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海(科舉)

第141章:開局

第141章 開局

今年的八月注定是不平靜的一個月。

朝中更是風起雲湧, 大事連連。

在這一個月的時間內, 不僅所有在雍京為官的官員們察覺到了一絲不尋常的氣息, 就連地方上的官員們也發現了異樣。

首先是八月一日, 由季航主理, 經改良後的邸報正式發刊。

這原本不算什麽了不得的事, 畢竟於七月的時候, 元化帝蕭穆言就已經下令要改良邸報。

隻是讓眾人沒有想到的是,這邸報首期便刊一文,文中似帶著幾分支持新政之意。

第二件事便是禮部尚書周躍光亦是向元化帝請辭歸鄉, 而元化帝也準了。

此事一出,各地的巡撫們都有些坐不住了。

要知道尋常來說,六部的尚書大多都是從各省巡撫選任的。

因而先前戶部尚書王守和辭官之時, 便有不少巡撫頻繁地向元化帝上折請安, 生怕元化帝在選任尚書之時忘了自己。

但是卻沒想到不僅是王守和辭官歸鄉,禮部的周躍光也跟著辭官了。

如此一來, 朝中六部便有戶部跟禮部都缺了‘一把手’, 巡撫們一個個都將目光盯緊了這兩個職位。

隻是巡撫們還沒來得及有多餘的行動, 在周躍光辭官的第三天, 元化帝便下旨任命了新的禮部尚書。

這位新任禮部尚書人選不是旁人, 卻是原禮部右侍郎袁振。

這絕對算得上是破格提拔了。

畢竟袁振本隻是正三品的侍郎, 而禮部尚書則是正二品,且還入內閣,可以說是舉足輕重的。

此旨意一出, 一眾巡撫們都是扼腕不已。

而最為心中不悅的, 則是禮部左侍郎徐景。

不過這也難怪,原本在順德一朝的時候,雖然同為禮部侍郎,但徐景在禮部卻明顯更得勢些,袁振更是被擠得沒邊了。

因著左相杜允文的緣故,徐景在禮部可謂是隻手遮天,朝中也紛紛傳言徐景將從周躍光手中接管禮部。

此事不僅禮部眾多官員心領神會,甚至順德也偶爾流露出這個意思。

如今元化帝登位,因著他們左相一派與平王的關係,徐景早早的就沒有幻想能升任禮部尚書,但卻也沒想到元化帝竟然如此重用袁振。

若是調任地方巡撫為尚書,徐景尚可接受,但現在被曾經所看不起的袁振壓在頭上,他心裏還是有些不好受的。

隻是禮部的事情顧雲浩雖然也在關注,但徐景的處境,他卻是沒有多餘的心思留意了。

畢竟朝中這段時間發生的大事可是不少,除了禮部尚書之職變動之外,還有更讓他關心的事情。

八月中旬,眾人一直關注的戶部尚書人選總算是定了下來。

隻是這個人,卻是跌破了所有人的眼睛,讓人萬萬沒有想到。

“師祖,季閣老調任戶部,難道皇上果真是準備讓季家出麵?”

知道消息後,顧雲浩也有些詫異,散職後便到了右相府與師祖孫惟德論及此事。

要知道季閣老季銘已經年過六旬,在內閣也算是老資曆了,更可況還是工部尚書,現在元化帝居然任用季閣老為戶部尚書?

不僅是任用了戶部尚書,而且季銘工部尚書的官職也還未免。

身兼數職其實很常見,但是同時主政兩部的情況卻是從未有過的了。

如今新政的風聲在朝中彌散,戶部尚書的位置可謂是眾人矚目。

任隨便一個在朝為官的人都知道,若是元化帝真的要新政,那麽戶部便是要衝在最前頭的,而戶部尚書則必然會是元化帝新政的改革大將。

“季銘那老小子和稀泥了這麽多年,今次看他還怎麽跑得掉。”

說及此事,孫惟德卻一點也不驚訝,反而似早有覺察一般笑道:“咱們這位皇上最是會用人,他季銘不出麵使勁,哪裏能有季家的如日中天,他那小孫子又哪裏能這般在朝中風光無限,就算是為了家裏的後輩,他也是沒得選了。”

聞言,顧雲浩也是默默了許久。

早在前次禦前元化帝那般提拔季航,直接讓他負責主理邸報之事的時候,顧雲浩便看出來了元化帝在向季家施恩。

畢竟元化帝如今是個帝王,即便幼年時候與季家有些交情,但身為帝王,元化帝行事也不會真的隨心所欲,僅憑自己的情感來論。

雖然邸報之事頗為重要,但若是真論起來,其實也隻需專令季航負責主持就是了,沒有必要再刻意專設一職。

要知道季航本為正七品的編修,如今一躍成為從五品翰林院學士,這般的晉升速度實在是太快了。

隻怕這樣的恩典在季家眼裏,卻是有些心驚肉跳了吧。

不過經由這些事情,季家更是隻能一門心思襄助元化帝了。

畢竟蕭穆言已經做到了這個地步,若是季家再不識趣,季銘仍一如既往的和稀泥,隻怕元化帝必然會因此生怒,甚至有可能一氣之下發落了季家。

在季航晉升之後,顧雲浩也曾暗暗為這位好友擔心。

如今的季家看似風光無限,頗得聖心,但其實卻是在被形勢所逼迫著在行事。

眼下季銘又被任為戶部尚書,開始主政戶部跟工部,隻怕不久之後便是由這位季閣老主持新政吧?

