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驅虎吞狼(六)
第244章 驅虎吞狼 (六)
————————————
王越話音未落,但見諸葛亮神情錯愕的詫異道:“龐統領軍?”
“嗯。”王越聞聲點頭:“據細作探報,荊州軍名義上的主帥是黃祖,實際上卻是龐統執掌大軍。”
話音一頓,看到諸葛亮似乎仍然心存疑慮,並不相信他的話,王越索性將自己知道的情況和盤托出:“據說,當日劉表決定出兵北伐之時曾有意命龐統掛帥出征,卻遭到上將軍蔡瑁的堅決發對,隨即蔡瑁推薦張允出任三軍主將,蒯氏兄弟則舉薦劉表的侄兒劉磐任主將。就在雙方爭執不下之際,龐統舉薦黃祖出任主將,並提出邀請江東軍參戰,提議讓江東將領出任中軍副將,借此以安其心。
這個提議得到了劉表的認可,於是荊州軍主將之爭塵埃落定。黃祖出任主帥,但他很清楚劉表選定的三軍主帥其實不是他,而是軍師龐統。如此一來,身為劉表麾下親信將領,黃祖自然知道自己該怎麽做,還知道他之所以擔任主帥,其實就是為了壓製副將張允,為龐統領軍北伐保駕護航。”
聽了王越的話後,諸葛亮才知道原來這裏麵還有這麽多彎彎繞繞,龐統此次能夠領軍征戰可以說是三方博弈的結果,以軍師之職執掌三軍,怎麽看都有些不倫不類,名不正言不順啊!
一念至此,諸葛亮心頭一動,頓時抓住其中的關鍵脈絡,順著這根主線順利下去。不由計上心來,遂凝神沉思起來。
與諸葛亮特意關注龐統領軍北伐之事不同。李利聽到王越的話後他關心的則是江東軍與荊州軍共同出兵。江東軍竟然也參與了司隸戰事,這讓李利深感意外之餘不由得思緒如潮。暗自揣測著江東與荊州劉表之間究竟是怎樣的一種關係,難道江東文武當真願意聽從劉表驅使麽?
或許,在李玄、郭嘉和諸葛亮等人看來,江東偏居一隅,地不過四郡,民不足百萬,兵馬也隻有區區十萬之數,根本不值一提,不足為懼。然而李利卻從未輕視過江東文武群臣。並沒有因為孫策兄弟相繼身亡而忽視江東孫氏一族,也沒有因為江東歸附劉表麾下而掉以輕心,更不會無視江東勢力的存在。
時下江東孫氏一族正處於青黃不接之時,孫策之子孫紹年幼,不諳世事,根本駕馭不了江東群臣。正是因為孫紹年幼無知,才使得江東文武人心渙散,爭名奪利,加之江東老臣張紘、張昭與軍中宿將程普、黃蓋和祖茂等人政見不同。文官主和,武將主戰,雙方互不相讓,明爭暗鬥。內訌不休。由此才讓荊州劉表有機可乘,軟硬兼施,一邊大軍壓境一邊拉攏利誘。最終迫使江東勢力歸附於劉表麾下,俯首稱臣。
但是這種局麵將隨著孫紹一天天長大而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再加上江東孫氏一族的旁係族人並沒有死絕,孫策的老娘吳氏、妹妹孫尚香、吳靜和孫賁和等孫氏親貴都還健在。隻要他們在背後扶持孫紹。孫氏一族就不會覆滅,早晚必將脫離荊州劉表的鉗製,重整江東,雄踞江東。
李利清醒認識到,江東勢力不會一直充當荊州劉表的附庸,江東文武也不甘心充當走狗鷹犬,更不願意被荊州群臣呼來喝去,隨意驅使。
但眼下,江東軍卻和荊州軍混合在一起,聯手出兵攻打西晉,大大助長了荊州軍的聲勢,戰鬥力也隨之暴漲,實力日益強大。這絕不是李利所希望看到的情形,無形中給西涼軍隨後抵禦荊州軍北上增加了難度,壓力大增。與此同時,西涼軍以一敵二,既要抵禦北魏曹軍的大軍進攻,又要麵對荊州、江東聯軍的攻擊,南北兩麵作戰,局勢異常嚴峻,凶險萬分。
麵對江東軍和荊州軍聯手進兵北上,李利對即將到來的第二次司隸大戰,既有擔憂又有幾分期待,心情很複雜。一方麵,他不希望看到江東將領和荊州軍摻和在一起,促使荊州軍戰將雲集,實力大增,從而大幅度增強南漢大軍的戰鬥力;另一方麵,他同樣不希望看到江東軍隔岸觀火、置身事外,因為這樣會讓江東軍得以保存實力,假以時日必將愈發壯大,為日後平定江東徒增諸多變數。
盡管李利心裏十分矛盾,對江東軍參戰一事喜憂參半,但事情既然已經發生了,就必須麵對。喜也好憂也罷,既然來了,就不用回去了,等待他們的就是全部留在司隸,永遠長眠於此。
