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找不找
李定安提起筆,唰唰唰唰唰。
筆走龍蛇,如行雲流水,一條條河流躍然紙上。
何安邦暗暗感歎:就這份繪圖的功底,國博就沒幾個人及得上……
稍時,李定安逐次給河流做標記,何安邦猝然一頓:這是黃河……這是澗河……這是洛河……這是伊河,這是伊洛河……
再看古地理圖:錫林河與古城四周的護城河的地理位置,豈不就和這上麵一模一樣?
“這……這什麽情況?”
“局中有局,陣中有陣……”
李定安運筆如飛,又長長的歎一口氣:“布陣的是高人:古城內的風水布局是‘水土同卦,龍水連珠’,所以,他在城外又布了一座風水大陣:河山控戴,形甲天下……”
“城裏布局如故宮,城外格局似洛陽?”何安邦的眼睛慢慢睜大,“怎麽這麽巧?”
“不是巧,而是這兩種風水格局早就有,不過是人為製造,合二為一:古城是人建的,應合紫微局,這四條河也是人為從錫林河流引而下,應合河山控戴之局……”
“那山呢?”
“別急,我馬上畫……”
李定安又拉過一張紙,大致畫了個圓,又在圓內劃了幾道線和幾個圈。
隨後拍了一張照片,發了出去。
“肖主任肖主任,我李定安……看到圖了吧?從現在開始,以古城為中心,以圓內的直線和小圓圈為坐標,開始探……但十有八九是人造山,不會太高,也不會太大,所以探的時候要仔細點……”
“李老師,收到!”
隨即,各組動了起來,皮卡與越野又揚起一道道土龍。
何安邦指了指:“這九道線是什麽?”
“洛邑九山!”
洛陽城外的九座山?
“這九個小圓圈呢?”
“河圖九星。”
在天為象,在地成形……照這麽看,確實對上了。
前提是,古城外真的有九座山。
“準不準?”
李定安斬釘截鐵:“十成十!”
他之前純屬南轅北轍找錯了方向,隻想著按五行、八卦辯方正位,光盯著寶格達山和查幹淖爾湖,卻忽略了最關鍵的部分:陣在城中,古城才是陣心。
要不是於徽音和舒靜好提醒了一下,如醍醐灌頂,茅塞頓開,天知道還得浪費多少時間,耗費多少精力?
說不定最後什麽也沒找到,就此放棄也有可能……
李定安長長的舒了一口氣,又重重的點頭:“謝謝,記你們一功!”
於徽音瞪了他一眼。
舒靜好卻低下頭,捋了捋被李定安揉亂的頭發,心髒也“嗵嗵嗵”的跳:他剛才手伸過來的時候,肯定沒想好事……
於小姐不會誤會吧?
轉著念頭,耳邊又傳來沙沙沙的聲音,舒靜好下意識的抬起頭:李定安又畫了起來:幾條河流外圍,一座座山脈漸漸成形。
洛邑九山!
這一次,李定安畫的更為細致。
何安邦一座一座的數:這應該是熊耳……這一座應該是外方……
大致畫好,已是一個小時以後,肖住任的匯報如約而至:
“李老師,探到了:查幹湖往北三公裏,古城西北方向,沙層之下十一米發現龔陵狀土丘,長度三十米左右,山勢由西北往東南……已逐層取樣:從地表十米到四十米之間,沒有過於明顯的地質間層……”
沒有地質間層,豈不就等於這座土丘……哦不,這座山,是一次性堆起來的?
何安邦心裏一跳,忙按住對講機:“肖主任,能不能看出土壤主體構成?”
“很典型,粟鈣土和荒莫土,摻有少量的草甸土……”
沙漠以北的阿巴嘎,乃至錫盟東半部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區域,土壤主要構成都是這三種,可不就是典型中的典型?
沒跑了,就是李定安所說的:人為堆起來的……
狐疑間,他又看到李定安拿起筆,在西北方向的山脈上標注了一下:玉屋山。
剛剛寫好,對進機又響:“李老師,這次是寶格達山正北方向,距離古城六公裏,沙層以下十五米……山陵長度四十二米,山勢由東北往西南,沒有明顯地質間層……”
“收到!”
李定安按了一下對講機,又在圖紙的東北方位標了一下:太行山。
再之後,對講機響的越來越頻繁,李定安依舊不緊不慢:中條山,崤山,邙山,嵩山,箕山,熊耳山,外方山……再加之前的王屋與太行,九座山,一座都不少。
無一例外,全是地質界層不明顯,土壤主體構成一模一樣:粟鈣土、荒莫土、草甸土。
等於全都是人為堆起來的。
再看走向和坐標……不,這個壓根就不用看。
因為各組探工,就是按照李定安給的精準坐標,才找到的這些“山”……
再做一下對比,和洛陽外的地形特征別無二致。
“等於這裏的風水布局,包括古城,全是人為?”
“也不全是,至少祖河錫林河、查幹湖,座山寶格達山全是天然形成,比故宮強多了……紫禁城除了已不複存在的薊水,剩下的全是人造:
宮內各殿是人造,座山景山也是人造,金水河在內的四條河、以及中、南、北三海,包括圓明明、熙和園,全是人造……”
仔細想想,還真就是……
“那接下來呢?”何安邦盯著圖紙瞅了瞅,“是不是可能確定第三處遺址的大概方位?”