此事雖然或許仍有少數人沒有料想到,但顧雲浩卻是心知肚明。

要知道新政之策乃是出自他的手筆,其中稅賦改製、兵事改革、邊貿商城、增設官學這四項是最為重要的。

而完成這四項,戶部跟工部都是需得出大力氣才可。

就連禮部也是必須參與其中,畢竟官學及軍事書院之事,須得由禮部負責。

或許也因著這事,元化帝才急急逼退了周躍光,提拔了袁振為禮部尚書吧。

看元化帝這一番人事變動,顧雲浩心裏便明悟了不少。

元化帝果真是準備讓季家打頭陣,讓季閣老來主持新政之事。

但是聽師祖的話,卻不禁讓他猶疑起來。

難怪先前孫惟德問及他與季航相交之事,又囑咐他需得萬事謹慎,隻怕是師祖早就看出一二了吧……

“師祖,季閣老在朝多年,若是由他主持新政之事,想必會順利許多吧?”

想了想,顧雲浩還是出言問道。

“怎麽?先前你提出邸報之事,後又上奏改製之策,而皇上到如今為此,卻似沒有想起你一般,你卻還是這般在意新政之事的成敗?”孫惟德的聲音帶著幾分清冷,聽不出喜怒。

“師祖,若新政事成,我華朝百姓都將受益,如此便也達成我當初讀書之願,至於弟子自身,若能更進一步自然是好,若是不能,也並無什麽遺憾了。”

說到這裏,顧雲浩頓了頓,聲音低了兩分道:“再則,季航亦是弟子好友,如今季閣老將主持新政,若事成,與他而言也是有益的,若是失敗……”

說著說著,卻是隻見他聲音越來越小,最後竟然是沉默了下來。

罷了,此事不必再言,且先看一步走一步吧。

孫惟德自然是知曉他的未盡之言,當下也不再多說此事,隻是又道:“今日且不著急回去,陪我吃了晚飯,下盤棋再走。”

聞言,顧雲浩再也沒了先前的滿腹心事,隻餘下滿心的無奈。

他這師祖雖然身為當朝權相,但在親近的人麵前卻還是有些擰脾氣。

孫惟德喜好下棋,然棋藝卻實在是有些不太符合他‘老狐狸’這個名頭,跟旁人下棋,要麽是被人相讓,要麽就是輸的一塌塗地。

現在好不容易出了一個顧雲浩這樣的弟子,他可不會輕易放過。

不為其他,隻因為顧雲浩的棋藝跟孫惟德也差不多,都屬於是破棋簍子那一類,甚至還要比孫惟德更菜一些。

故此,每每顧雲浩前來,孫惟德都是要拉著他下兩局棋,虐虐菜。

“是。”

見著師祖如此好的興致,顧雲浩也隻得硬著頭皮應下。

八月朝中大動之後,短暫的平靜了些許時間,在臨近年底的時候,戶部卻是最先動了起來。

戶部兼工部尚書季銘季閣老率先發難,直接越過了吏部,親自向元化帝稟奏了戶部官員的任用之事。

季銘在奏章中將矛頭直接指向戶部左右兩位侍郎,言及兩人在戶部為官多年,行事謹慎縝密,向元化帝舉薦二人到地方為巡撫一職。

要知道戶部侍郎可是正三品的官職,而巡撫卻是正二品。

若戶部兩位侍郎能真的被調任為巡撫,主政一方,那其實是升遷了,乃是天大的好事。

然而明眼人都是看得出來季銘這一奏章並非真心舉薦,實則是想以退為進,將兩位侍郎踢出戶部。

季銘在入閣多年,在朝中也有不小的影響力,他這樣公開的表示要將戶部兩位侍郎踢出局,旁人自然聞音知意。

果然,在季銘上奏之後,立即就有一都察院禦史上折彈劾戶部左右兩位侍郎。

而旁的人,卻是忌憚季銘的權勢,並不出言,隻作壁上觀。

朝中這些官員們最是會看風向,在這樣的境況之下,都察院彈劾的奏表也越來越多,一時間戶部官員也都人人自危。

季銘久在這宦海之中,立即抓住這個機會收攬人心,將戶部一些官員收為己用。

在戶部人心大動之後,元化帝方才開始過問戶部兩位侍郎之事,當朝便責令刑部會同大理寺核查此事。

於這件事情上,大理寺跟刑部都動作極快,不過一月間便有了結果。

終於,在年底到來之前,戶部之事有了結果。

原戶部左右兩位侍郎終究是被革職發配了,新上任的兩位侍郎亦都是季銘舉薦之人。

季銘最終還是借此事件完全掌控了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