思緒急轉之中,李利沉聲道:“江東軍和荊州軍攪在一起,由此不難看出,劉表進一步加強了對江東勢力的掌控力度,已然將江東軍收為己用,任其驅使。這樣一來,荊州劉表在軍事實力方麵完全不遜於北魏曹操,在糧草輜重和州郡富庶程度方麵猶在北魏之上,真正成為雄霸荊楚的南方巨鱷,實力不可小覷。”
李玄深以為然的點頭說道:“確如陛下所說,荊州劉表坐鎮荊襄富庶州郡,十餘年間一直蟄伏待機,然其僅憑一州之力斷然無法與我西晉、北魏兩大諸侯國相提並論。但是,隨著江東勢力依附於其麾下,兵馬錢糧暴增四成,促使南漢國力暴漲,已然擁有不遜於北魏的實力。現如今,南漢和北魏兩國的總體實力不相上下,但他們遠不及我晉國強盛。
然而兩國一旦聯手,其實力與我西晉幾乎不分伯仲,且兩國一南一北遙相呼應,對我晉國形成兩麵夾擊之勢。如此以來,我晉國所麵臨的局勢不容樂觀,目前處於被動不利局麵,迫使我們必須謹慎應對,不能出現一絲一毫的紕漏;否則,我等目前所占據的有利態勢就會得而複失,再次遭受巨大損失,從而徹底失去獨占鼇頭的霸主地位。如果局勢惡化到這個程度,我晉國處境堪憂,確有馬失前蹄之危。”最後這句話,李玄說的比較含蓄。實際上,如果西晉在這場較量中落敗,那麽等待西晉的絕不是馬失前蹄,而是江河日下,一落千丈。顯然,李玄這番話其實隱晦的諫言,勸諫李利不可輕敵冒進,不可疏忽大意,稍有不慎,後果將不堪設想。
李玄說完話後,賈詡接著話茬說道:“截至目前,單以軍隊戰鬥力而言,我西涼軍的戰力遠勝於其他兩國,北魏次之,南漢排在最末。若以兵馬多寡而論,北魏現有步騎五十餘萬,南漢擁有六十萬兵馬(包括江東軍在內);與之相比,我軍現有二十二個主力戰營,三軍共計七十餘萬,此外還有將近五十萬郡府兵,總兵力多達百萬之眾,獨占鼇頭。”這組數字無疑是讓在座的眾人深感自豪,甚為振奮,因為這裏麵傾注著他們的心血,是他們多年辛勞的成果。
看到眾人神色有異,賈詡當即停頓下來,不急不躁的喝口茶水,隨即話鋒一轉,繼續道:“然而,我晉國卻擁有長達萬裏之遙的邊境線,西至烏孫、北至丁零、東至夫餘、南至黑水河(今越南),邊境綿延萬裏,所有邊關隘口均需派駐兵馬鎮守,尤其是西域、北部高原和遼東一帶還需屯駐重兵,隨時麵臨突發戰事,抵禦蠻夷入侵。正因如此,我晉國雖有雄兵百萬,但半數以上的兵馬都駐紮在邊境關隘,真正用於征戰中原的兵力隻有總兵力的三成,即四十萬大軍。所幸,眼下駐守邊關的戍邊將士大多是郡府兵,而今除了駐守各州郡的主力戰營之外,可用之兵就是在座的諸位將軍帳下的兵馬,合計三十二萬大軍。
與我西晉相比,南漢劉表和北魏曹操兩股勢力卻沒有邊境之危,邊境全在我西晉國內,他們的邊境就是與我軍對峙相持之處。如此一來,兩國可以毫無顧忌的出兵攻打我晉國,必要之時他們可以舉傾國之兵與我軍展開決戰。而我西晉不到萬不得已,便無法調集邊關兵馬參戰,隻能憑借現有兵力與之對戰。
這是我國眼下所麵臨的現實處境。邊境太長,兵力分散,以至於我們原本擁有一舉滅掉兩國的強大軍力,可現在卻是力有不逮。憑我西晉現有兵力,打敗兩大諸侯國中的一個問題不大,但是同時麵對兩國的聯手進攻,卻是捉襟見肘,心有餘而力不足。”
賈詡身為兵部尚書,對國內的兵力部署知之甚詳,說是如數家珍絲毫不為過。於是他將目前所麵臨的形勢和困難全都說出來,讓諸將了解一下軍隊的具體部署,免得臨戰之時埋怨他兵馬調動緩慢,救援不利或貽誤戰機。
眼下西晉的國力確實強盛,各州郡安定祥和,府庫充盈,擁兵百萬,戰將千員,兵強馬壯。然而這都是表象,實際並非如此。
許多人隻看到西晉擁有諸多戰騎和兵種,卻忽略了西晉的邊境線極其狹長,占據著大漢所有邊境關隘,並且多次開疆擴土,不斷拉長邊境線。但凡邊境就需要派兵駐守,哪怕是一處關隘隻有幾十個甲士,卻經不住數以千計的關隘的無限拉伸,數十萬大軍撒在萬裏邊境上就如同一把沙子丟進大海,連個水花都沒有便沉入海底了。
——————————————————————
ps:【衷心感謝:書友“平頭的船長”月票支持,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