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海(科舉)

大結局:千古一相(二更)

大結局 千古一相(二更)

銘元小皇帝即位後的第一道聖旨, 乃是在即位之前, 早就已經由先皇元化帝為其擬定好了的。

除了尊其生母衛皇後為太後之外, 最重要的一項, 便是加封丞相顧雲浩為太傅、中極殿大學士之職。

雖然在本朝, 太傅、太師、太保三職都是正一品的虛銜, 而殿閣大學士亦是虛銜, 但這也絕對不是尋常人都能加封的。

顧雲浩已經是超一品的丞相,眼下加封太傅跟中極殿大學士,其實就是更將其地位再往上推一推, 施以皇恩罷了。

此聖旨一出,朝野震動。

要知道即便帝王加封殿閣大學士,那都是極為慎重的。

一般都是以文淵閣、保和殿、文華殿等冠名加封。

畢竟這些殿閣都乃是大明宮的偏殿, 並未居中居正。

但中極殿卻是不同。

中極殿, 實際就是他們華朝權力的中樞——太和殿的別稱。

以大明宮中心的正殿中極殿加封顧雲浩為殿閣大學士,這又怎能不讓人為之驚詫呢?

這分明就是在向全天下表露, 讓顧雲浩代行皇權了啊。

一時間, 顧雲浩的名聲大燥, 風頭甚至壓過了剛剛即位的小皇帝蕭雲玨。

加上邸報署那邊, 餘鑫在其中推波助瀾, 丞相顧雲浩的大名, 就是連身居鄉野之間的老婦都曉得。

然而,顧雲浩卻還是沒有心思去在意這些。

自從銘元小皇帝即位之後,他更是忙了。

不僅要穩控住朝局, 處理全國政務, 還要總攬新政之事。

加上那個熊孩子小皇子蕭雲玨,也不知是個什麽情況,雖然登基之後沒有先前那麽頑皮愛鬧騰,但也不是個善茬。

其實,眼下小皇帝的任務其實也不輕。

自從元化帝殯天之後,小皇帝雖然沒有親政掌權,但顧雲浩還是要求其每次朝會都必須出席聽政,朝會結束之後,便回到紫極殿聽學士翰林們為其講書。

雖然顧雲浩才是小皇帝名正言順的老師,但他政務繁忙,哪裏又有時間親自教小皇帝讀書。

不過他也是一個極為負責的先生,未免小皇子在學業上懈怠,顧雲浩仍是會隔三差五的抽查蕭雲玨的功課。

隻是這小皇帝果真不愧是個‘小皇帝’,實在是讓人頭疼不已。

顧雲浩自問是一個還算是比較有耐心的人,他教導的幾個孩子,不論是兒子顧遠舟,還是弟子孫海帆,那都是比較輕鬆,偏生這個蕭雲玨,著實是讓又是無奈又是生氣。

他本就政務繁忙,朝中諸多的事情在等著他抉擇,見著小皇帝這樣一個天不怕地不怕的樣子,顧雲浩氣急了,也是直接毫不手軟,卻也是開始走上了體罰小皇帝的道路。

隻是,讓顧雲浩費解的是,這小皇子被罰了之後,不僅沒有耍性子,甚至好似還很依賴他的樣子,經常總愛粘著他。

每每看到小皇帝如此,顧雲浩都不由暗暗吐槽。

什麽培養一代賢君的成就感,什麽身居高位的**……

他真是上了元化帝的當,居然將蕭雲玨這麽一個燙手的山芋接到手裏。

不過無奈雖是無奈,但顧雲浩跟小皇帝的情誼也在這樣的鬧騰之中越來越深。

每每看到蕭雲玨的成長和進步,顧雲浩都頗感欣慰。

越是看著小皇帝一天天的長大,顧雲浩也越來越是急切。

他是真的想在蕭雲玨親政之前,就給他留下一個國強民富的大好江山。

因而,在忙碌於政務的同時,顧雲浩更是關注新政之事。

銘元二年,顧雲浩頒發丞相令,擢升戶部左侍郎江清華為戶部尚書,並入內閣,總攬商貿、稅賦改製等事宜。

銘元三年,當朝丞相、太傅、中極殿大學士顧雲浩下令羈押湘省巡撫錢卓然。

刑部尚書陳雲華親審此案。

銘元三年六月,錢卓然認罪,並招供出其他不少事情,其中最重要的一事,便是於先皇元化年間,夥同罪臣杜允文、陶明哲,一起私下截留兩萬餘名陣亡將士軍屬撫恤銀,從而構陷當時的內閣大臣、戶部及工部尚書季銘。

此結果一出,朝中官員們都開始紛紛思量其中之事。

顧雲浩如今掌控朝局,權勢滔天,所有官員都是在揣度其心意。

有那些消息靈通之人,自是暗暗了解到了那季家曾經的季二公子季航,乃是顧雲浩的知己好友。

因著曉得這一層關係,一些給予討好顧雲浩的朝臣便開始上折,建言為當初季銘一家翻案。

見到了想要的局麵,顧雲浩自然是神清氣爽,當即下令刑部陳雲華,為季家平反。

同年九月,都察院左都禦史段學上本,奏言,因著先帝仁慈,曾為季家留下一絲血脈。

終於等到這一天了!

