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王侯

第634章

第634章

商人就是有些急功近利,過於追求利益,恨不得一切事物都不發生不可測的變化。當事情不太如意時,他們也很少深思追索深層次的原因……其實除了一些富可敵國,又富過三代的超級商人世家,普通的商人一般都是為政治所左右,傳言中的資本掌國,相當困難,並且充滿著不可測的變數。

海舒雲卷,正是好時節,眾多商人卻是愁眉不展,而與他們相隔不遠處,碼頭的公廳附近,李儀,孔和,傅謙,陳介等人,也是在聚集會商。

“府軍第一軍,第二軍,第三軍,已經開始動員,”李儀端坐左側最上首,中間的椅子按慣例是空著,孔和坐在李儀對麵,傅謙,陳介等人,分別對麵而坐。

“動員之法,是秦東陽按王上之命而行,我等隻要配合就好。”孔和有些不太高興的抿了抿嘴,說道:“就是太耗費錢糧了!”

“王上對軍伍之事,對將士們,向來是不吝錢糧的。”

“以四,六,七,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個新編軍駐守澎湖,東藩,應該無事。”

眾多文官不太明顯軍伍之事,不過眾人還是紛紛點頭。

新編軍伍已經編成了二十多個軍,四萬餘人,加上原本的萬餘將士,東藩的中山府軍已經達到五萬人的規模。

和十萬人的預計規模相比,還是相差的很遠。

並且現在的財政情形,養六七萬人都很困難,更不要說招募更多的將士入伍了。

傅謙略躬一躬身,朗聲道:“鎧甲兵器方麵,重步兵,重騎兵的板鎖式連甲尚不能備,但所有的弓手備鎖甲,所有的矟手裝備板甲,所有的盾手穿鐵鱗甲或紮甲,所持兵器俱是精鋼所製,新軍將士,暫且隻能用府軍淘汰下來的皮甲,綿甲,還有舊的兵器。要想將幾十個軍的新軍將士全副武裝,匠作司暫且辦不到。”

李儀微微點頭,說道:“短短時間能做到如此地步,傅謙你們已經盡力了。”

確實是如此,鎖甲還好,盾手的紮甲和鱗甲是此前的舊甲,鎖甲是新製,但有拉絲機和卷製鐵環的機器,人手和器械充足,一天就能製成過百領鎖甲,並不太困難。

而過三千具板甲,卻是在不到兩個月時間內製成,水流晝夜不停,傅謙也是帶著工匠晝夜不停的打造鎧甲,幾乎是耗盡了這個匠作司主官的全部精氣神。

傅謙現在走路發飄,人都瘦了十來斤,原本有些富態的體形又恢複了貧困時的清瘦模樣,俱是拜製造板甲之賜。

有了大量的板甲和鎖甲,原本的矟手,弓手,將身上的鎧甲全部替換下來,給盾手兩重或是三重的重甲。

待製成瑣甲和板甲相連的重甲之後,這些盾手,也就是重步兵的裝備便是能再一次升級,他們淘汰下來的舊甲,就可以交給新軍將士或淘汰給警備士們使用了。

二十多個軍的新軍,也是按新編製編成,並且在島上各種駐紮訓練了。

每十人為一隊,設隊官和隊副,每三隊為一哨,設哨官,副哨官,傳令,司書,掌旗等若幹將士。

每三哨為一都,每都除了司書傳統掌旗兵之外,尚有掌印軍令官,軍需官,軍政官,軍法官等官職設置,每三都為一營,營加設參謀掌圖官,每三營為一團,每團千人,每軍由四個營兩千人,擴充為三個團三千餘人。

每六個軍為一廂,兩萬人左右,至廂都指揮的級別,又稱為管軍大將,亦就是唐時的總管級別的方麵大將了。

如有必要,幾個廂都指揮出戰,廂都之上,徐子先也不可能派文官為招討使,而是打算在廂都之上,重設總管級別的武將,在朝為太尉,出外為總管,這才是太祖祖製的大魏軍製,這才是真正的文武並重。

