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王侯

第735章

第735章

很多生員階層對此有此不滿,提議對富商士紳加稅,一則是能減免更多的百姓負擔,二來在他們看來,減賦之後商人和士紳獲得了好處,理應承擔更多。

徐子先卻是直接拒絕了,商人富,自然能雇傭更多的工人,海商能造更多的船出海貿易,工廠會更多,為工廠,貿易服務的第三產業也會更加興旺,農業也會受益,所有人都在利益鏈條上受益。

隻要法度建立起來,敬老撫幼,修路造橋,補貼學子,養軍造艦,這些公益事務有錢去做,對不良商人不法士紳進行限製,這樣便足夠了。

想打造一個完全公平的清平世界,徐子先也想做,但他認為自己做不到。

在有限的條件之下,盡可能的公平,盡可能的兼顧所有階層,把大餅分好,這便足夠了。

秦王務實,謹慎的態度和行事風格,使得各地士紳都大為讚賞。

李儀則道:“陳篤竹,魏九真他們也向來替咱們說話,引薦了很多各路有實力的大商人世家,加上食鹽進入各處,早就打過交道,王上又務實謹慎,士紳商人歸心,百姓擁戴,也在情理之中。”

方少群點了點頭,說道:“底下就等著水磨功夫了,府軍進入兩路,士紳百姓歸心,這是初步。再下來幕府官吏用善後名義進入,協助軍官,派駐吏員,編裏甲,設官吏,這是第二步。這兩步做下來,配合駐軍,清吏,減賦,爭取真正的民心歸附,這是第三步。這三步做完,基本上也就掌握各路了。”

眾人無不點頭,李儀道:“江西那邊,還有荊南,陸續都有大家族派子弟過來到吏校學習,這算是第二步的開始了。”

“接下來便是荊北,兩廣,廣南東路容易,水師控製外海,廣南東路的商人要出海貿易,早就依附咱們水師庇護,然後影響各州府縣士紳,再把李開明往兩廣攆,一兩年後,兩湖,江西,兩廣,福建,這東南一片地方基本上就為幕府所控。”

“得抓住這一兩年的時間。”方少群先是看了徐子先一眼,眼中也滿是敬佩的表情。

這位秦王殿下,在事先就算準了朝廷的這個真空期,拚盡全力發展府軍,不顧一切要求減賦,再果決出兵,南方這幾路在掌握之中不過就是時間問題了。

財賦,軍隊,吏治,輿論,盡在掌握,兩三年後,過萬幕府吏員分別派駐各路,改編裏甲控製地方,士紳用議會之法來實際控製,這樣就算名義上還有朝廷派出來的州縣官員,但上有幕府,下有地方議會和民意,還有駐軍和大量吏員控製,實際上朝廷對這些地方的控製等若為零。

這也是方少群的意思,朝廷過兩年恢複元氣,是否能容忍秦王幕府這樣擴張,也是難說的很。

“朝廷怕是不會等一兩年。”李儀麵露憂色,徐徐道:“廣州,明州,杭州,還有洪都,潭州等各要緊軍州的禁軍都抽調向北方了。朝廷明顯是將整個南方交給咱們大王和府軍,北方防線,半年內無事,東胡就算能全滅我北伐大軍其元氣也是大傷,半年內不得出兵,明年上半年也不會有什麽意外,半年內,朝廷鞏固邊防,若咱們還在擴張,怕是就會有爭執了。”

“不妨事。”徐子先一直盤腿坐在榻上,並沒有參加過多討論,這時才微笑著一擺手,說道:“朝廷不會出來多事,無人會過問南方情形,嗯,隻要最少上繳六七成的賦稅到中樞,兩府和天子都不會對南方的事說什麽怪話,更不要說有什麽舉措。”

“這是為何?”方少群皺眉道:“東胡威脅在側,朝廷這般處理尚可理解,東胡若不至,朝廷和兩府為何坐視咱們擴張,控製東南各路?”

“一則,朝廷需要咱們鎮守東南,防止李開明之類的流寇進入東南,或在東南坐大。”徐子先笑道:“二來,便是朝廷徹底無心兼顧東南,需要咱們鎮守海疆,不管是康天祈,還是蒲行風,都得咱們來抗住,這也是相當明顯的事情了。第三,朝廷馬上會有更大的憂患,自顧不暇,一兩年後,兩府不會提防我限製我,反而會希望我更強,府軍更有力量。”

第五百五十三章 舊識

眾人麵麵相覷,不知道徐子先說這些話的根底何在。

徐子先淡淡的道:“流寇,不光是李開明一路,劉家兄弟他們,也坐不住了。”

“原來如此!”方少群麵色激動,直接站起了身,在原地轉了幾圈之後才道:“我一直也是將流寇忽略了……想想李開明這樣的一兩年人潛伏數年,差點就在建州成事。朝廷北伐用空了財力,禁軍也損失了二十萬主力,鎮守地方的力量完全空虛了,加上征調大量錢糧丁壯,對地方消耗極大,百姓極苦,怨氣極重,北伐若勝,這些事都不算什麽,北伐一敗,流寇若不抓住機會起事才怪。一旦有人起事,立刻就是星火燎原不可遏製之勢……一兩年內,朝廷的大患不是東胡,而是流寇!”