雖然這一切都是在他的掌控之中,但真到了這個時候,顧雲浩還是心中一鬆。

含笑向著段學微微點了點頭,投之以滿意的眼神,顧雲浩下令全朝尋找季氏後人。

同年年底,季家季二公子一家被滇省巡撫所尋到,急急回往雍京。

顧雲浩見著已經闊別十多年的好友季航,心中一暖,當即提任季航為工部右侍郎,因著當前工部尚書出缺,顧雲浩便直接令右侍郎季航負責工部新政之事。

銘元五年,新政已經持續了六年多,基本初見成效。

禮部尚書袁振、戶部尚書江清華、兵部尚書何奇驊、工部右侍郎季航分別負責部內新政之事,一時間,華朝上下皆是一片新氣象。

……

銘元十年,丞相顧雲浩主持的新政已經滿十年了。

在過去的十年裏,華朝的稅入翻了四番。

原本稅入最重要的人口和農業稅,已經並非是華朝財政的主要收入來源。

航海、邊貿、商業等皆是呈現了一片大好的形勢,為華朝財政帶來了豐厚的利潤,國庫豐盈,百姓富足。

有了如此豐盈的國庫和財政收入做後盾,禮部的官學改製也取得明顯實效。

隨著顧雲浩頒發的丞相令,禮部尚書袁振大刀闊斧地在全國各縣設立了蒙學堂。

與之前的官學縣學隻招收秀才功名的讀書人不同,此番的蒙學堂卻是麵向的乃是適應的蒙童,而且所收取的學費也很低廉,尋常人家若是有心,也還是勉強可以將孩子送到學堂讀書。

當然,與縣學、府學等官學那般隻為培養士子科考為官的目的不同,此次的蒙學堂卻是一種大眾教育。

除了教最基本的認字之外,還有一些簡單的蒙學書籍,此外,還注意對學童思想上的教育,以及會教一些算學及華朝最基本的律法、政策及商貿知識等。

這其實並非是為了培養官員,更是以教化百姓、開發民智為目的。

在此之外,顧雲浩更是下令禮部,挑選了一批頗有風骨又教學不錯的書院,扶植其辦學,當然,陵江書院自然是其中之一。

這些書院在培養優秀人才的同時,更是成為了士子讀書人們宣揚思想理念,傳播學術的重要陣地。

軍隊那邊,也已經改變了當初孱弱的態勢。

新辦的軍事學院,為軍中輸送了不少忠心可靠的將領。

加上有戶部的財力支持,華朝的軍士已經擴充到了近百萬。

再加上工部與兵部共同聯辦的軍械署,幾乎每隔一年便會研製出新式的軍械。

這些軍械在得到顧雲浩的首肯之後,便開始批次量產,配發各軍,一時間,華朝的軍事實力更上一個台階。

銘元十一年,年滿十八歲的皇帝蕭雲玨大婚,所娶的皇後正是五軍都督薛海的獨女。

見著薛家在軍中的影響力日益強了,眼下又出了皇後,成為皇親。

大婚之日,看著五軍都督薛海那爽朗豪氣的笑臉,丞相顧雲浩卻是微微眯了眯眼。

十一年底,顧雲浩終於是下定了決心,入宮麵聖。

