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之芬芳人生

自我教育

在接下來的時間,楊震漸漸地適應了大學的各種生活,大學裏有很多的牛人,同樣也有很多隻知道讀書其他什麽都不知道的同學,北京大學的學生有很多北京本地人,比較起來,似乎有點不公平,一個北京戶口的學生分數達到五百多分就可以上北大,而其他省份的同學,分數至少要在六百多分以上。

不公平,不是嗎?

不過這些和楊震無關,他也不是那種追求絕對公平的人,在家裏和哥哥姐姐聊過很多,很清楚這些東西。

北京的學生或許比較占優勢,但是也不能一味地否定別人,在其他能力方麵,北京的學生的平均水平確實比較高。

在社團策劃的幾次活動中還有班上同學的表現,都可以看出同學的性格特點,性格活躍的,性格內斂的,主動學習和他人接觸的,被動接受他人的……各種性格的人匯聚在一起,實在是太神奇了。

經常和國外的哥哥姐姐交流,他們也寄回了很多的書籍,特別是國外的關於如何在大學裏取得成功的書籍。

很奇特,姐姐說在哈佛廣場的書店裏,很多都是如何在大學裏發展的書籍,從抽象的大學成功哲學到實用的社團和課程介紹手冊。但是在中國卻很少有這方麵的書籍,姐姐將她和她同學經常交流探討的郵件給楊震發了回來,希望他自己能夠從所有人的學習經曆中找到適合自己學習方法和發展方向,被姐姐這麽一提醒,楊震才注意到國內居然真的沒有類似的書籍,給學生在大學裏如何發展的建議。

“真的很可惜!大學是一個人一生中最重要的發展階段,一個人的人生觀世界觀的形成,大學的教育有著很大的影響,可惜很多同學都沒有重視自己的大學生活。”

姐姐的話讓楊震暗自上心,按照姐姐的建議,楊震比較了哈佛大學的教育以及自己現在所接受的教育,發現國內教育最明顯的一點就是學生危機意識不足。

高中的時候,我們所有人都有一個明確的目標,高考!就像是在黑暗中行走的旅人,隻能朝著前方的亮光前進。

但是經曆高考以後,天亮了,我們反倒不知道該走向哪個方向了!

姐姐告訴他,在哈佛,不是所有人都明白自己四年以後該做什麽,選擇什麽,但是由於哈佛對學業的嚴格要求,他們不得不閱讀大量的資料,進行各種的社會活動,這樣一年下來,對自己的性格基本比較清楚了,而且學校裏經常會提供各種的就業指導,一年以後,學生基本上會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麽。而且忙碌的一年生活也不會讓人覺得自己浪費了時間。

按照姐姐的生活方式,楊震給自己做了一個大學生活規劃表,很清楚地寫明了,自己希望在大學的每一個學期所要達到的目標。

elf-educin

在這個全球化的年代,我們要麵對的是來自全球各地的大學生的競爭,我們麵對的是一個自助式的教育環境,隻有靠自己,像海綿一樣去吸收各種的知識,才不枉到了大學這一趟!

“在你還沒有明確自己想要什麽生活的時候,請以社會需要為向導!”

“什麽意思?”在發展一定階段以後,楊震將自己的規劃和自己的姐姐溝通了一下。

“每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但是我們不明白的東西有很多,我們不可能去學習所有我們不會的東西,我們沒有那個時間和精力,我們隻有把自己的大部分時間和精力放到最重要的方麵,但是如何確定什麽才是最重要的呢?”

“我不是很清楚。”

“到社會上去了解一下,他們需要什麽樣的人才,按照他們的需要來加強你自身的綜合素質!”

“姐……”音調突然拉長,聲音變得異常軟綿綿,還有點喋。

“幹嘛?”開菲一陣惡寒,這個小家夥又想幹什麽?

“姐,這些工作你們都做過了吧!”楊震很清楚自己(全文字小說閱讀,盡在ар.1.(1.m.文.學網)

的姐姐和哥哥是標準的謀定而後動的人物,這些東西他們肯定都經曆過了。

“是啊!你想看?”小家夥一開口開菲就猜到他想幹嘛了。

“恩!”