徐子先也是用讚賞的眼光看了一下眼前的方少群,這廝果然是最頂尖的智囊級人物,自己一句話,他就推導出了大概的局勢演變,果然妖孽。

確實也是如方少群所說,東胡元氣也傷了,在徐子先的記憶當中,在李開明攻陷大魏京師之前,東胡雖然又有兩次入境,規模卻都並不大,而且是以搶掠人丁財物為主,並沒有太明顯的戰略目標。

畢竟雖是打贏了,東胡也死傷慘重,兵力大為削弱,而且寧遠到榆關也限製了東胡人的機動能力,其還是要從草原繞道,隻要不攻克榆關,不直接從遼西入境,占領大魏軍州,其想滅亡大魏,仍然是力有未逮,無法成功。

一直到李開明進燕京,東胡才趁勢攻克榆關,敗李開明,一切才水到渠成,由於流寇為患,大魏地方的官紳選擇了倒向東胡,使其在北方相對輕鬆的建立了政權,然後順勢南下,一統之勢一旦形成,就難以用人力挽回了。

“這樣一來,咱們不僅能在三年內得荊北,荊南,江西,廣西,廣東,還能再得兩浙和雲貴,將整個南方,真正化為一體,為幕府所有。”

“按這個目標去做吧,一定能成功。”徐子先振衣而起,走到大殿門前。

一切都是有條不紊的進行著,軍隊大量進入兩湖和江西,實際控製就是時間問題。流寇一起,府軍進入兩浙和江南,再入雲貴兩路也是時間問題。

三年到五年後,掌握整個南方,擁有百萬甲兵也並非夢想。

南方有這麽一位擁兵百萬,聲望極高的開府親王在,不論是實力還是法理,徐子先都代表著大魏法統的一部份,若其隻是普通的近支宗室,憑著血脈任監國或繼承帝位,恐怕還不會使天下人歸心效忠,而以其實力,聲望,加上宗室近支親王的身份,其法理正統性還在當今崇德帝之上……畢竟崇德帝也就是近支宗室選入宮中繼承大統,其又不是正經皇子,身份地位和徐子先一樣,論實力和本事,還有聲望,崇德帝都遠不及現在的秦王徐子先。

有徐子先在,曆史上那種北方將門紛紛降附,官員也選擇投降被留用,燕京保持著基本的秩序,大量的中樞和地方官員被留任,北方迅速恢複秩序……這些估計都不會再出現,大量的官員會選擇南逃依附秦王幕府,將門要麽抵抗到底,要麽也會選擇南下。

就如同今天的客人一樣,徐子先步出高高的正殿,在幾百步外,種紀和姚平忠二人隨著徐行偉一道,正穿過殿門,往正殿這邊走過來。

三人俱是身高體壯的漢子,哪怕是尋常走路,舉手投足間

也是隱隱有名將風範,姚平忠行事有一些大刀闊斧之感,哪怕是步行時也是大開大闔,盡顯心性。

種紀卻是有些緊守門戶,謹慎小心又不失大氣凝實之感。

兩人俱是最優秀的將門子弟,也是西北將門最優秀傑出的代表人物。

此前徐行偉就招攬過兩人,種紀和姚平忠當時都受傷至津海調養,就算如此,兩人也是拒絕了徐行偉,並沒有隨船南下。

一直到北伐大軍被圍困,不僅朝堂和民間為之震驚,最為難過和震動的還是北方的將門。

身為將門子弟當然明白那二十萬禁軍精銳代表著什麽!

那是大魏對外防禦東胡,對內鎮壓不軌之徒的鎮國重器,有這二十萬兵,東胡人不要想窺探神器,有這二十萬禁軍,內部的流寇便折騰不出大動靜來。

這二十萬兵,不光是普通的精銳禁軍,從隊官到都頭,到營指揮,營虞侯,軍都指揮,軍虞侯,廂都指揮,太尉,招討使,都是大魏精華中的精華,從李國瑞到普通的禁軍將士,都是精中選精,文官武將和普通士卒,一旦損失,大魏二十年之內都不要想恢複元氣!

兩個青年武官的族人,加起來也有最少三十人在軍中,從廂都虞侯到軍都指揮,種家和姚家的精華也是在其中。

雖然身為將門,戰死疆場也是最好的結果,可是在這樣的大戰中,麵臨全軍覆沒,族人盡喪的結果,也是叫種家和姚家難以接受。

其後栽培青年子弟,逐漸頂替上去,最少也得十年之功。

朝廷開始征調南方禁軍,還有慢慢募集新軍,任用新的將門子弟充實軍中,這些事就算慢慢做下來,於戰爭中鍛煉新軍將士和武官,任用選拔新的文官樞密統帥,一切都最少是以十年為時間線。

就算有時間,也未必會再發現嶽峙這樣的全才,李友德這樣攻擊犀利的天才將領了。

種紀和姚平忠此時若留北方,在禁軍中當然是有更多的機會,可能三年內就到軍都指揮,將門損失慘重,青年子弟更易獲得提拔,另外朝廷也會給這些滿門忠烈的將門子弟更多的機會,但種家和姚家在權衡利弊之後,還是決意叫這兩個子弟南下。

現在這種局麵,明顯南方更有機會,同時也是為家族謀退步,如果北方局麵繼續糜爛下去,將門會把更多的子弟送往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