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王侯

第736章

第736章

這就是徐子先知道的現實的變化,在前世,哪怕趙王舉旗之後,從西北,河東,河北南下的將門子弟也是沒有幾個,屈指可數。

“見過殿下。”

殿階之下,種紀,姚平忠,徐行偉三人,也是一起看到了迎出來的徐子先。

一別兩年,雙方的地位身份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當年眾人俱是到京師應武進士試的青年士子,徐子先尚未襲爵,隻是四品南安侯世子,種紀和姚平忠也都是有六品和七品官階的將門子弟,和徐子先算是平等論交。

待徐子先與王直,韓鍾合作,斬殺大參,獲南安侯爵位,成為海內聞名的宗室侯爵之後,雙方地位才拉開一些差距。

再到如今地位卻是相差太遠了,開府親王,執掌一路,手握重兵,也掌握著大魏最後一支水師,可以說徐子先是立於不敗之地,就算其後有政爭黨爭,了不起放棄陸上基業,回東藩仍然是自成格局的局麵

,有東藩水師在,無人能奈何這位聲名顯赫的開府親王。

“惟紀,維誠,不必多禮。”徐子先抱拳還揖,臉上滿是平和的笑容,他對眼前三人道:“今日設宴隻論舊誼,不說官職爵位這些無聊的東西。”

徐子先臉上又顯露感慨之色,對三人道:“當年我們在京師時,一起在酒樓飲酒等著放榜,回想起來仿佛在昨日。”

姚平忠性格直爽,當下先是一拍腿,接著便是道:“殿下應該沒有什麽可遺憾的,短短時間功名至此,足可自豪!咱們就不同了,若是未受傷在北伐軍中,又大勝而歸,兩三年內到軍都指揮,也算是廝混的不錯了。就算遠不及殿下,咱們身份地位天生就不同,也沒甚可說。現在呢,啥都不想說了。”

徐子先呸了一聲,說道:“你姚平忠是認命的人?想打仗立功,我這裏還沒有你發揮的地方麽?想在陸上打,先到我府軍新軍裏領一個營,給你加軍都虞侯,曆練一陣,立些功勞,自然能獨領一軍,底下還有很多戰事可打,你們是出身將門,經驗豐富,正好替我好好帶兵練兵,帶一年兵,替我到講武堂官校任教官三個月,然後再出來帶兵,兩三年內,可能就是廂都虞侯,廂都指揮!”

秦王府軍,可能是在三年到五年內擴充到六十萬人左右,甚至八十萬,連同水師是百萬虎賁之師。

人數上,徐子先有信心做到比大魏禁軍還多,並且鎧甲兵器更強。

和被困的大魏禁軍相比,就是差一些血氣,也就是戰場經驗,可以通過不停的苦訓和剿匪,還有從流賊,海盜身上得到鍛煉。

武官也相當要緊,從現在開始,自會有源源不斷的將門武官來投,但多多益善,百萬大軍需要的人才太多了,秦王府軍可能會有幾百個軍,幾十個廂都,以現在的人才儲備當然是相差極遠。

當然也不是隨意有人投效就有這樣的機會,眼前這兩位是將門世家中的佼佼者,青年武官中的精英,又有舊識故交的交誼,徐子先才會以秦王身份,做如此的承諾。

盡管開府親王尊貴無比,徐子先卻是誠摯有禮,顯然不忘舊交,種紀和姚平忠都是顯露出感動的神色,哪怕是徐子先刻意拉攏,身為開府親王,做到這樣的地步也足夠顯示誠意了。

徐行偉則是在一旁微笑不語,身為徐子先的故交兄弟,他知道眼前這一幕並沒有太多刻意,徐子先對人才的渴望和需求從來沒有遮掩,也是將未來和利益擺在明麵上。

“咱不願去鑽山打土匪,沒甚鳥意思。”姚平忠猶豫片刻,說道:“願去水師效力,跳船和海盜廝殺。咱到福建路才知道,海盜也有擁眾十多萬,控製諸國的存在,殺人越貨無惡不作,且在我大魏攻州掠府,殺戮我大魏百姓,聽說水師下一步計劃便是剪除此人,姚某願為前鋒,領軍奮戰。”

種紀和姚平忠都是被水師艦船接回來,且在津海就見到了匯合的王直部和東藩水師部,過百艘戰艦顯露出來的威勢和實力令兩個西北漢子為之動容,到那個時候他們才隱約感覺到自己此前目光有些短淺,新的天地終於出現在眼前。