“我們現在有各自的發展目標和自己的職業規劃,適合我們的不一定適合你哦!”這個要重點提醒,不要隨便把其他人的目標和規劃套到自己身上。

“我知道!”

“我把我以前寫的一些東西給你發過來,你自己參考一下!”林開菲拿自己的弟弟沒有辦法,本來還想讓這個小家夥自己去總結一下的,結果他居然把主意打到自己頭上了,算了,給他吧,讓他自己體會。

“謝謝姐!”

開心地點開自己的郵件,長長近百頁的調查分析報告,楊震心裏一陣感動還有就是一陣佩服。

將所有資料打印出來以後,楊震邊喝著飲料邊翻閱著姐姐曾經做的筆記。

一段文字吸引了他的注意。

“對於即將進入大學的新生來說,一個最重要的問題將是如何適應生活、學習方式的巨大改變,從被家長、老師全麵監控到大學放羊狀態下的生活轉變。對於我們來說,沒有人告訴過我們應該怎樣過自己的大學生,在一個陌生的國度開展自己的大學學業是一件比較奇特的事,怎樣適應這裏的生活呢?……”

跳著閱讀姐姐在剛進入大學時的思索,楊震慢慢體會那樣的心情,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麽,自己現在不就是這樣嗎?

“我為什麽進入大學?我不是為了找一個好工作而上大學,而是為了體驗大學的生活,為了進入社會做準備……”

“大學裏要學會自我成長和自我教育。在我看來,教育就是生活!”

“如果一個接受了很多年教育的人,卻不知道如何生活,不知道如何活下去,我不能認同這樣的教育是否成功,雖然有些天才的人士在某些方麵有很突出的成就,但是就我本身而言,我還是更認同培養大眾的教育,這個社會不是依靠一到兩個天才就能取得發展的……”

“看了很多國內的報道,以及自己在哈佛的體會,發現很多家長和學生都認為孩子選擇一個很好的專業,再加上從名牌大學畢業似乎就可以萬事大吉、高枕無憂。實際上事情並沒有這麽簡單,很多方麵包括跟人交流的技巧如何處理一些突發時間等這些東西在學校是很難有人教給學生的,這就需要學生自我拓展目標,進行自我教育。……”

“大學裏的教育都是針對學生的共性所進行的,但是實際上從教育規律來說,每個個體是不一樣的,每個個體都是有其學習的特殊需求,而一般情況下,學校是不能滿足這種需求,這就需要學生自己進行探索。”

……

東西寫得非常閑散,沒有太多的邏輯性,很多有點像是雜記的感覺,應該是在看書的時候,看到哪裏就隨手在電腦上記下來吧!

楊震慢慢地看著,感受著姐姐當日的心情,體會著自己能夠從中學到什麽。

“看了陳安之的成功學書籍,發現這種激勵性的文字很讓人有漏*點,決定以後多看看他的書……”

陳安之嗎?

楊震思索半天,好像不是太熟,是誰呢?

“我一直相信世界上沒有誰一定做不到的事,……”

“你能我也能!這句話很狂妄,但是卻是實話,憑什麽你就做不到別人做不到的事呢?隻不過是很多人自己給自己找的借口而已……”

“海倫.凱勒的書《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在想,如果我是她,我失去了光明和聽力,生活在一個黑暗和安靜的世界,我會是什麽樣?……”

“把每一天當成是最後一天,你會對你所擁有的事情心存感恩,而且回憶愛心和關懷來接受每一個人,我們為什麽不能學習別人將每一天當成是生命中的最後一天呢,這樣你才能明白哪些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

“陳安之的書中建議我們每天問自己三個問題:

第一:‘在今天當中我學習到哪些東西?’

第二:‘在今天當中有哪些事情可以更進步?’

第三:‘今天我享受了生命中的哪些過程?’

我也這樣做了,發現這樣做真的可以讓自己的工作效率提高……”

海倫.凱勒嗎?把每天當成是生命中的最後一天嗎?每天問自己三個問題嗎?

楊震靜靜地合上自己手中的書,如果今天是自己生命中的最後一天,自己最想做的是什麽呢?