新的軍製,將營縮小了,加設了團,將軍擴大了。

其實徐子先是打算設師,再設軍,不過考慮大魏這樣的軍製已經多年,小改的話大夥兒都很能適應,大改的話,多加一層,恐怕指揮起來會有滯礙,便是隻在營之上加了團,改動不算太大。

團的設製,並不太叫人意外,大唐的軍隊出征做戰,最基本的作戰單位,便是折衝府之下的團。

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一都

“我輩已經竭盡所能。”李儀看著諸人,神色嚴肅的道:“現在便是要穩定人心,軍心士氣,有王上,有秦東陽,劉益,葛存忠,葛存義,張虎臣他們,待福建路出現變化,便是我東藩一飛衝天之時。”

第四百五十八

傅謙麵露興奮之色,當下隻是重重點頭,勉強壓製住心潮澎湃。

從不名一文,人人都瞧不起的雜學生員,到現在已經是東藩的重臣之一。接下來很可能是福建路,乃至整個南方都手握重權的要員,變化就在這數年之間,安能不叫他興奮異常?

“趙王可惡。”孔和道:“林鬥耀也懷著異樣心思,總還是想保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流寇不過派少量人馬,他們就坐視流賊焚南安。現在士紳,商人們都是心思各異,海上的那些人也不是太聽話了,若趙王勝,對咱們的打擊可是不小。”

“趙王能勝?”李儀反問道:“你們誰覺得他能打勝仗?”

這個疑問,近來都是經常浮現在東藩的文武官員們的心頭。

傅謙有些遲疑的道:“趙王可集結六萬廂軍,一萬多禁軍,李開明就算有十萬人,畢竟新結之軍,戰陣未熟,兵器不多,遇到廂軍能打一打,五個軍的禁軍,怕不是對手啊。”

“大王給我們的密令,一直是以趙王戰敗後出兵為假想……”李儀內心也是無比緊張,微微一歎,說道:“就繼續按此準備吧。”

眾人都是一抱拳,這一次東藩的準備,罕見的是在推斷的前提之下,包括貿易,錢糧準備,水師和陸師,騎營的準備,俱是如此。

似乎中山王徐子先,對他的王叔趙王根本就沒有絲毫的信任和信心,已經在看到大勢演化之後,第一時間就認定了趙王必敗。

還不僅是錢糧和戰事的準備,東藩還準備了很多官吏,準備直接接管大戰之後的建州。

按徐子先的計劃,以東藩,澎湖為基,先徹底接管建州,然後是漳州,興化軍,接下來才是邵武軍,汀州,最後方是福州。

鞏固福建路的同時,便是要將觸角伸向荊南,同時借道江西,借由當地士紳商人的力量,影響江西路的軍政大局。

江西是存在感較弱的一路,洪州為核,江州,撫州,贛州,袁州,吉州,信州等九州,四軍,六十八縣,人口倍於福建路,稅賦額度卻是遠低於福建路,其種植稻米為主,土地收入不及荊湖,工商貿易隻有一個瓷器,遠不及福建路花樣繁多,且出口貿易受阻於山河江水,貨物轉運不易,此前也是人傑地靈之處,近百年來,江西的解試舉人數量並不少,但考中進士的比例從國初最高的三成左右,已經降到了不足一成了。

正因如此,江西隻有洪州有三個軍的禁軍,境內也有十餘萬廂軍,戰鬥力極為低下,怕是連福建路的廂軍也不如。

官吏設製,自是和福建路一樣,隻是沒有大都督府,也沒有宗室和勳貴居住。

這就說明地方的軍政力量更弱,徐子先以剿滅荊南荊北匪患流寇的名義進入,分駐大軍,控製要道,侵吞蠶食,掌握地方力量,一兩年內,除了俯首聽命,就隻有辭官離開這兩條道路可選了。

這些打算,隻有位在樞機的幾個東藩重臣知道,府軍大將,也就有秦東陽一人知情。

對這樣的部署,李儀等人激動之餘,亦是有些畏懼。

“這便是大勢演化至此……”李儀語氣頗為虛弱的說了一句,接著便是一擺手,不再說下去了。

李儀的成長經曆還是文宗晚年和成宗年間,那時候的大魏,可不是現在的大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