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霸終結者

第141章 過度分享

第141章 過度分享

商業競爭,從來不能因為一個招數被敵人用髒了,自己就不屑於去用。那樣做,絕對是把機遇拱手送人的煞筆行徑。

藤迅雖然以山寨著稱,但是真被逼急了拿出幹貨來,顧莫傑也要虛心學習。

羅列了一下張曉龍在微信裏拿出來的獨門幹貨,顧莫傑點名提問了“初見”技術負責人王青明。

“劃詞存號碼和劃詞長按引用翻譯剛才提到的這幾個功能點,我們在初見上麵,多久可以模仿好?”

大老板親自過問,讓王青明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威壓。他飛快地盤算著,一咬牙,給了個時間點。

“這個涉及到不少控製架構,暑假裏肯定是來不及的,要模仿好,至少也要開學的時候,最好可以拖緩到十一國慶。而且說實話,張曉龍這一招還是挺新穎的,如果好好鑽研一下,可以開拓出不少近似的功能點,如果給我們充裕一點的時間,把接口一次性預留起來,說不定可以做出比微信體驗更好的產品。”

顧莫傑輕描淡寫地準了:“那就準你十一,咱不急。不就是個劃詞翻譯和保存電話本麽,缺了這玩意兒,初見的天也塌不了。”

跟進敵人隻是第一步,要反製,關鍵還是後續的獨門絕招。

“好了,現狀大家都了解了,維護性的措施也都落實了。下麵,我們讓陸總監根據用戶體驗部這幾個月的規劃,談談未來的對抗戰略。”

顧莫傑一句話,把發言權拋給了陸文君。

陸文君已經越來越習慣用戶體驗總監這個角色了。眼界,學習,接受新事物新思想的開放性大腦,以及被顧莫傑影響的文理綜合思維,短短一年多時間,就把這個24歲的少女淬煉成了此道高手。

誰讓互聯網是新生事物呢?誰讓用戶體驗被作為一項提供工作提出、是一個僅有幾年曆史的新模式呢?無論學霸還是學渣,在這個領域都是從零開始,誰都不能提前積攢經驗,誰都不能搶跑。

有天分,學得快,遠遠比努力和知識積累更重要。

陸文君很大氣地開講。

“從4月份開始,我們用戶體驗部就預見到了今天這種情況的可能性,並且一直在為下一階段怎麽繼續對付藤迅的反撲出謀劃策。這期間,根據藤迅的反應,以及市場的變化,我們數度調整了自己的計策。

但是,今天在宣講未來半年乃至一年內,初見要怎麽和微信競爭之前,我覺得我們有必要統一一下共識。

我們首先要明確:初見和微信的競爭,到了如今這一步,已經是誰也吃不掉誰的局麵。後麵肯定是持久戰,這點大家一定要有心理準備。

我們不用和當年一樣,馬花藤每出一個反製的新招,就過分害怕、立刻應對但是也不能以為,等我們的用戶量反超馬花藤之後,和微信就會加速崩潰。無論是失敗論還是速勝論,都是不可取的。”

“或許有人會問:為什麽會這樣?當年初見和交叉崛起的時候,飛信那種垃圾,不是很快就被淘汰了麽?社交產品,不是一個重度垂直競爭的領域麽?

這些話都沒錯。

但是我們更要看到,走到今天這一步,無論是初見還是微信,都已經不在是純粹的和產品了。

純粹的社交產品,占據市場第二名的應用為什麽會很快衰亡?因為純粹的社交產品,一切內容來自於用戶的自發原生。平台企業不需要對內容進行幹預,用戶自己就會源源不斷產生出足夠讓他們保持關注力的內容和谘詢。

市值和我們差不多大,但是他們隻有一千多人的團隊,幾乎沒人管內容,內容都是用戶自己的。而淘寶做同樣的流量,需要倍的內容管理人員去篩選、編輯微博和公眾號做同樣的流量,需要多的大和自媒體。

這就是原生內容和派發內容的差別。

藤迅的微博,我們的公眾號,已經把用戶黏性提升到了既可以關注自發原生內容,也可以關注送上門來的預編輯派發內容,而且這些內容的獲取,都已經成為了國內網民的習慣。

所以,哪怕將來我們超過了微信的用戶量,客戶也不會去注銷號、或者刪除微信,他們隻會每天在初見上花越來越多的時間、在微信上花越來越少的時間,降低微信的活躍度。

從今年1月份藤迅微博上線、到後來我們推出圈子和公眾號、再到如今藤迅出微信。這一切競爭的核心是什麽?是我們雙方都在害怕,害怕萬一哪一天我們的用戶量下降,我們會不會很快失去粘性?。經過各自半年多的布局,我們和藤迅都回避了這種可怕的前景,但是,也帶來了一些副作用”

與會的其他技術男和策劃、運營負責人,早就聽得有些不耐煩了。覺得陸文君長篇大論老生常談,究竟有什麽意義?