到東藩和福建路後,兩人陸續了解很多海上之事,姚平忠決意到海上曆練,多長些見識,種紀則願參加不久後會暴發的平倭之戰,東藩和福建的軍司已經為此戰開始準備了。

第五百五十四章 藩國

事實上如果不是艦隊主力北上,平倭之戰已經會開打了。

幕府將軍已經對大內家宣戰,幕府軍和多家大名開始對大內家用兵,大內家也是總動員,雙方兵力超過十萬人,這會是一場相當慘烈的大戰。

府軍是打算出動十幾個軍,分為左右廂都,主帥人選是劉益,為廂都指揮使,左廂都指揮田恒,右廂都指揮林存信,若種紀願到倭國戰場,很有可能領一軍,最少也是軍都副指揮。

從北伐戰場上下來的世代將門,有這種待遇也不會叫府軍將士不滿。北伐的宣傳在福建路也進行的很好,福州晚報等報紙連篇累牘的報道北伐將士的忠勇和犧牲,福建路雖然減賦,隻是百姓實在不堪重負,但也是有越來越多的普通人,當然也包括閩人為主的府軍將士們也明白了北方同袍的苦難和犧牲,禁軍將士在白山黑水上的奮戰和犧牲。

徐子先也是希望有更多的客將進入,現在他的大將除了少數人外,多半人都是福州人和漳州人,其餘則是福建路各軍州的人,北方禁軍將門精英的加入,可以減少府軍的門戶之見,未來再引入荊南人和江西人,包括浙西人,那邊的礦工也相當強悍堅韌。

在此之前招募的大量府軍中,有好幾萬礦工原本也來自南方各路,甚至有河南路和山東路過來的北方人,徐子先對此相當滿意。

純粹的閩人可以組成一支榮譽感很強,鄉土意識很強的軍隊,但將來南軍北伐之時,過於緊密和鄉土化會影響府軍北上的決心和戰力,這也是徐子先極力要避免的事情。

“姚平忠和種紀一並先南下。”徐子先改了稱呼,公事上便不以字相稱,兩個青年武官也是將手垂下,兩足並攏,聽到徐子先令後,兩人俱是行了個軍禮,表示聽令,徐子先接著道:“我要先北上,接王直所部南下。你二人和一些府軍將士先南下,熟悉海上諸事,與呂宋艦隊匯合,再然後在呂宋等消息,待北上主力艦隊回來休整後,府軍主力登艦,與呂宋艦隊一起往倭國,到時候自有你二人的委狀,聽令行事便可。”

種紀和姚平忠抱拳道:“遵殿下令諭。”

徐子先點點頭,笑道:“征倭之戰宜速,你們勉之。”

徐行偉在一旁麵露微笑,他一直是想著這兩個好友能到幕府之下效力,現在算是得償所願,心情自是相當愉快。

有這兩個傑出的將門世家子弟加入,可想而知府軍之中在未來一兩年內會有源源不斷的北方將門子弟加入府軍,對府軍中下層武官的補充來說,這是相當的利好。

徐行偉到底也是相當傑出的世家子弟,眼界本事都遠超常人,府軍的大將都相當出色,不管是劉益還是秦東陽,或是葛家兄弟,張虎臣等人,或是天生將才,或是有萬夫之勇,或是謹慎精細,或是勇武敢死,都是罕見的人才。

但中層武官,現在多半是在閩人中提拔出來,隨著府軍擴大,武官人數是嚴重的不足,現在的軍都指揮還不太缺,但也有好幾個軍是兼領,至於副都指揮,軍都虞侯,團指揮,營指揮,都頭,這些級別的武官則是奇缺,很多中高級武官不得不身兼多職,栽培一些有經驗的老卒為武官,就算這樣,也完全沒有辦法彌補武官缺額。

現在大夥都在等著講武堂,但講武堂合格的畢業生最少是在軍中一年,再於講武堂學習半年到一年,然後原本的都頭可以任營級指揮,最少在指揮經驗和學識上夠資格了。

但參謀人員,大量的營團級指揮最少還要兩三年才能補充上來,等兩三年後,可能府軍又擴大了好幾倍,仍然麵臨武官缺額。

從各路搜尋合格武官的工作已經在進行,再於北方招攬將門出身的青年武官,大量的將門子弟南下,陸續進入軍中,先任副職,再於講武堂短期學習,適應府軍的體係,這樣可以得到大量的中下層武官,整個府軍的底蘊也會更加充足。

充足的糧餉,東藩出產的大量鐵甲,兵器,加上更好的後勤體係,撫恤製度,府軍的體係加上充足的人才,戰力會比現在的禁軍精銳還高出一籌。

徐行偉

麵露笑容,北方情形令人憂心,所幸大魏尚有秦王,尚有府軍,局麵不僅未至絕望,相反,大有可為。

……

姚平忠和種紀沒有在福州耽擱,他們這樣的秦鳳路的將門子弟,從小便習慣了聞令即行,哪怕正在吃飯,軍令一至便會立刻出發,絕不會耽擱。

他們也都沒有接家小過來,兩人中武進士後分別返鄉成親,都各有子女,留在家鄉由族人照料看顧,也不必太擔心。

將門出身,就得有這樣的覺悟,為將者,南征北討,調任頻繁,幾年不得回鄉也是相當常有之事。

待到一定級別便可接家小團聚,對青年武官來說,一般都得等和熬。

不過兩人也是決定分別接家小至福州,這邊大有可為,北方在未來幾年會陷入全麵防禦,甚至秦鳳路等軍州都不保險,除了接家小前來,家族中的長者也打算派出大量的子弟往南方來,這是他們二人南下之前就已經決定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