聰慧好學,短短一年多時間便能識文斷字,足抵常人數年之功,此等聰明之人實乃我生平僅見。何況,子明在領兵征戰方麵悟性極高,精進神速,令人驚歎。而這正是我看重你的地方,須知學習兵法韜略首重資質悟性,有些人看了一輩子兵書也無法領兵打仗,可是有些人即便不讀兵書,也照樣能打仗,而且能打勝仗;子明便是如此。是以子明隻需稍加雕琢,改掉衝動暴躁的脾氣,他日必有所成,甚至成就尚在我周瑜之上。嗬嗬嗬!”
這番話讓呂蒙甚為振奮,臉頰漲紅,激動之情無以複加,隨即又是一番感謝,說是感激涕零亦不為過。
通過這番深入的交談,周瑜和呂蒙之間再無隔閡,雖是隸屬關係,卻有師徒之實。正所謂師徒如父子,此刻他們可以毫不保留的彼此信任,可以毫不避諱的坦誠相待,無話不談,無事不談,無須隱瞞。
“末將有一事不明,懇請都督明示。”確立師徒關係之後,呂蒙再無隱瞞,臉上再次浮現之前欲言又止的神色。
周瑜見之心中了然,微笑道:“子明想問方才正堂議事上發生的事情吧?”
呂蒙聞聲點頭,肯定道:“正是。不知都督對上將軍為何如此忍讓,難道隻因他是主公的弟弟嗎?”
周瑜笑著搖頭,道:“當然不是。我是主公委任的三軍主帥,隻聽命於主公,豈能受他人幹擾?如果說上將軍李暹是主公的弟弟,我便處處禮讓於他,這純粹是無稽之談,我周瑜豈是屈服於權貴之輩!”
呂蒙點頭表示認可,但臉上的疑惑之色卻愈發濃烈,詫異道:“既如此,都督何以不惜自降身份為上將軍樹立威信呢?”
“子明可知此番我等出征益州目的何在?”周瑜問道。
呂蒙不假思索道:“自是為了攻取益州,穩定後方,為我軍進取中原做準備。”
周瑜聞聲點頭,隨即卻又微笑搖頭,道:“子明所言不錯,卻是隻知其一不知其二。攻取益州乃是主公早已確定下來的戰略規劃,誌在必得,決計不容有失。然則,攻占益州之後由誰坐鎮益州呢?”
“這末將不知。”呂蒙神情愕然,思索著道:“我軍之中文臣武將頗多,能夠治理州郡的文官和坐鎮一方的將領亦不在少數,是以末將不敢妄自揣測主公的心思。”
周瑜笑道:“子明是當局者迷呀!難道你忘了上將軍李暹的官職便是征南將軍,而且已經擔任了數年之久。之前這個職位一直是虛設的,有名無實,然而上將軍李暹是何人,他可是主公唯一的弟弟,一直被主公視為臂膀,他怎會長期擔任有名無實的虛職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