“還差點……”
李定安想了想,又拿起對講機:“肖主任,將各隊分兩組,一組在這九座山之間再探一下,可以稍稍擴大一下範圍,看有沒有遺漏。
另一組縮小半徑,大概一半左右,依舊以古城為中心,在正東、正西、正北、正南四個方位探一下……注意,這次不找山,找煙燧和烽火台之關的建築!”
何安邦恍然大悟:“洛陽八關?”
“應該沒那麽多,估計隻有四座!”
他又拿起筆,在九山之內,四河之間標了四座磚台。
這次更快,也就半個小時就有了反饋:類似“山”形的丘陵帶土龔再一座都沒有,隻有這九處。
烽燧類的石磚建築倒是找到了四座,正好就在東南西北四個方位。
李定安在四座磚台下做了標注:西函穀、北孟津、東軒轅、南伊闕……洛邑四關。
至此,五河九山四關,一個不缺,一個不少……河山控戴,形甲天下!
如果把這張地圖拿給別人看,誰敢說這不是洛陽周邊的地形圖?
何安邦感覺不是一般的神奇:“之前還那麽難,現在卻這麽簡單?”
簡單個毛?
乍一看,就像順藤摸瓜,隻要找到瓜秧,捋過去就能找到瓜。
但前提是,你得知道瓜田在哪裏……
“功夫不負有心人!”他輕輕的呼了一口氣:“算是找到了!”
“第三處遺址的坐標?”何安邦眼睛一亮:“在哪裏?”
“看河圖!不是按照地圖的上北下南,左西右東,而是反過來看……”
“先看中間:天五生土,地十成之,五與十同途,居中央……也就是城內的五根石柱,五件法器……你再看西邊的星圖,然後再數,古城外的山與關有多少?”
“西邊星圖十三顆,古城外是九山四關……嘿,也是十三?”
“對,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四九為友,九四一十三,居西方……所在,就在正西!”
李定安滑了了一下鼠標,找出陰山的立體地圖,然後順著陰山,一直往西,一直往西,直到陰山之最西,巴丹吉林沙漠的東端。
然後,他拿起筆,直接在電腦屏幕上畫了個圈:“這裏!”
何安邦仔細一瞅:以李定安點的這個地方為中心,正北是平原……不,應該是蒙古高原,再往北,就到烏蘭巴托了(蒙古首都)。
西北偏北是杭愛山脈,西北偏南是阿爾泰山,兩山漸漸靠攏,由西北往東南,且越往南越低,直至成為平原。
再加上東邊的陰山,三座山脈,恰好就消失於李定安點過的那個地方?
還有,往南,也就是正南方向,恰好就是賀蘭山最北端,也是巧,賀蘭山到這也沒了?
所以越看,就越感覺四道山脈在這兒碰了頭,然後全消失了?
頓然間,何安邦又想起了李定安說過的一句話:渾善沙漠雖然是平原地帶,但按風水的說法:南龍環繞,北龍顧祖,渾善古城就是雙龍合脈,聯氣結穴之地。
那這裏呢,也是平原……四龍合脈之地?
換種說法,豈不是正合李定安說的:遺址規格絕對要比渾善古城大,文物絕對要比這裏多的多……
瞬間,何安邦的心髒不受控製的跳了起來:嗵嗵……嗵嗵嗵……
正興奮的無法自抑,李定安歎了口氣,又鬆開手指:“別高興太早,看清楚,這是哪兒?”
看清楚了啊……賀蘭山最北,陰山最西,巴丹吉林沙漠東端,黃河幾字形西北的那個角再往西北……
咦,不對?
何安邦的眼睛猛的瞪圓:這……這麽特麽是國境?
再仔細看,李定安畫的那個圈,有大半,都在國境線之外……
他張著嘴,愣了好半天:“不是……你逗我玩呢?”
“我逗你個屁!”
李定安“嗬嗬”冷笑,“你好好想,我之前怎麽說的?”
第三處遺址肯定有,估計還很大,但有很大的可能,在國境之外……
李定安不止一次這樣講,不論是給當地的分析報告,還是遞交給文物局和部裏的考察計劃,更或是向書記、館長匯報,通通都是這樣講。
但當時所有人都抱著一絲念頭:萬一呢?
此時再看,就算以何安邦門外漢的水平,遺址在境內的可能性,估計都不足十分之一。
頓然間,他恨不得吐口唾沫,把邊境線之北的那一大坨給擦掉……
“這……這特麽怎麽找?”
於徽音和舒靜好對視一眼:何館都被逼得罵娘了,可見有多遺憾?
怎麽偏偏就跑到了境外?
再看李定安……嗯,好像並不失望。
“境外就境外……事在人為,先找到了再說!”
李定安猛呼一口氣,“你就說找不找?”
“廢話,都到這份上了?”
“好,那就找……肖主任,通知探工收隊……閆廳閆廳?”
“李老師,收到!”
“麻煩通知一下左局、段處長,一個小時後開會……你和肖主任也參加!”
閆副廳愣了一下,隨即狂喜:第三處遺址的坐標,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