要不是看在陸文君的身份上,憑她的年紀資曆,隻怕早就被人嗆了。

直到陸文君恰到好處地提到“也帶來了一些副作用”,**的人心才安靜了下來。

再給一點耐心吧。

“這個副作用就是在我們和藤迅兩家的交叉爭奪之下,中國網民提前步入了內容過度分享的時代。”

此言一出,滿場一片安靜。

沒有人表示認同,也沒有人明確表示不解。

“內容過度分享?這是個什麽鬼?沒聽說過這個概念啊。陸總自己編的名字吧?”

“這就過度分享了?美國人那邊也沒聽說過這個概念啊。咱做互聯網的,不都是盯著美國那邊有些啥,然後棄瑕取用拿來主義的麽?”

一真真竊竊私語。

顧莫傑一直沒有表情地聽著,開始沒打算插嘴。直到下麵有人那句“美國人那邊也沒聽說過這個概念”掃進他耳朵,他才倏然睜大了眼睛,目光冷厲地朝著那個雜音的方向看去。

立刻一片安靜,沒人再敢說這樣的話。

顧莫傑也不打算追究。

他輕輕咳嗽了一聲,為陸文君撐場子。

“誰說互聯網領域,美國都沒出現過的問題,我們中國就不能出現了?過度分享這個問題,陸總監是和我反複討論過的,有足夠的用戶行為大數據支撐。我認為,這種情況是存在的。

至於為什麽至今為止,美國那邊還沒出現內容過度分享或者說社交過度分享這個問題,我覺得和美國市場這幾年的社交產品競爭態勢有一定的關係。

美國市場的分享發展,比中國平均早三四年。我們08年的市場格局,和他們那邊05年差不多。

當初也是有嚴峻的競爭威脅的,老牌博客分享p,在04年、05年一直是壓著新秀的,到06年之後才徹底把p甩在身後。

然後07年,穀歌終於從和微軟、蘋果的對耗中抽出身來,發現和一切分享社交領域都被獨大了,拉利佩奇趕緊回身弄了,一度給紮克伯格製造了不小的麻煩。

但很快紮克伯格宣布了公開的應用程序編程接口,並允許供應商們在經過特別設計的頁麵中投放廣告,分享了b開放平台的收益。此舉贏得了幾千家微件開發商的響應,憑借開放的龐大供應商聯盟,b在社交功能取得並鞏固了領先優勢這一招,其實和蘋果利用分享利益給廣大開發商是一個道理。

紮克伯格的新招,成功狙擊了的入侵,僅僅一兩年就穩住了局麵。

所以,我們看到,到08年年底金融危機爆發的時候,美國市場上和其他一切社交分享領域,正好處在一家獨大的格局下。美國市場,正是在這樣一個時間點,進入和安卓聯手肆虐、布局智能手機的時代。

所以,美國人在社交內容分享方麵,不存在遠超過市場需求的外生性加速推力反正就是一家獨大自己和自己玩,跑快一點跑慢一點無所謂。

而今年以來,中國的情況截然相反。我們和藤迅正在血戰的最高峰。戰爭年代,科技進步速度和過度資源供給肯定比和平年代要強得多。

如果隻有一家,或許要兩三年才能走完的路,在兩家血腥對咬的時候,你追我趕或許一年就走完了。因此,我們比美國人更早進入過度分享時代,我覺得沒有什麽邏輯上的問題。”

顧莫傑的話,可謂高瞻遠矚,明斷未來數年。

曆史上,新浪微博因為缺乏有力競爭者,著實用了兩三年的時間,才把國內的移動網民逼到“過度分享”的狀態下。那才是曆史的本來麵貌,在一家人獨自走走停停、看看沿途風景的條件下,應該走出來的速度。

如今雙雄對咬,一切都成倍加速了。

現在的關鍵是:過度分享提前出現了,要提供怎麽樣的新一代差異化服務,去讓用戶從過度分享中解脫出來,得到更好的用戶體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