在與銘元帝蕭雲玨商議一番之後,在銘元十二年年初,顧雲浩封丞相印,卸丞相令牌,還政與銘元帝。

對此,銘元帝當然是駁回。

最後,丞相顧雲浩以父母年邁,需抽空孝敬家中長輩為由,強硬還政。

見著顧雲浩態度堅決,銘元帝還是沒有辦法,隻得應下,但也隻答應了收回顧雲浩的朱批之權,卻仍是不願免其丞相之職,讓其仍繼續留在朝中輔政。

幾番推脫不了,顧雲浩也隻得勉強答應。

不過,經此之後,他身上的擔子輕了許多,畢竟朝中現在一片安泰,而銘元帝也成長為一個讓他放心的帝王。

早在他於齊地任職的時候,爺爺顧明良跟李氏已經去世。

眼下父親顧長光跟衛氏,也已經年過七十,雖然身體還算健康,但總歸也不年輕了。

在銘元帝即位後不久,顧雲浩便親自回了一趟淮安,將兩人接到京中一起居住。

如今,顧雲浩見著二老年紀大了,也是早就想卸下一些擔子,多抽空陪陪兩位老人。

銘元十三年初,銘元帝親臨丞相府,在請教了顧雲浩之後,便下令發兵五十萬,直取幽州等地。

這一場戰役持續了半年多,最後大敗蠻族,不僅收回了幽州的千裏沃野,更是重創了蠻族的元氣。

在此之外,此次戰役,丞相顧雲浩也趁機除去了一些效忠五軍都督薛海的將領,從而安插了不少效忠銘元帝的軍事學院將領。

此後,五軍都督薛海在軍中的影響力大減,銘元帝取得了對軍隊的絕對掌控權。

銘元十四年,五軍都督薛海病逝,銘元帝賜爵安平候,世襲五代。

薛家,雖然仍是後族,也是功勳世家,但已經沒有實力能成為銘元帝的威脅。

待此事落定,顧雲浩方才長長的鬆了口氣,複又上折向銘元帝請賜。

哪曉得銘元帝仍是駁回不準,甚至還幾次三番的私下微服來到丞相府,讓顧雲浩繼續留在朝中,時刻提點與他。

見著銘元帝這般,顧雲浩也是無可奈何。

雖然他知曉小時候的蕭雲玨很是愛粘著他,但卻沒想到如今長大了還是這般德行。

不過,顧雲浩也懶得去操心政務,將全部國事都扔給了蕭雲玨,自己隻頂著個丞相、太傅、中極殿大學士的名頭到處閑逛,甚至後麵連朝會都懶得去,跑到城外釣魚。

對此,朝臣們也不敢言語分毫,而銘元帝也隻是一笑了之,並無怒色。

……

銘元四十六年正月二十一,乃是丞相、太傅、中極殿大學士顧雲浩八十歲的大壽。

這一日,滿朝文武齊聚丞相府,為丞相顧雲浩賀壽。

就連銘元帝,也是匆匆結束了朝會,親自前來道賀。

大壽當日,銘元帝親賜一匾與丞相顧雲浩,待護衛們抬上匾額,銘元帝便讓顧雲浩揭匾。

顧雲浩行至匾額之前,伸手一拉上麵的紅綢。

頓時,在場所有人都是驚住了。

隻見匾額上書四個大字。

‘千古一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