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隻有一個女兒
薑永寧鬆了一口氣,也不想把戶部的人壓狠了,“紀尚書放心,本宮已經派人去大梁和大遼籌集糧草,不日就會有好消息傳來。”
聞聽此言,戶部的一種人總算是鬆了一口氣,起碼壓在身上的擔子變輕了不少。
一連幾日,不斷有請求賑災折子傳至朝廷,戶部忙的腳不離地,人手嚴重不足。
紀尚書厚著臉皮找到了孔大家,希望能夠從國子學借調一些算數好的學子。
若是以往,紀尚書是斷然不會想到國子學的,但是自從孔大家接手了國子學後,國子學的風氣變了不少,之前鬧事和不學無術的學子被趕出了國子學,留下來的多少都是有些本事的。
孔大家隨即安排了一場算學考試,當天便選取了成績最優的二十人送到了戶部。
紀尚書也不嫌棄,直接讓他們抓鬮,一位官員帶著兩位學生,不需要他們做複雜的事情,隻需要會算數就行。
送來的學子都是算學成績好,又不多事的,戶部的壓力一下子減輕了不少。
可即便如此,戶部的錢還是不夠,紀尚書再次找到了薑永寧,詢問派去大梁和大遼購買糧草的進度。
薑永寧並沒有給明確日期,隻讓紀尚書回去等著。
等戶部好不容易湊齊了三州的糧草,晉王帶著兩千災民回來了。
紀尚書以為是薑永寧安排的,氣的在宣政殿前罵了一個時辰,薑永寧連麵都沒有露。
“公主,紀尚書走了。”
薑永寧緩緩的吐出了一口氣,“晚些時候派人去紀尚書府上走一趟,可別氣病了。”
盛品蘭被罰過後人也謹慎了不少,“公主,紀尚書要是看到了禦醫,一定認為晉王的所作所為是您授意的。”
薑永寧歎息連連,“晉王這一次可是把本宮給坑了。”
“晉王為什麽要這麽做?”
薑永寧也不清楚,但是她熟悉舅舅的為人,他不會亂來,這中間一定有什麽不得已的苦衷。
“盛舍人,安頓災民一事就由你親自負責,帶上本宮的令牌,誰敢不服直接動手。”
“是。”
盛品蘭雖然年紀小,又是女子,仗著有薑永寧撐腰,誰的麵子都不給,確保宮中撥出來的錢全部換成了糧食和衣服,送到了災民的手中。
晉王也深知做錯了事情,回都城的第一件事就是進宮請罪。
當著滿朝文武的麵,薑永寧大罵了晉王一頓,又免除了晉王半年的俸祿,但是該有的賞賜卻一點都沒有少。
晉王悶頭悶腦的受了,回頭進宮卻跟沒事人一般,“長公主。”
薑永寧也像是變了一個人,親自攙扶起了晉王,“舅舅不必多禮,今日在朝堂上,永寧說話重了些,請舅舅不要往心裏去。”
晉王退了半步,“長公主折煞老臣了,災民一事的確是臣思慮不周,給長公主惹來了麻煩,是臣的錯。”
薑永寧讓人給晉王看座,笑意盈盈的開口,“舅舅不是一個多事的人,為何會選擇在這個時候帶著著兩千人來京城,莫不是中間發生了什麽事?”
晉王請罪,“回長公主的話,的確是臣一時心軟,這些人事臣在返程的路上遇到的,他們都是從柳州逃出來的百姓,柳州遭遇了嚴重的旱災,有人在背地裏煽風點火,不少人都開始往外麵逃,這些人裏麵有不少青壯年,若是不能妥善的安置,臣擔心他們回成為第二個反叛之軍。”
薑永寧凝神片刻,“是什麽人在背地裏煽風點火,可有什麽線索?”
“臣讓人去查了,查到了一個商隊,這個商隊是從大梁來的,臣懷疑是大梁的手筆。”
薑永寧鳳眉倒豎了一半,沉下臉道:“大梁為什麽這麽做,大表哥可有說大梁有什麽異動?”
晉王遲疑了一下。
薑永寧後知後覺,“舅舅這裏沒有外人,大表哥領兵作戰,遇到不解的地方向您請教也是正常的。”
言外之意不在乎父子二人私下通信。
“言瑾到達邊關後給臣寫了一封信,他覺得突厥人似乎隻針對大乾,在作戰的過程中,大乾遇到的突厥士兵往往是最強的,反觀大梁遇到的都是一些老弱殘兵,不僅如此,大梁的人還多次口出狂言,軍中的將領已有不滿。”
薑永寧輕淺笑開,眸子裏卻是詭奇的冰寒,“難道大梁假意合作,實際上是想要誘敵深入,與突厥人合作對付大乾?”
“言瑾也有這樣的擔憂,臣懇請即可趕赴邊關相助。”
薑永寧思考片刻,“舅舅剛回來,本宮不想這麽快派你出去,況且如今朝中人心不穩,本宮也需要一名武將坐鎮都城。”
“可是邊關?”
“舅舅放心,我心中有數。”
邊關不要緊,就算突厥和大梁有意合作,也蹦躂不了多久,按照前世的軌跡,不出半月突厥的內部就會發生反叛倒是自顧不暇,和大梁的合作也會土崩瓦解。
最要緊的是都城。
前世,陸霽清輕易的帶兵兵臨城下,雖然有申國公等人吃裏扒外,但是京城周遭的軍隊為什麽沒有動作,可見裏麵有問題。
還有在夢裏最後關頭射殺了陸霽清的人。
晉王欲言又止。
薑永寧看出了他的心事,“舅舅是想要為陽平求情吧!”
晉王當即跪地,“臣知道陽平犯下了死罪,臣願意用江州一行的功勞換她一命,日後必定會嚴加管教絕不讓她亂來。”
薑永寧勃然大怒,“舅舅,你時常在外領兵作戰,大表哥和二表哥也有重要的差事,府中無人教導陽平,難免別人挑撥,這次她竟然敢給本宮下毒,下次是不是敢起兵謀反了?”
晉王老臉通紅,“公主殿下,陽平她不會這麽做的,她沒有這麽膽子。”
“若是以前,本宮自然相信陽平,可是現在陽平對本宮滿腹怨氣,現在放出宮誰知道她會做些什麽,倘若她真的做了無法彌補的事情,舅舅又該如何自處?”
晉王眼中含淚,“可臣膝下隻有這麽一個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