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王侯

第727章

第727章

在嶽峙和麥幾通等大將眼前,大量的在頭盔上飾熊皮的宮帳宮持矟提刀奮勇而來,其陣中最顯眼的便是身披多重鐵甲,戴鐵麵具,如鐵塔般行走在地麵的鐵浮屠們了。

嶽峙身形一震,脫口道:“此時便放出鐵浮屠,真是瘋了不成?”

這個時候放出鐵浮屠,隻能說明東胡對前軍的第一道防線誌在必得,也就是說其切斷錦州與前營相連道路的決心,如鋼鐵般不可動搖。

魏軍前營和中軍已經匯集了極強的力量,如果不放出宮帳軍和鐵浮屠,想要破陣也是極為困難之事。

嶽峙倒是不擔心會被打崩或打穿,第一條長壕是被填平,外圍的防禦也被拆除了大半,現在兩軍的兵鋒直接對上,前營到錦州的道路也可能被切斷,但最壞的結果無非就是如此。各軍之後都有大量的防禦設施,光是箭樓就有過百個,大量的弓手在箭樓上居高臨下用神臂弓掩射,就算是鐵浮屠也得小心,不慎之下就很可能被射成重傷甚至射死,普通的東胡兵,穿綿甲或皮甲的,在這樣的防禦設施之前很容易就死傷慘重。

加上第二條長壕,其後還有第三條,還有更多的營寨,箭樓,嶽峙主持的防禦工事,雖然短短幾天時間,已經是在寬厚平坦的大地上挖出了橫七豎八的長壕,那些削尖的圓木製成的長柵也堪稱堅壁,東胡軍能攻克前營和第一條長壕已經是相當不錯的戰績,其下馬步戰出乎意料,若是以騎兵攻堅,怕是損失要比步戰還要大的多。

更多的禁軍也是湧上前去,但在對方暴風驟雨般的打擊之下,禁軍還是有不穩和退縮的跡象了。

錦州城上的人也是在鼓噪著,似乎有大將在城頭擂鼓激勵士氣,錦州城的駐軍未得軍令不得出城接戰,以防被敵人趁機襲擊奪城,城頭之上站滿了密密麻麻的禁軍將士,看到東胡兵勢如破竹的突進,這些駐軍也是相當無奈,東胡軍尚且行有餘力,最少有五萬人左右看守在錦州城附近,一旦城中禁軍出擊,很有可能就真的被趁機奪城了。

鐵浮屠和宮帳軍們則是在此時奮勇向前,整個陣線都是似乎被這些鐵人鐵塔給占據了,到處是長矟和鐵矛閃爍著寒光,鐵浮屠們身上披著的鐵甲磨成銀色,閃爍銀光,在他們的犀利打擊之下,第一線的禁軍明顯撐不住了,禁軍們披堅執銳,戰至此時,戰意已經消磨的差不多了。原本禁軍將士的戰鬥意誌也並不太高,此次北伐出戰,朝廷前後加起來未賞十貫錢,由於撫恤不到位,禁軍餉錢優厚,平時養活妻小還算輕鬆,如果禁軍將士戰死,俸祿自是沒有了,撫恤也並不多,所以開戰之前朝廷給重賞,也是叫將士們去後顧之憂,並不是禁軍將士過於貪婪。

若按將士們的需求,從榆關戰時至此,每人最少也得賞二十貫錢左右,差不多也是禁軍三四年的薪餉俸祿,這筆錢當然是寄回家中,就算本人戰死,也可以保家裏好幾年的吃穿用度當然是建立在儉省一些的前提之下。

若家裏有半大孩子的,可以使孩子長大成人,自食其力。

若是有老人的,也不必擔心自己死後,老人無錢發送,連副棺材和墳地都備辦不起。

當兵吃糧,有送命的危險,這一層將士們自是清楚,但叫將士送命,該給的賞賜卻不曾到位,這便是令將士們心懷怨望,皇帝不差餓兵,這可是大魏民間所有階層的共識。

要是真的東胡兵殺到自己家門口了,自是不需要一錢也要拚命。可是現在出榆關與敵人交戰,做性命之拚,沒有十幾二十貫的買命錢,為甚的要自己去拚命?禁軍將士俱是家中的頂梁柱,人死了,可是沒有人幫著自己家頂門立戶。

原本就是士氣不旺,在宮帳軍們的打擊之下,第一線的禁軍將士終於是開始頂不住了,各處的戰線,均是有被打穿的跡象。

“將步人軍全部調上去。”李國瑞也是一直在觀察戰場情形,公平的說,前軍將士打的不錯了,原本設定的決戰戰場也是在中軍附近,依托修築到一半的渝水城展開,前軍不利是正常情形,但若是被打崩了,那便是另外一回事了。

第五百四十五章 鐵人

步人軍也是禁軍中的鐵人軍,全身束甲,從兜鍪到鐵麵具,鐵甲,護臂,護心,護脛,鐵手套,鐵網靴一應俱全,大約每人負重七十斤左右。

步人軍不光是甲胄昂貴,每副甲價格在百貫以上,而且要找到能穿七十斤鐵甲,還能在戰場上揮動長矟,健步如飛,奮戰一兩個時辰的壯漢,也是委實不易。

六十萬禁軍,優中選優,步人軍不過有三個軍,半個廂都都湊不起。

每個步人軍身高都在五尺七寸以上,也就是一米八以上,其實都並不止,天武軍和捧日軍,奉聖軍,都是在五尺七寸以上的壯漢,步人軍則還在這幾個京營禁軍之上,差不多都是在五尺八寸,也就是一米八四以上,很多步人軍都是一米九左右的高壯漢子,這個身高,在平均五尺左右身高的南方人當中可謂鶴立雞群,就算是北方,平均身高也就是五尺二寸,大約是一米六五左右,曾駐在山東的武肅軍平均身高,也就是五尺二寸。

當這些一米九左右的壯漢全身穿戴完全之時,也是猶如移動的鐵塔。

僅以身形,具甲來說,步人軍不在鐵浮屠之下,也是大魏朝廷在發覺鐵浮屠難以抵禦之後創立的兵種。

以鐵浮屠對鐵浮屠!

但步人軍顧名思義便是步行交戰的軍種,大魏缺馬,更缺乏精於騎術的軍人,如果在軍中挑高大勇武的漢子,尚可挑出幾千上萬人,若是再要求精於騎術,怕是連眼下這幾個軍也湊不起來。

鐵浮屠是具甲鐵騎,步人軍不過是重步兵,雙方是天生的不對等,按大魏朝廷的想法,慢慢組建,待每路禁軍都有幾個軍的步人軍時,好歹麵對敵方的重騎兵時,正麵衝擊之時,有步人軍頂上去。

將旗招展之後,三個軍的步人軍奉命出戰。

隔的老遠,人們就聽到嘩嘩的鐵甲抖動的響聲,幾千個披重鐵甲的猛獸一起行動,給人的視覺,聽覺和心靈的震撼真是無與倫比的強烈。

很多人喉頭湧動,幹咽唾沫,兩眼瞪圓了看著眼前這些鐵人。

由於設想是要對抗敵人的重騎兵,所以步人軍全部用長矟,不過腰間也有佩刀,他們的長矟較普通步矟還要長出近半,高高豎起行軍時,猶如一座座鋼鐵從林。

待步人軍趕至時,鐵浮屠們已經打穿了正麵幾條防線,其兩翼的拐子馬和其餘的宮帳軍繼續掩入,將通往錦州道路的諸營,完全切割開來。

兩支強軍,幾乎是沒有任何緩衝的過程,就在魏軍第二條防線的左翼,轟然一聲,猛的衝撞到了一起。

不僅李國瑞,還有嶽峙,李友德等諸多大將,都是將目光投注在這一片小小的戰場之上。

鐵浮屠們揮動長矟,步槊,長刀,鐵骨朵等物,一個個鐵塔般的漢子站在剛奪下來的營區之上,腳下尚是東胡人和大魏禁軍的屍身,靴子踩在爛泥與血汙之上,這些人卻是絲毫不在意,猶自在奮戰不停。

步人軍以長矟集結上前,那些鐵浮

屠亦持長兵,以穩固的戰陣,嫻熟的技巧上前迎敵。

雙方一照麵,便是一陣叫人牙酸的金屬撞擊之聲,劈裏啪啦的震響聲中,無數人長矟鐵矛架在一起。

這些鐵人都是身強力壯,戰場經驗豐富的彪悍軍人,長矟彼此一架,便是絕不會退縮一步,哪怕有另外的長矟抽冷子刺過來,他們也是堅信有別的戰友同袍幫助格擋。

若無人擋,便死了也罷,絕不會退縮半步!

在無數次刺,擋,格,架的動作中,雙方的甲兵倒下一片,戰線卻是異常焦灼,有時候步人軍往前推數十步,卻又是很快被推回來,鐵浮屠們亦是想向前推進,卻也是推不動步人軍們形成的堅壁。

雙方論裝備不相上下,都是多重鐵甲,全身具裝,論兵器,鐵浮屠們更加多麵,步人軍的長矟更長,遠程攻擊時更顯威力。

論戰技,格鬥技巧,體能,經驗,毫無疑問是鐵浮屠們占優,而步人軍則是人數在鐵浮屠一倍,所以雙方交戰之時,焦灼異常,很難在短時間內分出勝負。

激戰不過一刻時間多一些,由於戰事過於激烈,人們消耗的體能極大,很多步人軍將士都是氣喘籲籲,揮擊戳刺之時,動作也緩慢呆滯了很多。

而鐵浮屠們顯然更有韌性,揮擊時的動作幅度也更加合理,彼此的配合也是相當默契,人數雖不及步人軍,陣戰之時,卻是迸發出比步人軍更強悍的力量,陣列也更為牢固,堅韌!

此時突然傳來此起彼伏的驚呼聲,不少步人軍的將士忍不住轉頭去看,卻是側翼方向臨渝水地方被大群的披甲宮帳軍給突破了,破陣的當然是拐子馬之一,臨近河水,地勢低窪土地泥濘,禁軍在那邊的防禦不強,宮帳軍剛上來不久,算是生力軍,加上戰力出色,突破也並不奇怪。

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原本這些營寨都是防禦騎兵突襲,如果東胡兵還是騎兵進襲,近渝水岸邊馬匹載運甲兵,怕是跑不了幾步就陷進去了,馬蹄最少要陷進去過半,所以防禦薄弱也是因為要利用地理條件,誰知道東胡人這一次發了瘋,棄馬步陣而戰,這一下卻是被發現了薄弱之處,右翼被破,看來前營防線要完全放棄了。

遠處高台上的李國瑞也是發覺了東胡軍突破,他無奈的搖頭,這一次看來是落了徹辰汗的後手了。

不過李國瑞亦未覺得沮喪……激戰一天,雙方損失都並不小,東胡軍不過是突破了第一條長壕,打穿了前營陣線,其後還有第二,第三條長壕,還有大大小小幾百處營地,數不清的箭樓和長柵。

想要破陣擊敗魏軍,騎兵當中打穿,然後兩翼包抄還有一些機會,不過東胡人也要付出死傷過半的代價,多年積累,一朝全毀。徹辰汗隻要沒有瘋透,斷然也不會用那種孤注一擲的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